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翻開歐洲地圖,大家就會發現高加索以西的歐洲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在冷兵器時期不利於兵團的大縱深形動、也就不利於統一。歐洲傳統的城邦制文化更催生無數小國,加之各國之間文化、語言、宗教差異明顯,很難融合,這也造就了近現代歐洲地方不大,國家眾多的分散局面。

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巴爾幹半島以南斯拉夫人為主,斯拉夫人與日耳曼人、凱爾特人並稱為“歐洲三大野蠻民族”,但斯拉夫人本身又分類為西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東斯拉夫(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以及南斯拉夫,顧名思義南斯拉夫就是南部斯拉夫人形成的國家,但南斯拉夫更像是一個語系概念而不是國家民族概念,因為在南斯拉夫人聚集的巴爾幹半島彙集了太多的民族語言宗教,雖然鐵托時期曾經把他們整合為類似於蘇聯的大南斯拉夫,但隨著冷戰的結束南斯拉夫分奔離析。

先大概捋一捋南斯拉夫地區國家的構成

(1)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可以算是唯一真正的南斯拉夫國家,他以斯拉夫人為主,信仰東正教,國土面積略小於韓國,總面積為88361平方公里(含科索沃),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

(2)克羅地亞

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盃上打入決賽的克羅地亞著實令世人刮目相看,克羅地亞面積狹小(56594平方公里),200多萬人口。以斯拉夫人為主,信仰以天主教為主。

要說克羅地亞是個地地道道的小國,但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淵源很深,雙方都是7世紀時期湧入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克羅地亞語和塞爾威亞語同源,相似度很高。但在遷徙過程中,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為爭奪領導權打的不可開交,而不同的位置又決定了他們雖然同源發展方向不一致,中世界的塞爾維亞一直屬於奧斯曼帝國勢力範圍,所以塞爾維亞人保留了東正教傳統,克羅地亞則處於奧匈帝國地理範圍,大多數國人因此改信天主教,這一差異帶來了巨大的分歧,二戰時期,克羅地亞政權“烏斯塔沙”集中屠戮塞爾維亞人,據以色列的亞德-瓦舍姆大屠殺資料中心統計:約50萬塞爾維亞人被殺害,25萬被驅逐,20萬被迫改信天主教。在最大的集中營亞塞諾瓦茨,約10萬被屠殺,其中多數是塞族人。就連墨索里尼都看不下去,以至於後來塞爾維亞尋求意大利保護,當然塞爾維亞也屠殺了不少克羅地亞人,但與克羅地亞相差甚遠。

(3)斯洛文尼亞

一般認為斯洛文尼亞人也是斯拉夫人的後裔,克羅地亞語屬於斯拉夫語系,但他們進入巴爾幹半島較早(大概公元前500年就完成遷徙),文化上與後來的塞爾維亞、克羅地亞也存在差異,且由於長期受到奧匈帝國影響,他們信奉天主教。

(4)馬其頓

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馬其頓是個很有趣的國家,大名鼎鼎的亞歷山大大帝就是馬其頓人,但其實與現在的馬其頓關係不大,亞歷山大的馬其頓是希臘人時期的馬其頓,確切的說亞歷山大大帝是希臘人,現代馬其頓以斯拉夫人為主,都是公元七世紀斯拉夫人大遷徙以後建立的國家,只不過鳩佔鵲巢。馬其頓歷史上一直被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奧匈帝國爭來爭去,後分為南馬(正統希臘人)和北馬(斯拉夫人),現在的馬其頓是北馬,北馬信奉東正教,和塞爾維亞同源,但最近幾年馬其頓人非說自己繼承了亞歷山大的衣缽,要認人家為祖宗,和韓國人非說自己是蚩尤子孫差不多,為此和希臘吵的不可開交。

(5)波黑

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波黑在上世紀90年代一直在打仗,究其原因就是民族太多,波黑原本是正統塞爾維亞人,早期曾建立波斯尼亞王國,他們信仰東正教,講塞爾維亞語,與塞爾維亞最親,但由於中世紀長期被土耳其人統治,為了鞏固自身地位,土耳其人連哄加騙讓許多斯拉夫人改信伊斯蘭教,巴爾幹半島能鬧成這樣,有一大半怪土耳其。現在的波黑,以穆斯林為主,克羅地亞、塞爾維亞都有,不打架才奇怪。

(6)黑山

黑山全國只有64萬人,你沒有看錯,就這麼多,他們是斯拉夫人後裔,講塞爾維亞語,信仰東正教,雖然在公元12世紀曾短暫建立小國家,但此後一直與塞爾維亞在一起,黑山也是最後一個脫離南斯拉夫的國家。作為歐洲最窮國家之一,黑山獨立毫無意義,只不過是被一部分政客蠱惑的結果,加之塞爾維亞嫌棄黑山窮,拖累自己,對黑山獨立無所謂,最終造成兄弟分手的結局。

(7)科索沃

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雖然科索沃沒有完全被承認獨立,但已經既成事實。科索沃獨立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科索沃以阿爾巴尼亞人為主,原本就不是斯拉夫人,甚至有研究認為科索沃是阿爾巴尼亞的起源地,他們講阿爾巴尼亞語,信仰伊斯蘭教,只不過歷史上被塞爾維亞征服,有機會獨立自然想獨立。

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如果讀者有耐心看到這就知道了,南斯拉夫太亂了,壓根就不可能尿到一壺裡,1918年第一次出現南斯拉夫王國,更像是這些飽受欺凌的小國報團取暖,幾百年夾雜在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之間被踢來踢去,做夠了二等公民,即使不對付,好歹比給人家當狗強。但即便如此,彼此之間也是內鬥不斷,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的大屠殺就是個例子,等到鐵托上臺,用自己的威望和權力把這些國家民族捆在一起,獲得了暫時的安寧,但長期來看,分裂不可避免,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矛盾,克羅地亞出生的鐵托刻意把波黑馬其頓從塞爾維亞分裂出來,單獨管轄,在當時看不出嚴重後果,南斯拉夫分裂的時候才開始顯現,這也是許多塞爾維亞人記恨鐵托的原因之一。

而也正因為小國眾多,歐洲人自古以來就不像中國人那樣具備大一統意識,分開就分開獨立就獨立,不強求,未來巴爾幹的國家有沒有可能再次攜手,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整個歐洲都有走向統一的傾向,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們只處在歷史一個截面,將來的一切都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