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原国军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

144033473


1948年6月底,南京国防部令山东的整25师增援豫东,与第3快速纵队、交警2总队组建兵团,黄百韬任司令官。黄兵团一度使解放军粟裕部被迫撤退。但兵团长途行军,车马劳顿,险被粟裕全歼。黄百韬率部逆袭,坚守阵地。此时,邱清泉部配合攻击解放军侧背,解放军久攻不克,后撤。9月,黄百韬因在豫东战役中成功突围,作战顽强,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并提升为第7兵团中将司令官。而此次晋升也引起了邱清泉的不满。



黄百韬出生于天津,原籍广东梅县。其父曾在李鸿章麾下任军职,后随淮军迁居天津。黄百韬并不像蒋介石的其他的爱将,大部出自黄埔军校,他是真正的“杂牌”。他中学毕业后即投身军旅,后由江西来到江苏,在江苏督军李纯手下当差。由于做事认真勤恳,李纯保送其进入金陵军官教育团学习。李纯死,黄百韬加入张宗昌部。后张宗昌兵败于蒋介石,张部被蒋介石收编,黄由此改投蒋介石麾下。

黄百韬在蒋介石麾下,屡建军功,累升至师长。后进入陆军大学三期学习,毕业后加入冯玉祥的第六战区鹿钟麟部任参谋长。不久,赴顾祝同第三战区任参谋长。期间,曾参与皖南事变和浙赣会战。

黄百韬的军事才能颇受顾祝同赏识。在顾祝同的举荐下,1944年,黄百韬出任25军军长。黄百韬此人是国民党军官中的一股清流,他以身作则,廉洁清正。上任伊始,即大力整顿25军军纪涣散,军官贪污腐化等顽弊。25军在他的治下,军容严整、军纪严明,战斗力明显提高。

黄百韬真正的崛起是在内战时期。抗战胜利后,25军整编为25师,黄任师长。内战爆发后,黄率部与粟裕部在高邮邵伯交战,败于粟裕,但也给解放军造成不小伤亡,后黄部占领泰县等多地。

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张灵甫的整74师由黄百韬指挥。张灵甫部孤军冒进引起黄百韬的警觉,他下令张灵甫部向整25师靠拢,但张灵甫一意孤行,最终被困于孟良崮。整25师营救受阻,74师最终全军覆没。黄百韬被撤职留任。

在南麻临朐战役中,黄百韬率部奋力增援整11师,取得战斗胜利。不久,黄部开赴胶东,1947年10月占领烟台,黄百韬屡立军功,被授予“光华宝鼎勋章”。后黄部转战大别山、苏北战场,多有胜绩。

豫东战役后,黄百韬升任第7兵团司令长官。下辖第25军、63军、64军、100军,驻守新安等地。淮海战役前夕,参谋总长顾祝同奉蒋介石命令部署各部队向徐州靠拢,以备解放军进攻徐州。同时,裁撤9绥区,将李延年的44军划归黄兵团。44军驻地海州,原定从海上撤退,现决定从地面撤退,并指令黄兵团暂缓撤退,掩护44军撤至新安会合后,再行撤退。这个撤退部署,贻误了宝贵的转移时间。

2天后,44军抵达新安。此时黄兵团已达10万人。而10万大军只能通过一座运河铁桥撤退,撤退缓慢,秩序混乱不堪,黄百韬无奈称“我怎么傻了,不在运河上搭建浮桥呢!”

11月8日,驻徐州贾汪的张克侠、何基沣部在运河前线起义,为华野包围撤至碾庄的黄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驻碾庄以西曹八集的李弥部第13兵团,在黄兵团还未来到前,奉刘峙的命令就回撤徐州,这样黄百韬部撤退没有侧后策应。在华野攻占曹八集后,黄兵团与徐州主力之间被完全切割。

黄兵团被困碾庄后,为避免部队在突围中被分块切割,黄百韬固守待援,运用防御工事同解放军进行顽抗。黄百韬苦苦坚守10余天,所部所剩无几。22日,在突围途中,黄百韬万念俱灰,开枪自戕。追授陆军二级上将。

黄百韬在军旅中生涯中无派系靠山,稳扎稳打,升至中将兵团司令长官,全凭战功。他洁身自好,严以律己,在国民党高层军官中,也是不多见的。在淮海战役兵败之际,不求独活,举枪自戕,可悲可叹,令人不胜唏嘘!


岁月是一条河流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上和共军作战的,主力基本上就是张灵甫、黄百韬、胡琏、邱清泉、李天霞这几个人。

黄百韬的整编二十五师虽然不是国军五大主力,但是表现其实比五大主力也不差多少。在华东战场上,很多时候他都比较积极、卖力。甚至可以说,在华东战场上,和粟裕打仗最卖力气的,就是张灵甫和黄百韬两个人,胡琏和邱清泉反而没有那么突出,看形势不妙就先撤了。

尤其是在孟良崮战役中,黄百韬是救援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最积极的,虽然功败垂成,但毕竟算是尽力了。又有李天霞这个坑货做对比,黄百韬的态度就更显得坚决和突出了。

就指挥风格来说,黄百韬不如胡琏邱清泉等人灵活,应变能力差了点,这也是他能够在淮海战役中率先被消灭的原因。

比如豫东战役的原定目标是消灭邱清泉,但是打起来之后,邱清泉发现情况不对,立刻转移。而到了淮海战役,黄百韬兵团成了第一个消灭的目标,就没有邱清泉那么机敏,把握战机的能力就差了点,所以才会被华野包围消灭。而且,正是因为他被包围,才引起了之后国军的一连串反应。

总体来说,他打硬仗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不惜命,不惜力,不会为了保存实力故意避战。这一点上他其实和张灵甫有点相似,但是他做人没有张灵甫嚣张、高调,所以也没那么引人注目。

不过黄百韬不是委员长嫡系,加上他长期干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儿、累活儿,所以始终没有得到委员长的充分信任,也不怎么受待见,比较命苦。相比之下,能力和忠诚度远不如黄百韬的汤恩伯,因为善于揣摩委员长的意思,所以官运亨通。


从这点上说,黄百韬最后自杀尽忠,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你给委员长尽忠,人家委员长可能并不会觉得特别感人。他要是像王耀武一样,被俘后接受改造,委员长也不会太意外,反正不是自己心腹。


萧武


国民党的将领中,尤其是蒋介石的嫡系,军事才华无人可以否认,但国民党800万美械装备的大军,就在短短三年间败给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震惊了所有人。为什么军事能力并不弱的国民党军却败得如此之惨呢?


国民党的将领中,大多数都可称得上名副其实,军事才能与其职位也基本匹配。但是国民党的缺点却也一个不落,有的将领贪生怕死;有的将领惯于偷奸耍滑;有的将领最善于以邻为壑、“死道友,不死贫道”;有的将领则花天酒地贪污腐败,在群魔乱舞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黄百韬“鹤立鸡群”,他不结党,不营私,不偷奸耍滑,任劳任怨。为何黄百韬会如此做呢?

众所周知,国民党派系林立,派系倾轧十分严重,而作为最高领袖蒋介石,他所信任的人,必须得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或是他的浙江老乡,或出身黄埔军校,最差也得是国民党一方大员的亲信,可惜黄百韬这几条都不沾边。

黄百韬,字焕然,1900年生于直隶天津,祖籍为广东梅县,客家人。黄百韬最初在江苏军阀李纯手下当兵,被奉系军阀著名的狗肉将军张宗昌俘虏后又归至张宗昌麾下。蒋介石二次北伐击败张宗昌后,黄百韬又到了蒋介石的部队。可见黄百韬是典型的杂牌军,而且一直在军队中下层厮混,手中也没有如其他军阀一般,有自己的亲信部队。

因此,到了蒋介石麾下后,黄百韬既无起家部队,也无任何根基,他不是浙江人,也跟黄埔军校没有任何渊源。这种资历在国民党中是典型的杂牌军炮灰。因此黄百韬在军中时刻谨慎,他奉公守法,对上级的命令,尤其是蒋介石的命令,百分之百执行,绝不打任何折扣,绝不做任何偷奸耍滑之事。如此勤恳好用的将领,军事能力也十分显著,再加上黄百韬无任何派别根基,任何一方大佬也可放心使用,黄百韬在国民党军中步步高升。



解放战争爆发后,黄百韬率领部队多次与解放军厮杀,均有不俗表现。后在淮海战役中,被粟裕大将包围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坚守15天后,所部第七兵团被歼灭,黄百韬也举枪自杀。

黄百韬是一名典型的军人,单以军人而言,黄百韬坚持自己的信仰,服从命令不打折扣,战斗中任劳任怨,拼杀至最后一兵一卒,人品上也无瑕疵,几乎可以称得上职业军人的典范。可惜黄百韬与人民为敌,最终死于解放战场,死的毫无价值,令人扼腕叹息。



鸢飞九天2018


孟良崮战役中的背锅侠,黄百韬

史论纵横对黄百韬的第一次印象就是来自于对孟良崮战役的了解,当时张灵甫和李天霞不和,张灵甫拒绝李天霞的领导,要求脱离李天霞的指挥而听从黄百韬的指挥,纵横也是有点迷惑,这黄百韬何等人物,竟然让高傲的张灵甫主动请求指挥。

看过黄百韬的简历和发展才知道,原来张灵甫这个人很有心计,李天霞是张灵甫的老上级,张灵甫想要自立门户必须摆脱李天霞,而黄百韬是一个不二人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黄百韬没有派系,后面没有人啊!也就是服从黄百韬指挥,实际也就是不用听指挥。

在孟良崮战役中的三个整编师,李天霞整编83师,张灵甫整编74师,黄百韬整编25师,实际上是74师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而且是国军五大主力之首,但是张灵甫反而资历最浅,张灵甫孤军深入导致被围,实际上根本不是黄百韬能够指挥了的,当时蒋介石要追究责任,以黄百韬指挥不利,差点没革职,后来在顾祝同的力保下,才得以被撤职留任。

所以,黄百韬实际上是一个背锅侠。

黄百韬其人

黄百韬是国军中即没有派系也不是黄埔毕业,完全不符合老蒋的用人准则,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成为国军中的中流砥柱。

早年是江苏省防部队任职,后来投靠张宗昌,在1928年北伐时候又加入国民革命军,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已经任少将,在抗战中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参谋长等职。

在此期间,得到顾祝同的赏识,才得以升迁,后来外放25军当军长,这是黄百韬以独立带领军团作战,黄百韬对所属25军进行练兵,在黄百韬的训练下,25军成为主力军外比较有战斗力的兵团。

抗战胜利后,25军改编为整编第25师,实力相比以前又有提升。

解放战争中能力战力非凡的黄百韬部

黄百韬真正凸显出个人作战能力,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而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可以说是,内战内行的选手,虽然孟良崮惨败,但是黄百韬的实力依然让我军忌惮,尤其是胶东扫荡之时,我军几乎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在中原时与刘伯承部多次遭遇,均有不俗的表现。

后来在顾祝同的推荐下,组建了第七兵团,成为解放战争后期比较能打的兵团。

对于黄百韬的评价可以参考这个:只以军人的标准来衡量的话,称其为职业军人的典范也并不为过,但抗战结束后坚持自己的信仰,最终成为解放战争的牺牲品。


史论纵横


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有黄百韬碾庄兵败逃亡的一节,惶惶中对参谋长说:“我老了,跑不动了,蒙总统赏识,特别晋见证排到了第17号,这辈子值了”。台词说完,一梭子子弹飞来,黄百韬应声倒下,第七兵团全军覆没。

蒋介石用人讲究“黄浙陆一”,即黄埔学生、浙江人、陆军大学将官班毕业、最好是黄埔一期,这四条黄司令百韬全都不符,能指挥多达四个军12万人马的第七兵团,绝对的异数,不妨称之为“杂牌中的嫡系”。



黄百韬从小军阀李纯的传令兵起步,在民国混战中逐渐升为战区参谋长的职务,期间没有受过任何的系统军事教育,并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能够统兵一方,兀自败少胜多,客观评价,确实具备一定军事天分。

黄百韬有机会执掌兵权,要感谢蒋介石爱将、八大金刚之一的顾祝同,在第三战区参谋长任上黄百韬倒是兢兢业业,协助顾祝同策划和发动“皖南事变”,虽然老顾并不怎么喜欢他,念其苦劳,还是外放了第25军军长。



首次成为军事主官的黄百韬终于有了一展身手的用武之地,整训部队,扩充人马,到抗战结束时,一色日式装备的25军和后来改成的整编25师已经成为苏北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正因为是杂牌,黄百韬每次作战无不卖命,豫东战役甚至亲率预备队冲锋,终于引起蒋介石注意。

在苏北和山东战场,黄百韬师与华野纵队级部队有过数次单挑,居然全部不落下风,韦国清上将就吃过整25师的亏。孟良崮战役救援张灵甫,黄百韬也最为积极,连克华野一纵三道阻击线,只差一个天马山就与74师会和,着实让华野上下出了一身冷汗。

第七兵团成立后,黄百韬手下第25和第62军全部换装了美械,这对于非嫡系的广东部队来说,确实是老蒋的格外高看一眼。



可惜,无论黄百韬作战如何卖力,黄埔系将领还是不能容他,成为第七兵团司令有人不喜,从海州撤往徐州有人不等,连过运河的浮桥都无人准备,终于被华野赶到先侧击后包围。

如果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在碾庄稍等二日,接应黄兵团一起撤往徐州,淮海战役恐怕困难多了。即便如此,这个“老广”仍然在一马平川的碾庄圩周边十几个村子负隅顽抗了15天,给华野造成严重伤亡,不是个省油的灯。

一个既听话又能打的兵团司令,在那时的国军中已经鳯毛麟角了,还是毁在同僚手中(包括贾汪和台儿庄起义),以管窥豹,蒋介石不败简直没天理了。


度度狼gg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十五:陆军二级上将、第七兵团司令、第二十五军军长官黄百韬。

国军将领中,黄百韬是个很特殊的将领。他非黄埔和保定军校出身、也不是浙江人,有名的无派系、无靠山。只因打仗勇猛不要命,无条件执行上峰命令,靠战功升迁到兵团司令的杂牌将领。

黄百韬又名黄伯韬,字焕然,广东梅州客家人。早年投军,在军阀中获得升迁,后投靠蒋介石。黄百韬个性隐忍、自制力极强。其擅长练军,因打仗不要命受到蒋介石赏识。

黄百韬起家部队第25军是杂牌军中的王牌,是其一手训练出来的,是国军中少有的擅长夜战、近战的部队。在抗战中立下战功,在内战中充当战场救火队,因救援欧兵团升任第7兵团司令官。

黄百韬作战勇猛顽强,是个合格的军长、师长。但当了兵团司令后,不善于协调将领间关系;关键时候连续犯下常识性错误,最终第7兵团在碾庄被围,兵败身死,导致淮海整个战局失败。

黄百韬临死前有三不解:一、为什么我要在新安镇等44军2天?二、这2天时间里,为什么没有在运河上架设浮桥?三、李弥兵团既然要从徐州出来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掩护我撤退?


杂牌出身的黄百韬,早年混迹军阀队伍,后投靠蒋介石。一无派系、二无靠山,完全靠自己战功升迁到兵团司令,实属不易。

黄百韬(1900-1948年),又名黄伯韬,字焕然,号寒玉,广东梅县客家人。中学毕业后在江苏省防部队任传令兵、排长、连长,被奉系军阀张宗昌俘虏后投靠奉军,一路升任旅长。

黄百韬后又投靠蒋介石,任第41师师长、冀察战区参谋长、司令部高参、第3战区参谋长、第25军军长,第7兵团司令官,在徐州东面碾庄被围,战败后自杀。死后追赠二级陆军上将。

黄百韬参加过苏北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增援战、胶东作战、大别山作战、盐南作战、豫东作战。因作战勇猛升任第7兵团司令官,辖第25、44、63、64、100军,共十万人马。

黄百韬没有读过军校,直到当了师长后,蒋介石送黄进了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所以黄百韬的作战能力,依靠的是听从命令,猛冲硬拼,完全不顾伤亡,从而得到蒋介石的赏识。

总体来说黄百韬在派系林立、互想倾轧的国军中,是靠实力一路升迁。因在第三战区做过顾祝同的参谋总长,得到过顾的一些照顾,但远谈不上到派系的层次。



徐州剿总副司令官杜聿铭。

黄百韬属于比较传统的军人,其治军、练军、打仗有一手,将第25军打造成杂牌里的王牌军。

黄百韬属于比较传统的军人,不会或不屑溜须拍马,不习惯官场上的灯红酒绿。黄百韬知道自己没有靠山,只有老老实实练兵打仗,靠战功一路升迁。

黄百韬的第25军是杂牌军,其中第40师前身是稅警总团,战斗力比较强外;第108师师是东北军;第190师师川军。黄百韬接任军长时,战力低下、军纪涣散。

抗战时期黄百韬接任第25军军长,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严明纪律、加强训练,其训练水平有比较高的水准。特别是射击、夜战、近战做了大量训练,使得25军战斗力大幅提升,是国军中少数能在夜战、近战的部队。
指挥消灭黄百韬兵团的华野副司令员粟裕。

黄百韬缺少兵团一级的运筹帷幄、当机立断的能力,犯下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

黄百韬是个合格的师长、军长,但不是合格的兵团司令。淮海战役前,为了等海州归建的44军,黄百韬忘记在运河上搭建浮桥。

当粟裕听闻黄百韬没有在大桥,大喜过望说:“黄百韬这个兵团司令怎么当的,10多万人马渡河靠一座铁路桥?”结果华野在新安镇追上黄百韬兵团,首先歼灭63军。

而第7兵团撤到碾庄,负责掩护的李弥兵团临时调开。黄百韬以为脱离危险,命令部队停下来休整和收容溃兵,没有随李弥兵团西进,浪费最宝贵的一天时间,被华野赶上,合围在碾庄。


黄百韬作战勇猛、韧性较强,擅打硬仗。相比廖耀湘兵团一冲即溃,黄百韬第7兵团足足守了十三天,表现算是很强了。

黄百韬自知自己杂牌出身,没有靠山,所以每次作战都表现的奋勇当先,退亦谨慎,老老实实打仗。

1947年范汉杰指挥第一兵团(辖8、9、25、45、54、64整编师)在胶东半岛作战,取得不小战果,但把黄百韬整编25师抽调其他战场,第一兵团就毫无建树。

豫东战役,在粟裕全力攻击之下,黄百韬能够死战八昼夜。在阵地马上要被解放军突破的情况下,他手持冲锋枪,作为兵团司令亲自在最前面冲锋,结果硬是守住阵地。

黄百韬兵团被围在帝丘店周围十里之内的十几个村子里,没有水源,靠喝泥浆水度日。黄百韬算是挺住了。受到蒋介石亲自表彰,授以青天白日勋章,提升为第7兵团司令。

不过,黄百韬也没有传说的那么老实。孟良崮战役,夸大伤亡人数,以逃避追责。救援欧寿年的战斗,其表现也不如粤军第64军。粟裕评价黄百韬部队战斗力:在徐州序列属于中上,弱于李弥第8军、邱清泉第5军等部。


黄百韬善于带兵,不善御将。原先第25军内部结构就比较复杂,扩为第7兵团后,各军对黄百韬都不太服气,也是战败的重要原因。

区寿年第7兵团覆没后,国军组建第7兵团,为了方便黄百韬管理,把属于粤军系统的陈士章63军、刘镇湘64军归入第7兵团建制,刘镇湘比较狂妄,不把解放军放在眼里。

黄作为兵团司令,却不能说服2人观点,第7兵团被围碾庄后,黄百韬下令突围,但刘镇湘不愿走,要求固守碾庄和解放军打一打,临阵将帅意见不同,败亡之源。

而周志道的100军是嫡系部队,美式装备,即原先李天霞83整编师演变而来。整编25师与整编83师因救援74师责任问题,当时互相推诿,剑拔弩张,因此周志道极力想脱离7兵团建制。

即使25军内部,川军148师也对黄百韬意见很大,认为黄经常拿148师打头阵。在宿县修整期间,148师高级军官纷纷到南京游说,希望能调离7兵团,调动不成军力涣散,结果号称精锐的148师在碾庄一夜间被解放军全部歼灭。



碾庄歼灭战打的异常惨烈,国共双方都认为黄百韬守不了1周,但黄百韬足足守了15天。

淮海战役前国军各兵团散落在徐州附近,是因为济南战役造成的。杜聿明去东北指挥作战后,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忙于自己敛财,没有及时收拢部队。

豫东战役欧区寿年第7兵团被围,国军以黄百韬第25军、第3快速纵队、第2交警总队组建成黄百韬兵团前往救援。区寿年第7兵团被歼灭后,以第25军为基干部队重建第7兵团。

第7兵团编入粤军第63、64军,这2个军建制完整,战斗力不俗。蒋介石为嘉奖黄百韬,将三个军的武器全部换装美械。后又把周志道中央军第100军划入第7兵团,使之成为徐州主力兵团。

济南战役爆发后,蒋介石命杜聿明统帅徐州主力出兵救援。杜聿明集结邱清泉第2兵团、黄百韬第7兵团、李弥第13兵团近30万大军出发,黄百韬冲在最前面,但济南一周即告失守。

随后蒋介石下令徐州主力收复济南,但辽沈战役随即爆发。为了东北救火,蒋介石只得下令杜聿明飞赴葫芦岛指挥救援锦州。各主力兵团就散落在徐州附近,形成战守不能的大十字架阵型。

特别是黄百韬兵团,驻扎在运河东岸的新安镇,北面是何基沣的第三绥靖区约二个军的兵力。如果华野南下,第三绥靖区估计能守个5、6天。导致黄百韬没有及时渡过运河,也没有架浮桥。
第13兵团司令官李弥。

第三绥靖区战场起义,使得等待44军的黄百韬第7兵团措不及防。由于5个军挤在一座铁路桥渡河,损失巨大。

原计划准备从新安镇开往徐州的黄百韬,突然接到司令长官刘峙的命令,将原计划从海路南撤的海州第44军划入第7兵团,要求黄百韬在新安镇等待2天,一起撤往徐州。

原来海州第44军一直在给刘峙贩卖私盐,刘峙为了自己私利,临时改变其建制和行军线路。此时第三绥靖区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地下党员),立即率部战场起义,迅速打开南下大门。

11月7日,措不及防的黄百韬第7兵团五个军开始渡过运河西撤。渡河序列是64军、兵团部、44军、25军、100军。第63军则经窑湾渡运河西撤,担任兵团侧翼掩护。

当日晚,兵团先头部队已到炮车地区。由于黄百韬在2天等待中并未在运河搭建浮桥,全兵团只能依靠一座铁桥渡河。11月8日,兵团部和第44、64军渡过运河。

但后续部队在经过运河大桥时,争先恐后、互不相让、秩序大乱。工兵由于慌乱,没等第100军部队撤完,即将铁路桥炸毁,造成大量部队被追上来的解放军歼灭。

而在窑湾负责掩护兵团主力的第63军军长阵章轻敌大意、行动迟缓,被解放军追上。一个晚上部队即告崩溃,全军1万3千多人被解放军第一纵队全歼,军长陈章被击毙。


黄百韬第7兵团原有撤退机会,但由于李弥兵团突然撤离,造成孤军被围碾庄。

第7兵团在乱哄哄中渡过运河,溃散式的向曹八集奔跑。所幸的是兵团主力第25军、64军完好,首先到达曹八集。曹八集驻守的是李弥第13兵团主力第8军和第9军,战斗力尤在第7兵团之上。

但现在剿总司令长官刘峙听到徐州北面不老河一带有解放军活动迹象,急调李弥兵团立即开拔更换驻地转向不老河。黄百韬闻讯大吃一惊,急忙跳上一辆吉普车,赶到李弥司令部。

黄百韬说,兵团主力虽然到达碾庄,但是第44、63、100军部队还没有聚拢,请求李弥再留一天,然后两个兵团一起转进。但李弥认为军情紧急,第13兵团必须立即转进。

黄百韬回兵团司令部召集各军军长开会,大家都认为立即向徐州靠拢。但第64军刘震湘认为:碾庄离徐州仅50公里,第二天就能赶到。碾庄有现成工事,即使解放军来了也可以打一打。

黄百韬原来判断解放军目标是夺取徐州,见刘震湘态度后犹豫了,就在此时驻守曹八集的第44师被歼灭,退路被断。黄百韬只得下令转入防守。其实黄百韬与李弥一起西撤是唯一生路。



国防部下令黄百韬第7兵团固守碾庄待援,黄百韬正好走不了,于是下令各军做防守部署。

国防部发来急电:七兵团未过运河,便如此凌乱,恐继续西进,被共军尾追,陷于溃散。故令独断专行,迅速决策。如有必要,可在碾庄略加修整,如能击破敌人再走亦可。

黄百韬心想各军匆匆西撤,损失重、人心混乱,确实极需要整顿。再说解放军如此迅速,自己部队在陇海线上撤退, 很有可能被分割成一段段。碾庄留有李弥修筑的工事,可以作战。

于是黄百韬下令:兵团司令部置于碾庄圩不变,令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任碾庄圩警备司令,负责兵团部安全;第25军占领碾庄以北之小牙庄、万家壶一带,防御北面。

第64军防守碾庄圩以南之大院上、吴庄,向东防御;第44军据守碾庄圩车站及车站以南之各村庄,对南防御;第100军于彭庄、贺台子,对西防御;各军炮兵集中使用。

解放军开始对碾庄初步进攻,由于碾庄工事坚固,进攻受阻。

11月11日,华野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包围,随即令第4、 6、8、9、13纵队在特纵配合下,负责围歼黄百韬兵团。当晚,华野在碾庄一带部分地区打响外围战。

12日晚上,华野5个纵队在特纵坦克火炮的配合下,发起全面进攻。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进展并不顺利。在碾庄的北面,4纵攻击大兴庄未成,西北方向的13纵也在大宋家与守军形成相持。

6纵在西南方向进攻,攻占王家集,歼灭100军1个团,在向彭庄进攻时未获进展;8纵始从东向西实施攻击,激战一夜,在梁庄一带受阻。只有东南方向的9纵进展顺利。

同一天,空军派飞机向碾庄空投对空联络电台,飞机在碾庄上空发生故障而坠 毁,飞机上的空军通讯科科长跳伞到碾庄,进一步密切了陆空联络。黄百韬大喜,叫道:“天助我也!”


黄百韬主力被围,蒋介石、杜聿明急令邱清泉、李弥兵团救援,顾祝同亲自到徐州坐镇督战。

对于援军,黄百韬认为黄维的第12兵团和李弥兵团会来救他,而不信邱清泉兵团会救他(两人不和)。给部下打气说邱清泉不会来救,但是杜聿明、李弥是支持我们的。

淮海战役刚开始黄百韬曾说:“如果被围,希望别的部队来救,胜则举杯相庆,败则出死力相救,我们(指国军)是办不到的,国民党是斗不过共产党的,人家对上级命令是奉行到底,我们是阳奉阴违”。

实际上,蒋介石是严厉要求救援黄百韬。杜聿明更是驳斥刘峙解放军的是夺取徐州的观点,在黄百韬被围第二天派出邱清泉、李弥2个主力兵团援军东进。

邱、李2个兵团12个师国军在数十架飞机、100辆坦克掩护下与解放军8个纵队的阻援兵力,在距碾庄30里的大许家激战,爆发了规模最大的阻击战-徐东阻击战。

就连与黄百韬不和的邱清泉,也是亲临战场,下令组织敢死队、督战队。 黄百韬听到炮声却看不到援军,实在是华野阻援兵力太强了(阻援兵力超过碾庄兵力)。

而华野的力量快速发展、今非昔比,解放军除了重炮外,还有坦克等攻坚部队。以至解放军坦克发起攻击时,第7兵团官兵以为援军到了,纷纷跑出战壕欢呼,结果被扫倒一大片。

而邱、李两兵团因为徐州跑弹储存不够,没多久就打光了跑弹。空军与陆军配合更是糟糕,竟然发生空军误炸,以至于陆军大叫:我们不打共军了,我们打空军去!

由于黄百韬兵团四个军集中在方圆仅十多里的地域,华野难以对其采用穿插分割,只能逐村逐屋争夺。黄百韬并没有把外援看得太有希望,因而依仗着地形优势和完善的工事,拼死抵抗。

碾庄防御工事很隐蔽,难以发现和摧毁。甚至筑成夹墙式,正面突破后,从解放军后面进行射击。村落一旦被解放军占领,又组织炮火实施密集轰炸,不时联络空军对华野进行空袭。


华野改变攻击策略,先打战斗力弱的守军,取得显著效果,逐步逼近核心阵地碾庄圩。

针对这一情况,华野改变了攻击策略,先打战斗力弱的守军,并取得显著效果。17日,华野各部队在火炮和坦克掩护下再次发起攻击,4纵攻占碾庄西北的大牙庄,歼灭国民党军108师1个团。

6纵在坦克的配合下,经过激战,攻占碾庄以西的前黄滩、后黄滩,歼灭第44军军部及162师师部和4个团残部;9纵从碾庄南面攻击,意图从南门内一座石桥越过水壕。

第25军在不足百米的距离内,集中了数十挺机枪,以密集火力封锁小桥,9纵突击队多次攻击都未成功,伤亡十分惨重。

当日参谋总长顾祝同亲自飞临碾庄圩上空,用电台与黄百韬通话,为其鼓励打气,告之外线邱、李兵团遭到顽强阻击,难以前进,要他在必要时率部突围,与邱、李兵团会合。

黄百韬认为自己不是黄埔出身,又不是江浙人,他的总统府通行证编号为17号,比有些嫡系将领还要前面,这说明蒋对他的信任之重,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当即表示要死守到底。

11月18日,解放军投入六辆坦克,经过激战,先后攻占前、后黄滩。战斗异常残烈,第44军150师师长赵壁光见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便率150师残部投诚。到中午44、100军被全部歼灭。


解放军步步为营,强攻黄百韬兵团部和第25、64军核心阵地,黄百韬见大势已去,拔枪自杀。

粟裕决定于19日晚以8纵从东南、9纵从南、4纵从北同时向黄百韬兵团部所在的碾庄发起总攻。当时碾庄圩内有第7兵团部直属部队、警卫营、工兵营、25军和64军各1个团总兵力近万人。

20时总攻开始,22时8纵占领碾庄东南角的一所小学, 继以3个团由东南角攻击内圩。并将交通壕挖到碾庄外围水壕边,占领了第一道围墙。经过4小时激战后,占领第二道围墙。

20日拂晓8纵突破两道水壕,攻入村内。黄百韬率残部撤到碾庄东面的大院上 (第64军军部所在地) , 继续组织抵抗。清晨5时30分,华野攻占碾庄圩。

21日,华野分头攻击各村的第7兵团残部。第25军军长陈士章当日伪装逃离指挥部,4纵攻占碾庄北面的尤家湖,歼灭第25军主力40师残部3000余人,40师师长曾正、军参谋长陶修被俘。

由于64军有黄百韬、刘镇湘等高级军官督战,拼命抵抗。8纵于夜间攻占碾庄以南三里庄,歼灭64军159师2个营。22日上午,各纵队清扫外围,相继攻占小院上、大院上。

黄百韬撤至碾庄东北面的吴庄。16点华野发起总攻, 黄百韬率部拼死顽抗。到黄昏时,他见大势已去,命64军军长刘镇湘率部向西北突围。但部队刚一冲出村子就被全歼,刘镇湘被俘。

黄百韬带少数人从尤家湖向西南突围,于途中负伤,绝望中对25军副军长说:“我走不动了,你走吧。” 于是拔枪自杀。杨宴庭掩埋黄百韬尸体后,逃离战场。至晚上,碾庄战斗全面结束。


黄百韬第7兵团辖5个军12万人,是华东国军的主力兵团。其覆没后,华野和徐州剿总的力量发生巨大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承认:徐蚌会战的结局,从黄百韬兵团覆没时就决定了。黄百韬兵团的覆没,使得淮海战局发生重大变化。杜聿明手中已经没有决战的牌了。

黄百韬兵团战力强大,是徐州剿总的主力野战兵团,其第25、第64、第100军都是主力军、全美械装备,硬顶了华野13天猛攻,粟裕回忆碾庄之战12个夜晚让其很紧张,深怕攻不下来。




黄百韬兵团的拼死抵抗,使得华野伤亡巨大,以至粟裕对歼灭战斗力更强的邱清泉、李弥兵团产生担忧。不过黄百韬兵团的覆没,使徐州各兵团士气低落、无心恋战。战斗力反而不如黄百韬。

如黄百韬兵团不灭,杜聿明就有足够兵力与粟裕在徐州对峙和机动作战,或者杜聿明率4个兵团南下两淮,会给以后决战带来很大麻烦;黄百韬兵团败亡,国军就无足够兵力守徐州。

所以粟裕抓住战机,把原计划的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把国军仅有的所有主力野战兵团全部消灭在淮海,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


烟酒阁大学士


黄百韬,一个广东客家族人,并非汉人,也并非黄埔系,从江苏省防部队排长任上开始,一直升迁之国军中将兵团司令官,阵亡后被追授陆军二级上将,说明此人不简单。

当年,日式装备为主的整编25师(军级)雄踞胶东时,胶东解放军几乎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所以胶东扫荡,成为黄百韬军事生涯上一个亮点。

第25师和第64师等齐头并进,重创了胶东解放军,但因国军在中原战场失利,第25师被调往中原,与刘邓所部有过多次遭遇,均有不俗战绩。

张灵浦整编74师被粟裕所部包围在孟良崮时,黄百韬倾整25师兵力不顾伤亡拼死增援,在进攻最后一道阵地天马岭时,华野1纵已无法阻挡,恰巧4纵1个营经过,帮助1纵守住了阵地,致黄部功亏一篑,整74师全军覆没。

南麻、临朐战役中,黄百韬率部增援,冒死血战先后解了南麻、临朐之围,由于25师拼死作战增援,才获得最后胜利,但解放军却丧失沂蒙山根据地,华野进入最困难,最黑暗的艰苦时期。

豫东战役,黄百韬率部奇兵突至,此时华野兵力极度紧张,加之毫无准备,而黄兵团攻势凛厉,结果华野被迫撤围,将所围国军放出。

但粟裕即刻集中兵力猛攻,黄部损失惨重,面临被全歼的危险,黄百韬以兵团司令的身份亲自带队冲锋,对华野阵地发动逆袭,终于将阵地守住,同时邱清泉也率部突袭华野侧背,粟裕腹背受敌被迫后撤。

豫东大战之后,第63军、第64军与第25军合编为第7兵团,黄百韬任中将兵团司令官。

淮海战役爆发前,第7兵团所部7万人在碾庄被华野重兵集团包围,黄百韬率部在无险可守的平原上坚守了15天,给华野造成了巨大伤亡,突围无望的黄百韬,遂开枪自杀。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请关注本文作者,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送,2018年4月13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可以说是忠勇之人,节义之人。(抛开立场看待人物和问题)豫东(第三阶段)很出色,很多战史都讳言。黄百韬后来都身居高位了,还站在坦克上要带头冲锋。



黄百韬是个干将,但是没有合适的帅才指挥他,他搞训练也是把好手;但是战场指挥差些,虽战场侦查感知能力不如胡琏,然指挥战斗精神比较顽强。战术层面上,火力运用不如顶尖王牌部队。比如在苏中战役中的邵伯一战,完全拼消耗,损失2000余人,而守邵伯的多数是地方部队,牺牲才800人,完全出乎意外。



黄在孟良崮战役中,虽然表面看上去攻的比较猛烈,但是没有和张灵甫沟通,也没有配合行动,从空间和时间上没有有效联合作战,国军没有战场指挥几个师的作战效能,攻了几次攻不动,也就减弱,后来包围圈逐渐缩小,错过了时机。



随后在南麻、临朐战役中,黄曾拼死增援,获得不俗表现,但是在豫东战场就没有那么轻松…黄绕开许世友,乘火车迅速进入战场,出乎华野的预料,本想在华野拼的精疲力尽,弹药耗损完的时候,坐收渔利,但是没有得逞。粟裕吸取南麻的教训,迅速调重兵迎战黄,打的黄连遗书都写好,亲自驾战场鼓舞,由于华野弹药不充足,撤离包围圈,黄捡了一条命。



论起来黄百韬在战场属于程咬金人物,轮完三板斧,挫其锐气,攻势就减缓了,黄在兵团司令位置上,连行军布阵都模糊不清,1忘记架设浮桥,2,大战来临至今,不能临机处置,在战,守策略上摇摆不定,3,不能和友邻部队配合协调(其余国军将领也没多少能协调好),4战役指挥没有形成有效攻退章法。5,私怨较重(国军很多将领都这样),最后彻底丧失信心。


李三万的三万里


军人的命运系于国家,而荣誉却属于他自己!

黄百韬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军人。这个粟裕最怕的敌人,有勇有谋,身为兵团司令带队冲锋的勇士,最终消散在碾庄这个永远不将被磨灭的土地上。

可以说淮海战役最难打的就是黄百韬,等到黄百韬一死,粟裕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后,竟昏倒在地!

时间倒退到淮海战役前期:

杜聿明到任后掐指一算,一个完美作战计划跃然脑海:徐州的邱清泉、李弥兵团立刻南下与华中的黄维兵团汇合,击破中野主力;在击破中野之后,回师救援固守的黄百韬兵团。此招当时可谓一石四鸟,但是杜聿明计划能够实施的基本大前提是“黄百韬兵团坚守七天”,可是当时无论是前线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还是南京国民党中央,因为没人相信黄百韬能坚守这么多天。

都说三李不如一王,但是王耀武济南守了几天。 范汉杰在锦州又守了几天,由于贾汪张克侠等的起义,粟裕已经对黄百韬兵团实现了战略合围。碾庄之战关系全局,粟裕不可谓不重视,实际当时最乐观的人都觉得黄百韬守不到三天!守七天岂不是白日做梦。因此国民党被迫放弃该计划。


没想到迎来却是这么一场血战。黄百韬不到10万人,有说8万,而为了打碾庄,粟裕集中了我军6个王牌攻坚纵队(军),面对日夜不停的围攻,黄百韬硬是生生守了半个月,已死报效了老蒋的知遇之恩。真是士为知己者死,而讽刺的是黄还是个杂牌出身。


歼灭黄百韬的战斗过程惨烈的难以想象,伤亡在六万人之上,为淮海战役之最!粟裕压力可想而知,期间一直不敢和主席汇报,因为当时兵源奇缺,在山东招了大量新兵,战场就是个炼狱,人上去就没了。奶奶的弟弟眼睛炸瞎,奶奶的父亲负伤后来病死了,战争结束,我爷爷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没有一个回来。战争是非常残酷的。

虽然作为军人黄百韬值得尊敬,但是作为中国人他却站在了反动派的一边。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黄百韬是个非常优秀的军人,只能说可惜可惜。


鲜衣怒马云飞扬


黄百韬是国民党的兵团司令,刚参军时曾经在北洋军阀李纯手下任江苏防务连长,后来被张宗昌俘虏后,在奉系做了旅长,张宗昌又被蒋灭,黄从师长一路升任到了第二十五军军长。

第一,训练部队。

日本部队非常善于夜袭,曾经在和苏联打仗的过程中,让苏联部队吃尽了夜袭的苦头,而这恰恰正是国民党部队的弱点,黄百韬虽然是军长,但是却没有架子,经常到基层士兵中去,和士兵一起训练,平易近人,而且廉洁奉公,得到了士兵的尊重,整饬军纪,严查贪污腐败,使士兵一改往日军纪涣散的样子,军事素养大大提高,虽然是杂牌军,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是却威名赫赫,他指挥得当,二十五军近战和夜袭能力大大提高,比普通国军军容整齐,战斗力也强。



第二,军旅生涯。

黄百韬虽然几易其主,但是官越做越大,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到他的军旅生涯,可见他还是很有本事的,甚至在被蒋介石俘虏后,蒋介石还送他进了陆军学校进行学习,毕业后就在冯玉祥和鹿钟麟的麾下做参谋长,曾经帮助顾祝同策划了皖南事变,受到了顾祝同的信任。

因为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又曾经和国民军是敌人,所以小心谨慎,知道自己没有靠山,只能用军功来获得信任。

(黄百韬举枪自杀地址)

当然他主要的战绩还是在JF战争中,由于蒋的瞎指挥,加上国军派系斗争严峻,还有运气差了一点,最后导致他兵败自杀。

他是难得的杂牌军中的王牌将星,结局令人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