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哪所学校好?

悠兰879


浙江大学更好一些。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是我国的985名校,华东五校、C9的一员,处于大学金字塔的塔尖位置,全国前十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为中科大,位于安徽合肥,浙江大学位于浙江杭州,区位上杭州的优势明显。我们再来说二校的分数,以第三省江苏的18年理科投档线为例,浙江大学AA 400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A 397分。

虽然二校分数接近,但浙江大学还是要高三分。

浙江大学的学科非常齐全,文理工农医管学科精度很高。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A类学科数全国第一,多达39个。A+学科数11个,全国第三。

中科大15个A类,7个A+学科。这个成绩也比较出色,但是和浙江大学相比较,就知道高低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只有理学是全国第二,工学在十名之外。而浙江大学只有理学要比中科大弱,浙大的工学全国前五,农学全国第一第二,还有其他学科大类都是国内顶尖。

  • 所以综合实力上说浙江大学更强,如果只说理学,那么中科大比浙大好。不知道这样的解释是否合理?


老马趣谈教育


总体上当然是中国科技大学好一些。当然两所学校不太一样,浙江大学是工科学校,有小清华的感觉,中国科技大学是理科学校,双方的优势学科不太一样。

浙江大学的创始校长是竺可桢,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始校长是郭沫若。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郭沫若是中国科学院的院长。所以,从这个也可以有一个感觉,好像中国科技大学要比浙江大学高一个层次哦。

从诺贝尔奖得主来看,李政道是浙江大学校友,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中国科技大学校友没有得诺贝尔奖,因此浙江大学要比中国科技大学好。当然了,李政道在浙江大学学习的时间很短,也就2年工夫。

还有,浙江大学的物理教授王淦昌,提出的电子俘获实验来测中微子。他的这个贡献本来也是可以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在这个意义上,国际上欠浙江大学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潇轩


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间比较,从表面上看,浙江大学強,学科评估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可是当中科大未搬迁时,是与清华、北大齐名的新型大学。在大学合并浪潮席卷下,搬迁至合肥的中科大没有好的大学被它合并,只能退居让位于浙大之后,果真如比吗?必须分清情况。

大学理学排名

理学中科大弱于北大,強于清华,浙大排名第九,哪里比得上中科大?

工学排名



浙大工.学排行老三,中科大排名18,哪里是浙大的对手呢!

所以不能笼统地看综合排名,还得看各校的特长。国内综合排名,浙大常排老三,国际排名就不一样!



国际四榜排名,上交、浙大、中科大平均排名均为第4,但因中科大规模不大,国内排名稍居后,国内五榜排名,浙大第三,中科大第七,国内外平均,中科大弱于浙大,但相差不大!

要学理学,去中科大,理学浙大并不很強!要学工,无疑浙大,中科大并不是弱那一点啊!要学农仍选浙大,浙大是工农理三学都很不错的发展较为全面的大学!


亭亭玉立104648451


中国科技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世界一流大学,科研实力可以媲美清华北大。浙江大学是靠合并而成的巨无霸大学,一个学校集中了浙江全省的教育资源,但硬实力还是不如中科大。

以前经常有新闻报道,高考状元放弃清华北大的极力邀请,而去中科大读书,因为想潜心做研究。但从来没有听说高考状元放弃清华北大去浙大,因为真正的学术氛围和教学水平,浙江大学还是不如中科大。


中科大有名的还有少年班,让一些天赋异禀的神童,跳过高中和高考这些程序,直接进入中科大读书。因为中科大的基础科学实力全国第一,而这是中国最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方面。

所以,中科大代表了中国基础科学的未来,这是中国抗衡西方国家最薄弱的部分。而浙江大学,和清华北大一样,过度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忽略了学术的重要性,长期来看对社会没有什么实质贡献。


坚果旅行


要比较这两所学校真不太容易,说哪一所强于另一所必然被说为科吹或者浙吹,而这两所学校似乎在问答里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为了少挨骂,我尽量说数据和事实。

中科大今年刚好成立60周年,浙大去年120周年校庆;浙大大而全,当然也有不少学科全国领先,犹以农,医,工等较为突出;科大小而精,也有部分学科全国领先,以物理,化学,地球物理等基础学科为代表;浙大每年招生6000人左右,科大每年招生1800左右;两所高校同属C9,我们也常把华东五校放在一起说,两所学校基本都属于清北之外的第二梯队。



从国内外排名来说,国际排名中科大往往优于浙大,经常随清北之后排名第三,当然浙大也基本可以排在前五之内;国内排名中科大就比较尴尬,最差的今年排到了第20名,很多榜单都在十名开外,浙大排在前五的时候比较多。当然各种榜单的说服力大家自有判断。

教育第四轮学科评估,浙江大学A类学科共39个,列全国之首,A+学科共11个,在清华北大之后列第三;主要集中在农,医,工,其中农学类专业约占一半;中科大A类学科共15个,A+学科共7个,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天文等基础学科。



科大成立时间短,但是关于科大的传说比较多。比如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中国之大,唯有科大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这是说科大学风纯正;另外有: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生,这是说科大学生培养成果;还有首创研究生院,首创少年班,百分之百自主选专业,这是说科大在教育改革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说法有些是外界流传,有些也是科大人总结的。



关于浙大也传说相对了解少些,但也有些:如20世纪40年代就有“北清华,南浙大”之说,当时在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被称为"中国四强",可见浙大地位之高,实力之强;说明浙大在当时就奠定了江湖地位,另外自然杂志曾称浙大为东方剑桥,也说明了浙大的学术科研地位。还有没说到的欢迎补充。

当然学校不是靠传说吹出来的,也不是排行榜排出来的,两所学校都是好学校无疑,二者的发展方向不太一样,放在一起直接比较并不合适。我只能说,喜欢杭州的选浙大,喜欢科大的选合肥。


象牙塔里讲故事


浙大和中国科大是两种类型的学校。这两所学校都是985首批,同属于华东五校序列,更为可贵的是,两所学校,近些年都展现出非常显著的上升态势。



相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言,浙江大学的学科更齐全,学科布局也更合理,涉及数理、人文、经管、医药、农业等多领域。浙江大学经过多次合并,整合多方面资源,才形成现有的规模。但是,浙大之所以为浙大,并不是仅仅是学科多,而且各个学科的实力也很强大。也就是说浙江大学真正做到了大而强,而不仅仅是大而全,这是浙大胜过川大、山大,吉林大学的地方。

中国科大则不同,这所学校是出了名的小而精。从1958年建校至今,中科大没合并没扩招,每年本科生招生人数维持在1800人左右,1800也被称为中国科大常数。



作为典型的理工科大学,中科大的学科数量虽少,但精度很高,在最近的一次教育部学科评定中,中科大在六个基础学科领域,数理化天地生,全部都为A,放眼国内,仅此一家。尤其是在物理学领域,中科大拥有量子信息的梦之队,郭光灿、杜江峰、潘建伟多次在该领域刷新世界纪录,因为中国科大的突出贡献,中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领跑着量子信息研究。

我们可以这样看,假如把中科大和浙江大学进行比较的话,凡是中科大有的学科通常都不弱于浙江大学,部分学科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但中科大在人文社科、医学、农林等领域,由于缺乏必要的学科布局,则不能和浙江大学相比。最近中科大也在调整学科布局,发力医学领域,安徽省立医院已经划归到科大,筹建了中国科大的医学院,希望能在医学方面有所作为。



中国科大和浙江大学,虽然走的两条路子,但都发展成为了国内顶尖,世界知名的大学,真可谓各具特色,难分伯仲。浙大被称为东方的剑桥大学,而科大则常常被称为中国的加州理工,两所学校都是非常优秀的,是治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作为中国顶尖高校,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力都非常雄厚。浙江大学的发展,具有中国速度的特点,以前的实力没有那么强。赶上合并潮,浙大名望开始了具有神话般的上升,浙江大学排名扶摇直上,目前,有不少排行榜版本,清华、北大、浙大分别排第一、第二、第三的位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处合肥,不占优势,而且这所大学一直比较低调,没有听说合并什么地方高校,搞扩大地盘式的跨越式发展,每年招生计划都是固定的,不扩招,每年不招文科。看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友和出国深造的数据,你就知道了,什么才是大学真正的实力。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他说,国外实验室最喜欢招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业生,我没有调查,姑妄听之了。

其实这两所大学没有可比性,好坏是主观的。浙大的工科比较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基础学科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


编外教育参谋


两所都是c9名校,历史上看,浙大是民国四大名校,竺可桢当校长时,学校师资强大,当时有王淦昌、苏步青、陈建功、贝时璋等大师,后来钱三强也当过校长,当然也培养出了李政道、程开甲、谈家桢、谷超豪等大师;当时浙大有七个学院,1952年院糸调整浙大只剩个不全工学院。复旦是浙大下的一个蛋。现在浙大A类学科数名列高校三强,这点应该有说服力。中科大是在钱学森倡仪下1956年创建,历史沉淀上远弱于浙大,中科大当时用国家的精随在办学,强在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学科数不全;小而精只能这样说;不过中科大与以前比,有种走下坡路趋势,也该反醒反醒。


蚂蚁小农


在头条,重重复复地出现十几条讨论中科大今天与某大学比,明天又与另一大学比,以及如何重要、如何功高盖世等大同小异的类似提问,回答提问的主要作者也是基本相同的几个人,给人产生中科大超越北大、清华、国防大与中院大的假象,这绝非偶然现象,那些比中科大还要牛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大学,为什么不见频繁地出现此类提问?这不得不令人怀疑是中科大那邦光量子伪科技大骗子为了掩人耳目的娇柔造作,旨在制造有利于他们在更长时间内诈骗更多量子股市资金与科技经费的社会氛围!

或许有不少人仍然不相信光量通信、计算与探测等是伪科技,那么请你思考这些连中小学生都认为极荒唐的大笑话,潘建伟大师说量子通信可以实现对真人的异地传输,这明显违背大量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规律与常识;又比如,潘建伟大师说他的仪器已经达到能看清木星轨道上的类似汽车牌照字体大小的分辩率,却又缺少相关照片作证据,这不是明显忽悠人吗?

欲知全面深入地了解光量子伪科技的真相,建议大家请用本人姓名在头条中搜索《池昭新是什么人?为什么质疑潘建伟在量子力学方面的成就?》一文,用标题在头条搜索本人的文章《为什么说潘建伟团队验证贝尔不等式的实验是假的?》 。

本人认为,只有依法治理学术界,才能避免陈进假汉芯事件的重演,当前光量子通信、计算与探测等一系列伪科技的出现,更加显示出依法治理学术界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它是实现科技兴国大战略的根本保障!必须推行学术自由与学术法治并重的方针。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科吹文工团可能好处不少,长期以吹捧自己和贬低别校为荣,为己任。高校永远不是零和博弈,所以在这里不会主动诋毁别校,那么针对科吹贬低浙大的言论,回敬几句。浙大理工农医文管没有弱项,无论哪一科都可以独成一面,如果像中科大一样,单独发展一个科系,想想会是怎样?规模和上交清华差不多。关于合并,全国不合并的高校几乎没有!或早或迟。关于排名,我想没有高校特别关心排名,网媒为了生存,搞些博眼球的东西引诱你评转。关于扩招,这些学校为社会和考生做出了贡献,安徽省医的并入,规模扩大扩招势在必行。关于成果,我们只相信国家,教育部学科评估、国家科研立项拨款、国家科技三大奖和专利发明奖这些指标,其他神吹无任何意义,观众都不傻。某科,无论在哪个平台,水军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难道不怕彻底被水?雇佣军吹逼本校的同时,还贬低兄弟学校。脚踏清北,不知天高地厚,到底它在怕什么呢?因为学科设置有限,确实不如八十年代,还有就是怕失宠,嫉妒心虚荣心很强,两条线宣传运作:虚夸本校吹牛逼和贬低抹黑兄弟学校,这些都引起旁人的阅读反感,包括本人,与两校没有一丁点关系,实在看不过去水军歪曲事实黑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