安平县新营桥的前世今生

安平县新营桥的前世今生

新营桥的前世今生

古老的滹沱河横穿安平县境,由西向东流去,把安平县划为河南河北两个自然区域。河南的广大区域盛产棉花和玉米、高粱、谷子等杂粮农作物。全县政治、经济的中心——安平县城坐落在河南;河北广大区域,则盛产小麦,是冀中区最著名的产麦之乡。由于旧社会历代的统治者根本不注意发展农村经济,更不过问人民的疾苦,在全县境内的滹沱河上,从未架成一座永久性的桥梁。如遇干旱年月,滹沱河水很浅,人可涉水而过,河两岸可直接通行;倘若降水量较大、雨水较勤,滹沱河就一反常态,河水暴涨,水势很大,阻断南北交通,给两岸人民的生活和经济交往带来很大的不便。

安平县新营桥的前世今生


(配图与本文无关)

辛营桥,位于安平县城北6公里的滹沱河上,桥南为南辛营村、桥北为北辛营村,故得名。历来是南北通途、跨越河流的咽喉要塞。抗日战争时期,曾有过“三次火烧辛营桥”的传奇故事,1949年1月,北平、天津解放后,为了支援大军南下,冀中行署交通处利用破坏铁路时扒来的钢轨做纵梁,迅速修建了辛营超洪木桥。

自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以来,公路交通事业,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而发展,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为适应运输的发展,省交通局在有计划地投资整修公路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重点桥梁的整修投入。由于条件限制,当时在平原区,桥梁多为木质结构。木桥一般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材料丰富,不需要复杂的施工机具,即可兴建,汛前拆除的木便桥修筑更为简易。在当时干线公路的宽浅河流上,多为木便桥。

1950年春天,国家为收集钢轨、恢复铁路,拨出专款,实施了号称“三大桥梁改建工程”。三座桥梁分别是宋岗桥(蠡县)、辛营桥(安平县)、南赵扶桥(大城县),都是冀中行署利用破坏国民党统治区铁路拆下的钢轨建成的公路桥梁,载重标准一般为汽—6,长度都在百米以上。

河北省交通局抽调技术干部,组成施工队,分赴各施工点,积极备料,组织施工。用木梁代替钢轨梁,补桩加固,建成超洪桥。三座木桥于同年6月底前相继完成。当时,省交通局特派可杰明技师、周光远同志到安平县负责辛营桥施工。竣工后的辛营桥36孔,跨径4.5—5.5米,桥面净宽4米,全长165米。当年雨季被洪水冲毁,河水改道,桥的一端变成旱桥。其原因:“单纯任务观点,缺乏调查研究”。一是施工前的周密计划考虑差,未考虑到修后的经济价值,缺乏在群众中或联系其他部门对客观自然情况的周密了解;二是存在拆换钢轨的单纯任务观点,钢轨拆换后是原封补上一个木桥呢?还是雨后再修呢?时间上考虑不够;三是备料仓促,辛营桥载料运输误时17天,损失约值小米17万斤。翌年,利用原桥木料,搭架汛前拆除,汛后恢复的临时性木便桥维持通行。

当时,安平县属河北省定县专区管理。辛营桥位于保定至磨头干线公路上。该路是省会保定通往冀南各县的重要干线,更是衡水专区与省政府(保定)联系的唯一捷径。鉴于此,1951年,省交通局发布文件,把辛营桥作为公路主要桥梁予以管理养护,签发了桥梁管护、保卫组织规定,实行了专桥负责制,设专职护桥员2名。其任务,一是行车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二是结合当地联防组织,昼夜值班,加强防护,反奸、保卫工作;三是打凌、捞桩、泼水、垫土,及时散修碎补;四是统计交通量及物资留转情况;五是登记各期水位及河流流量;六是协助征收养路费。

1952年,汛期滹沱河河道南移,辛营桥废弃,只好恢复摆渡,造成木便桥汛期拆除,秋后重建,年复一年,修拆一次费用均超过万元。1956年、1962年两年修建,国家投资83580元,改进了木桥的架设方法,使结构更加合理,满足了交通运输的需要。从1952年至1978年拆桥达27次之多,所耗木材和资金相当可观。辛营木桥历尽沧桑,一直沿用到1976年被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所代替。

链接:

1978年11月,位于安平县境内保(定)衡(水)线上的跨越滹沱河的辛营大桥,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终于落成通车,成为衡水最长的第一座永久性大桥。

作为衡水地区通往保定、北京的交通要道之一的保衡线,是安平县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在辛营一带横跨滹沱河,其路线上的辛营桥也就成了这一干线的咽喉部位。原有一木桥,历年经常修复,费工误时,木材已大部分腐朽,而且桥面窄、载重标准低,很不适应交通发展需要,当地人民对修建此桥非常迫切,要求将该桥改建工程列入基本建设计划。但因河面宽、跨度大、工程艰巨一直未能如愿。

1975年,衡水地区交通局工程队设计人员就开始对辛营桥的修建进行实地勘测设计工作,经过大量的基础工作,最后决定在辛营村东、原有木桥下游10米处修建一座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大桥。设计载重标准汽—15、挂—80,8度防震标准,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桥面净宽—7+2×0.75米、全宽9米,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工型梁、少筋微弯板组合桥,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并设有3个温度墩,将全桥分为四段,即10孔+10孔+10孔+9孔,中孔31×10=310米、端孔8×9.85=79.6米、温度墩间距3×1=3米,桥全长392.6米。

1977年,河北省交通局批复总投资115万元,大桥开始实施。工程施工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自1977年10月23日至1978年1月15日,边备料、边施工,完成孔钻桩44根,土方7000方。该桥在钻孔桩的施工中,首次在衡水地区采用机械钻孔,使用新河钻机厂生产的800型潜水钻机,结构新颖、移动方便,操作简便,工效高,属于新型钻具,由于河床地质为砂土,又缺乏机械钻孔的经验,在南桥台西孔试钻中,曾5次坍孔,经反复分析后认为,回淤量较大,使用泥浆比重偏小。经调试加大后,其它钻孔均获成功。钻深25米,12小时即能完成,施工纳入正常轨道。第二期工程自1978年3月15日至11月21日,完成其余全部工程:钻孔45根(原设计86根钻孔桩,实际完成89根,增加了3根辅助桩),全部的接柱、盖梁、工型梁、桥面板、人行道、引道、护坡等工程。

整个施工由地、县领导及技术人员组成的建桥指挥部组织进行,技术主管是地区交通局工程师魏正义,施工过程中,由地区工程队配备施工机械、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安平县负责组织建桥民工,配备技工,参加施工的民工共有250名。大家忘我劳动、夜以继日,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特别是在钻孔时期,大家日夜奋战在钻台,八级大风不停钻,风雪严寒顶着干,“吃在河边、住在沙滩,为建大桥做贡献”,表现了高度主人翁精神。特别是上部构造的预制、安装的施工,广大施工人员充分利用桥位较低,枯水期河中无水,河滩取土方便的有利季节,土法上马,就地取材,如河滩作预制场、土模利用、扒杆起吊等等,节省了大量资金。整个大桥共使用钢材295吨、木材243方、水泥1446.5吨、劳动力104526工日、工程补助粮101663斤,平均每延米造价2624元。

辛营大桥建成后,交通运输量显著增加,对沟通物资交流,发展工、农业生产,搞活地方经济,造福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

(源自中国网,原标题《衡水交通运输史话(23)衡水安平县辛营桥的早期修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