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科创板!地方政府、券商投行、创投机构已经开始行动了……

瞄准科创板!地方政府、券商投行、创投机构已经开始行动了……

自从习总书记在上海进博会宣布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之后,科创板成为了近期资本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尽管科创板的“游戏规则”还没出来,也不知道哪些企业、哪些投资者能参与其中,但市场各方已经开始了不同程度的着手准备,以及开始了多种揣测。记者了解到,有券商和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对储备的项目进行筛选,一些地方金融办也紧锣密鼓的开展对辖区内新经济企业的调研,而一些新经济企业也对科创板表现得蠢蠢欲动。

1

多地金融办摸底科创类企业

在响应科创板上,地方金融办当属最积极分子。目前,多地金融办频频召开研讨会和到各家科技类企业做详细调研。

在无锡,市金融办在科创板消息后的一周,便发布了《关于做好科创板上市企业摸排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市区金融办按照三个条件对企业进行摸排:第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含量高,有相关专利;第二,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净利润为正优先;第三,近2年来,销售收入或净利润增长较快。同时,《通知》要求市、区金融办于11月26日前,将拟在科创板上市企业情况表进行报备。

在上海,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骆大进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海市科委正在积极推进和帮助科技企业抓住科创板这一重大契机,通过在科创板上市融资,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前期工作中,上海市科委已经推动现有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对照未来科创板的上市标准和条件,积极加快股改。下一步,上海市科委将根据科创板和注册制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企业培训和服务工作。

在湖北,省相关部门也已积极推动企业向科创板靠拢。据湖北省省上市指导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最近在一些上市后备企业中进行了宣传,高新科技企业都比较关注,今年底将选择一批省内优质企业向上交所推荐,作为科创板后备资源。

在安徽,安徽省金融办主任何昌顺在11月14日主持召开了对接上交所科创板工作部署会议。何昌顺表示,省政府要求安徽省要储备一批科创板优质后备企业,扎实做好相关的对接与基础性工作。安徽省股交中心作为省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孵化基地、合肥市作为省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集聚地,要在推动企业赴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在全省树立示范效应。

除了政府金融办之外,创投协会也开展了摸底工作。浙江省创投协会于11月20日发布了《关于推荐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通知》,要求各会员单位在投资的企业中,推荐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协会将尽快上报有关部门。据了解,浙江省创投协会一共有26家会员单位,其中包括天堂硅谷、赛伯乐、安丰创投、光大金控等投资机构。

2

多个券商谨慎展开项目筛查

在IPO过会率偏低、审核趋严的今年,许多券商的日子都显得举步维艰,而科创板的消息无疑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惊喜。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部分券商在拟定内部标准,对具有上市潜在可能的科创类公司IPO项目进行收揽。

“目前我们主要是在之前储备的项目里挑选。”北京一投行人士蔡先生告诉记者,针对科创板,主要会挑选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业务增长特别是财务增长较快、规模不算特别大的企业,而且一定要是人民币架构的公司。“但这类公司中小券商手上比较少,主要在大券商手中。”蔡先生向记者透露,据他了解,上交所已经和一些大券商展开过沟通,征求了一些关于科创板设立标准的意见。“但总体来说,惊喜之余大家都表现得挺茫然的,不太清楚会有怎样的门槛。”

“其实我们也没有提前得到消息,也都是看到进博会上的消息,所以挺突然的,过去二十多天,我们也只是展开了内部讨论。”上海一券商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身边的同行并没有为此而设立专门的部门,因为很多事情还不确定。在他看来,科创板需要理顺很多问题,比如法制上的配套、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等,而目前一切都处于模糊状态中,尽管大家都很积极,但似乎也没法真正做些什么。

事实上,对于科创板的开板,不少券商还有另外的顾虑,就是“这会重蹈新三板的覆辙吗?”“顾虑是大多数的,新三板开板时也很火爆,到后面就沉寂了,这是由很多复杂的问题导致的,如果规则没设定好或者没有坚持下去,很可能又会出现这个问题。”蔡先生担心,正如新三板一样,一开始就炒起来就会产生超额利润,但有了不合理的超高利润就会有各方介入左右甚至改变规则,从而导致不好的结果,“希望一以贯之的坚持市场化,少一点行政干预。”

对于科创板的上市门槛,业界已经纷纷展开揣测。据记者了解,有些券商按照CDR的标准来筛选企业,而有些则以此前拟推出的战略新兴板的标准来筛选。但在蔡先生看来,这两个标准都非常高,不太可能用这两个,“比较可能的是,按照纳斯达克和香港主板的上市标准。”他告诉记者,这也是市场普遍比较能接受的,不高不低,是比较好的筛选机制。

3

创投机构理性争取“头啖汤”

尽管科创板相关细则尚在讨论中,但消息一出即引爆了A股市场创投概念股。此外,多家上市公司在与投资者互动时,也表示旗下科创类的公司也将争取登陆科创板。记者在互动易上查询到,浙江富润表示,旗下公司将根据科创板的上市标准进行谋划;凤凰传媒表示,将竭力推进相关子公司上市事宜;亚厦股份则披露,旗下盈创科技作为完全自主技术创新的公司,具备上市的基础条件;而信息发展披露:在相关条件和政策允许情况下,公司下属企业,未来不排除在科创板上市。

与二级市场一样,一级市场上的创投机构也希望能喝上科创板的“头啖汤”。“我们有在与一些券商投行沟通,等待细则的公布。”深圳一家PE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投资的企业中有两家科技创新类企业,目前正在帮他们梳理企业架构,希望能争取上科创板。

“我们过去一直在关注新经济企业,在这方面广泛的布局,如今科创板即将推出与我们过去的战略是不谋而合的。”前海梧桐并购基金董事长谢闻栗对记者说。不过,谢闻栗也坦言,尽管科创板是个国内资本市场里程碑式的变革,但多数机构还是会保持理性,“我们最近还是看得多投得少,因为估值还没有回归到位,未来预计会出现结构性的分化,还是会谨慎一些。”

虽然推出日期、有关细则等各方面均为明晰,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对科创板却蠢蠢欲动。“我们观察到,的确有些企业原本想到海外上市,现在却想留在科创板的。”上述深圳PE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但他建议,拟上市企业还是应该谨慎一些,毕竟政策未落地,现在急于调整企业上市方向会有风险。

实际上,此前众多企业赴境外上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同股不同权的问题,但如果科创板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依然没法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但多位受访人士认为,科创板突破同股不同权问题的概率很大,“同股不同权是多数新经济企业的特点,也会是未来新经济企业的发展趋势,突破这个限制是早晚的事情。”谢闻栗说。

有创投机构人士反应,有些科创类企业认为自己能上科创板,进而抬高了自己的估值,在谈判中也显得更有底气了。谢闻栗则告诉记者,据他的观察,这个现象并不是很明显,多数企业都仍在观望过程中,而且估值跟宏观经济走向也有很大关系,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仅凭一个科创板是无法支撑起所谓的高估值的。

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则认为,科创板反而会让部分高估值科技企业回归合理价值。“以前高科技企业更多选择海外的资本市场如纳斯达克,或港交所等去上市,这类企业在国内是稀缺的,这也是高科技企业估值升高的原因。对比同期的创业板,创业板在消息出来之后指数不断回调,估值有所降低,但是和海外市场相比,仍然存在估值偏高,也就是说长期来看,科创板的推出会使得部分高估值的科技企业回归合理价值,促进市场实现优胜劣汰,不过这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The End -

  • 创投家”已经与IDG、软银中国、红杉资本、赛富基金、君联资本、晨兴资本、经纬中国、今日资本、联创永宣、联创策源、凯鹏华盈、达晨创投、纪源资本、戈壁投资、海纳亚洲、赛伯乐、浙商创投、东方汇富、联想之星、平安创投、中兴合创、汉理资本、中路资本、优势资本、景林投资、红点创投、龙腾资本、五岳资本、高捷资本、蓝驰创投、光速安振、毅达资本、梅花天使基金、盛大资本、新进创投、麦腾创投、常州创业投资集团等近百家知名投资机构1000余名专业投资人建立合作。

  • 我们只选择知名且规范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潜心为创业者提供商业模式梳理、项目定位、市场推广、融资对接等顾问服务。

  • 微信联系:vcprcn(加好友请务必注明:姓名·城市·项目·职务,以便高效沟通)

  • 项目商业计划书,递交:[email protected],来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