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的統治者,在甲骨文裡被稱為王,在史記裡被稱為帝,如何解釋這個現象?

傅船山


帝是後來的稱呼,殷商時還沒這種稱呼,通稱為王,所以後來史記又把稱為帝,同樣的人,稱呼不同而已!

當時的帝是對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一個境界之後的稱謂。

帝者,德合天地曰帝。

即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了與天地一樣,並且和天地貫通,且和諧的地步,這個人就稱之為帝。

而這樣的人,必然是所有人類中最有智慧和能力的,故而所有人都願意讓他來管理大家的公共生活,引導教化大家,於是所有人推舉他為最高管理者。

由於後來人們不再重道德,而只重地位,於是“帝”的意義發生變化,由原來代表道德修養境界變為後來的地位象徵。

到秦贏政乾脆叫皇帝!

《莊子·莊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

商、周天子稱王不稱帝。

公元前288年,齊湣王稱東帝,秦昭王稱西帝。而當時列國均已稱王,欲尋一更尊於王之稱號,乃借上古大帝之名,用為後世人君之號。

中國人以祖先為尊,覺得祖先都是高尚有道德的人,所以才有後來史記對殷商領導者的帝稱呼!

司馬遷《史記》的首篇《五帝本紀》就說:“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頗項為高陽,帝遊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度。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姐氏。契為商,姓子氏。″



蓉兒是傻瓜


看了幾個答題,基本上在胡說八道。

基於這個現象,有人懷疑甲骨文中的王應讀為玉。這樣一來,原有解讀體系基本要被推翻,由此建立的商史要推倒重來。

保守一點的解讀是,生時稱王,死後稱帝。甲骨文中的占卜都在生前,史記的記載都是死後。而且從甲骨文的占卜體系來說,也是以先公先王賓天帝天神而佔,死後升為帝,合乎這個體系的習慣。


傅船山


關於這個甲骨文出土以來,實際情況可能是忽略了,它裡面內容的真實性,到底寫些什麼範疇方面的事吧?

據己摸索理解的真實存在於:甲骨文是『刻骨銘心』→記載『兩儀』之間的關係統治的事情,才是甲骨文內容範疇的第一要素之『刻骨』。

除此之外,什麼什麼祭祀之文,什麼什麼占卜之言,從來都沒有人敢於作出肯定的答案。

至於,為何把甲骨文裡面的內容範疇,定義為『兩儀』血緣關係統治事情的內涵記錄?

其一,一儀需要把另一儀記載入史,這是玄黃血緣關係統治歷來的祖訓規矩;比如《尚書》等等的真實存在史蹟上,帝王歷史上的經歷沒有必要否認吧?

其二,即殷商朝政治理天下的時候,需要為被統治的另一方之周室民方,記錄他們代代科舉後繼人才輩出的儲備『武發』者;一一記載入史之『刻骨』,只是記載體裁不是紙竹而是甲骨而已。

其三,古人的智慧離不開『刻骨銘記』的來源說法,即每個民方的周室後繼人才,如最後的姬昌至姬發都是被『刻骨仇恨』的記載對象。

當然了,為何會如何是好是壞的『刻骨銘心、刻骨仇恨、刻骨相思』?這是另外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了,不在這裡探討研究和破解了。

總之,甲骨文的內容範疇方面,值得深刻領會和研究破解出來。

例如提問的題目:王與帝的關係。

這裡只能簡單粗暴劃分一下原理與應用:

古時正方坐上執政者大權在握的,才稱謂:帝;

反之,負方被統治下的民方需要王儲的,才稱呼:王。

一直到後來,可能是兩者意義合一起來,慢慢搞得後世對『帝與王』的含義,變得糊里糊塗分不開的稱呼吧?


藍本動畫


甲骨文中的“王”字是斧鉞之形,代表最高統治者。

秦始皇一統中國後,以“皇帝”來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王”與“帝”都是對特定時期最高統治者的尊稱,只是時代不同,所用稱號不同而已。

正如古代普遍所使用的對妻子的一種愛稱:娘子

如今普遍所使用的對妻子的一種愛稱:老婆


史鑑一說


夏商之際,一國或部落首領基本上都稱為王,比如紂王、文王,當時帝是對其祖先或祭祀對象的尊稱。春秋時期也有稱“公”的,自秦始皇開始一國之君稱為“皇帝”。


老趙177722933


殷商的統治者稱帝和王都可以,商被滅後周武王覺得帝這個字不吉利,周朝就只用王不用帝。


七寶聚


只有傳說中有三皇五帝,商周只有王!至於春秋戰國所謂什麼“東帝、西帝” 的純粹就是搞笑的!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覺得自己功蓋三皇,德配五帝,故自稱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