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状元张謇的楷书,能被当作范本吗?

carrrrrson


可以学习,但是最好还是学习唐代的楷书作品。

我们看今日头条上面的文章,发现有很多清代的书法家写的是非常好的,尤其是清代的一些书法状元们的书法,他们的书他们的楷书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写的非常的漂亮,非常的工整,甚至一度很多人都认为他们的这种楷书,要远远好于唐代的楷书作品。


实际上呢,在现代的印刷技术普及之前,古代人学习书法是没有字贴的。那么他们学习谁的字呢?就是自己老师的字,比如说古代的一个状元,他去教学生,没有字帖,一般都会教自己的字体,最方便也最实惠,很多书法老师都是口手相传的,所以说,对于入门的学生来说学习现代人的字有时候也是可以的。



但是现在的书法字帖普及以后,尤其是印刷科学的不断的发展,很多优秀的、大师级的书法字帖开始以很便宜的价格出现在我们的书桌案头,这些楷书基本上都是唐代楷书大师们的作品,他们的水平是得到历代书法家的承认的,是得到他们大浪淘沙筛选出来的。

所以我们看现代人学习书法,一般都不会再去选择学习老师的字,反而去学习远古时代的书法大师们的字。



因为有了清晰的照片,有了清晰的字贴,就不需要学习老师的字了。相比较起来,老师的字和古代大师的字还是有差距的。

所以学习书法,我还是建议去练习古代人的书法作品。学习楷书当然要首选唐代的楷书了,唐代的楷书是楷书的最高峰,也是历史上楷书水平最高的一个时代。


不二斋



张謇题字的《申报》二字。

张謇的书法,在清代也不是突出的书法家的书法,但是,基础功底好,虽然没有什么创意,也不是俗里俗气的那种刻板的馆阁体。

题主问,不能不做楷书的范本,我认为,如果是初学书法的小孩子,还是可以的。


张謇的楷书。

这里我要给大家说说,张謇那个时代的普通小孩子是如何学习书法的。

小孩子大约八九岁进入私塾,都要学习书法的,学习书法的第一任老师,就是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

那么教书先生是如何教小孩子学习书法的呢?

由于条件不太好,想得到译本“字帖”,那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教书先生就自己写一个帖,让小孩子自己临摹。

如果有不合适的,教书先生再指导。

我们张謇时代千千万万的小孩子学书法就是这样学出来的。

而且,这样学也不见得就学得很差。


比如说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他们也是这样学出来的。但是,他们都有很好的书法成就。

学习书法,有一个初学入门问题,只要入了门,以后怎么学,完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不像现在所谓学习书法“第一口奶”特别重要。

如果一般写字,写得规规矩矩,就是成功。

如果要想成为一个书法家,必须还要经过千锤百炼,转益多师,融汇百家。


所以,如果是初学,像张謇这样的书法绝对不会害死你。

假如因为学习张謇书法而没有成为书法家,我觉得,这跟张謇一点关系也没有。

千千万万学习王羲之书法,又有几个成为书法家的?

初学书法与成为书法家不是一回事,而且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路要走。

所以,如果是初学,万不得已,也可以学。不过,今天与张謇时代的学习条件大不相同,我们明明有非常丰富的书法经典资料,为什么要去学张謇的书法呢?


千千千里马


其实清代的黄自元写的九成宫经常被当做字帖使用,就整个书法史的总体水平而言就是清不如明,明不逮宋,宋不过唐,唐不及魏晋。书法艺术在清代除石鼓文及隶书有创新之外,已经比前代衰落许多。如果要学习楷书,当以唐楷、魏碑或永禅师千字文为范本,这样才能溯本求源,走入正途。


哈哈帅帅的我


作为范本无问题,因为你提出能否,就是认可其合适自己书写的意向并喜欢其结字架构。楷书自颜真,柳公权总结发展其书体,便奠定了楷书的书写方法,更是形成楷模,不论后者如何书写都不离其中。就说附合其楷书书写法度的所有人的书写及书法皆可为范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