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来到哈尔滨的那些山东人

从小到大填写过无数次表格,而每一个表格上面都会有一项内容,就是原籍啦,让我等惊诧莫名。作为第三四代外乡人的后代,我们早已把哈尔滨当作自己的家乡。表格上的原籍或者叫祖籍,其实只是我们先辈的籍贯,而我们当中大多是山东哈尔滨人。

公元1644年清世祖迁都北京后,当时的哈尔滨地区、松花江南岸一带属吉林将军阿勒楚喀副督统辖境,松花江北岸呼兰一带则属黑龙江将军呼兰城守尉管辖。乾隆和嘉庆皇帝为解决旗人生计,曾移旗人垦荒于黑龙江地区,其中移民南部的主要为呼兰、拉林等地。

在这座城市正式形成前,哈尔滨地区已有近百个村落,这其中以旗人为多。公元1737年,在呼兰一带设立旗屯官庄40处。

1890年前后,在现在的道外地区出现了傅家店、五家店、四家子等村落。1895年,已有哈尔滨、田家烧锅、聚源烧锅、船口子等沿江大小村屯50多处。据清政府1899年的《黑龙江舆图》记载,当时在哈尔滨一带已建立了近百个村落,哈尔滨则是这近百个村落中的一个,人口极其有限。

中东铁路动工之前,哈尔滨地区不过三五千人口。中东铁路在哈尔滨开工兴建后,哈尔滨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工,仅从东北三省招工已满足不了需要,中东铁路工程局曾多次到关内各省招工,人数多达10万余人。1900年初,中国筑路工人达6.5万人,最多时达17万人。1915年5月的报纸称:“自年初至本月底,俄国在中国山东、河北等地招募华工达25万人之多。”

20世纪初,我国山东、河北、河南一带,连年天灾兵祸,百姓无法生存,于是大批灾民背井离乡,逃往各地求生,主要目的地就是东北。那个时代,凡背井离乡来东北谋生的人,都被冠以“闯关东”的称号。一个“闯”字足以说明这种行为需要多大的勇气,有多么的不容易。

1918年,哈尔滨人口已近16万人。

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官僚、资本家为逃避革命的打击,涌入中国,其中大部分进入哈尔滨,这些人我们称他们为“白俄”。1922年在哈尔滨的俄国侨民达15.5万人,当年哈尔滨人口猛增至38万人。随着外侨人口的流动,哈尔滨人口稳定在30万人口左右。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哈尔滨时,出于对哈尔滨统治的需要,派遣大批官吏、职员、警察、特务和军队进入哈尔滨,此时哈尔滨的人口已达40万人。

此外,还有大量来哈经商的外国人和外乡人。随着工商业的兴办,相当数量的资本家和大批管理人员以及工人、店员相继进入哈尔滨。另外,还有来此避难的犹太人,他们大约有2万人之众。犹太人在哈尔滨开工厂、办商店、建学校、修教堂……哈尔滨几乎成了一个犹太小社会。

在“闯关东”的人群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应当是山东人。上世纪20年代有一首民歌《夸哈尔滨》是这样唱的:“正月里来花儿新,东北三省的景致数哈尔滨,裤裆街两离分,道里、道外是洋人,嗯哎嗨哟,卖洋溜的哥儿们,都是黄县人……

三月里来是清明,哈尔滨最热闹是三十六棚,说书的本是女大鼓,唱洋戏,点汽灯,跑马戏的踩大绳,嗯哎嗨哟,打渔鼓的哥儿们,都是老山东……”

还有那句口头禅:“黄县的嘴儿,掖县的腿儿”,意思是黄县的人都能说会道,擅长经商;掖县人则更喜欢出体力、干实事。黄县和掖县又都在山东省。我不知道“卖洋溜”究竟是干什么的,但是从这首歌曲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哈尔滨大量的山东黄县人在经商;我也不知道“打渔鼓”是一种什么娱乐形式,但是从歌词中可以得知当时的“老山东”已经在哈尔滨这块土地遍地开花了。

绝大多数哈尔滨人的祖籍都不是哈尔滨,他们当中以山东籍居多。我们姑且把这些人称为山东哈尔滨人。有一个事例可以说明当时的山东老乡之多。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吃饭,要吃饭当然离不开饭店。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餐饮界著名的“十楼一号”中,有六家饭店的掌勺人是山东帮的厨师,而其他几家以京帮为主的饭店,也在不同程度吸收了山东菜的精髓。

从前的道外区叫傅家店,后来改作傅家甸。之所以叫傅家店,是因为最早来此的傅宝善兄弟开设了客栈、药铺和酒馆,渐渐来往的人多了,形成了道外区的雏形。而傅宝善兄弟的祖籍就是山东。

毕竟哈尔滨是一座移民城市,不可否认,来自各地的人对它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中有河北哈尔滨人,俄罗斯哈尔滨人,也有犹太哈尔滨人……例如,同记商场的创始人、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武百祥就是河北人;来自俄罗斯的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创立了秋林公司;犹太人加斯普开创了马迭尔宾馆……

民间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哈尔滨人中有一半都是所谓的山东哈尔滨人,这其中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知名人士:作家梁晓声是山东哈尔滨人;歌唱家李双江也是山东哈尔滨人的杰出代表;年轻的一代中有名模姜培琳和奥运会冠军孔令辉等等。■

“闯关东”来到哈尔滨的那些山东人

“闯关东”来到哈尔滨的那些山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