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的家庭教育:事業上再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說起李嘉誠,最讓人尊敬的不僅僅是他的香港富豪身份,還有其自身的處事之道。李嘉誠重視教育,他曾在採訪中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他奔波贊助了汕頭大學的建成,在教育孩子方面,李嘉誠更是有著自己的一套家庭教育方法。

李嘉誠的家庭教育:事業上再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財產的分配自古就是一個讓兄弟親人反目的問題,故而有“親兄弟明算賬”之說。那麼李嘉誠是如何處理的呢?

早在2012年,李氏家族的繼承問題其實就塵埃落定。

李嘉誠在還沒有準備退休的時候,就預先公佈了接班和財產安排:長和系資產由大兒子李澤鉅管理,同時資助二兒子李澤楷發展自己的事業。

當年7月16日,將本來由次子李澤楷持有三分一家族信託分予長子李澤鉅。時間已至,意味李嘉誠財產分配正式生效。

在分家產的問題上,父子3人如此和諧,應該說和李嘉誠從小對兒子的教育有莫大的關係。李嘉誠常常教育兩個兒子,要想成功,在其他所有基礎條件齊備的時候,就必須要注意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佔任何人的便宜。

李嘉誠的家庭教育:事業上再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01.帶兒子擠巴士,富豪甘作“小氣”爸爸


李嘉誠的家庭教育:事業上再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李澤鉅和李澤鍇雖然出生在大富之家,卻很少有機會享受奢華的生活。他們小的時候,李嘉誠很少讓他們坐私家車,卻常常帶他們坐電車、巴士。

李家兄弟在香港聖保羅男女小學上學,在這所頂級名校裡,許多孩子都是車接車送,滿身名牌,可他們卻經常和爸爸一起擠電車上下學。

以至兩個孩子經常悶悶不樂地向父親發問:“為什麼別的同學都有私家車專程接送,而您卻不讓家裡的司機接送我們呢?”

每次聽到兄弟倆的質疑,李嘉誠都會笑著解釋:“在電車、巴士上,你們能見到不同職業、不同階層的人,能夠看到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那才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社會;而坐在私家車裡,你什麼都看不到,什麼也不會懂得。”

李嘉誠的家庭教育:事業上再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02.教孩子學會做人是父母重要的責任

李嘉誠自幼家境窘困,連小學都沒讀完,所以為了能夠做一個更加成功的人,他積極學習,勤奮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李澤鉅和李澤鍇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學習也很自覺勤奮。

在李家兄弟的童年時期,每天晚上,辛苦了一天的李嘉誠都會坐在書桌前閱讀、自學外語。每逢星期日,李嘉誠就會帶兄弟倆一起出海游泳,而游完泳後,必定要給他們上一堂嚴肅的國學大課。

他會拿出隨身帶著的《老子》《莊子》等書,一句一句讀,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解釋給兒子聽。時間一長,李澤鉅和李澤鍇記住了那些傳統的做人準則,比如誠實,比如信義。


李嘉誠的家庭教育:事業上再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03.做成功的人,必須學會正確的處世哲學

小兒子李澤鍇曾說:“我從家父那裡學到的東西很多。最主要的是怎樣做一個正直的商人。以及如何正確處理與合夥人的關係。”

只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是不夠的,就如同所有的中國父母一樣,李嘉誠作為一個成功的大企業家、大富豪,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是一個成功的人。而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教會孩子正確的處世哲學。

李嘉誠常常教育兩個兒子,要想成功,在其他所有基礎條件齊備的時候,就必須要注意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佔任何人的便宜。

李嘉誠的家庭教育:事業上再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李嘉誠告訴孩子們:“工商管理方面要學西方的科學管理知識,但在個人為人處世方面,則要學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不斷修身養性,以謙虛的態度為人處世,以勤勞、忍耐和永恆的意志作為進取人生的戰略。”

不僅如此李嘉誠還總結出前人的養生之道來教育孩子怎樣重承諾。他說:“如果要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重承諾,在做出每一個承諾之前,必須經過詳細的審查和考慮。一經承諾之後,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貫徹到底。

李嘉誠的家庭教育:事業上再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對兒子們,李嘉誠是慈愛的,他的慈愛基於任何一個父親的本性;而對於兒子們的成長與培養,李嘉誠是清醒且絕情的,他的這種清醒與絕情是掩藏於大愛之下的教育思想的深度與深刻,這種深度與深刻尤其讓人敬佩。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家庭教育,李嘉誠的家庭顯得很和諧,同其他富豪家庭不同,幾個兒子並沒有顯示出身為富二代的傲氣,這是一代老人李嘉誠的智慧,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智慧。

在當今時代,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視程度基本上都是忽略的,卻並不知道要想還孩子成龍成鳳,家庭教育起著主導作用。這不是富人的專有,也不是窮人的私藏,只在於你有沒有去了解到,並且去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