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辆车顶着个探照灯?山炮!那是激光武器,射程是美国的2.5倍

激光,意思是原子受激辐射而发出的光,因此简称叫“激光”。激光被誉为是20世纪以来,继半导体、核能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大发明”。因为激光具备高度的准确性、方向性、散射小、光源纯正、能量密度高等诸多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过最主要的应用,还是在军事方面。

那辆车顶着个探照灯?山炮!那是激光武器,射程是美国的2.5倍

在刚刚落幕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展示了一款全新的LW-30型近程激光拦截武器,引来了各国军方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款激光武器的性能堪比美军LaWS激光武器系统。而在机动性、实战性以及成本方面,则明显由于美军系统。

那辆车顶着个探照灯?山炮!那是激光武器,射程是美国的2.5倍

激光理论最早于1917年由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最先发现了激光。而最初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是瞄准和测距。早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军轰炸著名的清化大桥和杜梅大桥时,就使用了第一代激光制导炸弹。这两座历经上百次轰炸,被美军飞行员称为“令我们声名狼藉的桥”,最终就是被激光制导炸弹命中摧毁。由此,人类战争开始从大规模面轰炸进入精确打击的时代。而同理,激光测距仪如今则广泛使用在坦克、装甲车以及飞机对地攻击等多种武器系统中。

那辆车顶着个探照灯?山炮!那是激光武器,射程是美国的2.5倍

歼10B挂载的GB1激光制导炸弹(500公斤)

虽然在制导和测距方面应用很早,但激光本身能量密度高的特点让其从一开始就有作为打击武器的潜力。美国在1990年代开始的ABL项目,就是迄今最大的机载激光武器。ABL飞机用一架波音-747型飞机改装,在机头部分装备一套光学汇聚系统,可以将6束激光光束汇聚为一束,然后对目标实施打击。该机目前一直处于测试状态,它曾经在500公里距离上击毁弹道导弹靶弹。

那辆车顶着个探照灯?山炮!那是激光武器,射程是美国的2.5倍

虽然大功率激光武器系统功率强大,威力惊人,但是同样带来的问题是能源消耗巨大,即使是波音-747那么大的飞机,其携带的能量也仅够ABL发射5-6次。所以,各国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小功率短程拦击用激光器。因为和传统的多管加特林炮相比,激光具有精度高,射速快的优势,可以不需要计算提前量,直接做到指哪打哪,从而大大简化观瞄系统;同时,激光拦截系统没有弹药储备的制约,武器也不会因为连续射击导致过热,只要保持能源供应不中断,就可以无限射击,具备远超加特林炮的抗饱和打击能力。特别是,小功率拦截用激光器体积相对较小,能耗也较少,因此具备战术意义。

那辆车顶着个探照灯?山炮!那是激光武器,射程是美国的2.5倍

以美国的LaWS为例,该系统的整体造价虽然高达4000万美元,但是使用成本极低,系统总功率约为37千瓦,射击一次的成本仅0.59美元,整个系统有效射程10公里,具备多重拦截能力,目前已经装备在美国海军的船坞登陆舰上进行测试。而我国本次在珠海展示的LW-30型激光武器相比美军的LaWS系统而言,功率更小,仅有30千瓦,射程却达到了25公里,超过美式系统的两倍半!而最重要的是,LW-30系统全部装备在重型军用卡车上,而且其配套的战斗方舱是模块化的,可以方便的拆卸和组装,这也让LW-30系统不仅可以陆基部署,还可以装舰使用,甚至装备在大型飞机上,承担近防任务。

那辆车顶着个探照灯?山炮!那是激光武器,射程是美国的2.5倍

从LW-30的武器性能上看,已经和美国同期激光武器系统基本相当,再联想到数月前,美军曾经抱怨称美军驻吉布提的飞行员在“路过”中国驻吉布提后勤基地时“遭到强光照射”而感觉不适,也许,我们的激光武器早已实战部署,而我国激光武器的防御目标,没准儿就是喜欢偷窥的白头鹰。(利刃龙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