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陽城鎮:因地制宜謀“錢景”

日前,在陽城鎮的龍興扶貧車間看到,來自陽城鎮陽城村,竹園村,高崖村等村的村民正在這裡進行編織袋加工工作,不時還有一些村民騎著小車來學習。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生產工藝簡單,除了在車間裡集中上班以外,周邊不少村民從車間領回編織袋原材料,在村內的扶貧車間生產加工。

按照集中與分散、車間與作坊、工業與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理念,陽城鎮堅持以多種經營模式靈活建設扶貧車間,保障扶貧車間發揮最大效益。

陽城鎮鎮針對各村村情不一、特色各異的現狀,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先後探索出扶貧車間兩種建設模式:

一是“廠房式”扶貧車間,結合易地搬遷政策,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貧困人口較多的村,充分利用鎮、村集體老廠房、學校舊址等閒置土地、房屋,先後在繭場村、陽城村建成“廠房式”扶貧車間2個,引導周邊村貧困人口20餘人就近就業;

二是“作坊式”扶貧車間,結合部分村土地有限、貧困人口較少的現狀,採取利用閒置農家庭院、農戶宅院開辦分散加工式扶貧車間,在竹園村,任溝村建成作坊式扶貧車間兩個。

此外,陽城鎮還通過 “合作社+農戶”模式,引導貧困戶以土地、扶貧資金等入股,除年終領取保底金和分紅外,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到合作社務工 ,領取工資。目前,陽城鎮共建立合作社17個,鏈接貧困戶100多戶。富陽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21戶貧困農戶種植獼猴桃,吸納本地貧困戶50餘戶發展小雜果種植,戶均年增收萬餘元,年均帶動務工300人次,極大的帶動了貧困戶的脫貧進程。(決策探索雜誌 記者劉振偉 通訊員王金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