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寿董事长:60岁退休太年轻了,会给社会带来恶性循环,你赞同吗?

伏龙苏


之前董登新教授谈到过这个问题,说女工人50岁就退休跳广场舞,这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当时我写过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批判。

这次陈东升说的其实也是这事。

我看了整个采访,上面的截图是关于退休话题的整段话。主要还是说女性退休太早,然后才是中国整体应该提高退休年龄的问题。

虽然中国退休年龄在全球的确是非常低的,国际上大多都是65上下。但是,在中国,国情是很特殊的。

首先:中国是工业化国家,工人居多,根本干不到60多岁

像欧美那些国家为何能延迟退休?一个是人口老龄化厉害,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工厂工人较少,高科技,服务业居多。这些工作对年龄要求并不高。

前天我一个堂哥跟我聊天,他在钢厂上班,50多岁,跟我说想辞职不干了,因为真的干不动了,上班浑身疼。我想之前的董登新教授,还有这次的陈东升董事长,肯定都不从事体力劳动,也很难体会工人的心酸。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所以,中国才有特殊工种退休年龄的规定,男性60,女性50岁。

其次,中国大多数人是退而不休

不像欧美国家,中国是家庭观很重的国家,讲究传承。退休了还要照顾孙子孙女,根本就休息不得。带孩子算不算工作?当然算,这样做虽然很辛苦,但是为了给孩子减轻负担,任劳任怨。就算没有带孩子的任务,很多也会找点事干,再挣点钱,给孩子减轻负担。

中国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的,像整天没事干的,真的很少,教授和董事长要深入基层,五六线看看。或许陈董关注的都是高净值客户,人家也说了,想住进泰康的养老院,得200万才可以。。。

借鉴欧美经验可以,但是要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等哪天中国人均收入达到欧美水平了,再谈退休年龄接轨,到时候可能也就少了很多工人了。这个时间,我认为至少要等30-50年以后了。


赵冰峰财经


说这个观点的人,完全是吃着好饭算计着吃不上好饭的人。属于脱离实际、甩包袱的简单思维。

首先,现在不少人40岁以后都比较难就业了,何况是60岁以后的人。

大部分人都是在民企养家糊口的。看到了一个截至2017年底的数据:民营经济吸纳城镇就业超过了80%,对新增就业贡献的占比超过90%。这个就表明,有铁饭碗的毕竟不是占大多数的。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35岁是许多行业招聘的分界线,35岁后的人要想让人生持续平稳、繁荣,就已经要破解许多难点、难题,已经要面对多种重力、压力。

还应当看到,不仅是小公司对年龄大的人比较拒绝,而且大公司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这里就不举例,有关的报道或多或少可以看到。

其次,延迟退休是基于社保缴费年龄线的。

到时候就不了业,或者创不了业,没有经济来源,连缴社保费用都会挺难的。如果没有在延迟退休的同时,打通“60后”就业通道,能说这样做会给社会带来良性循环吗?

现在缴的社保,是基于退休后的基本保障,很多人拿到退休金并不一定能满足老年生活。60岁之前,人们已经在谋划老年生活,比如说炒房、炒股,能说房民、股民都是投机吗?还能说以房价崩盘为快意吗?没有了这些,商业保险又不靠谱,老年生活的“弹药补给”从何而来?

现在的社会福利水平是在不断提升,但要想老年生活平稳一点、幸福一点,60岁以前还是要做出很多的规划与努力,60岁以后还得比较依靠子女、投靠子女。人的一辈子冷暖几十年,不能总是一直在打拼、一直在奋斗,总得给自己留一段安静与幸福的时光吧。

不能老是把社保运营失败、生育率低的日本当做例子。生育多了要有成本,延迟退休了也要成本,没有成本来源怎么能实现得了?“多点时间、多点人缴费,少点时间拿钱”是一种想法,但可靠的出路应当并不仅于此处。


波士财经


60岁退休太年轻了吗?或许,这站在大城市无忧无虑退休男女的角度思考问题,但实际情况下,真正无忧无虑的老年人真的不多,在农村地区不少退休夫妇退休金非常少,完全不足以用在日常生活开支之上。至于大城市的退休人员,目前生活开支不少,但机关事业单位与普通职工退休薪酬存在较大的差距,养老金替代率有本质差距,如果退休金再7、8000元的水平,那么在大城市享受退休生活确实不错,但如果退休金只有2、3000元那就显得并不够用,更何况是退休金更少的群体了。与此同时,更关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就业人员趋于年轻化,失业年龄也趋于年轻,甚至会因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中年重疾危机,家庭支柱一旦倒下,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基本上垮了,因此对延迟退休不能够一刀切,区别对待,应该自主选择是否延迟退休,多劳多得,不要制定统一的标准。


郭施亮


中国人讲究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陈东升作为知名企业董事长一点都不懂事,作为公众人物,一把年纪,胡言乱语,德不配位。

建议:把陈东升泰康人寿的董事长职务撤销,让他去搬砖头,扫大街,搬到70岁,扫到70岁,他就知道60岁退休的好处了!如果我当大公司,大企业的董事长,拿着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工资,奖金,我也巴不得当到死为止。所以做人夏虫不可言冰,你不知道,不懂劳苦大众的活着不易,不说话人家还当你是个人物,开口乱说胡话,真是拉低了整个泰康人寿的形象和智商。


奋斗-牛牛


这个陈东升你没有父母吗?你没有做人的道德底线吗?你们保险业就是一个合法的传销组织,暴力集团,你知道现在这社会有多少制造业倒闭?有多少四.五十岁的人没工作,他们是怎么生活的?你有什么资格说这话?你是能代表政府还是能代表广大的下岗群众?你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社会的蛀虫!


帅锅888点888


我来回答泰康人寿董事长关于延迟退休、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和鼓励生二胎的言论。

第一个:关于60岁退休太年轻问题。陈东升说的中国在全世界退休年龄中,是比较低的,俄罗斯跟中国差不多,美国是67岁,其他如德国、英国、日本为65岁。与全世界相比,中国是比较早的,但你要换一个位置思考,中国能跟这些国家相比吗?我们的幸福指数,跟人家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要我们的幸福指数、生活舒适度和生活成本跟美国一样,我67岁退休也没有意见,

何况,我们的健康指数、寿命也不如人家。人家人均寿命能够达到78.6岁,我们呢?73岁左右,跟人家相差5岁。幸福度就更不用说了,美这些国家的收入比我们低吗?房价有我们高吗?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人家完善吗?我们的生活成本比人家低吗?我们的教育、医疗、吃穿住行等有人家低吗?


人家拿着高工资,享受低物价,我们是低工资,享受高物价,一个房子,都可以让人娶不到老婆,一个彩礼,就只能让农村男人打单身,我们拿什么去跟别国相比呢?如果我们的幸福指数跟人家一样,延长退休,估计大家都愿意。

我们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导致我们常年成为房奴、孩奴,导致我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是为了生存而生活,人家是为了生活而生存,生活质量不一样,寿命都不一样,咋比呢?


虽然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减轻养老的负担,还可以解决青年劳动力紧缺问题,但因为我们常年高生活成本,缺乏幸福指数,导致我们早早都成了老人,60多岁,你还能干的动吗?

老外60多岁,身体杠杠的,我们60多岁,老态龙钟,走路都萎靡不振,即便继续在岗位上,也没有那个精力了,心思也不在工作上了,继续工作,有什么实质意义呢,只是过混日子、拿工资而已。

我身边朋友一些单位,很多人50多岁,完全处于混日子状态,就等待着退休,根本就不好好干活,这是很多单位的普遍情况,50多岁如此,你还让他们60岁以后,能发什么光和热呢。


所以,我觉得陈东升的观念是错误的,没有拿我们跟人家的生活成本、健康指数、寿命指数、幸福指数做对比,更没有跟人家的各种配套设施相对比,而是一味地拿年龄来对比,如此,是一叶遮目眼界。老陈是大公司的董事长,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恨不得干到八十岁退休呢,如果他是一个小小员工,还会这样说吗?

至于鼓励计划生育和放开生二胎、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问题,因为我们生活压力太大,即便放开了,估计生的人还不是太多,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减轻老百姓生活成本,特别是孩子受教育成本、看病和买房成本太高问题。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大家可以向纪检部们举报他,估计他不会清白的,我就不相信查不出事来,让他缺德


涅磐9048


如果这个董事长觉得60岁退休太早,广大人民请求立即解除其职务,下放到泰康一线做保险营销员体验生活,先做10年看看,如果他有兴趣可以让他做到70岁、80岁。


嵩山明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陈东升作为一个企业保险公司的董事长,他所说的60岁退休对于社会来讲,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从人才是社会财富讲是对的,目前中国已经在调整退休年龄的问题。但是陈东升把退休当成社会恶性循环,这样的说法与态度是不能让大家接受的。特别是我们国家从长期的实践中,一些劳动岗位的强度与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包括肺晰病等还有高原野外工作,常年在日照与噪声中工作,让许多劳动者患上职业病与职业畸形。因此国家从劳动者保护的角度,对于特殊地区与岗位的补贴,反映出国家政府的重视,同时也是客观需要的。

相信国家有关部门不会因为泰康人寿保险陈东升董事长的说法,就会,改变国家的大政方针,更不会取消劳动保护,这是现代社会与经济社会必然的要求。同时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原则。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陈东升的讲话太过重视。其实陈东升更多的是吸引大家的眼球,故作高深而已。

目前中国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了,生育二孩政策的放开就是直接对冲老龄化的问题。再有国家处于经济转型期和与科学技术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客观上社会工作岗位的不足,就业形势严峻。这样让老同志退下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至于陈东升老人退休是社会恶性循环就更没有理论与实践根据的,只能说是过激言论,不用理会。



时刚军


如果大家还记得,国家早就出台了从2023年开始延迟退休的讨论搞。

请大家看一看他的身份,他不是政府部门人员,他代表不了政府。

为什么陈东升要这样说呢?不要忘了他是搞人寿保险的,他和新东方的俞敏洪一个套路——为自己的企业宣传 。

任何一个企业不宣传就会被忘记,如果做广告花钱不少,效果不见得好,而如果利用媒体说一些比较过激的言论,其宣传效果比广告好太多。

几乎不花钱缺可以达到广而告知的目的。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这些都是非常高明的手段。

看着吧!后续还会有某(些)个企业家又冒出一些惊人的言论。

苦了我们这些网民了,义愤填膺的讨论,却不知道替老板们送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