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裡最動人的三場雨,寫盡人生滋味,沉重到讓人無法抬頭!

雨,在古詩詞中,常以“聽”寫意。沒有了車馬喧囂,遠離了歌臺舞榭,告別了故園家愛,在幽寂寧靜的夜晚,品著一杯已淡而無味的茶,聽雨點拍窗;是遊子,必生鄉愁,是失意,必懷衰痛,是孤獨,必思親友……。

而聽雨,更是詩人們用來抒發情感的應手的題材。於是,春思秋愁、旅恨閨怨、壯志豪情、人生憂患、莫不其中。

宋詞裡最動人的三場雨,寫盡人生滋味,沉重到讓人無法抬頭!

無情的雨點總會敲響心碎的窗戶,能把聽雨與人生況味的沉重,寫得讓人抬不起頭來的,應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宋詞裡最動人的三場雨,寫盡人生滋味,沉重到讓人無法抬頭!

他曾為宋朝進士,但不久,宋滅元興,從此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一生。他以聽雨為基線,串聯了人生的三個時期,三種心境,閱讀此詞,讓人悽然,讓人尋思。

少年的心,總是放蕩不羈的。年少不識愁滋味,就算聽雨也要找一個歌紅酒綠浪漫的地方,選擇自己喜歡的人陪在身邊。在蹉跎虛擲的得意中,書寫著那本《青春太匆匆》的書。

宋詞裡最動人的三場雨,寫盡人生滋味,沉重到讓人無法抬頭!

經歷了人生風雨,備嘗艱辛後,在客舟聽雨,是一幅水天蒼茫、風急雲底的江上秋雨圖。失群孤飛,雲斷西風。為求生計,四方漂流。是壯年,卻已無壯心,手裡端的,唯有愁意。

而當鬢已星白,獨在廟宇簷下傾聽夜雨時,少年的歡娛,壯年的愁懣,已如雨打風吹去。蕭索的處境,淒涼的心境,江山已易主,多少樓臺堙滅煙雨中。此時此地再聽夜雨,已是木然,一任所為。一滴心雨的空響,幽鳴長夜,把人生的悲衰與無奈何,寫到無法言說的極致。

宋詞裡最動人的三場雨,寫盡人生滋味,沉重到讓人無法抬頭!

雨點落在了古詩詞的字裡行間,打溼了簫聲,曾已風乾的愁緒,風雨吹又生。

當自身心底的情懷,與意象融合相通時,此時的雨聲,便是心靈的迴響。

正如余光中先生在《聽聽那冷雨》中說“雨,是一滴溼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