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阿里版拼多多”?淘寶天天特賣的野心不止這些

提起拼多多,可以記住的關鍵信息是“成立三年便上市”、“賣便宜貨的平臺”。也因為拼多多,五環外人群的需求才被放大在公眾面前。

事實上,早在2010年,淘寶就切入低線城市,針對低收入人群推出了“天天特價”欄目,主打低價和爆款。但隨著新秀拼多多的加入,淘寶與拼多多用戶出現高度重疊。最新的數據顯示,拼多多與淘寶的重合用戶已經達到9580萬。

淘寶自然不願意用戶被大量切走。從去年開始,淘寶就開始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先是上線新功能“拼團”,採用了與拼多多類似的玩法;而後於今年3月推出淘寶特價版App,打起了價格戰;再到如今,淘寶將天天特價升級為天天特賣,開啟了工廠數字化的轉型之路。

據天天特賣總經理唐宋介紹,天天特賣團隊依靠阿里經濟體優勢和海量消費數據,通過銷售預測與行情預測、設立動態定價模型、打通全鏈路服務等措施,完善“C2M”柔性供應鏈的落地,幫助中小微製造企業完成數字化升級改造,實現“生產 - 銷售 - 物流”這三塊核心鏈路的數字化改造。依據消費者反饋,天天特賣能夠實現個性化定製。

“價格戰已經過時,價值戰才是未來;價格不是重點,產業鏈升級才是阿里看重的關鍵環節”,唐宋說。天天特賣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打造1萬家天天特賣定製工廠,幫助它們數字化升級。

但事實上,拼多多已經先一步對中小工廠展開數字化改造,還打造了C2M模式的“拼工廠”——這正是拼多多的“爆款生產地”。拼工廠以商品為顆粒度,減少庫存,為廠商提供大量接觸消費者的機會。

讓拼多多及淘寶天天特賣都傾心的C2M模式,全稱為Customer-to-Manufactory(顧客對工廠)。該模式逆轉以往從工廠到用戶的傳統零售思維,由用戶需求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反向訂購,藉此驅動生產製造。“定製化產品+壓縮供應鏈”減少了中間流通加價環節,因而商品具備低價、高品質的特性。

從時間線來看,天天特價後拼多多一步對工廠展開數字化升級改造,似是要打造“阿里版拼多多”。但看似模式相像的兩家,實則思路、軌跡不盡相同,各家也都打著不同的算盤。

拼多多依託微信10億用戶,憑藉社交生態穩固自己在低價市場地位,其C2M模式更側重於為商家和消費者服務,讓小成本商家品牌化,用戶則能買到高性價比產品。拼多多還將重心放在了農產品“互聯網化”上,試圖實現“以貨找人”,用逆向思維幫助農民用戶走電商道路。

天天特賣則更多是在向阿里的新制造商業版圖看齊,在馬雲看來,新制造將是非常廣闊的市場。向C2M模式升級的天天特賣,也似通過對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的方式,切入新制造市場。天天特賣的品牌升級,本質是實現供應鏈更深層次的整合。

不僅如此,天天特賣還不斷嘗試新的玩法,未來將聚合電商生態和直播生態,吸引更多主播、達人、明星入駐,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簡而言之,阿里的野心是將觸角延伸到商品生產的源頭,把儘可能多的製造業企業連接到阿里的生態中來,從而使商業體系形成一個更大的閉環,藉此穩固阿里的生態。

從這個角度來看,淘寶天天特賣或許並不打算做“阿里版拼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