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深受順治寵信,康熙、雍正對他評價也很高,可乾隆說他是奸臣

1644年,在中國歷史上可謂風雲突變,波譎雲詭。這一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朱家江山易主,大明改為大順,李自成過了一把皇帝癮。不久,山海關地動山搖,吳三桂叛明,多爾袞的鐵騎揮師南下,進駐北京。剛剛建國的大順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大清。

此人深受順治寵信,康熙、雍正對他評價也很高,可乾隆說他是奸臣

一個年頭裡出現了三個政權,這讓大明朝的舊臣們亂了頭緒,一會叛明成大順臣子,一會叛順成大清臣子。如果足夠細心,我們不難發現崇禎執政的最後一年,一心跟隨朝廷的大臣已經不多了,有氣節的在清軍入關後誓死捍衛大明江山,再次一點的隱姓埋名遷往江南,沒有氣節的索性投降。要說投降的有多少人,筆者只能說很多,具體數字倒也說不上來,反正上朝的時候,投降的漢官可以站成一大排。

在投降大清的前明重臣中,有兩個人有足夠的影響力,一個是洪承疇,一個是金之俊。關於洪承疇的文章筆者寫過不少,在此就不累述了。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金之俊。

金之俊,吳江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到了崇禎末年已經官至兵部右侍郎。李自成進北京後,金之俊投降大順。清軍入關後,多爾袞頒佈了優待政策,只要是前明官員主動來降,官品一律不變。金之俊義又無反顧地投降大清,仍官居兵部右侍郎。時人為此撰聯嘲笑金之俊,曰:“從明從賊又從清,三朝元老大忠臣。”

此人深受順治寵信,康熙、雍正對他評價也很高,可乾隆說他是奸臣

如果我們要是將投降視為小人,反抗視為英雄的話,那麼放在金之俊的身上似乎又不適用。因為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金之俊投降大清不僅沒有做任何傷害前朝的事情,反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起到了積極作用,尤其在捍衛中原漢文化上建有不朽的功績。

那個年代,人死很簡單,活著才難,要想活著又要做出點貢獻就更難。金之俊在投降大清之前,曾派人對多爾袞說:“我有十件事,如果都能答應我,我便來降,如果不能答應,有死而已!”多爾袞召見了金之俊,當面詢問原由,金之俊說:“我提的這些條件,對於滿洲來說並未損害,但對漢人來說,卻受益良多,如果答應了,那麼大清鼎定中原,收復江南將更為順利。”

此人深受順治寵信,康熙、雍正對他評價也很高,可乾隆說他是奸臣

究竟金之俊給多爾袞提出了哪十個條件呢?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十從十不從”。其內容為:

1,男從女不從。(即男人服飾從滿人衣冠,而女人仍穿傳統漢服)

2,生從死不從。(即漢人死後可以按照中原傳統下葬)

3,陽從陰不從。(即祭祀天地、祖宗仍沿用漢人傳統)

4,官從隸不從。(即為官者從滿洲例,而非官員編制的可以沿用漢例)

5,老從少不從。(即老年人可以服從,而少年人可以不從)

6,儒從而釋道不從。(即讀書人從滿洲例,而那些道士、和尚以及三教九流仍從漢例)

7,娼從而優伶不從。(即娼妓服從,但戲子演藝仍按舊規矩)

8,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即漢人做官的服從,但漢人的婚喪嫁娶風俗必須保留)

9,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國號大清不改,但官名仍需沿用舊制)

10,役從而語言文字不從。(賦稅徭役可以採用新制,但官方語言仍用漢字)

此人深受順治寵信,康熙、雍正對他評價也很高,可乾隆說他是奸臣

多爾袞看了這個十個條件後,發現有過分之處,但當時的朝廷為了穩定人心,便同意了金之俊的要求。當然了,金之俊也順其自然地投降了大清。不過從“十從十不從”中我們不難發現,金之俊所提出的這些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漢人的尊嚴,尤其是在文化上延續了中原傳統。

金之俊投降大清後,一直到康熙元年,其官職也從兵部右侍郎升為中和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加太傅,是順治朝最為寵信的大臣之一。康熙九年,金之俊去世,康熙帝賜諡“文通”。一直到雍正去世,大清的三朝皇帝都認為金之俊對大清有功,其評價也很高。

不過,乾隆即位後,開始覺得有點不對頭,最終他發現金之俊暗藏奸詐,尤其對他提出的“十從十不從”恨之入骨,因為這一直限制著滿清統治者改革滿漢文化的腳步。但是這些都被歷朝皇帝視為祖制,他不敢擅自更改。為了發洩對金之俊的不滿,乾隆皇帝將金之俊列入《貳臣傳》。

此人深受順治寵信,康熙、雍正對他評價也很高,可乾隆說他是奸臣

金之俊降清於大節有虧不假,我們可以說他不忠不義,可對於限制滿清法制這個角度來說,受益的其實是漢人,這也是人們一提到他恨不起來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