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身份证、驾驶证、医保社保、公积金等有望异地办理

行政审批线下环节大幅缩减、便民服务事项加快异地办理、办事大厅提供错时服务……近日,《安徽省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对外发布,提出众多有力措施,要把安徽省打造成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

安徽:身份证、驾驶证、医保社保、公积金等有望异地办理

行政审批线下业务环节缩减1/5

今后,安徽省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无论是线上办事,还是在实体大厅办理业务,都将提速、提质。

方案要求,全省积极推行“马上办”,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等候时间。推动一般事项“不见面”、复杂事项“一次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原则上一次办结;需要现场踏勘、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的,实行马上响应、联合办理和限时办结。同时,深化网上办理深度,重点推动业务量大、群众办事频密、往返次数多的服务事项的流程再造,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共享化。

已在实体大厅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补填网上流程。安徽省将整治线下办理时间长程序多问题,年底前承诺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再压缩1/4,办理环节再压缩1/5。随后,安徽省将公布各层级政府“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按规定时间实现全覆盖。

驾驶证、公积金等有望异地办理

居民身份证、驾驶证、出入境证件、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等事项,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方案明确,将加快推进此类便民服务事项的互联互通、在线可查、异地可办。各类便民APP,也将出现在大家眼前。

今后,安徽省将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首席服务官和数字化审图、告知承诺、邮政或快递送达等便利化措施,推行预约办理、同城通办、异地代办、跨层联办、智能导办、一对一专办等多种服务方式,解决企业和老百姓反映突出的耗时长、来回跑等问题。按照要求,政务服务中心应当设置自助服务区,根据群众办事需要,配备复印机、高拍仪、多功能一体机、自助照相间等服务设施。同时,严禁业务量大的热点服务窗口限号行为,督促建立健全应对预案,适时调整服务力量。

据悉,今年9月,安徽政务服务APP“皖事通”已上线运营,让298项便民服务实现指尖办理。

明年11月前申请材料减少六成

今年,安徽省在省直单位全面开展“减证便民”整治申请材料多专项行动,共精简51家省直单位申请材料6100项,精简比例达51.86%,并形成了取消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清单。方案明确,“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将继续开展,2019年11月底前,申请材料将减少60%以上。

按照要求,减少证明材料将拓展为减少办事要件材料。其中,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现有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信息共享或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上级部门已经公布取消的申请材料我省对应的一律取消,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中已明确取消的事项对应的申请材料一律取消,开具证明的单位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一律取消,申请材料并非办事必要条件或重复设置的一律取消。

今年11月底前,申请材料减少50%以上。明年11月底前,申请材料减少60%以上。安徽省还要求,加强互认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举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