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喜欢我请加油讨厌我请继续


作为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一个孩子教育出了问题,做家长的后悔不说,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甚至人生的轨迹。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从那些方面抓起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做家长的要率先垂范,注重言传身教。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感染着孩子。孩子最善于模仿,如果家长孝敬父母,那么孩子就会尊敬爷爷和奶奶。如果晚饭后父母拿起一本书看,孩子也会拿起一本书看。如果家长饭后或坐在电视机旁或玩手机,孩子也会如此等等。所以,要想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要从自身做起。

二、要关注孩子结识的伙伴,其伙伴是诚实、善良、积极向上的孩子,还是爱说瞎话、欺软怕硬、满不在乎的孩子。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讲的就是这一道理。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母亲就很注重这一点,她之所以三次搬家,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三、做家长的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洗漱习惯,不挑食的习惯,勤俭的习惯,今天事今天做完的习惯等等。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引导和督查。孩子一旦养成良好习惯,做家长的省心不说,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四、做家长的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陪伴。每天晚饭后,家长可问问孩子今天学习的内容都会了吗?班里有没有发生什么高兴的事或让人烦心的事?等等,通过交流判断孩子对善恶是非的分辨能力,发现有误立即给以纠正。孩子做了好事家长要给以适当夸奖,给以激励;同样孩子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做家长的不能训斥一顿或打一顿了事,要静下心来,帮孩子找出犯错的根源,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说错话做错事的危害,告诫孩子要记住,今后说话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才能不说错话不做错事或少说错话少做错事。

五、做家长的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要引导孩子多看正能量的书和电视节目,可用古今中外英雄人物的故事感染熏陶孩子,可用当今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的故事教育孩子,要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人。

我上述一段话,希望能给家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沧海一粟项城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如果非得说上几句,那么我只能说:用心!

很多时候,家长都会有一种感觉:好的孩子似乎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这真的是一种认知上的偏见,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只是那些看起来比较好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每天都会用心的帮助孩子们改正了一些不足的问题。

这里必须要注意的一点,一个好的教育,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它一定是依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作为家长,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需要有几个认知作为基础:

1、每个孩子都有是“好坏”一体的

2、家长想改变孩子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先搞清楚了,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


要求孩子怎么样之前,我们先得要求自己做到什么程度。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如何如何,这是索取,往往换来的是后期的反抗和叛逆。

在我们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觉知之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自信乐观上进的品格比成绩重要

2、家庭教育,注重的是育心,而不是知识传授。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跟你说话,那么教育方向就出了问题。

3、家庭教育蕴含在日常的生活中,它最好的润物细无声的,是言传身教的感染式的教育。

4、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比给孩子灌输知识更重要,与其给孩子讲很多的知识,不如给孩子提出能够引发他好奇心,调动孩子去思考的启发性问题。


我是翼翔老师,喜欢教育,欢迎关注我。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自强不息684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国之根本,涵盖了所有家庭的荣辱与兴衰!小而言之,则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窃以为,孩子的教育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龄前,即上小学一年级之前,大致年龄为6周岁之前。孩子从三周岁就要进幼儿园,这里建议家长一定要上正规幼儿园。有些家长会认为学前班无所谓。这可就大错特错了。正规幼儿园会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学习一些简单的动手动脑能力,不是侧重于学习文化知识,符合孩子的手脑发育,有助于孩子的养成教育及好习惯的培养。私立幼儿园正规幼教毕业生很少,就不会注重这些方面的,特别是农村的私立幼儿园。我的女儿上幼儿园时就是在一所私立幼儿园,因为接送方便嘛。我清楚的记得她曾经为了写一个字而哭鼻子,哪个字?“脸”字。好嘛,于是我就把她送到中心幼儿园就上学。


第二阶段:小学阶段。孩子刚进入小学,会有一点点的不适应,作为家长要和班主任经常沟通,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养成教育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特别重要的。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好习惯包括:学会倾听;善于思考;敢于提问;与人合作;自主读书;认真书写;自评互评;搜集资料;动手操作;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家长们习惯于用成绩这把标尺来评价孩子,殊不知您已经把成长与成才的区别与联系没有认真弄清楚。要想把孩子这些好习惯养成,家长要付出的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不要简单的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学再接回家就完成任务了,更不要错误的认为孩子的教育全靠老师。有些家长自我感觉对孩子该做的都做到了,但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都不是那么让人满意,实际上就忽略了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在这里我建议您要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经常交流和沟通,并做好反馈,针对孩子的一些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补救,坚持一段时间,您会看到效果的。
第三阶段:初中时期。
目前我就是一个初中教师。我是从小学一直教到初中,深知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小学教育的继续,又是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成人高中打基础的教育。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学龄中期(少年期)。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初中教育最重要,但目前又是最薄弱的一环。“少年强刚国强”。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养成的重要阶段,更是要出现“叛逆心理”,与家长产生所谓的“代沟”的时期。作为家长,一方面要与班主任更为紧密的联系,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另一方面,孩子回到家中,家长要把后勤工作做到位,不要始终把成绩挂在嘴边,要嘘寒问暖,让孩子知道爸妈的关心非常重要。因为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知道父母非常关心成绩,所以家长尽量不要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选一些假期带孩子出去放松放松,也是很有效果的。

第四阶段:高中阶段。高中阶段我没有太多发言权,毕竟我只是一个初中教师,而且孩子也没有上高中。但我认为家长们如果能把前三个阶段认真落实,相信您的孩子到高中也不会差的。“三观”端正的孩子无论到哪里都不会差的,您说是吗。
有一句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是啊,为了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出人投地,飞黄腾达,甚至于光宗耀祖,家长们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及。说到底,到了高中阶段,您只要告诉他
就够了。


刘珈良264


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既然父母也是老师,就应该知道,对待孩子,尤其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要用心,而且要有耐心才行!


首先我们来说用心,或许很多家长都会说,你用心了,可真的是这样吗?买很多的学习资料、报很多的辅导班、买各类学习机等等,就认为是对孩子好,是用心对待孩子的教育了,错的,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这些,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爱的教育,用心,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根据孩子的兴趣,确定孩子的学习方向,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我们在来说耐心,很多家长性子太过急躁,总想一步登天,但你别忘了,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是需要慢慢学习才能懂得知识的孩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篇故事,叫做《牵着蜗牛去散步》,其实,孩子尽力了,我们耐心一点,陪伴孩子慢慢认知这个世界,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


大家可以认真读一下这篇文章,就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了!


邻家小妖并不妖


言传身教。男孩做个正义的人,女孩做个善良的人。


唐老师说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至关重要。 但我想说如果你不知道该怎样去培养孩子的兴趣,之少你不要去抹杀孩子的兴趣! 有时候小孩子会单纯的去模仿父母的行为,比如你在做家务,拖地,洗衣服,刷碗,孩子处于好奇会去模仿,这个时候有些家长会匆忙跑过去告诉孩子这些事不是你这个年龄该做的,能做的!

为什么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家就跟“住宾馆”一样,家里的什么事好像都与他无关,因为他确实认为与他无关,而且并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去做,更没有兴趣知道!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的教育全都甩给学校,但现在的学校说白了更多的是教书而非“育人”


无心之过s


这个问题问得很笼统,孩子的教育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从孩子还是个小胎儿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孩子的基准,要想好好教育孩子或者说给孩子好的教养首先作为家长要懂得不断学习,只有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对孩子不应该仅仅谈教育而更应该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个问题还可以是另一个问法: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才能教育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