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英文名《Peppa Pig》,豆瓣評分達到了9.2,好於90%的動畫片。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小豬佩奇》的畫風走簡潔可愛的路線,配合鮮豔的馬卡龍色,一看就讓人覺得陽光明媚心情不錯。雖然故事都非常簡單,但節奏明快,笑點突出,不僅寶寶痴迷,大人也不會覺得無聊。

《小豬佩奇》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有人這樣評價這部動畫片:《小豬佩奇》提供了一種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溫和的媽媽、寬厚的爸爸,父母很相愛。

1先說溫和的媽媽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佩奇的媽媽絕對值得我們大多數媽媽學習。她從來不生氣,永遠和顏悅色,不慌不忙,就算不高興也只是一小會兒,甚至從來不大聲講話。因為從來不生氣,所以這種溫和的批評反而更有力量。佩奇幾乎都會馬上認錯,也會很快得到原諒。在育兒這件事上,豬媽媽能堅持原則(比如小豬佩奇和喬治永遠在晚上7點上床睡覺),但偶爾也會允許寶寶們打破規則。有一天,佩奇睡覺前很想看星星,豬爸爸想起豬爺爺有一架天文望遠鏡,但是怕豬媽媽反對,猶豫地說現在太晚了。作為家裡的“領導”,豬媽媽說了一句“或許我們不該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就和豬爸爸一起,帶著佩奇和喬治來到豬爺爺和豬奶奶家裡看星星。旁白裡說,這是佩奇和喬治第一次在晚上外出。作為孩子,他們一定覺得很新奇很開心,這注定是一次難忘的經歷。正是這種偶爾打破規則的小插曲,才會給我們平淡的生活帶來驚喜。

若是換了中國的家長,有幾個會允許寶寶為了“看星星”這樣“不是正事兒”的事耽誤睡覺呢?

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是寶寶童年最大的幸運。

2再說寬厚的爸爸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豬爸爸作為《小豬佩奇》裡的搞笑擔當,承擔了80%的笑點。最經典的一集《豬爸爸掛照片》,每次都把我和小羽逗得前仰後合。豬爸爸是一個上班族,愛吹牛說自己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只要他指路,從來都把地圖拿倒。但豬爸爸運動細胞強大,是跳泥坑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長跑、游泳、跳水、滑冰樣樣精通。豬爸爸還擅長音樂,手風琴拉得有模有樣,還會打架子鼓。作為爸爸,還是要有讓孩子崇拜的才能。

豬爸爸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特別好。他幫助喬治找恐龍的時候,自己先發現了恐龍但沒有說,而是引導佩奇自己去發現,然後大方地稱讚:“幹得好,佩奇!你真是個出色的偵探小姐!”有時候父母不要表現得比孩子聰明,而是要讓他們去“贏”,這種勝利的喜悅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最好方式。

教小豬佩奇滑冰的時候,佩奇第一次滑冰就摔到了,沮喪地說“我再也不滑冰了”,豬爸爸這時候沒有說教告訴佩奇要勇敢之類,而是用自己的摔倒來告訴佩奇,大人也會摔跤,摔跤並不可怕,重新站起來就好。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為了滿足佩奇餵鴨子的願望,貪吃的豬爸爸把僅剩的蛋糕貢獻出來並毫無怨言,也會偷偷在超市把不在購物清單上的巧克力蛋糕放進購物車(豬媽媽在這裡對豬爸爸也表現出了寬容)。這個有缺點的豬爸爸經常被佩奇嘲笑:“糊塗的爸爸!”但他又是特別聰明的爸爸。

小豬佩奇學騎自行車這一集,可能會喚起很多大人童年的經歷。佩奇學騎兩輪自行車,知道後面有豬爸爸扶著,所以不再害怕,等到豬爸爸適時放手,佩奇發現自己已經學會了騎車。雖然佩奇最後撞碎了豬爸爸心愛的南瓜,但豬爸爸說的是:“佩奇,你沒事就好。”這就是非常真實的父愛,平凡中帶著感動的力量。

3最後說父母相愛的力量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小豬佩奇》中,豬爸爸和豬媽媽的互動為我們展示了父母的相愛對孩子的重要性。豬媽媽的生日,豬爸爸給豬媽媽放假一天,和孩子一起為媽媽準備生日驚喜,又是準備早餐,又是做蛋糕,折騰了一天,最後豬爸爸送給媽媽的禮物是兩個人的單獨約會。看著爸爸媽媽穿戴一新去赴浪漫的約會,孩子心裡也會埋下一顆種子,這對他們未來自己建立的家庭提供了一個模仿的範本,核心就是父母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相愛。對於孩子來說,爸爸愛媽媽,會給他們最大的感全感。溫和的豬媽媽不僅對寶寶們和顏悅色,對自己有點懶、愛犯傻、愛逞強的老公也從不批評指責,而總是用一種非常溫柔的態度來對待他。有一天週末,豬爸爸想什麼都不做,就坐在院子裡看報紙,豬媽媽說花園裡“亂七八糟的”,爸爸警惕的問:“這句話什麼意思?”豬媽媽笑著告訴他該割草了,但犯懶的豬爸爸說喜歡這種原始的感覺,沒有動。豬媽媽什麼也沒說,就在一旁靜靜地等待。直到佩奇的球滾進草叢找不到了,豬爸爸才真的要去割草。試問豬媽媽的這份耐心和好脾氣,有幾位媽媽能做到?估計很多媽媽早就咆哮了。到了豬爸爸的生日這天,豬媽媽和孩子給爸爸送上了一雙靴子和一個自制的大泥坑,豬爸爸像孩子一樣開心。幸福的婚姻有一個“孩子定律”: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1.孩子永遠是孩子,丈夫也是孩子。

2.當你的丈夫引起你的不滿時,請讀一遍第一條。

上面這兩句話送給所有的媽媽共勉。

豬爸爸和豬媽媽從來不避諱在孩子面前表達愛。有一次,豬媽媽被困藍莓灌木叢,豬爸爸化身“王子”救出了“公主”豬媽媽,他們在孩子面前甜蜜的一吻。在孩子面前展現父母的相愛,恰恰是教給他們學習如何去愛的最好方式。除了上面這幾點,《小豬佩奇》裡,佩奇幸福的童年還有很多讓人羨慕的地方。

4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佩奇的家庭是個“二胎家庭”。如果說小豬佩奇是本劇當之無愧的“女主”,那麼佩奇的弟弟“喬治”應該算本劇的“男主”。很多很多篇幅都是在展示兩個寶寶之間的互動的。佩奇有時是照顧弟弟的姐姐,有時是弟弟的榜樣,有時他們像好朋友一樣在一起玩,偶爾佩奇還會“欺負”一下弟弟。姐弟之間有競爭,有關愛,描繪得特別真實,也特別讓人羨慕。父母的愛無法取代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可現實對我們而言,多一個孩子可能意味著生活質量的下降。對於很多沒有條件要二胎的家庭,我們只有羨慕的份兒。

5讓爺爺奶奶成為寶寶們的第二照顧者

《小豬佩奇》裡,豬爺爺和豬奶奶的戲非常多。

說句題外話:其實豬爺爺和豬奶奶並不是“爺爺奶奶”。有一集佩奇和喬治住在了豬爺爺和豬奶奶家裡,豬爺爺說這是豬媽媽小時候的房間,由此推斷,豬爺爺和豬奶奶其實應該是佩奇的姥姥和姥爺,這算是一個BUG吧!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遇到困難豬媽媽總想打給豬爺爺,而豬爸爸總是不太願意接受豬爺爺的幫助,可能是怕在“老丈人”面前丟臉吧。說回來:爺爺和奶奶有個很大的菜園子,種了很多蔬菜,還養了一些小動物。豬爺爺喜歡開船,喜歡修東西,佩奇和喬治經常去爺爺奶奶家玩,爺爺奶奶還會為孩子們精心設計一些活動,比如尋寶等。豬爸爸豬媽媽有事外出的時候,也會把寶寶們交給爺爺奶奶照顧。聖誕節,佩奇一家會到爺爺奶奶家一起過節。佩奇和喬治有時還會跟爺爺奶奶一起出海,一起渡假。跟我們很多家庭把孩子交給長輩不同,豬爸爸豬媽媽始終都是孩子們的第一照顧者。豬爸爸是個上班族,豬媽媽也有工作,是在家SOHO,照管孩子的同時還要工作,這對他們來說是很辛苦的。於是爺爺奶奶提供了很多幫助。這不得不說是個更科學的養育方式,既能讓老兩口的生活增添更多樂趣,又不會讓他們太累,也能讓豬爸爸和豬媽媽有了更多喘息的時間。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有人說跟父母之間最理想的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就是不要離得太遠也不要太近,如果你做好一碗熱湯,送到對方手裡的時候喝起來溫度剛好,那麼這就是最適合的距離。

6佩奇的生活裡沒有學習

佩奇是個四歲的小豬,已經上幼兒園了,但《小豬佩奇》裡沒有一集是講學習的,幼兒園教的數數也不過是從一數到十而已。但幼兒園裡學的東西一點也不少,畫畫、體育、樂器、演話劇,還會帶孩子們去露營。佩奇在家也從來不學習,她不是去跳泥坑,就是變著法玩各種遊戲:“沙丁魚罐頭”、“是”或“不是”,“中間的小豬”等等。這些遊戲看起來很有意思,又能鍛鍊思維。這個年齡的孩子本來就應該在玩中學,應該無憂無慮毫無壓力,但我們的幼兒園幾乎都在教小學的內容。小羽三歲半就要

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那就對了!——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小豬佩奇中文版舞臺劇巡演首演落滬 大麥公益陪伴“耳蝸寶寶”歡度六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