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多宝断续2年,还有继续的必要吗?

江天83912207


学习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两年了,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整体上已经很好了,我觉得写成这样,没有必要再继续练习《多宝塔碑》了,可以更换字帖了。

你现在已经掌握了楷书的基本的写法,结构、用笔问题都不是很大,笔力也算可以,可以说已经入门了。没有必要再抱着《多宝塔碑》不放手了,书法的世界有太多的有趣的东西,你可以去尝试一下了。

以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入门,更换字帖也可以选择颜真卿的其它的楷书,比如他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等,虽然这三幅作品的风格并不一样,还是有一定的内在关系的,这样换帖也比较自然,跨度并不是很大,算是一个小小的过度吧。

等练习完颜体,也可以尝试学习其他书法家的楷书的,比如褚遂良、欧阳询、赵孟頫、柳公权、王羲之、王献之等等,甚至也可以尝试写一写魏碑体。

在写颜真卿楷书的同时,还可以练习一下颜真卿的行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现在就是一边练习颜体的楷书,一边练习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感觉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感觉写写楷书,行书的笔力也会增强很多。

但是更换字帖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频繁了,最好一本字帖练习一段时间,半年以上最好,这时候已经基本掌握这本字帖的写法和风格了。

如果三天两头的换帖,走马观花,就没什么效果了。

颜真卿《裴将军诗帖》


不二斋


有没有继续的必要,要看你对颜真卿《多宝塔》的临习中,得到了些什么,悟解了些什么。临到了十分像,却不明其理,只能停留在模仿的层面。


从你的临帖习作来看,结构很紧凑,虽稍有欠缺,已经很不错了。笔法方面是技能的熟练过程。只能靠长期的练习来改善。结构可以通过对比,即能改善。笔法则要磨练,才能得到稳定准确的运笔。

学习临摹,写像只是手段而非目标。在借助临帖时,学会笔法,弄清结构规则。笔法结构清楚了,学习识势。势又分笔势与字势。什么是势?畜而待发谓之势。作字必先聚其势,势足而发,则力扫千钧。势明才能去用功。功势明了,用心在迟涩的认识上。把迟涩解决了,则需解决拘束的问题。拘束的解决方法,在于变态。变态在于挥运,挥运之方,尽在胸襟。所以学习书法,不能只是临帖,还要读帖,多看多分析。从点画的起止,到结字的规则,结构的中心点,笔画的主次,运笔的方向,轻重等等,心追手摹,烂熟于心。



书法结体的体势,不可以专执。要知变通,要明势理。不可一概而为。虽然,内心尊古重法,而运用则要依现时书写时的字势而行。或快或慢,要依势而定。同一个笔画,在不同的字中,它的笔势就会发生改变,运行的速度,就要依笔势决定它的速度快慢。

临帖的作用,开始时是学习。以后则是修正。悟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只能帮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起指导性作用。具体还要靠练习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子衿书法


学了两年,学到这个程度,其实还算不错。

问题也并非是努力就能解决的,确实有一些“思想上”的误区。

用笔的功夫还是比较稳的,想表达的笔法几乎都能表达出来,只不过对原碑的笔法理解稍微有些“死板”。

首先说红色圈里“寺”“塔”是比较不错的,虽然结构上没原贴那么开张,但是也还可以。

关键你看蓝色圈里的部分,问题有三处。

第一如“宝”“佛”“经”这类,属于结构问题,读帖时没有方法,临的太盲目。

第二如:“邪”“都”“郎”的耳刀笔法问题,“颜”的点、提,“真”的横等等。

第三就是看整体,用笔的“调”和原帖出入太大,这是你写不好的根本原因。


绿色框里是什么意思呢?

我感觉你写的字太大了,非常挤,你应该把四个格当一个格用,写的字就会舒展开。

很大部分的字都是“畏畏缩缩”,行笔的时候太刻意的把它们安排到格子内,最后反而四不像。

那个“宝”是我用鼠标在画板上描的,不太像,但是左右两边离格子的距离,一定要有。

上下结构的字,可能上下空间小,这是正常的,稍微写窄一点,把左右的空间留出来就行了。

笔画要该粗粗,该细细。多宝塔时偏写经,明显横细竖粗,重心在中间。

看这些方块,他们都是一个字的重心部分,你的字结构不对,大多数是因为没有把握一个字的“重心”

比如“岑”跟宝就差不多,上下紧一点,左右的一撇一捺就能舒展开。

你写的就是如同他整个格子撑满了一样,写出来是“方”的,非常别扭。

比如:勋、撰,左边都长一点,右边都短一点,比例要把握好。

“宝”上宽下窄,要把握好。


多宝塔的字,不是方的,有长,有方,有宽,还有四边形。

如果你买的是那种带格子的字帖,就会非常容易找到这种结构的技巧。

用方格练字,其实不如不用格子。不用格子最起码只有章法有问题,单字不会有问题。

用格子写楷书最好用米字格,一开始先学会把握结构特点。

把握之后,再没有米格的时候也就容易多了。

这是我自己写的,用的写草书的秃笔,也不咋地,凑合看吧。

关键是一定要把握好结构的重心。


建议就是赶紧换纸,像那些基础笔法有问题,慢慢就会改正。如果还用这种纸,这么练,没十年八年是出不来的。

换纸之后,找好结构特征,就可以把握用笔的基调了,哪里轻哪里重,心里就会有底。

而且建议多宝塔尽量临五厘米左右,格子在七厘米左右就够了。

太大不利于调锋,多宝塔时小字,不断调锋,所以笔画粗细变化灵动。


如果对你有帮助,点一下关注谢谢。


梁宇航


我认为,题主着实下功夫不小,至于是否还有继续临习的必要,回答是肯定的!

题主习作中的问题,主要是笔法尚须加强,字的结构不尽人意。下一步要深入临帖,先把握好字形,再慢慢的临出神韵。

《多宝塔》用笔特点为:丰厚道美,膄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锋,转折处多顿笔。在临写时,一定要牢牢掌握好其用笔特点,才能把《多宝塔》临出形似,临出神韵。

另外,《多宝塔》的结构是谨严道密的,紧凑规整的,也是平稳匀称的。关于这一点,题主不但要认真临,还要用心读,用心悟。

学习书法,碑帖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书法,一定要坚持,切不可轻言放弃。

题主选择《多宝塔》学习、临写,路子对头。因为《多宝塔》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另外,《多宝塔》整体秀丽刚劲,清爽宜人,观之,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是传世的经典之作,也是学书者必选的最佳的范本之一。

欢迎各位网友留言和评论!



13352866117


我认为,题主着实下功夫不小,至于是否还有继续临习的必要,回答是肯定的!

题主习作中的问题,主要是笔法尚须加强,字的结构不尽人意。下一步要深入临帖,先把握好字形,再慢慢的临出神韵。



《多宝塔》用笔特点为:丰厚道美,膄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锋,转折处多顿笔。在临写时,一定要牢牢掌握好其用笔特点,才能把《多宝塔》临出形似,临出神韵。



另外,《多宝塔》的结构是谨严道密的,紧凑规整的,也是平稳匀称的。关于这一点,题主不但要认真临,还要用心读,用心悟。



学习书法,碑帖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书法,一定要坚持,切不可轻言放弃。

题主选择《多宝塔》学习、临写,路子对头。因为《多宝塔》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另外,《多宝塔》整体秀丽刚劲,清爽宜人,观之,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是传世的经典之作,也是学书者必选的最佳的范本之一。

欢迎各位网友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已经大小匀称,笔画到位,有颜体多宝塔的味道了。当然临帖不是一定在数量上取胜,而要选择重点字进行突破,找到一般的规律,持之以恒的坚持,从形似然后到神似。已经不错了,下了不少的功夫,看好你喔!自己写了一幅字,多宝塔基础,和你一起交流分享!



xieqiang24


书法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不逆锋蓄势,无论如何进入不了艺术境界。露锋入笔,摩得再像,也不是书法,且写得累。追求就吃力地摩,懈怠就什么也不是地抹。逆锋是一道门坎,也是分水岭,隔出了是否艺术殿堂


清溪鱼1


不得要领,观察不细,字字不过关,贪多嚼不烂!建议你逐字临摹,比较,逐字过关,比较你临的和字帖的笔画,结构差在哪?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不知道差在哪,临十年也不会有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