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奸”韓德讓與蕭太后的關係 韓德讓在遼國的地位

歷史上混得最好的漢奸,絕對是遼國最大的漢臣——韓德讓。觀他一生,不僅大權在握,讓太后為他爭風吃醋,還讓皇帝將他視為親父對待。

韓德讓的祖父在唐朝末年,被劫掠到遼地為奴,隨後在遼地任職中書令。到了他父親韓匡嗣的時候,因為能征善戰,後來官居南京留守,封燕王。後來因為與宋軍作戰失敗,所以被貶官,封爵被降為秦王。

雖然不是遼人,但是父輩兩代都在遼國任職,而且還官居高位,所以韓德讓在遼國還是挺讓人信服的。雖然是漢臣,但因為其有才學,一樣的受到遼君重視。

韓德讓受家學薰陶,深明治國之道,後跟隨在遼景宗身邊。乾亨元年,宋軍攻打南京,韓德讓代父守南京。危難之時,他臨危不懼,親自上城樓指揮奮戰十五晝夜,堅持到援軍趕來。內外夾擊,宋軍大敗。此次戰役,是歷史上著名的“高梁河之役”。

因此功,韓德讓得以升遼興軍節度使,後又為南院樞密使,此後成為遼國漢臣中權勢最大的人。

“漢奸”韓德讓與蕭太后的關係 韓德讓在遼國的地位

也是這一年的秋天,遼景宗病重。韓德讓與承天皇后蕭綽密議,鎮壓覬覦皇位的諸侯,扶梁王隆緒為皇帝,是為遼聖宗。遼聖宗繼位的時候,年僅十二歲,朝政實際上掌握在蕭綽和韓德讓的手中。蕭綽封皇太后,監國攝政,韓德讓總理宿衛,參決朝中大政。

蕭太后極力籠絡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意思就是我曾經被許配給你,願偕舊好,現在幼主當國,請將他當作是你的親子看待。

後來遼聖宗取消他奴隸身份,賜皇姓耶律名隆運,對其“至父事之”,賜鐵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趨,成為契丹貴族。

雖然太后改嫁,在漢族文化中是違背禮制,成為皇族汙點的事情。但是在契丹族中,這樣的風俗卻是允許的。

蕭太后後來與韓德讓,經常一起外出遊獵和處理政事,同案而食,並排而坐。韓德讓能夠毫無避諱的出入蕭綽帳幕,兩人同帳而臥,儼如夫妻。

宋朝使臣曹利用出使契丹之時,就曾見過如此場面。“利用見虜母于軍中,與蕃將韓德讓偶坐駝車上,坐利用於車下,饋之食,共議和事。”《乘軺錄》:“所止之處,官屬皆從,城中無館舍,但於城外就車帳而居焉。”

最重要的是,韓德讓去世之後,遼聖宗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將他安葬在蕭綽陵寢旁邊。

如果蕭綽母子只是想要借韓德讓,穩固政權,維護統治。在站穩腳跟之後,就沒必要在委曲求全。

韓德讓去世之後,沒有陪葬帝陵,而是安葬在蕭綽陵寢旁邊,也讓人有些浮想聯翩。所以個人認為,韓德讓與蕭太后之間,可能真有男女之情。

另外有傳,蕭太后和韓德讓好過之後,曾經吃過韓德讓妻子的醋,對其妻苛刻對待,就不知道是真是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