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德國提議法國放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將其轉交給歐盟?

不拔蘿蔔的糊糊精


德國的提議無異於痴人說夢,但這裡面也涉及到成員國利益還是歐盟利益優先這一橫亙在歐盟內部的結構性難題。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肖爾茨在演講中公開呼籲將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一法國席位變為歐盟席位,認為這一“大膽而明智”的做法將有利於歐盟在全球層面上更好的“一致發聲”。肖爾茨也自知法國不會輕易拱手讓位,提議法國可擔任歐盟常駐聯合國代表,以彌補法國的損失。

此言一出,引起了法國激烈反彈。法國駐美大使第一時間撰文反駁肖爾茨,稱肖爾茨的提議違背了《聯合國憲章》,在法律和政治上都是不可行的。

英國一旦完成脫歐程序,法國將成為歐盟內部唯一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德國雖然積極求索,但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並不大。此次肖爾茨提出這樣的建議不是過於低估法國人的智商,就是過於高看歐盟的號召力,實在多此一舉。


希爾維


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今年六月底“歐洲議會選舉”助選活動期間就曾經高調暗示,希望法國能夠“讓渡”自己手中的安理會席位給歐盟,由歐盟組成一個由10國組成的專門委員會,輪流坐莊,統一行使一票否決權。

外界解讀為這是德國想借歐盟之名義實現間接“入常”。當時這是想法就被法國方面否定,這次也不例外,雖然愛麗捨宮不予置評,但是法國駐美國大使傑拉德·阿勞德卻已經發聲稱:“這在法律上是不可能的,因為他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在政治層面來講是不可能的。”

(紹爾茨與默克爾)

聯合國安理會本身就是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工具,其實協調主要大國之間意見的最終場所。說的直白點,其就是二戰戰勝國的俱樂部,是大國掌管國際權力,分配利益的場所。德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其政治影響力具有天然的硬傷,雖然其經濟實力某種程度上已經轉化為政治影響力,但是想真正推動安理會改革,為自己謀取常任席位著實十分困難。當年與日本、巴西、印度組團入常失敗後,就一直沒有下文。

(安理會)

現在以歐盟危名義實現“間接入常”,這個其實很不現實。因為歐盟不是一個國家,其本質跟聯合國本身一樣是一個政府間國際組織,是一個超國家行為體,其本身就不具備入常的法律地位。更何況歐盟內部本身就個別問題很難做到立場一致,無法用一個聲音說話。這次俄烏刻赤海峽危機就可以看出,中東歐歐盟成員國傾向於對施加新制裁,而德法本身作為烏克蘭問題調節方,則傾向於維持現狀。所以在歐盟政治一體化沒有真正實現,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沒有到達一定高度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實現,現在強行上線的結果就只能是加劇內部分歧,讓歐盟分崩離析。

(歐盟峰會)

法國雖然國內的經濟狀況不佳但是也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GDP的質量非常高。法國的政治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其作為二戰的戰勝國,另外一方面也在於其本身在法語殖民地國家當中的政治影響力。法國其堅持原則,特立獨行的外交政策,使得其能夠成為不同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國家之間溝通的橋樑。法國同時還是世界僅有的五個合法的擁核國家,同時保有一隻世界戰鬥力前幾名的武裝力量和獨立自主的軍事工業體系。法蘭西“驕傲”有其驕傲的底氣和底蘊,自近代以來法國就不曾離開過國際政治舞臺的中心。讓法國人交出聯合國安理會席位,除非將“凱旋門”夷為平地。

(法國巴士底日閱兵)

聯合國以及安理會在當前看來其,作用已經越來越低,大國之間,尤其是美俄之間分歧和衝突越來越大,安理會正在淪為吵架的場所,而不是協調彼此分歧的平臺。現在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含金量正在降低,這既與部分成員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下滑有關,更與聯合國本身作用下滑有直接關係。最為直觀表現就是聯合國秘書長的存在感越來越低。所以綜上所述,德國現在還在費盡心力謀求一席之地,是在有點不太划算,而且還是為了歐盟做嫁衣。

(勃蘭登堡門)

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英國脫歐,歐盟就只有法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的國家了。

而歐盟是除聯合國以外第二大國際組織了。

聯合國創建已73年了。為制止世界大戰及處理協調國際關係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與變化,已經有了弊端需改革。其中五常機制就有不少國家存求變之心。五常內部也有成員國覺得需變。一票否決權成了鬥爭的手段,甚至為否而否,許多事幹不成。加之年久失修,聯合國成員國改革之聲響起。

擴常,撤銷一票否決權,以多數通過為準,會是目標。

具有強大實力和影響力的國家有若干,德國是其一。他若入常,反對會少的。

幾個國家曾經分進,後改聯合,雖未即成,也是得到五常中有支持的(至少美英法),及聯合國不少成員國支持的。此事沒完,還在演繹中。

川普上臺是個大變數。這人就沒有不敢幹的事。退國際組織都退了七個。開了歷屆美國政府不敢的先河。他的思想是:要麼改變(改革),要麼他走人。而美國一走,畢竟唯一超級頭號,就變了。或散,或跟著他另起爐灶幹。他似乎已有了想法,就看黑莉到期美國派不派大使接任了。若不派,就是與聯合國切割了,要麼改革,要麼他又走人。

所以此時德國提出此建議,何嘗不是改革一策?歐盟作為集體,又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幾十個國家集合體,發聲,既是歐盟一致,又是份量。至於這那的,都沒有一成不變的。至於說德私心間接入常、法不幹,都是用世俗觀去看的。至少歐盟內部已取得了相當的意商,沒有一些支持,你以為德國隨便說說?

看吧。各種事都有可能。有的超出想象的發生也不一定哦。


光明進


德國以歐盟的名義,瞄上了法國的國際政治領導權,要求分享。法國未來是否真有可能分享大權呢?


德國的這一提議其實是合理的,因為這也是檢驗法國在多大程度上尊重德國與歐盟。

法、德作為軸心聯合領導一個強大的歐盟,就意味著歐盟在大國政治中必須具備話語權。而這話語權僅僅由法國來壟斷的話,德國與歐盟其他國家肯定心有不服。因為法國是藉助了歐盟整體的實力,才能維持其目前的國際政治地位的

而且,德國在歐盟的經濟發展中,比法國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最近,默克爾也一改過去不支持法國的“歐洲軍”提議,轉而同意支持馬克龍總統建立“歐洲軍”的呼籲。這一切,德國人肯定希望得到法國的回報。顯然,只有法國願意給予政治報酬的前提下,德國與歐盟其他國家,才有可能進一步擁護法國的領導。

德國人希望法國給予的回報是什麼?最根本的就是法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的地位,在全球格局中的話語權。此前,德國多年嘗試聯合日本、印度、巴西爭取實現聯合國安理會擴容並加入常任理事國,但是事實證明此路不通,德國看來已經基本放棄。但是

德國並沒有真正放棄成為政治大國的想法,並不甘心只做經濟大國。德國擁有國際政治領導權唯一現實的路徑是什麼?那就是通過加強歐盟的政治框架,分享法國目前掌握的國際政治權力

法國需要德國的支持,才能維護歐盟的團結,鞏固法國的領導力。而德國希望,德國的付出,不是單向的經濟付出,還有法國給予的政治回報。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與法國在加強歐盟的團結與地位上,的確有著深厚共同的利益與廣泛共識。同時從歐盟的名義出發,德國也就有了合法的理由要求法國將其所擁有的國際政治權力與歐盟各國分享。

法國有沒有可能同意德國方面以歐盟名義所提出來的這一要求呢?這還真的是有可能的。當然,前提是法國在歐盟中的地位得到鞏固而不是削弱,法德軸心地位牢不可破。在這種情況下,法國是不妨將其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的席位轉交給歐盟的,只要法國在歐盟中掌握核心的政治影響力。從法國的國家利益來看,如果歐盟統一的政治框架建設得比較好的話,這其實不見得有太大妨礙。當然,阻力也會很大,因為

法國的民粹力量,很可能會覺得將法國擁有的國際政治領導權與歐盟分享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建章看世界


這倒是歐盟成為一個統一聲音的絕佳辦法!但是對於歐盟來說,這個辦法雖然能在較短時間內讓歐盟以一個聲音發聲,但卻不可避免的有些功利!首要面對的是法國是否願意放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呢?很顯然法國若將這個話語權利讓出來,也就意味著自己的話語權減弱,可行嗎?



這個方案目前來看對法國並沒有實質性的利益可言,法國為什麼會選擇支持呢?很顯然獲得法國支持的可能性不大,又或者法國還會對本方案進行修改,若從統一一個聲音發聲的角度來看,是否歐盟其它國家都應該退出聯合國呢!這樣以來,整個歐盟只留下一個歐盟組織,豈不更能體現一個聲音發聲嗎?



很顯然這是很難辦到的,但卻並不是沒有可能,而歐盟之所以是一個地區性組織而非地區性的政權,問題的本質不在於法國是否將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讓給歐盟,而是歐盟自身的決策權和管理權的問題!



即若歐盟要形成一個類似聯邦政府一樣的權利中心,歐盟各國就應該同時削弱各國作為獨立國家存在的法理基礎,那麼核心就是建立統一的歐盟預算,所有歐盟國家的預算只能算是地方政府的預算,而對外外交和軍事力量則統一由歐盟預算支持!那麼法國是否繼續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自然就傳遞給歐盟!



當然這個方案並沒有被提及,只是由德國外長提議法國轉交安理會席位的權利,很顯然法國一家在付出,而其它歐盟國家在獲利,這樣明顯是傷害法國利益的!很顯然有別的用意!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對法國總統提及建立歐洲軍隊,和支持歐洲統一財政預算的一種報復呢?很明顯有那麼一點意思!因此不排除美國施壓或者誘導的結果!


用戶3087668883


這是準備“借殼上市”的節奏啊。

德國財政部長當時是在柏林發出這個呼籲的,他認為,歐盟作為一個整體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歐盟發聲。這位財政部長當時還提出,為了減輕失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個強大席位的痛苦,法國可以成為歐盟常駐聯合國代表。

德國和法國真是友誼的小船太不穩定,前腳默克爾還在和馬克龍柏林“秀恩愛”,後腳德國就拋出這麼一個提議,讓法國情何以堪啊。

其實德國拋出這個提議,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它並非是讓法國將聯合國安理會席位轉交歐盟這麼簡單。

西德在二戰後,依靠美國的幫助,經濟快速崛起,又在90年代初迅速實現“兩德”統一,成為完整意義上的德國,其經濟實力處於世界前列。同時,歐盟的前身是“歐共體”,“歐共體”的前身是“歐洲媒鋼共同體”,而“歐洲媒鋼共同體”的發起人就是德國和法國。因此,在歐盟內部,德國也是歐盟的主導國家之一。但是受制於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德國作為戰敗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政治地位卻比較低。

這些年來,德國一直致力於尋求與自身經濟地位相稱的政治地位。經過不斷的努力,德國將於明年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兩年。這也算是擠進了國際政治舞臺核心區的邊沿。

但是,僅僅如此,還遠不是德國的目標。德國的最終目標是要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然而,只要戰後的這個國際體系不變,德國就無法進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怎麼辦呢?

德國想出了這麼個“借殼上市”的辦法。

德國以歐盟需要在聯合國用“同一個聲音”說話為由,製造輿論,讓歐盟內部一起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在常任理事國中增加歐盟席位。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同意增加歐盟席位,聯合國安理會就會出現既有歐盟,又有法國的局面,歐盟常駐安理會的代表自然就是德國了。

如果聯合國不同意增加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那麼就只能法國讓出自己的席位,由歐盟代替。德國作為歐盟內部和法國平起平坐的主導國家,就可以通過歐盟這個常任理事國席位來發揮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政治影響了

如果法國不同意讓出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德國就會以法國阻礙歐盟一體化,阻礙歐盟“用同一個聲音”說話為由,來譴責法國,進一步壓制法國。



關於讓法國讓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提議,默克爾此前就已經在一些內部場合表達過,這次德國財政部長是在公開場合發出這一呼籲,其目的就是製造輿論,以便一步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標。

那麼,德國這個“借殼上市”的做法能不能行得通呢?目前看來行不通,第一是法國不可能輕易放棄這個重要席位,第二是因為歐盟目前還不是一個主權國家,無法成為聯合國成員。


所以,下一步,德國很可能就是一方面繼續製造輿論,讓法國將席位轉交歐盟,另一方面就是呼籲聯合國改革,增設歐盟席位,再一方面就是極力推動歐盟的一體化,最好成為一個“合眾國”或者“聯邦”。


三開其口


德國外長提議法國放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看似要求是十分合理的,因為這樣不僅能使歐洲各國在安理會用一個聲音說話,提大提升歐盟在聯合國的話語權,而且還能極大的提高歐盟在國際上的地位,因此我們不能不說德國外長肖爾茨想法是高瞻遠矚,並且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但是否能行得通,想必答案應該是完全不可能的!

首先來說,這將會遭到全體法國人的反對,因為安理會成員國,不僅一個國家榮譽的象徵,而且更是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象徵,而且這個榮譽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我們可以看看德日印這樣的國家,他們是多麼夢寐以求的想加入聯合國,並且他們也都不差錢。

現在持二等車票坐頭等艙的法國之所以能和德國能平起平坐,具有平等的話語權,完全就是得益於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個金字招牌,如果法國自廢武功的放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個位置,就將完全淪落為德國的附庸,這對於心性高傲,一心想做大國的法國人來說是萬萬不能接受的,更何況德國人和法國人還有著諸多"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情節糾結。

這裡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所有法國人都清楚,“法國是我們的國家,歐洲是我們的未來,"。因此法國要想在歐洲的未來中繼續擁有一席之地,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個金字招牌完全是不能缺少的!

其次,馬克龍也是堅決不會同意的!:

年紀輕輕的馬克龍競選成功法國總統後,不僅在幾個大國領導人中表現的圓滑,無懈可擊,更是在歐盟事務中出盡風頭。上任不長時間的馬克龍,便提出了建立一支共同預算的"歐洲軍“,處理反恐情報的歐洲情報機構,推動歐洲經濟發展的新機構和對德國歐元區的設想提出委婉批評。

面對著大放光彩的馬克龍,而歐盟的領頭羊德國卻表現的非常不佳,素有歐洲領導,鐵娘子之稱的默克爾被組閣的頭疼問題困撓幾個月,才組建了一個聯合政府,而且默克爾為了使維持現狀的選民滿意,很少提起歐洲和國際事務,因此馬克龍的優勢表現,難免讓德國人醋意連連,畢竟本來這些事情都應該是歐洲領頭羊德國來做,而沒有想到讓自己的副手越俎代庖了。

因此說,現在的馬克龍不僅是雄心勃勃,他也更想實現法國的"大國抱負",希望法國在歐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他對於自廢法國武功的事情,是他萬萬不能接受和答應的!

最後不得不說,無論德國對法國怎樣的羨慕嫉妒恨和不滿意,但面對著不願自廢武功的法國來說,德國也不得不接受和麵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即與持二等車票,坐頭等艙的法國共同領導歐盟”。


相忘江湖71941665


這是赤裸裸的搶奪,也是赤裸裸的準備為二戰翻案。聯合國就是戰勝國為了防止再出現戰爭狂人把世界拖入戰爭災難設立的國際組織,現在德國想借歐盟之手,輕鬆搶走法國的常任理事國之位,然後借歐盟的名義,在聯合國行德國的主張。我不能不說德國財長的腦子確實有才,這個搶奪道貌岸然,冠冕堂皇,但是,只要不是波蘭、烏克蘭那種逗逼智商,應該沒有人會答應。腦子壞到什麼程度了會把尚方寶劍主動送給他人?非洲強國法蘭西斯坦雖然蠢,但暫時還沒有蠢死,肯定不會答應德國的。


華貴夷賤


歐元成為全球貿易主流貨幣,會推動德國在國際舞臺有更多話語權,德法攜手是歐元成敗的關鍵環節。。

成為全球主要貿易貨幣需要三個支柱,經濟、軍事和政治。。歐盟支撐下的歐元如果要挺住,歐盟必須能夠發出一個聲音。。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德法很可能要速度整合歐盟內部願意支持歐元的力量,在軍事一體化有一些響應的背景下,推動政治上發出一個聲音也是積極的努力。。

法國在安理會雖然是常任理事國,但是經濟不行人口不多,本質上有這一地位的法國並不敢真的發出自己的聲音。。如果是歐盟整體佔據這一位置,依然是法國人當代表,代表歐盟底氣就足,全球多極化蔚然成型。。

阻礙這一進程應該是美國會搗鬼,畢竟多極化對中俄歐英都沒有壞處,尤其是歐英攜手爭搶全球貨幣盟主地位,中俄需要友善的全球外部環境。。

這一輪歐美對抗,德法英反對美國製裁伊朗算是拍案而起,德法籌組歐洲軍就是摔了茶杯,特朗普雖然喜歡錶演硬漢但是考慮實力不夠都沒有對德法出手狠揍。。這一輪德國要推動德法政治聯合,美國敢不敢出手揍歐盟,值得觀察。。

美國全球樹敵,已經四面楚歌,債臺高築勢如累卵,現在美國敢對最大的盟友歐盟說不嗎,敢於推動歐盟從盟友轉換成為明確的對手嗎?又一次考驗特朗普是不是紙老虎。。


山東精創車加工


德國想的好,法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歐盟則是一個眾多的歐洲國家聯合體,如果歐盟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德國將會帶領歐盟在歐洲國際上稱霸,也可以在聯合國中佔具相當多的投票權,決定歐洲重大事件和前程,這是德國做夢都在想的好事,但,這可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