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男子4岁被拐,32年后踏上回家的路,亲生父亲已经离世


2017年6月1日,清涧县公安局的办公楼里,36岁的贺高林终于和分隔了32年之久的母亲康爱兰重逢。深情的相拥,无语的凝噎,盈眶的热泪,这一幕感人的画面,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贺高林本是清涧县石咀驿镇石咀驿村人,32年前,他被人拐卖至河北省邢台市。在各级公安部门的积极协作下,在“宝贝回家”陕西志愿者的热心帮助下,贺高林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见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人。

1985年8月,贺高林与哥哥、弟弟跟随父母从上海看病后返回清涧,途经西安火车站时天还未亮,一家人就在火车站广场上休息。由于舟车劳顿,一家人很快就睡着了。当他们醒来后发现,年仅4岁的二儿子贺高林已不见了踪影。

“感觉天都塌了,我们像疯了一样到处找。附近人告诉我们,孩子可能是被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抱走了,哭得可厉害了。”康爱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泪流满面。一家人赶忙报警,并在接下来的七八天里不停地在火车站附近和西安城寻找,但始终没能找到孩子。

回到清涧后不久,父亲贺呸堂因疾病缠身,加上丢失爱子的打击,遗憾去世。康爱兰化悲痛为力量,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苦苦维持着家里的生计,但她心里一直没有放弃对贺高林的寻找。2014年5月26日,康爱兰又到清涧县公安局报警,将丢失儿子的前因后果讲述清楚,希望公安民警能帮助她找到孩子。“清涧县公安局接到康爱兰的报警后,随即采集了她的DNA血样,并送至省公安厅打拐办入库。”清涧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康平说。


32年来,被拐的贺高林也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亲人。他虽记不得自己来自哪里,但他知道现在生活的地方不是真正的家。“小时候,邻居、同学总会对我指指点点,说我是抱养的,不是亲生的。”贺高林说。

从十多岁起,贺高林就开始外出打工,只要赚到一点钱,就开始寻找亲人。多年来,他先后去过北京、唐山、新疆、广东等地,虽然一直没有什么收获,但从未放弃。后来,有个朋友告诉贺高林,可以通过公安部门寻找亲人。于是,他去了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公安分局报案。公安民警采了他的DNA血样,嘱咐他回家耐心等待消息。

让贺高林万万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民警就联系到了他。“民警告诉我,我的血样和陕西省清涧县的一家人比对上了。得知这一消息后,我激动得睡不着,这么多年的愿望终于快要实现了,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贺高林说。现在养母健在,养父已去世,贺高林和老婆在广东打工时认识,有一儿一女。生活压力虽然大,但他们都很支持他寻找亲人。


2017年2月,广东省警方与清涧县公安局取得联系,称当地警方采集的一名户籍在河北省邢台市名叫高雪磊的男子血样,与陕西省公安厅打拐办DNA信息库中贺高林母亲康爱兰的血样比中,基本可以确定该男子就是当年被拐卖的贺高林。随后,清涧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为进一步确认情况,立即前往河北省贺高林的养母家中了解情况,同时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广东省,与贺高林本人见面核实,最终确认高雪磊就是32年前被拐卖的贺高林。

2017年6月1日,陕西省公安厅打拐办、榆林市公安局打拐办会同清涧县公安局在清涧县举行贺高林

家人和亲戚为庆贺贺高林回家,精心准备了喜糖、爪子、西瓜、啤酒、矿泉水、端午粽子、喜事河捞等小吃、酒水和农家饭招待民警和来客,像过年一样热闹。离开家乡多年,贺高林对老家已经没有什么印象,唯一的记忆是关于“拖拉机”的一句方言,至今说的很标准。但遗憾的是不能和自己的亲生父亲团圆了。

32年的分离之痛,母子终于得以相见。祝愿他们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