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40多萬軍隊,蜀漢只有9萬,諸葛亮為何還要北伐?

用戶69290716


234年的冬天,對於蜀漢來說,顯得格外寒冷。從五丈原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丞相諸葛亮病逝。自此,丞相一生未竟的北伐事業就此付諸東流。

對於諸葛亮的北伐,無論是後人還是當時的人態度都不盡相同,有的人認為北伐是正義之舉,有的人認為這是窮兵黷武,加速了蜀漢的滅亡。田餘慶對此的評價是“積年無成”。三國當時的人也有過“空勞師旅”的評價。當然也有著“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的高度評價。

先不管評價如何,先看看諸葛亮北伐的主要過程。受小說影響,後人認為他六出祁山,但實際上北伐中只有兩次是從祁山出兵的。從228年到234年的北伐中,主要過程如下:第一次從斜谷埋下伏兵,自己進攻祁山,由於街亭的失守,不得不退回漢中;第二次當年冬天,從散關出兵圍陳倉,一直沒攻破,魏國又增兵,蜀軍只好再一次退兵;第三次則是進攻武都、陰平等地,這一次則是魏軍先行退出;第四次諸葛亮再一次包圍祁山,由於後主聽信讒言,蜀軍糧草又不夠,只好退兵。第五次諸葛亮屯兵五丈原,準備與司馬懿作持久戰,無奈,天不遂人願,同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軍盡數退回漢中,北伐自此結束。

縱觀整個過程,我們都可以看到皆是無功而返。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何還要一意孤行,將北伐事業進行到死方休呢?或許,以下幾方面的考慮才是諸葛亮北伐的目的。

首先是為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正像他自己說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由此可知,北伐是為了完成先皇的遺志;其次,諸葛亮對於蜀國和魏國的局勢有深刻的認識,魏國加強了內政的建設,自己坐以待斃的話,只能自取滅亡,所以不妨先發制人,尚有一線生機,一來可以獲得軍馬,另外也可以佔據土地,為日後發動戰爭作準備。蜀地雖然好,割據一方尚可,但要一統天下的話,蜀地則是一個死地,必須出蜀才可以,所謂“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是也。所以北伐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與其等敵人強大了再北伐,不如趁現在敵人還在發展時期北伐,“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正是這個道理。北伐,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耗魏國的國力,減緩魏國的生產恢復速度,延緩蜀國的滅亡時間。北伐其實也是一種消耗戰術,給對方造成軍事壓力,對方被迫防禦,會消耗掉國力。

其次,蜀國的勢力集團也存在著矛盾,北伐正是為了轉移矛盾。蜀漢裡面有著幾大集團勢力,當年劉備巧取豪奪益州之後,益州原班人馬地位不高,到了此時矛盾已逐漸激化,諸葛亮想通過戰爭轉移矛盾,奉行的是“安內必先攘外”的政策。

最後,有種原因就是人們猜測說諸葛亮是權臣,擁兵自重,通過北伐可以將皇帝玩轉於掌中,建立功勳,從而取而代之。雖說北伐是為了“興復漢室”,但難道一點私心也沒有嗎?據說,一次李嚴建議諸葛亮加九錫,諸葛亮不僅不生氣,還說如果北伐成功,加十錫又如何。大家都知道九錫意味著什麼,而諸葛亮說出這樣的話,完全一個忠臣該說的話。從給劉禪的上奏——《出師表》中也可以看出態度,完全就是事事都得聽命於自己一樣,對皇帝頤指氣使,言語裡充滿了指責。北伐正好是個機會,自己能獨攬軍政大權,為下一步篡位建立足夠的威望。

大家認為諸葛亮北伐是基於什麼考慮呢?


協虎戰爭史


答案就在這幾張地圖中。

一般人眼中的三國版圖:

一般人的思維:哇塞,吳國和蜀漢地盤好大,很強盛啊。

二.然而,這才是真實的三國版圖

1.這是主要城市分佈圖:中原曹魏星羅密佈,偏居蜀漢形單影隻

2.三國地形圖:曹魏盡佔中原膏腴平原之地,而蜀漢只有可憐的一點點成都平原。平原有利於更廣泛的種植糧食作物,適合經濟發展。

3.三國人口密度圖:曹魏幾乎沒有多餘之地,所有土地都有人口居住。而蜀漢有大片無用國土,空有領土,但沒有人口。

三.總結

可見,漢末十三州,曹魏佔了九州半,吳國佔了兩州半,而蜀漢只有可憐的一州。在三國時代,北方才是經濟生產中心,因為北方多平原,適合種植糧食,這也導致了北方城市較為密集,人口眾多。而益州僅有成都平原,雖號“天府之國”,但那是相對戰亂時期的中原而言。所以,益州屬於地廣人稀,無效土地眾多。一旦中原無戰亂,益州的經濟生產能力根本無法同中原相比。

據記載,蜀漢軍隊常年維持在十萬左右,而人口僅有九十萬。如此少的人口卻維持這麼多的常備軍,經濟壓力之大可以想象。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在諸葛亮準備北伐的時代,除了遼東外,曹魏已經基本整合了北方所有的資源,戰爭潛力巨大。而蜀漢以益州一州之力想挑戰魏國,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雙方閉門發展的話,無疑,魏國發展的速度是蜀漢的數倍甚至十倍。越拖延時間,兩國國力差距越大。所以,諸葛亮是被迫北伐,期望和吳國相互配合達到“天下有變”的目的,否則蜀漢很容易“安樂死”。事實也如此,魏明帝時期,魏國已經完全有了從容以一對二,同時應對吳蜀進攻的能力。這就是諸葛亮明知蜀漢貧弱還積極進攻的原因。

《蜀記》:炎興元年(263年),“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晉書地理志》:“劉備章武元年,亦以郡國封建諸王,或遙採嘉名,不由檢土地所出。其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通典》:“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

杜少說歷史


魏強蜀弱的確是實情,諸葛亮仍執意北伐,對其中的原因過去有人認為這是諸葛亮為保住自身權力而刻意為之的,劉備託孤時後主劉禪尚未成年,但幾年後劉禪就年滿20歲了,諸葛亮為了不還政於後主,所以故意發動北伐,但這種看法是狹隘的,它不符合諸葛亮一生所展示出的高尚政治品格。


那麼,諸葛亮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為何還要執意北伐呢?分析一下,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為了完成先帝“遺願”

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諸葛亮都對劉備十分敬重,劉備託孤給諸葛亮,諸葛亮感到身上的責任重大,第一次北伐前所上的《出師表》只有600多字,卻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報先帝”、“忠陛下”貫穿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這種真摯感情不是能偽裝的。


配合孫吳的軍事行動

劉備死後孫劉聯盟重新得到修復,達到一個新高度,雙方的聯盟不是一種形式,而有具體協定和聯動機制,雙方簽訂的《絕盟好議》規定:“漢國和吳國將戮力同心,同討魏賊,救危恤難,共同分擔災禍,共同分享勝利,絕對沒有二心。如果有人危害漢國,吳國討伐它;如果有人危害吳國,漢國討伐它。”當孫權出兵曹魏時諸葛亮也從西線予以配合,最典型的就是陳倉之戰,其實就是為了配合孫權的合肥之戰。

搶佔曹魏地盤以縮小雙方差距

諸葛亮北伐,其實每一次都不是舉全國之力要與曹魏進行大決戰,否則就不會多次出偏遠的祁山了,諸葛亮北伐的目標基本都是搶佔曹魏的地盤,以達到此長彼消的目標,搶佔武都郡、陰平郡就是這種戰略思想的成果,只有這樣才能逐步縮小與曹魏的差距,站在這個角度看北伐並無不妥。



蜀漢雖弱小但也有取勝的可能

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成效均不大,這是後世一些人質疑他北伐決策的重要原因,但詳細地分析每一次北伐行動,其實都有獲勝的契機,也並非完全無法戰勝敵人,但蜀漢國運似乎不佳,出現了馬謖失街亭、李嚴誤事等事件,而曹魏方面出了個司馬懿,穩紮穩打,沒有留下破綻,蜀漢這才沒有機會。


南門太守


第一,曹魏無論是軍隊還是人口都比蜀漢多,這是事實。但是曹魏至少是兩線作戰,隨時可能被掣肘,而蜀國可以全力攻其一點,一分一合,蜀漢也就有機會了。


第二,王業不偏安,這並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最迫切的現實。蜀漢政權偏居一隅,各方面都無法跟中原之地相比,長此下去,遲早要被曹魏吞併。曹魏之主非庸主,臣非佞臣,這樣的前提下,佔據地理的曹魏發展會比蜀漢快很多!

第三,為了那一句鞠躬盡瘁。很多人不願意把兒女之情跟國家大事混為一談,實際上,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個人做的事情。諸葛孔明北伐不可否認有那一腔熱血在裡邊。

第四,為了抱負!天下三分,有一個統一天下,安邦定國,名垂青史的機會擺在面前,有幾人會願意錯過。更不要說孔明這樣滿腹韜略的人,那是他一生的夢。

第五,蜀漢一直存在兩個大的集團,那就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當國內矛盾無法調和的時候,對外戰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戰爭來為國家續命。


風車車看天下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對比了解一下魏蜀吳的實力對比。

三國時期魏蜀吳的所佔領的城池和人口對比:東漢中國分十三州曹魏佔有九州,東吳佔有三州,而蜀漢僅僅佔有一州益州,荊州曾經佔有,但是關羽敗走麥城後丟失。再來看看人口對比蜀國28萬戶,人口約94萬人;東吳有52.3萬戶,約有230萬人;曹魏最多有103萬戶,約443.28萬人。

僅從這兩點來看蜀漢和曹魏相差甚遠,但是為什麼諸葛亮還要一直北伐呢?

一、打破曹魏修養生息的計劃

曹丕曾想十年內不發動戰爭,利用自己的優勢,不斷增大國力,到時候消滅蜀吳易如反掌。諸葛亮也明白蜀漢和曹魏勢力不在一個檔次,本來就不行,再讓曹魏修養生息就更沒有收復漢室還與舊都的機會了,所以你不發動戰爭我來發動,不能讓你有喘息的機會。

二、促進蜀漢內部各勢力的團結

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蜀漢內部存在不穩定的因素,但是不管是荊州派、東州派還是益州派都有共同的利益,那就是北伐。北伐成功共同受益,所以北伐讓各派別團結一心。

當然還有不斷北伐也是向曹魏證明自己是漢室正統,雖然諸葛亮殫精竭慮北伐,還是沒能改變蜀漢命運。


想下雪的冬天


首先糾正問題中的一個錯誤,蜀漢擁有軍隊十萬兩千人,並不是題目中的9萬人。數字來源於《三國志》記載: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曹魏有40多萬軍隊,這個數字差不多。東吳呢?東吳擁有軍隊20多萬。那麼既然蜀國的兵最少,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呢?

首先我們看地理,蜀漢轄管益州、漢中兩地,益州地處東南一隅,轄區內少數民族眾多,民眾多喜服從當地人統治,厭煩朝廷委派的官員。漢中稍微好一點,當年劉邦出漢中平定天下,靠的就是漢中的人物、物力。

如果諸葛亮不思進取,不採取北上伐魏的舉動,那麼偏安一隅也是可行的,只不過劉禪就會變成下一個劉璋。或許在魏國或者吳國沒有攻打之前,早就被內部勢力顛覆了。這樣說並不是沒有道理,為什麼這樣說呢?

劉備死後,蜀漢朝廷分為兩派勢力,一派是以諸葛亮為首的丞相府人員,組成成員多為荊州人事及早期跟隨劉備的武將,例如趙雲、魏延、蔣琬等等。另一派是以李嚴為首的益州本地派勢力,組成成員為黃權、劉巴、吳懿等等。

荊州派屬於外來派,喜戰。眾人當年跟隨劉備的初衷就是平定天下,封疆封侯。而一旦蝸居蜀地,則再無希望與天下英雄爭鋒。益州派喜守,益州人士對當地地形和風俗人情很熟悉,百姓厭戰,喜歡安寧。因此,李嚴極力勸說諸葛亮稱王,想用榮華富貴壓制住諸葛亮征伐的意願。而諸葛亮很清醒,只有北伐才能求生,放棄北伐,也許能暫時偏安,但是遲早都會被吞併。於是諸葛亮打出旗幟:國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第二個原因就是將領及士兵的戰鬥能力問題,劉備死後,可用於北伐的大將已經很少了。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已經死去,只有魏延、趙雲、王平還勉強可用,其中王平還是魏國投降過來的。然後就是士兵的戰鬥力問題了。

蜀國士兵的戰鬥力很差,要不然也不會被劉備以區區幾千人馬長驅直入,直逼成都。諸葛亮為了徵調到勇猛的士兵,遷南中四郡2萬戶山地居民入蜀,從其中精挑細選了一隻勁旅,名為無當飛軍。

如果不趁著這隻隊伍尚有戰鬥力進行北伐,時間一長,蜀軍又會變得懶懶散散,毫無戰鬥力可言。

第三個原因是北伐乃劉備的遺志。劉備為了北伐成功,恢復漢室,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我兒劉禪,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君可取而代。目的是什麼?還是那句話,國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在這一點上,諸葛亮和劉備的目標是一致的。

第四個原因是諸葛亮相信自己的軍事能力。

雖然魏國有40多萬的軍隊,但是魏國需要在淮南防止吳軍進攻合肥,在荊州防止吳軍進攻襄、樊,在北方防止烏桓、鮮卑人叛亂,在關中防止蜀軍進攻祁山、大散關等等。因此,雖然魏軍兵力眾多,但是在局部不一定在兵力上佔優勢。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孫權十萬兵攻佔合肥,諸葛亮十萬兵出祁山,寇天水。諸葛亮採取的政策是蠶食,先拿下關中,然後出關中進兵中原,佔據黃河以南的魏國領土,繼而平定天下。在局部關中的爭奪戰中,諸葛亮相信自己是能夠勝利的,只是經過實踐,諸葛亮最終沒有成功罷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諸葛亮時期,蜀國只有軍隊十萬兩千人,而魏國則有軍隊40多萬人。雖然魏國人數眾多,但是諸葛亮秉承劉備意志,不願偏安一隅,坐以待斃。諸葛亮深信,在關中的局部戰爭中,蜀國兵力多於魏國,可以一戰。憑藉自己優秀的指揮能力,定然能夠輕鬆拿下關中。因此,諸葛亮才一意孤行的用盡一生的才華和力氣數次出祁山北伐,可惜最後累死在五丈原!可悲可嘆!


每日趣評


儘管魏蜀兩國實力差距巨大,但諸葛亮還是執意要北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漢賊不兩立!

蜀漢作為漢王朝的延續,一直標榜自己才是正統政權,視曹魏為竊漢之賊。因此,北伐中原,還定舊都,一直是蜀漢所堅持的政治立場。只有這樣做,蜀漢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避免淪為地方割據政權。而如果諸葛亮不堅持北伐,不和曹魏爭奪中原,其實也就成了對曹魏政權的默認,這樣一來,蜀漢的政治地位就會受到質疑。

因此,為了維護蜀漢的政治地位,為了繼續向世人展示“漢賊不兩立”的立場,不管困難有多大,諸葛亮都要堅持北伐。

其次,“北伐中原,還定舊都”,這本來就是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和抱負。當年諸葛亮出山追隨劉備,就是希望自己能輔助明主,匡扶漢室。所以,在公在私,諸葛亮都必定會堅持北伐,努力實現自己的抱負。

最後,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原因,就是: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雖然諸葛亮和姜維多年來堅持北伐戰爭,不但沒有實現“北伐中原,還定舊都”,最終反而耗盡了蜀漢的國力,被曹魏消滅。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蜀漢是以蜀地為統治中心的政權裡面(不算春秋戰國時的古蜀國),國祚最長的。

十六國時期譙縱建立的西蜀、五代時期王建建立的前蜀和孟知祥建立的後蜀、明朝末年張獻忠建立的大西國,這些政權的國祚,都被蜀漢的短。尤其是前蜀和後蜀,在被中原政權消滅時,都是國力殷富。蜀地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而且地形崎嶇,易守難攻。這使得蜀地政權的統治者時間一久,就是產生偏安思想。當大軍壓境的情況下,他們往往不戰自潰。反而是不斷消耗自身國力的蜀漢,能在強大的中原政權面前堅持得更久!

文創聯編輯:陳小賤(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


文創聯廣州


《出師表》有言,“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面對內憂外患的形勢,作為蜀漢丞相諸葛亮,不得不在權衡利弊之後揮師北伐。

以攻代守

魏國不是“紙老虎”,對蜀國時刻虎視眈眈。吳國也不是省油的燈,蠢蠢欲動。三國之中,蜀國最弱,越是弱小,越要奮發圖強。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在古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人口是最重要的軍事資源。北伐可以擴大蜀國的地盤,增加人口。

轉移矛盾

蜀漢集團派系林立(邢州派、益州派、東州派),矛盾叢叢,彼此不相容。當蜀漢內部矛盾不可調和,只有“安內必先攘外”,通過北伐緩和和國內矛盾,加強凝聚力。



君臣情懷

諸葛亮秉承著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道統,是一個忠君報國情懷的人。劉備對其有知遇之恩,臨終前把蜀國都託付給他,他要完成劉備未竟的事業(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鞠躬盡碎,死而後已。


以一州之地,爭天下之勢,無異於以卵擊石。打仗打的是綜合國力,在現實差距面前,任憑諸葛亮能力再強,也無法力挽狂瀾,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


陳陳秋媚


東漢時期,天下分為十三州。三國鼎立時期,魏國佔了九個,吳國、蜀國分別佔了兩個。而且,魏國所佔的九個州,大都是中原富庶、繁榮之地,而吳國和蜀國分別所佔的兩個州,還有一個是未開化的蠻夷之地。

所以,不論從地盤、兵力還是經濟任何一個方面來看,即便吳國和蜀國聯合起來,也不可能是魏國的對手。

那麼,為何諸葛亮還要哭著喊著北伐呢?

這源於諸葛亮的一個執念:匡扶漢室。

三國之中,只有劉備姓劉,號稱皇族後裔,比漢獻帝還高了一輩,人稱劉皇叔。

劉皇叔和諸葛亮相遇後,好比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明明乾的是搶地盤的勾當,卻一直覺得自己與曹操、孫權等人不同,覺得自己比他們高尚許多。為何?因為他們為自己找了一個偉大的理由:匡扶漢室。

劉備稱帝后,國號仍然為漢。他把自己當成了漢朝的正統。可惜,劉備不是劉秀,沒能匡扶漢室,就死了。

既然是漢室正統,那就當然不能偏安於西南一隅,更不能看著“曹賊”在中原坐大。於是,諸葛亮便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其實,這就像“反清復明”的口號一樣,喊一下就罷了,真要當真,就成了笑話。你的實力,根本難以支撐嘛。

可諸葛亮還真就當真了,六出祁山,次次無功而返。掏空國庫,勞民傷財,最倒黴的是蜀國百姓。

此外,諸葛亮這麼做,也有現實考慮。只要一直北伐,蜀國的兵權就一直在他手裡,蜀國的朝臣就只能惟他馬首是瞻,誰也鬥不過他。一旦不打仗了,他的地位會日漸衰落。


趣談秘史


這個從歷史角度來分析,有以下方面:

1、小國應奮發有為,而不是坐以待斃。

那時候正當劉備夷陵之戰大敗以後,失去荊州,蜀國只有孤零零的一個益州,無論是土地、經濟、人才和兵員,都遠遠不如擁多幾個州的魏國。如果只是偏安,蜀國等來的不會是安定,而是亡國。

2、小國奮發進取,或有所作為,寧可坐以待斃,不如孤柱一擲,有可能攻守之勢異也。

當時蜀國內部有兩大派別,益州派和荊州派,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凌駕於益州派,不可謂矛盾激化,針鋒相對。如果不發動戰爭,將蜀國上下擰成一股繩,那麼蜀國只有內鬥中消耗元氣,等來的只有魏吳有趁機攻伐。蜀國討伐魏國,以攻為守,為蜀國贏得幾十年苟延殘喘。

3、諸葛亮踐時三顧茅廬的謀劃,以報劉備當時的知遇之恩。出師表裡寫得很清楚,奪取蜀國之後討伐魏國是三顧茅廬時定下來的策略,諸葛亮是感恩戴德的人,他要實現當時定下的宏圖大志—-還蜀漢於舊都(長安)。即使當時已經掉了荊州,實現這一目標已經很難,但是他還是堅持理想,要去爭,要去搏,萬一實現了呢。

從各個角度和當時處境來看,諸葛亮出師北伐都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