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狀元張謇的楷書,能被當作範本嗎?

carrrrrson


可以學習,但是最好還是學習唐代的楷書作品。

我們看今日頭條上面的文章,發現有很多清代的書法家寫的是非常好的,尤其是清代的一些書法狀元們的書法,他們的書他們的楷書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寫的非常的漂亮,非常的工整,甚至一度很多人都認為他們的這種楷書,要遠遠好於唐代的楷書作品。


實際上呢,在現代的印刷技術普及之前,古代人學習書法是沒有字貼的。那麼他們學習誰的字呢?就是自己老師的字,比如說古代的一個狀元,他去教學生,沒有字帖,一般都會教自己的字體,最方便也最實惠,很多書法老師都是口手相傳的,所以說,對於入門的學生來說學習現代人的字有時候也是可以的。



但是現在的書法字帖普及以後,尤其是印刷科學的不斷的發展,很多優秀的、大師級的書法字帖開始以很便宜的價格出現在我們的書桌案頭,這些楷書基本上都是唐代楷書大師們的作品,他們的水平是得到歷代書法家的承認的,是得到他們大浪淘沙篩選出來的。

所以我們看現代人學習書法,一般都不會再去選擇學習老師的字,反而去學習遠古時代的書法大師們的字。



因為有了清晰的照片,有了清晰的字貼,就不需要學習老師的字了。相比較起來,老師的字和古代大師的字還是有差距的。

所以學習書法,我還是建議去練習古代人的書法作品。學習楷書當然要首選唐代的楷書了,唐代的楷書是楷書的最高峰,也是歷史上楷書水平最高的一個時代。


不二齋



張謇題字的《申報》二字。

張謇的書法,在清代也不是突出的書法家的書法,但是,基礎功底好,雖然沒有什麼創意,也不是俗裡俗氣的那種刻板的館閣體。

題主問,不能不做楷書的範本,我認為,如果是初學書法的小孩子,還是可以的。


張謇的楷書。

這裡我要給大家說說,張謇那個時代的普通小孩子是如何學習書法的。

小孩子大約八九歲進入私塾,都要學習書法的,學習書法的第一任老師,就是普普通通的教書先生。

那麼教書先生是如何教小孩子學習書法的呢?

由於條件不太好,想得到譯本“字帖”,那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教書先生就自己寫一個帖,讓小孩子自己臨摹。

如果有不合適的,教書先生再指導。

我們張謇時代千千萬萬的小孩子學書法就是這樣學出來的。

而且,這樣學也不見得就學得很差。


比如說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他們也是這樣學出來的。但是,他們都有很好的書法成就。

學習書法,有一個初學入門問題,只要入了門,以後怎麼學,完全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並不像現在所謂學習書法“第一口奶”特別重要。

如果一般寫字,寫得規規矩矩,就是成功。

如果要想成為一個書法家,必須還要經過千錘百煉,轉益多師,融匯百家。


所以,如果是初學,像張謇這樣的書法絕對不會害死你。

假如因為學習張謇書法而沒有成為書法家,我覺得,這跟張謇一點關係也沒有。

千千萬萬學習王羲之書法,又有幾個成為書法家的?

初學書法與成為書法家不是一回事,而且距離還有十萬八千里路要走。

所以,如果是初學,萬不得已,也可以學。不過,今天與張謇時代的學習條件大不相同,我們明明有非常豐富的書法經典資料,為什麼要去學張謇的書法呢?


千千千里馬


其實清代的黃自元寫的九成宮經常被當做字帖使用,就整個書法史的總體水平而言就是清不如明,明不逮宋,宋不過唐,唐不及魏晉。書法藝術在清代除石鼓文及隸書有創新之外,已經比前代衰落許多。如果要學習楷書,當以唐楷、魏碑或永禪師千字文為範本,這樣才能溯本求源,走入正途。


哈哈帥帥的我


作為範本無問題,因為你提出能否,就是認可其合適自己書寫的意向並喜歡其結字架構。楷書自顏真,柳公權總結髮展其書體,便奠定了楷書的書寫方法,更是形成楷模,不論後者如何書寫都不離其中。就說附合其楷書書寫法度的所有人的書寫及書法皆可為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