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繁蜂,一窩發展15箱

一年中秋繁對於蜜蜂來說是很重要的,那麼我如何知道蜜蜂秋繁的時間呢,也不知道怎樣判斷是否進入秋繁階段,因為度夏末期和秋繁早期天氣依然很熱,蜂友們很難從天氣上判斷秋繁的開始時間。那有經驗的蜂農們是怎樣判斷蜜蜂秋繁時間的呢?今天我就教大家1招如何看準蜜蜂秋繁時間。

如何快速繁蜂,一窩發展15箱

閩東地處福建省東部,夏季氣候炎熱而漫長,外界缺花少粉,中蜂王停止產卵以應對惡劣天氣。經過“苦七絕八”的2 個月之後,蜂群群勢衰退明顯,又正值病敵害猖獗之時,在蜂王即將恢復產卵的關鍵時刻若不採取有效措施促進蜂群快速恢復群勢,勢必導致中蜂群“秋衰”以及飛逃。但只要措施得當,日常管理到位,中蜂秋繁完全可以避免“秋衰”,健康快速地發展成為強群。下面把我個人多年在中蜂飼養管理中總結出的一套快速秋繁的方法,供大家參考,特別是對初學養中蜂者或許有實踐性的指導與幫助。

我地在6 月上中旬有山烏桕等山花開花流蜜,這也是上半年的最後一次蜜源。中蜂群經過從早春到初夏的繁殖,都已發展成強群,初夏的山花蜜源更是將蜂群群勢推向了高潮。這時就要著手將全場蜂群調整成5~6 框(中蜂標準框,以下相同) 的中等群勢,把無子邊框封蓋的蜜脾全部提出來,經消毒除蟲後保存,到秋繁時正好派上用場;淘汰產卵力下降的老王,解除“分蜂熱”,加巢礎造新脾,培育一批度夏適齡蜂。為了更好地秋繁,在度夏前的這次流蜜期不取蜜,以保證每張脾的封蓋蜜都在1 kg 以上,到了6月下旬,流蜜期結束,外界蜜粉源稀少,蜂群也迅速做出反應:產卵圈縮小直至停產。

我地中蜂自然恢復產卵育蟲是在8 月底到9 月初,我們在8 月下旬就要開始中蜂秋繁的準備工作。這時候的中蜂正處在低谷,而秋季卻是巢蟲生長週期短、繁殖快、生命力最旺盛、侵害中蜂最猖狂之時,因此要把巢蟲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當作中蜂秋繁的第一任務。只有徹底清除巢蟲才能為中蜂的秋繁創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繁殖環境。蜂箱和巢脾是中蜂生活的居所,要徹底清除巢蟲就必須對蜂箱和巢脾進行有效的除蟲處理。

如何快速繁蜂,一窩發展15箱

我的做法是:更換蜂箱和巢脾———用度夏前抽出來的封蓋蜜脾將蜂群中的巢脾更換下來,我們著手得早,蜂王還沒有開始產卵或剛恢復產卵,更換巢脾就顯得方便,巢脾不夠用的話可以分批進行。換下來的巢脾,把發黑不透光的老脾淘汰化蠟,留下的優質繭衣脾放在冰櫃中速凍24 h。經過零下十多攝氏度低溫處理過的巢脾,藏在框木質中的巢蟲都能被徹底凍死,而且不會造成巢脾的任何汙染。用處理過的巢脾輪番把整個蜂場的巢脾依次換下來作殺蟲處理。即使個別蜂群出現幼蟲脾,也絕不能手軟,此時換脾損失不大。

如何快速繁蜂,一窩發展15箱

如果捨不得換下初產了一小片幼蟲的巢脾,把巢蟲留在了巢脾上,付出的代價將是耽誤整個秋季的繁蜂。蜂巢經過這次大調整之後,一定要保持蜂多於脾,因為秋繁的第一批蜂最注重的是質量。在換巢脾的同時也要更換蜂箱,不給巢蟲留在蜂箱內的任何機會。更換下來的蜂箱用汽油噴燈對箱體內外進行消毒、除巢蟲處理。汽油噴燈使用方便,火焰大、溫度高,連躲藏在蜂箱縫隙中的巢蟲也難逃一劫。整個蜂場的巢脾和蜂箱都經過徹底除巢蟲之後,防治巢蟲的工作才算初戰告捷,以後還要定期打掃蜂箱底部的蠟屑,絕不能留下滋生巢蟲的土壤。

“處暑”過後天氣逐漸轉涼,外界零星粉源多了起來,但蜜源還很少。接下來要對調整過的蜂群進行獎勵飼餵。中蜂有很強的戀子習性,巢中有成片卵、幼蟲或封蓋子脾的蜂群戀子性強,不易發生飛逃。在停產期外界蜜粉源稀少,中蜂沒有育蟲積極性,為了儘快激發蜂群的育蟲熱情,人工模擬小流蜜的繁蜂蜜源對蜂群進行獎勵飼餵,是調動蜂群育蟲積極性,刺激蜂王產卵的有效措施。

如何快速繁蜂,一窩發展15箱

這種是意蜂王,做了標記。不懂做標記的也可以問掌櫃

但在中蜂群獎勵飼餵初期,不能借鑑意蜂的飼餵方式,必須遵循“稀、少、勤”3 個原則: (1) 飼餵的糖水要稀,糖水的濃度掌握在35%~50%,在高溫季節若糖水濃度高了,中蜂群易“傷熱”。(2) 飼餵量要少,剛開始飼餵的前幾次一定要控制飼餵量,以僅夠當天消耗略有盈餘為準。因為蜂王還沒有恢復產卵,蜂群戀巢性弱,如果大量飼餵它們,第二天出現飛逃的幾率大大提高。儲蜜不足的,可以調入封蓋蜜脾或出現封蓋子脾以後加大飼餵量。(3) 有效的獎勵飼餵還要喂得勤,就是每天晚上飼餵,連續20 天為1 個週期,才能收到顯著效果,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則收效甚微。

如何快速繁蜂,一窩發展15箱

開始獎勵飼餵的第四天,對全場蜂群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這時候大部分蜂群都已經開始產卵,個別還沒有開產的蜂群,蜂王腹部很小,提脾檢查時工蜂躁動不安,外勤蜂顯得很懶散也很少採蜜粉回巢,這就蜂王剪翅或使用巢門隔王片等強硬措施,那麼留住了它的“人”卻留不住它的“心”,最終還是會垮群的。我認為正確做法是:逼蜂飛逃。事先給蜂王剪翅,在晴好天氣的早上10:00 到下午15:00 之間進行,在該群蜂的蜂箱底部撒上一把衛生球粉末(氣味很濃重的那一種),蓋上箱蓋,然後準備好收蜂籠和王籠,不出20 min,該蜂群就會發生臨時應激性飛逃,等蜜蜂全部衝向天空時,撿起巢門前的蜂王放進王籠,移去原蜂箱,把蜂王連同王籠一起放到收蜂籠裡,掛在原蜂箱的正上方處。這時的工蜂漫天飛舞只等著蜂王跟上,經過十多分鐘的盡情飛舞,發現蜂王還沒有出來,它們就會返回原蜂箱處尋找,自然而然蜜蜂就集結在收蜂籠上了。 所有的蜜蜂都集結在收蜂籠之後,在另一處重置蜂箱、重布蜂巢,把收回來的蜜蜂過到蜂箱裡。蜂群經過飛逃的衝動,把飛逃情緒全部釋放了出來。當天晚上再進行獎勵飼餵,第二天蜂王就會開始卵,整個蜂群一掃飛逃前的消極情緒,面貌煥然一新,各齡工蜂各司其職,育蟲積極性驟然提升。這一招在別人看來也許會認為我“心太狠”,至於你們認不認同,反正我是這麼做了,而且每一次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獎勵飼餵的連續刺激下,蜂王產卵整齊成片,產卵圈不斷擴大。這時的新蜂還沒有出房,老蜂不斷地死去,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不能加巢礎和空脾來擴大蜂巢,需靜待第一批優質工蜂的出房。盲目擴大蜂巢,幼蟲多哺育蜂少,幼蟲營養不良從而誘發中蜂爛子。到了9 月18 日左右,新蜂陸續出房蜂量逐日增加,這時候蜂多於脾的就可以加巢礎造脾了。同時選擇綜合性狀優良的蜂群當母本進行人工育王,以備接下來人工分蜂。同時停止人工飼餵蜂群。

如何快速繁蜂,一窩發展15箱

9 月20 日左右,秋季很好的繁蜂蜜源———鹽膚木開始開花泌蜜,花期長達20 天,可以提供豐富的蜜和粉。新老工蜂已經交替完成,哺育力和採集力都發生質的飛躍,視蜂群的發展情況適時加巢礎造脾。蜂群發展到6 框蜂以上時,外界蜜粉豐富氣溫又高,容易產生“分蜂熱”,使蜂群的發展速度放緩。人工育王的王臺即將成熟時,把6 框以上的蜂群一分為二,保留老王,新分群誘入王臺,交尾成功後又是一個正常繁殖群。3~4 框蜂的蜂群,不易產生“分蜂熱”,育蟲積極性高,加巢礎造脾速度快質量好,又沒有雄蜂房。到11 月初,冬蜜開始流蜜時,蜂群可發展到5 框蜂以上,這時的天氣已經很涼爽,蜂群不易產生“分蜂熱”,工蜂的積極性都轉向了“冬糧”的儲備上。只要天氣晴好,獲得冬蜜豐收已經是水到渠成。蜂群有了成倍發展的同時也獲得了冬蜜的大豐收,只是因為我巧妙運用了中蜂快速秋繁的方法。

如何快速繁蜂,一窩發展15箱

蜜蜂秋繁是後半年非要重要的時刻,也是有經驗的養蜂人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秋繁好了不僅能夠秋季大豐收,在南方還能冬蜜大豐收。更重要的是還能為蜂群越冬儲備足夠強大的後勤蜂。秋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蜂友不知道秋繁開始的時間,甚至錯過了最佳的秋繁時間從而影響後面蜂群的發展和秋收。其實許多養蜂人都有記錄當地的粉蜜源植物的開花時間,也有記錄蜜蜂的秋繁開始時間。但是每一年的氣候和每個地區的粉蜜源植物都不同,中國南北方更是差異非常,所以當地養蜂人記錄的時間只適用當地的蜂農。

真正知道秋繁時間的只有蜜蜂自己,因為蜂群每天都有一些考查蜂在外界尋找粉蜜源植物,而植物本身對氣候和自然節氣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考查蜂會通過植物本身的變化來判斷時節,當蜂群認為秋繁時間巳經到來時變會開始進入復甦階段,這個階段是由慢到快的。而我們秋繁主要就是加快蜂群的繁殖速度,直接讓蜂群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中國地大物博南方和北方不僅氣候差異大,就連植物花期都不相同,當然蜜蜂秋繁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很多老蜂農說看氣溫、看蜜源、看花期等來確定秋繁時間,其實不用這麼麻煩,我們直接看蜂群就可以了。當外界最高氣溫達到頂點的時候,接下來的整體氣溫就會慢慢的回落,此時植物是能感觸到的,植物本身也會開始發生變化,比如蓄蕾已久的花蕊開始要綻放了。同樣蜂群也能感受到氣候的變化,在採集到新鮮的花粉後,蜂群也開始調整狀態準備繁殖蜂群了。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花粉其實才是蜂群進入秋繁的標準,只有外界花粉達到一定數量後蜂群才會真正的進入秋繁時段。所以不管是哪個地區只要過了度夏的最高氣溫階段後,在早晨8點之前能看到採集蜂進粉不錯的話,就標誌著可以開始給蜜蜂秋繁了。秋繁我們主要是獎勵飼餵,選擇傍晚用二比一的糖水或者蜂蜜水來餵養,主要目的是刺激蜂王快速產卵,同時也刺激工蜂的積極性,所以我們飼餵的量不用多以少量多晚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