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把考试成绩看得极重,对吗?

一米阳光额


做为刚带完一年级,现二年级双班数学老师+班主任的一名老师。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成绩永远得一分为二的看。

做为班主任+数学老师,其实成绩的高低一直在我心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看中的是学生平时的状态。平时状态好的孩子,考试成绩绝大部分不会差。也有个例,极个别孩子考试状态不行,怯场等因素也有不好的。但是绝对是个例。

也有极少的孩子,平时不显山漏水,考试成绩非常不错。

这两种是极少的个例,不具有普遍性。

针对大部分孩子,做为老师的我,更看重长远的发展。培养学习习惯,培养思维品质等。

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成绩大多数都不好。

数学学科对思维品质要求极高。如果看到眼前的成绩,老师的着眼点放在眼前,对孩子思维品质,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忽视了,最终只会留下遗憾。

任何问题得一分为二,也有部分家长不看重成绩,我能明白他们的意思。我也是一名父亲,小学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但是过分的忽视成绩,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孩子也会觉得不重要了。

我告诉我们班的孩子们,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情,我不希望家长过度干预。原因有二:1.不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2.养成过度依靠父母的不良习惯。这也是很大一部分家长吐槽的,作业全靠老师等。

做为小学男班主任,全校就两个,我是其中一名。很多地方,越来越觉得和女同事认识有比较大的偏差,他们细心,有耐心。男同志相对来说大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能力,责任意识。所以,最好的就是男女老师搭配。

大家也知道,男老师现在在中小学凤毛麟角,太少了。这里面有很多因素。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现在正在认证中,我是在职一名老师,白天工作忙,中午,晚上我会抽空回答各位为人父母的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



数学老师在旅途


任何事情太过于重点关注都是不对的,考试成绩只代表一段时间孩子课内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检测结果,我更希望家长能把关注重点放在失分点(理解困难点)上。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低年级考试成绩还是无法全面反馈孩子真实科目实力的。年级越高,展现的越明显,与其纠结于98分还是100分,还不如去沟通学习难点,拓展课外认知,引导学习兴趣上。谈下家庭教育怎么样做去补充学校教育的一些个人观点,供您参考,希望带给您启发!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① 数学活动实施少

一年级孩子发育特点决定了,实物情景+导引式提问的辅导方式孩子比较容易理解。教材中的情景导入,建议家庭真正创造场景让孩子去经历,去体验!一年级应更多把课堂放在生活中!

在王老师一年级趣味数学专栏中,设计了很多数学游戏,实践活动模板,真正结合生活去熟悉理解知识概念。比如结合统计认知,设计的生日统计表,让孩子自己去收集数据,去感受统计概念。

②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启智需要载体,结合孩子喜好的趣味练习以及思维锻炼形式,我首先关注孩子爱不爱学的问题,然后才是科学教授方法问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的方法,有趣易懂的解题策略,来助力孩子思维启智!我不会大谈习惯,习惯也是需要科学方法的。

附两个专栏节选趣味题,可以尝试让孩子练习下。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辅导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是不应该的。

首先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次转型,需要开始面对学业,开始认识到学习。所以,这个阶段对学生日后对学习态度的起重要的作用。家长应从多个角度全方面的关注孩子的成长情况,不应简单的从分数的角度去要求孩子。

其次,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有很多,成绩只是一些方面达标后必然的结果。那么,成绩衡量不到、而学生还应具备的方面,这些才是家长容易忽略的地方:比如心理健康等

第三,家长单纯以成绩为导向,容易让孩子陷入学习的误区,学习分数重要,但这个结果的获得需要的是过程,忽略过程的培养,容易让孩子迷失,甚至厌学。

第四,家长长情的陪伴,日积月累的习惯培养才是家长应重点关注的方面,当一些好的习惯养成了,成绩自然出来了。

另外,说些题外话,学生成绩上不去,往往是学习力出了问题,学习力则包括:学习态度及目标、自我约束力及控制力、专注力等,其中专注力差是大部分学习态度好,但是成绩上不去学生的原因,这一块的培养提高才是提高此类学生成绩的关键。网络上有些此类的小游戏课程,家长可以关注下。


朱庆平


小学一年级把考试成绩看的极重,不存在对不对,只能说有没有必要。

对待学生的成绩,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应重视。如果不需要重视那还考试干嘛。跟平时一样做作业不就行了。成绩是检验学生一段时期的学习成果的指标,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学生该阶段的学习态度,掌握和消化的课堂知识的程度。所以应该也必须引起重视,当然也有马失前蹄、偶尔失手的例子,但极少不在此考虑之列,何况考试作为一种手段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种选拔,你可以选择失误,人生很多时候却没有机会重来。所以无论如何对待考试都必须认真,对待成绩都必须重视。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考试成绩,当然也应该重视,但又不能仅仅因为一年级的成绩就此给学生贴上标签,这是因为一年级仅仅是起点,而且一年级主要是培养学习习惯,一年级的考试成绩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不是太大,有很多机会提高或者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很大变数,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不必太在意一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

但无论如何,重视是种态度,只有重视才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家有二大爷


这个问题不好说,因为仅仅是“看重成绩”但是不能说明“只看重成绩”。

如果是“只看重成绩”,那么显然是不对的。

但是如果是“态度”上看重成绩,我认为是没问题的!


成绩很重要

我一直认为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生活中那些总是说不看重成绩的往往只有两类人——

一类是成绩特别好的;另一类则是成绩特别差的。前者真的是不太需要“看重”,因为一切尽在掌握,好成绩是理所应当的事儿;而后者就不好说了,或许是真的不在乎又或许是面对现实的无奈。

成绩怎么会不重要呢?

作为检验过去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虽然成绩不能反映出所有的问题,但是如果成绩不好,那么一定是存在问题的!如果不通过这些方式来检验,那么你如何能够肯定自己的孩子学习是有效果、有效率的?


有人说成绩不重要,习惯最重要。

我也承认习惯很重要,但是我就很奇怪的是如果坚持一种习惯之后你发现成绩不好,那么你会继续坚持这种习惯还是会调整呢?如果你坚持,那么你哪来的自信?如果你调整,那么你又为何说成绩不重要呢?


好成绩可以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上学习

包括我们小时候也是一样,长辈们总是愿意拿一些不放弃的例子来激励我们去学习。

但是回顾一下我们的成长过程,看看自己、看看我们曾经以及现在认识的人中,有几个人是那种“百折不挠”的人?

孩子付出努力(当然没付出的除外)之后,成绩却不好,请问你觉得如何安慰孩子,才会让孩子相信“过去的努力是值得的?”你又是如何让孩子相信“成绩不重要”的?那些比自己成绩好的孩子可是天天会在学校里见得到的啊!

好成绩是可以极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的!

别说是孩子了,就是大人不也是这样吗?

我们常说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做一件事情,付出了很多但是始终不见成效,那么何谈兴趣之说呢?

孩子没考好,你告诉孩子“成绩不重要”和孩子考得很好,你也告诉孩子“成绩不重要”……这两种情况虽然用了同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后面的话确实完全不在一个平行线的啊!


不要总是拿“培养习惯”等这些东西当借口!“成绩”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它却可以告诉我们太多太多——过去的,现在的以及未来的!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您这里没有明确的是谁把成绩看得极重?是家长,是老师还是孩子自己?下面秦学优选好课小优老师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看待成绩应该是一分为二的。一年级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自然,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不会有好的成绩的。

其次,成绩到底重要不重要?我个人认为重要,因为它是孩子阶段性学习的一个总结,最起码能反应出孩子的学习掌握的情况,虽然不一定全部正确,但至少知道孩子的短板还有哪些,还需要提高多少。

再者,一年级的语文主要以拼音为基础,如果拼音读学不好的话,对以后的认字和语文的学习将会带来很大的困扰,直接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基础都打不牢,以后的学习就更不敢保证。

最后,我个人认为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更能适应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竞争。作为父母,更应看重的是孩子的长远的发展。所以,建议父母对孩子要宽严并济,耐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父母用心了,孩子的心智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更多有关升学、考试、志愿填报、学习方法、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请关注今日头条或微信公众号“秦学优选好课”。


秦学优选好课


一年级应主要培养小孩的行为,习惯。作息时间。良好的习惯养成对以后的学业将非常有帮助。


君莫笑X


考试成绩是杆秤,

敦促加油增趣兴。

单求分数话片面,

站高远眺多路径。


A点点滴滴A


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好自觉学习的习惯,好习惯受益终生。教会孩子养成认真审题,多参加户外活动。成绩不是第一位的,家长要淡定


Dove1974


一年级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反而更重要,一年级不要太看中分数,会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压力,孩子的天性就是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