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平均負債12萬,“自殺式消費”死循環

90後平均負債12萬,“自殺式消費”死循環

一說到程序員,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月入五萬,過得卻像五千”。

而在90後身上,他們卻似乎反了過來,大有“月入五千,卻要過得月薪像五萬”的趨勢。

存款是不可能有的,就算手裡只剩600,也要拿出520給女朋友發紅包。

“自殺式消費”已經成為年輕人群中的普遍現象。

90後平均負債12萬,“自殺式消費”死循環

據悉,90後的平均負債,已經達到了月收入的18.5倍。在整個亞洲同齡人裡,排名第一!

就是說,小明月薪6000,卻可能欠債11.1萬。

“3號中信爸爸,7號微粒貸爸爸,8號平安爸爸,10號花唄借唄爸爸,23號廣發爸爸……”

銀行每月的準時問候,比父母還貼心。

01

手有餘糧,心中不慌。

愛存錢是我們父母輩的典型特徵,因為他們這一輩人是吃過苦過來的,知道儲蓄的重要性,所以他們的儲蓄率最高時能超過46.5%。

而到了90後這一代,基本沒有經歷過吃不飽飯的日子,所以也變得不那麼愛存錢!

“辦公室裡三代人,70後存錢,80後投資,90後負債。而90後的父母在替孩子還貸。”這是一句戲謔,也是一個普遍性真相。

當三代人談到錢的時候,反應是不同的:

90後平均負債12萬,“自殺式消費”死循環

90後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消費信條。

“看到新款出來就直接買了,回頭去做個同色系的指甲,剛充了5千的美容卡。”

“羨慕羨慕,哎,中午吃什麼?”

“吃土。”

“……”

他們嚮往中產,外表光鮮。追逐中產的品位和生活方式,追求品質生活。

成長在電視網絡普及的時代,偶像劇裡的光鮮烙印在腦海裡。

90後平均負債12萬,“自殺式消費”死循環

90後小文進了一家大型廣告公司,在這裡工作沒多久,就慢慢被環境影響,以破產階級的財務實力過上了資產階級的情調生活——名字必須英文的,穿戴必須牌子的,包包最好限量的,外賣不能重樣的。

每次在商場的試衣鏡前偷偷看吊牌上的價格時,小文都會想起那句職場箴言:你消費了什麼就代表你是誰。

升級的生活憧憬過無數次,可是降級的生活,小文不敢想。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大城市的社交圈,月入五千和月入五萬的人在共享同一套消費主義。

很多的體驗和高物價的東西,現有的消費實力無法滿足,只能通過借貸。

02

在天貓品牌銷售榜前五十名中,90後用戶群比例超過六成。

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陷入了消費主義陷阱,各種各樣促銷應付不過來,

一年一次雙十一就足夠掏空你幾個月。

花錢一時爽,還款火葬場。

1.7億90後中,有4500萬人開通螞蟻。“雙十一”當天,花唄至少給8000萬用戶追加了1760億信用額度。

用了花唄以後,月均消費1000元以下中低消費人群的消費能力瞬間提升了50%。

透支消費給了年輕人一種幻覺,“買得起,我還有錢”。

數字支付給了另一種幻覺:“沒花多少”。理由簡單:以前花錢,真金白銀紅票票一張張從錢包裡拿出去,那是看得見的肉痛,現在只要滴一聲,錢就花出去了,看著就是幾個數字 —— 刷掉一萬都沒覺得是刷自己的錢。

據悉,90後平均負債12.79萬,分攤到月,也就是每個月收入至少高於6917,才能還得起。一半的貸款是用於消費,還有三分之一,用於“拆東牆補西牆”。

90後平均負債12萬,“自殺式消費”死循環

“我不工作吧,沒錢,工作吧,還是沒錢。”難不成還有中間商賺差價???

月初領薪資的時候特別開心,但信用卡賬單一來,工資卡上所剩無幾。這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其實,跟父輩相比,90後的收入真不算低,只是生活消費水準與工資不匹配,才會造成“窮”的假象。雖然已經工作好多年,但幾乎沒有積蓄。

在漲薪速度遠遠趕不上消費慾望增長時,就陷入一種被稱作“自殺式消費”的死循環。

2018年第二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的信貸總額,已經高達756.67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10年僅為76.89億元。8年間,漲了將近10倍。

透支信用卡正在成為社會趨勢。

90後平均負債12萬,“自殺式消費”死循環

還有一個原因:壓力。作為年輕人本身的安全感正在降低,被這個社會帶來的壓力不斷打破邊界。這個社會認為,有車有房,才是一個家庭的標配。在房價上漲的歷史浪潮中,70後是買房獲益最多的一代人。而九零後,憑藉自身多數買不起房。

“房車買不起,蘋果手機還買不起了?”

“工作壓力那麼大,買點好的犒勞一下自己,愉悅一下”

這種補償性心理,讓年輕人沉迷於“買買買”。

90後平均負債12萬,“自殺式消費”死循環

一個90後的破產是如何開始的?起初,只是想買一部新上市的iPhone,月還600,完全負擔得起。

後來,想買的越來越多,於是開通了信用卡、花唄、網貸,拆了東牆補西牆,分期不行就套現。

只是,借來的人生要拿什麼來還?

消費這件事情牽涉了太多自控的因素,而自控、自律這些特質都是反人性的,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掌握其規律,遊刃於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