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割出澳门的是那个朝代?

微笑转身不见你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二岛组成的,陆地面积32.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5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3月总人口为65.6万。澳门去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504亿美元,人均80893美元。澳门是一个国际自由港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

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来澳门就始终处于中华版图之内,其间历经秦、西汉、新莽、东汉、东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隋、唐、南汉、北宋、南宋、元等朝代的管辖,从未被从中华版图分割。

1514年本来在中国历史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年,可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不普通的事:中国第一次遭受海外列强的武力攻打——这一年葡萄牙人在屯门(今属香港)登陆并在此竖立刻有葡国国徽的石碑。葡萄牙人在屯门抢劫财货、蹂躏妇女、贩卖人口,被明军以武力驱逐。屯门之战后葡萄牙同明王朝又相继爆发了新会西草湾之战和双屿港之战,在多次交锋后葡萄牙人意识到了中国国力之强大不是自己能征服的,于是他们转而通过采用贿赂地方官吏的方式以图在中国沿海取得立足之地。

1553年一队葡萄牙商船以在海上遭遇风浪为由请求到濠镜(今澳门)晾晒被水打湿的货物,当地官员在接受葡萄牙人500两贿银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葡萄牙人因此得以入住澳门。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有明一代以及鸦片战争前的清王朝前半期葡萄牙人尽管得以在澳门居住,但澳门主权一直属于中国,葡萄牙只是在天朝恩威的认可下享有居留权,对澳门华人葡萄牙方面并无管辖权,相反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还要受到中国法律的管束。葡萄牙为换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不仅要向当地官员行贿,同时也必须处理好同北京朝廷的关系:当时葡萄牙通过向明朝输送新式的佛郎机、红衣大炮等火器以及配合明王朝打击海盗和西班牙、荷兰等殖民列强来展现自己对明王朝的恭顺姿态,明王朝则以允许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作为回应。

尽管葡萄牙方面对澳门华人并无管辖权,不过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的内部管理一直在不断强化:1560年居澳葡人已选出地方首领、法官和4名商人代表,形成了管理居澳葡人内部事务的管理机构,对此明王朝既没干预也没兴趣干预,甚至可能都压根不知道此事。1563年葡萄牙首次向澳门派出耶稣会传教士,1568年耶稣会士贾耐劳被葡萄牙国王任命为天主教澳门教区第一任主教,澳门逐渐成为天主教在远东的传播中心。如果葡萄牙人仅仅只是加强内部管理和传教而已,那么并不会引起中国政府多少注意。然而葡萄牙人逐渐开始以保护居澳葡人的安全和贸易为由在澳门布置军事力量,这时正值明王朝晚期:内有朝廷党争、宦官干政,外有蒙古、女真、倭寇虎视眈眈,明王朝对葡萄牙人扩充军力的行动不能不有所警惕,于是明王朝再次向澳门的葡萄牙人强调必须服从中国官府的管辖并向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征税、收租,同时开始在澳门设立海关。这一切都清晰地表明:直到此时澳门的主权依然牢牢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葡萄牙方面并无实现对澳门的实际占领控制。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葡萄牙人的居留地只有澳门半岛上不足两平方公里的一小块地方,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澳葡当局也只能对居澳葡人进行一定的内部管理,根本无权管理澳门华人。鸦片战争后葡萄牙多次与清政府谈判,试图实现自己完全控制整个澳门地区的目的。然而这时的清政府还没完全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尽管在鸦片战争中败于英国,但还不像后来那样见到洋人就怕,葡萄牙毕竟不是英国,怎么可能一仗不打就想在谈判桌上要求中国割地呢?结果清政府直接让葡萄牙吃了闭门羹——压根不和葡萄牙谈。葡萄牙方面见清政府是这个态度,于是开始转而使用武力侵占澳门。

1845年11月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不顾中国在澳门的主权,以挽救澳门经济为借口宣布澳门为自由港。曾在巴西被大炮打断一条手臂的“独臂将军”若昂·费瑞拉·德·亚马留被玛丽亚二世任命为澳门总督,亚马留到任后封闭了中国设在澳门的海关,开始向澳门华人征税并侵犯中国在澳门的司法权,到1849年葡萄牙人已实际占领整个澳门半岛。随即葡萄牙人又制订了“近占七村(龙田、望厦等)、远占三岛(氹仔、路环、青洲)”的扩张计划。1887年葡萄牙诱逼清政府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该条约明文声称:“由中国坚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

清政府的退缩不等于澳门人民的退缩:在《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望厦村民在葡萄牙方面持续数十年的高压政策下始终拒绝向澳葡当局交租。条约签订后澳葡当局连年派人到望厦村勒收地租并最终于1898年迫使抗交地租数十年之久的望厦村民交纳地租。至此澳葡当局基本稳定了对澳门半岛的占领,然而此时澳葡当局对路环岛仍鞭长莫及,直到1910年5月广东新宁县有十几个学生被路环匪徒掳去关禁勒赎。有一陈姓事主向澳督马葵士禀请救人。早有侵占路环野心的澳葡当局趁机于7月12日出击海盗,结果葡军来回攻击路环荔枝湾多次,打了近一个月,才于8月4日登上路环岛,救出了被掳学生和其他被掳者十余人,捕获匪徒450多人。由于战况激烈,岛上居民死伤数以百计,数百间村屋被战火摧毁。经过这场惨烈战役后葡萄牙人算是真正完全“占领”了路环。

1966年12月3日澳门爆发了反抗澳葡当局的一二·三群众运动,这一事件后澳门政界、商界崛起了一大批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个人和社团,他们在相当程度上实际控制了澳门的政治、经济走向,澳葡当局也不得不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爆发康乃馨革命,革命后的新政府开始推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占的并首次提出把澳门交还中国。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开始就澳门问题展开了四轮谈判。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中这样说道: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1993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中明确声明:澳门在1999年之前是葡国管治下的中国领土,澳门的主权属于中国。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次日早上澳门群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进驻澳门,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澳门的历史和近代香港或上海什么的情况可是大有不同的。

首先,外国人来到的历史很悠久,并不是近代才有。早在明清时期,澳门就有葡萄牙人(也不限于葡萄牙人)等西洋人在此活动。

其次,澳门从来也没有像香港岛那样被割让,外国人在澳门最初只有居留权,而且是在天朝的恩威下认可的,这和上海等租界的情况还不一样。

简单的说了两点, 感兴趣的话,事情还是从头说起吧!

澳门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西岸,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二岛组成,其地理位置简单说就是“北邻珠海,东望香港”,一看就是航海人的好落脚地。



正因为如此,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到来后,在明朝中后期,即有葡萄牙人来到中国的东南沿海活动。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上岸晒洗货物,并愿意付出一定的租银,在得到当地官员的默许后,葡萄牙人遂在此安营扎寨。

当然,最开始人数和来船并不是很多,也不像是要固定下来的样子。

慢慢地,当地官员看葡萄牙人也无非是借此寄脚,同时也买卖些货物,中外彼此还算是相安无事,而且,西方有些新奇的东西也引起了当地官员和民众的兴趣。

于是,葡萄牙人也就长期、不间断地在此安顿下来,算是取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或者说惯例。



此后,也不仅仅是葡萄牙人会在此落脚,包括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等,也都会皆此地做停留或做小规模的买卖。

这一情况,不但在明朝中后期如此,进入清朝以后,也是如此。换言之,澳门因为对外的规模很小,明清统治者对此都表示默许,并未对其采取措施。

当然,在清朝时期,指定的贸易地点为广州十三行,澳门作为一个中转的落脚地,也能发挥一些作用,比如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女王派来的贸易监督,就经常会住在澳门。

此外,在明清时期的传教士,基本都是从澳门登陆,事实上,澳门也成为当时西方传教的第一落脚点,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大本营。

尤其康雍年后,因为清廷宣布禁教,很多传教士被赶出大陆,而最终落脚于澳门,但其中有一些传教士并没有真正撤离,而是继续留在澳门,每隔三五年就偷偷潜回内地传教。



直到近代五口通商后,租界已经出现,外国人来华已不稀奇,澳门的作用也日渐衰减。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按照之前的各种惯例与清廷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以正式的外交手续将澳门辟为殖民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澳门和上海、福州等地在国际法上并没有区别,但它绝不是香港式的割让。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宣布回归,而经过近四五百年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澳门成为一个比香港更为独特的城市。

当然,这个独特,还不仅仅是表现在澳门赌场方面,因为它在中西交流历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历程。


坑爹史册


  澳门从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既没有被出租过也未曾割让过,何来割出之说?!

  从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中国的秦朝开始,澳门就已经绘入中国的版图,隶

  属南海郡番禺县。此后,中国历代王朝都将澳门纳入其主权管辖范围,对澳

  门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唐朝澳门属东莞县;南宋以后澳门划归香山县;

  明朝曾在澳门设立"守澳官",负责港口管理;清朝于1731年在澳门设立香山

  县丞衙门,作为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到1744年,清政府又在这里增设"澳

  门海防军民同知"的官职,负责澳门各项事务。从1744年到1911年,清政府

  先后委派了64任澳门海防军民同知.........。

  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签订之后,澳门逐步成为葡萄牙占领地,

  然而该条约并没有规定把澳门割让给葡萄牙。条约明确指出,未经中国政府

  允许,不得将澳门让予他国;澳门仍然享有中国内地港口的优待,对中国来

  说,澳门不是外国港口。这说明中国对澳门的主权并未丧失;条约上所称葡

  萄牙"永居管理"澳门对澳门的领土、军事、行政、司法、海关等方面实施了

  全方位的严格管一条约等于一纸空文。中国政府从未承认把澳门割让给葡萄

  牙,虽然葡萄牙从1849年以后对澳门实行了150年的殖民统治,但澳门不是

  葡萄牙的殖民地,只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

  


江郎才在


真正割出澳门的是清朝,16世纪中叶,随着欧洲殖民主义“航海大发现”的扩展,葡萄牙人到达中国东南沿海一带。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数年之间,葡人聚落成村,并自行设置官吏,建立了他们所谓的远东最早的据点。 随着入居时间的久长与贸易兴旺,居澳葡人日渐骄横。广东官吏曾商讨驱逐这批不速之客的办法,于是葡萄牙船商除缴纳船税外,每年给广东官吏贿赂500两白银,以巩固其在澳门的地位。1572年,葡商在按惯例馈赠500两白银之时,因有其他中国官吏在场,葡商翻译只得说,那是付给中国政府的“地租银”,受贿官吏亦宣称将把这笔“地租银”上交国库。从此,葡商的贿赂变成了地租。1749年,清政府颁布中国管治澳门章程十二条,以中葡文刻石立于澳门议事亭内。此后,这项法令执行了100年。葡人向中国政府交纳地租,表明葡人承认澳门是中国的领土。 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清政府割让香港给英国,居澳葡萄牙人一反恭顺常态,派代表与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谈判,要求豁免每年500两地租银,并由葡萄牙士兵驻防整个澳门半岛。1845年,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允许所有外国商船来澳自由贸易。1851年和1864年,葡萄牙又分别侵占了凼仔、路环两岛。 1887年(即光绪十三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同意葡国“永驻管理澳门”。


微笑转身不见你


1557年葡萄牙取得居住权,百度一下是如何占领的,他们简直无耻到极点,脸是不要不要的。唉!主要是当时国家不够强啊!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手续的文书占领澳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