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患者的“福音”,有望取代傳統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

如今,人人談癌色變。但凡跟“癌”沾上關係的疾病,就有一種“死神來了”的既視感。

而在所有癌症中,肺癌長期位居死亡率第一位。一方面,我國菸民數量龐大,另一方面則是肺癌具有不易早期發現、容易轉移的特性。尤其是晚期肺癌,過去若不開刀,患者存活期僅不到半年,而就算有了化療也僅能延長壽命至一年。

肺癌晚期患者的“福音”,有望取代傳統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

肺癌

免疫療法的出現,讓晚期肺癌患者“絕地求生”

肺癌可分為4期,1到3A期可以考慮開刀,而且愈早期開刀效果愈好;3B到第4期則不建議開刀。如今,肺癌已進入精準治療的時代,免疫療法不同於傳統治療邏輯,不管是用於第一線、第二線,或是單用、並用化學治療,都已具有更多選擇。

1、具有特定基因表現的非小細胞肺癌

患者先檢測體內有無基因突變,檢出有EGFR(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基因)突變、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突變、ROS1(原癌基因受體酪氨酸激酶基因)突變,則可接受標靶藥物治療。

肺癌晚期患者的“福音”,有望取代傳統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

臨床證實,肺腺癌患者中有50%~60%可檢出EGFR突變,4%~5%可檢出ALK突變,另外還有1%的ROS1基因突變。但標靶藥物平均一年會才出現抗藥性,即使用到第三代的標靶藥物,也在9~10個月出現抗藥,所幸在免疫治療問世後,患者可以考慮免疫療法或是免疫療法並用化學治療。

2、沒有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

患者則要先測量癌細胞蛋白質PD-L1表現量,若表現量≥ 50%可以考慮第一線單用免疫療法,若表現量<50%則可以考慮第一線使用免疫療法並用化學治療。

細胞活化過程中產生的PD-L1就像是一把鑰匙,而T淋巴細胞上的PD-1像是鑰匙孔,一旦鑰匙插進鑰匙孔中T淋巴細胞就會凋亡,而免疫療法就是阻斷PD-L1和PD-1結合。

肺癌晚期患者的“福音”,有望取代傳統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

免疫機制

免疫療法通過喚醒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讓自身的免疫細胞去對付癌細胞,所以副作用相對輕微,不像傳統化療或是標靶藥物是利用藥物成分去殺癌細胞,有骨髓抑制、白血球下降、神經毒性、口腔黏膜發炎等等副作用。

患者經過化學治療後,免疫力會變差,腫瘤也可能會變異,建議最好是可以在第一線、越早使用免疫療法效果會較好。

肺癌晚期患者的“福音”,有望取代傳統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

但目前,免疫治療只對約20%的肺癌病患長期有效,即使現在已有蛋白質PD-L1表現量以及腫瘤突變量(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檢查,仍有20%~30%患者接受免疫療法之後,在3個月內快速惡化。也就是說,剩下的50%患者,病情的變化會介於3個月到2年之間。

目前醫學界一致的共識是,PD-L1表現量≥ 50%的患者可以單獨使用免疫療法治療,若PD-L1表現量較低者則建議搭配化療,表現量越低化療的比重越重。

PD-L1表現量為目前主要的篩選機制,但與治療成效並非絕對相關。未來,必須更加精準的對照出免疫藥物與生物標記之間的關係,才能透過檢查生物標記、進而找到免疫治療療效最好的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