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銀行:探索融資融物融服務模式

□記者 馮娜娜

11月29日,在銀保監會舉辦的第194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浙商銀行副行長吳建偉介紹了該行通過打造“智能製造服務銀行”,輸出“融資、融物、融服務”智能製造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助力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舉措和成效。該場發佈會也是銀行業保險業支持民營企業系列的第五場發佈會。

吳建偉介紹,截至今年9月末,浙商銀行運用智能製造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服務高端裝備製造、工業軟件、系統集成商等智能製造企業近1200家,幫助2000多家制造企業完成設備更新、生產線改造和數字化工廠的建設,其中近80%是民營企業。與此同時,通過在風險管理中融入遠程數控等智能技術,智能製造融資業務保持資產質量優良,不良率為0.82%。

“中國有著‘世界工廠’之稱。750多萬家製造企業中,多數是民營企業,依賴勞動力、土地以及環境成本的粗放式經營難以持續。製造業要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是重要路徑,也是民營製造企業的迫切願望。”吳建偉提到,該行通過大量調研瞭解到,智能製造雖然前景廣闊,但門檻不低、投入不少。目前之所以暫未遍地開花,是因為企業有著現實顧慮:一是實施智能製造一次性投入較大,企業既擔心投入風險,又怕喪失市場機會;二是智能製造需要持續定製和升級,而供需雙方缺乏深度合作的信任基礎;三是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金融需求,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多元化金融服務。

吳建偉表示,作為唯一一家總部設在浙江,以民營資本為主體、以民營企業為客戶基礎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浙商銀行提出打造“智能製造服務銀行”,在初期選型、中期實施和後期運維等階段,發揮銀行資金融通、信用中介、衍生服務等職能,創新推出履約見證、設備分期、設備外包等專項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出一套“融資、融物、融服務”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

吳建偉談到,我國智能製造尚處於起步階段,製造企業有想法,但對實施效果存在顧慮,服務商對製造企業的付款能力也存在擔憂,供需雙方往往因信息不對稱而無法達成交易。針對這一僵局,浙商銀行創設了履約見證服務。以浙江智能製造試點城市新昌的行業智能製造方案供應商——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陀曼智造”)為例,浙商銀行同時為陀曼智造按合同履約、中小企業按期付款提供見證。各方約定:任何一方違約,銀行都將先墊付違約金賠付給守約方,並向違約方追償;若違約方最終仍未償還銀行墊付的違約金,銀行可將商業失信錄入徵信記錄,增強雙方約束,實現撮合交易。

陀曼智造董事長俞朝傑在該次發佈會上表示,截至目前,陀曼智造通過履約見證模式,已幫助110多家下游軸承製造企業完成了1萬臺設備的智能改造。改造後企業平均能節省50%的人工成本,提升20%的產量。

吳建偉談到,在智能製造實施階段,一次性資金投入大,實施週期長,供需雙方都有不同的需求痛點。比如智能設備,往往中小企業想買但缺錢,設備商想賣但又不敢賒銷。對此,浙商銀行運用供應鏈金融的辦法解決了該難題。

此外,企業對於改造後因訂單擴大出現的流動性缺口,可選擇浙商銀行推出的池化融資平臺解決。該平臺可幫助製造企業盤活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等流動資產,不足的部分再用到銀行授信額度。截至目前,已累計幫助2萬多家實體企業盤活沉澱資產,其中80%以上是民企,減少企業20%左右的資金備付,幫助企業去槓桿、降成本。

吳建偉還談到,當智能製造服務商遇到大型改造項目時,不僅在項目前期需要購買大量設備,一次性投入大,而且回款週期長,設備抵押又基本不被銀行接受。針對這一瓶頸,浙商銀行聯合旗下浙銀金融租賃公司,創新“融物”來解決這類需求。

通過這些金融創新,近年來浙商銀行在智能製造領域累計發放融資1800多億元。除此以外,金融助力智能製造還體現在許多方面,既包括髮揮銀行客群優勢、為雙方搭建信息平臺,也涵蓋了提供設備維保、原材料集中採購等衍生服務優勢,幫助製造企業引薦服務商,幫助各級政府去推進傳統塊狀產業的批量改造,實現融資、融物、融服務的結合。

吳建偉還談到,服務民營經濟、民營企業,一是需要通過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提供差異化服務來支持民營企業;二是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三是始終堅持服務小微企業,做好普惠金融。下一年,浙商銀行將加大向民營企業的投放,預計投入資金1300億元左右,從而進一步提高民營融資佔比。

本文源自中國保險報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