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工地发现三千年前“蒸笼”和稻谷,44处古遗址将沉水底


被喻为“世纪工程”的引江济淮工程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滚滚江水将奔涌向淮河,惠及更多百姓。让人意外的是,在正在开凿的引水渠道上,埋藏着很多远古遗址,来自国内的考古学者,正云集这里进行集中发掘,大量的文物被发现,其中包括三千年前人们使用的“蒸笼”和稻谷,未来这些遗址将沉水底。

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其中新开河渠88.7公里。供水范围涵盖安徽省12市和河南省2市,共55个区县,工程估算总投资912.71亿元。目前引江济淮安徽段沿线确定的44处文物点正在进行抢救保护。图为引江济淮施工现场。

在庐江县三板桥遗址的考古现场,一个个考古探方已经挖掘很深。紧邻旁边的引江济淮施工现场,河道已经雏形初现,现场挖掘机轰鸣,来来往往运输渣土的车辆排起长队,非常壮观。在探方底下,来自厦门大学的考古团队,正在现场清理出土的陶片、动物骨骼等物品。从高处俯瞰,整个遗址处于一个方形的高台之上,比周围的地面高出好几米。图为考古发掘现场。


张闻捷是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他所带领的团队负责三板桥遗址的发掘。从7月20日进场,每天早晨6点半开始干活,一天要在现场忙碌至少8小时。张闻捷介绍,遗址分为东墩、西墩、北墩,其中北墩是遗址的核心部分,总面积有4000平米。图为三板桥遗址发掘现场鸟瞰。

从年代看,东、西墩的主体年代都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北墩经历了三个时间段,最早能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中段是商代末期到西周早期,末段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北墩地层分为8层,最深处挖到4.2米,遗物十分丰富,发现了可修复的瓷器、陶器和少量青铜器共计200多件,陶片有200多袋。图为考古发掘现场。

同时还发现了不少动物骨骼,比如鹿、牛、鸟和少量的马,“这应该是当时的人饲养或食用动物留下的。”值得一提的是,北墩采集的土样中,还发现了稻谷的痕迹。“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江淮地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图为出土的动物骨骼等文物。


在考古人员的文物修复库房内,一排排清理出来修复一新的文物摆放在房间架子上。其中一件陶器,是古人用来蒸东西的工具,类似现在的“蒸笼”。“蒸笼”高大约有30厘米,直径10厘米,底部分为三足,中间是空心,用来装水进行加热,上部有密布的小孔,用来蒸东西,考古人员从发现的器物都不是很大,推测当时古人都已经进行分餐制。图为出土的三千年前“蒸笼”。

在庐江县柯坦镇的杨墩遗址发掘现场,正在发掘的台型聚落遗址也有3米高。为何当时的人们要住在高台之上?“这与当时的自然环境有关。”杨墩遗址发掘负责人余飞说,由于南方地区河网密布,水患较多,因此古人选择堆砌较高的墩子生活。图为国内多所高校考古队联合发掘。

不过为了生活取水方便,选址一般在河道附近,而墩子周围必定会挖壕沟,起到防水和防御的作用。据考古专家介绍,在江淮地区,台墩遗址的分布非常密集。特别是江淮中部到西部地区,相比较东部,台墩遗址不仅数量多,而且挨得近。图为杨墩遗址发掘现场。


据张闻捷介绍,台墩遗址经历的主要年代是西周晚期,通过文献记载,当时的周人为了掠夺南方的青铜资源,需要开辟由南向北运输的通道。庐江县所在的长江流域一带就在这条重要通道上。为了保证通道畅通,周人曾多次大规模征伐淮夷。而台墩就是在逐步南进的过程中设置的据点,类似岗楼的作用。图为考古发掘现场。

据介绍,淮夷是商周时期生活在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古少数民族。夏朝以前生活在今山东、河北等地,称东夷。其中一部分逐渐南迁至淮河流域一带定居,便称为淮夷。“此前我们对淮夷大型聚落的发掘几乎没有,这次发掘对淮夷的族群构成、分布、文化面貌、生活形态的了解更加清晰。”图为考古出土的文物。

考古人员介绍,不仅如此,安徽地区的江淮之间,尤其靠近长江流域的皖南地区对于台墩遗址的发掘也非常少,台墩的结构、性质、文化序列、面貌都不清楚,这次集中发掘将能填补安徽的学术空白。图为考古出土的大量陶器。


据了解,早在201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引江工程沿线开展了专题调查,基本摸清了工程沿线的文物分布情况。2018年3月,引江济淮工程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全面铺开。目前发现的44处文物点涉及到3个地级市的9个区县,年代从新石器至晚清,以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最多,年代较早,学术意义重大。图为引江济淮工程所经过的地域。

引江济淮发掘的遗址少则一两千平方米,多则上万平方米,分布范围较广泛。为了保障考古发掘的进度,安徽省考古所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邀请了国内具有考古资质的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12所高校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来皖开展联合发掘。图为引江济淮施工现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