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里的“黄金果” 文

“黄金周”里的“黄金果” 文/张友直

在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的周至境内,每逢国庆 “黄金周”,也正是猕猴桃成熟飘香的季节,更是果农们忙碌的日子。不过,这样的忙碌,却是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欢乐。

国庆假期,我回到村里。尽管秋雨淅淅,但果树地里,不少果农冒雨摘果子。村子里,有一村民注册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在三间平房里,地上堆满了成筐的猕猴桃,有翠香、徐香、华优等不同品种,个个新鲜。几名妇女正麻利地套袋装箱,打包封装后便交给旁边等候的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不一会儿,称过重量、贴好快递单的一个个箱子便堆成小山一样。猕猴桃合作社负责人亚飞,是我小时候的伙伴。他手机微信中的订单信息不断,只见他一会儿打电话给客户确认地址信息,一会儿又安排人去地里摘桃,十分忙碌。

看着果农们忙碌的场景,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想起了关于农林特产税的过往。那时候,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开始种植猕猴桃。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够发达,果品消费市场还没培育起来,加之对种植户要征收农林特产税,所以,果农辛辛苦苦忙一年,收入却十分有限。记得那时,每到秋季猕猴桃丰收的时候,乡村干部都要协助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征收农林特产税,尽管税务干部磨破嘴皮,讲政策、讲税收法规,但果农却哭穷,一个要收,一个说没钱,那场景历历在目。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开始调整经济结构,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农林特产税这项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税制特征的税种,于2006年被国家宣布取消,这有利于农民减负增收、致富奔小康,确实是一大利好政策。近年,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大,快递物流发达,猕猴桃售价不错,果农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周至县一跃成为全国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美名外传。随着网店和微信的兴起,如今,农民们在淘宝上和朋友圈里卖桃已不再稀奇。大江南北的客户,坐在家里轻点鼠标,滑动按键,上午下单,最快第二天就能收到鲜果。

我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笔账,按照全县42.3万亩种植面积,按照当年税率,从2006年到现在,十多年,仅农林特产税这一项就为广大果农节省了数亿元啊,直接助力果农们实现发家致富的小康梦。看着村里那些果农们从果商或合作社接过售桃款,一张一张数着百元大钞,喜得合不拢嘴,我也大受感动,是党和政府“反哺农业”的好政策让这小小的猕猴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