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劇照“漢奸“曹無傷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等900餘人被徵發去漁陽(今北京密雲縣西南)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安徽省宿州東南)突遇大雨而誤期,而按秦朝當時的暴政和嚴酷法律,被徵去戍邊若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將一律被處死。

橫豎是死,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在大澤鄉就地揭竿而起,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反秦起義。起義軍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各地紛紛響應。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很快起義軍攻下了蘄縣(今安徽宿州南),並迅速進據陳縣(今河南淮陽)。其時起義軍已擁有步兵數萬,陳勝乃自立為王,國號張楚,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滎陽,命武臣、張耳、陳餘北攻趙地,鄧宗南征九江,周市奪取魏地。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然而得勢後的陳勝開始驕傲自滿,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最終大澤鄉起義失利。

但這次起義陳勝雖然出師未捷身先死,卻點燃了反秦的星星之火,並迅速成燎然之勢,其中以楚國貴族出身的項梁、項羽叔侄,農民出身的劉邦這兩支軍力最強。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公元前208年,秦軍上將軍章邯打敗並殺死楚地反秦義軍首領項梁,北渡黃河,攻打趙國,大敗趙軍。並命令王離、涉間包圍趙王於鉅鹿。無奈之下趙王派使者向楚懷王以及各國諸侯求援。

公元前208年10月至公元前207年9月,楚懷王分兵兩路,一路以“卿子冠軍”宋義為上將軍,魯公項羽為次將,亞父范增為末將,率軍數萬北上以解鉅鹿之圍,另一路以劉邦為主帥,攻打函谷關。臨行前,楚懷王許諾誰先攻下關中,就封誰為關中王。

當楚國援趙大軍進至安陽(現在山東曹縣東南)後,“卿子冠軍”宋義卻打起了小算盤,稱最好等秦趙兩敗俱傷後楚軍再坐收漁人之利,因而滯留46天而不前進,且反譏項羽有勇無謀,還傳下命令,凡是兇猛、違逆、貪功而不聽號令的人,皆格殺勿論。項羽見宋義按兵不動,遂闖入宋義帳中,痛斥其行為並將其斬首。楚懷王遂只好封項羽為主帥,繼續率兵前往救趙,並令英布和蒲將軍兩支楚軍也歸其指揮。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同年12月,項羽遣英布、蒲將軍率2萬人,首先渡過漳河救趙擊秦,獲小勝。隨後,項羽親率主力渡過漳水,下令燒燬軍營,每人只帶三天干糧,破釜沉舟,誓與秦軍決一死戰。至鉅鹿城外,將王離軍圍困。章邯率軍迎救,被楚軍擊退。項羽身先士卒,率楚軍連續攻擊,九戰九捷。諸侯軍及城內趙軍,亦乘楚軍之威,進攻秦軍,俘秦大將王離,殺副將蘇角,涉間自焚,鉅鹿之圍遂迎刃而解。

此次鉅鹿之戰,項羽以大無畏、破釜沉舟的氣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氣勢,大敗秦軍,並因鉅鹿一戰,一戰成名。其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沖天豪氣一時無兩,威震諸侯及各路援軍,各路諸侯遂俯首帖耳共尊項羽為上將軍。項羽亦仗持自己功高位尊,實力最強,遂自立為西楚霸王。

公元前207年6月,項羽與蒲將軍分別大敗秦軍於淤水和三戶津。章邯、司馬欣、董翳率秦軍餘眾投降,鉅鹿之戰結束。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項羽率軍解完鉅鹿之圍,又迫降了章邯,短暫休整後,率軍西行開始向關中挺進,然而狡猾又明智的劉邦,在項羽北上救趙、俘虜王離、迫降章邯無暇顧及之機,且秦軍主力又被牽制在河北之時,卻並未按楚懷王的旨意直入易守難攻的函谷關,而是接受謀士張良的建議乘虛而入,率軍向西進發,繞道先入關中。並於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8月突破武關,10月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出降,秦朝遂亡。

正在往關中挺進的項羽,聽說劉邦使心眼兵出咸陽,已先行入關,非常惱火,遂攻破函谷關,直抵新豐鴻門。

恰在這時,一日,探子來報,說劉邦軍中有一使者要見大王,並有事稟告。霸王讓手下將其傳喚入帳內。來人進得賬內,不敢落坐。項羽曰:“來者何人?所來何事?”那人環顧左右而不敢言。霸王會意,遂將眾人摒退。然後盯著來人:“且但說無妨。”那人道:“我乃劉邦手下左司馬曹無傷親信,我家主人有事密告霸王。”於是將劉邦如何趁項羽救趙無暇顧及之機,繞道先行入關,入關後又如何收買人心,伺機奪取霸王的土地,並準備乘勝大舉東進,入咸陽後,又如何欲止舍於秦宮,並想在關中稱王一五一十告訴了霸王項羽。項羽聽說劉邦先行入關,本就十分惱怒,現在又聽來人這麼一說,當即怒目圓睜拍案而起:“他奶奶的,這還了得,老子在前面衝鋒陷陣,他劉邦竟在背後耍滑頭,還想在本太歲頭上過土,跟本王作對爭雄。”當即打發那人從小道返回漢營向曹無傷覆命,並馬上與謀士范增商議第二天發兵攻打劉邦。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這邊劉邦本欲止舍於秦宮在關中稱王,為樊噲、張良所諫阻,乃下令封秦宮庫,並召集所收秦地諸縣父老豪傑,約法三章,收買人心。後聞霸王欲發兵討伐,乃依謀士張良的計策和建議,退出咸陽城,還軍霸上,並將滅秦一切所得,原封不動的送到項羽營中。此舉稍微緩解了霸王的盛怒。可是項羽手下謀士范增夜觀天象及通過對劉邦一系列的舉動進行觀察和分析,始終覺出劉邦野心勃勃他日必成大器,此人不除,後患無窮。於是與項羽計議,設下“鴻門夜宴”,一心誅除劉邦。然此事被項羽叔父項伯知悉後,項伯竟顧及與張良私交故人之情,向劉邦大軍通風報信,項伯此行更是被張良和心機劉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拉攏,並回頭勸說項羽要對入關滅秦的劉邦有“感恩之心”而不能對有功之人不獎反伐。

再說,劉邦知道這鴻門夜宴是項羽佈下的陷阱後,意欲不去,但張良通過對當時雙方的實力分析,認為不去更是自尋死路,建議劉邦前去赴約,隨機應變,或許能有一線生機,於是劉邦無奈,第二天只好硬著頭皮應約前往。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鴻門宴當日,范增早已佈下天羅地網,誓要拿下劉邦人頭。宴會前,劉邦詢問項羽,是誰使大王懷疑自己。劉邦這麼一坦白,搞得項羽倒有點尷尬了,於是打哈哈說,我準備攻打你,我有這個想法也不好,不過要不是你家那個左司馬曹無傷來向我告你的密,我也不會這麼做啊。一時間,項劉兩人互相假意敷衍關係一團和氣,倒像是全是別人在挑拔搗鬼。是啊,原來兩人關係很好,都結拜為兄弟了,怎麼居然發展到都準備火拼了。噢,原來是曹無傷這小子使的壞啊。劉邦乃不假聲色,在項羽面前極盡謙卑,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而後項羽乃置亞父范增席間多次提醒殺劉而不顧,更有項羽的叔父項伯,在范增命項莊舞劍,志在取劉邦人頭時起身阻擋項莊而保護劉邦。後劉邦假借出去小解,趁機叫出漢軍將領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一併逃脫,致使劉邦在項伯和樊噲的解圍和自己的圓滑狡猾下全身而退逃過一劫。只留謀士張良向霸王項羽託詞覆命。

劉邦從夜宴假借小解逃出時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軍營,不過二十里罷了,估計我回到軍營裡,你就進去。”張良曰:“好。”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劉邦離去後,從小路回到軍營裡。張良進去辭別,說:“我家主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當面告辭。讓我奉上白璧一雙,拜兩拜敬獻給大王;玉斗一雙,拜兩拜獻給大將軍(范增)。”項羽問:“沛公在哪裡?”張良答:“聽說大王有意要責備他,脫身獨自離開,已經回到軍營了。”項羽乃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亞父范增接過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寶劍,猛地一下將其打得粉碎,並氣憤地說:“唉!(項羽)你這小子真不值得和你共謀大事!將來奪取你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遲早都會成為他的俘虜!”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再說,劉邦回到漢營後,即命帳下軍士將左司馬曹無傷五花大綁,曹無傷自知闖下殺身大禍,於是磕頭如搗蔥,連呼:“大王饒命,無傷知錯了”。劉邦按捺住怒火道:“你可知你所犯人何罪?”無傷雙腿癱地答:“死罪,大王饒命啊。”劉邦聞聽此言,大怒:“無恥小人,既知死罪,何來饒命!本王向來對你不薄,委你為左司馬,沒想到你卻吃裡爬外,裡通項王欲加害本王,你以為你這種大逆不道的做法跟你的名字一樣無傷大雅嗎?你以為你的做法天衣無縫嗎?你以為本王是你想害就能害得了的嗎?”

“曹無傷啊,曹無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要知道自你起心加害本王密告本王時就犯的是殺頭的死罪!你現在知道錯了,知道害怕了,知道求本王饒你一命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你是受寵不知感恩,蒙恩反而仇報,你是罪有應得,咎由自取!無傷啊無傷,你可是徹底傷了寒了本王的心啊!此罪不誅,難以服眾!此罪不誅,天理難容!無傷啊無傷,念你我君臣一場,留你一個全屍,受死吧!”

於是劉邦即命手下軍士,一左一右將曹無傷拖到門外,只聽咔嚓啊喲一聲,漢軍叛徒曹無傷即應聲倒下。難得幾回在史書上露臉的奸細曹無傷,就這樣與我們匆匆見面,匆匆登場,又匆匆謝幕。這就是古往今來“漢奸”可恥可悲、讓人唾棄的下場。

秦朝滅亡後,歷史故事楚漢爭雄,鴻門宴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跟著八戒看世界》楚漢爭雄之:“漢奸”曹無傷的下場

分享、上傳精選視頻、圖文,做一個有態度的頭條號作者。

寫文章,我是認真的。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關注我的賬號:心中有愛天地寬,並收藏和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