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一个人的历史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那个肥胖的的董太师。

董卓在里面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他生性残暴,嗜血好杀,将东汉王朝弄得乌烟瘴气,同时又将老百姓虐得朝不保夕。可谓是人人痛恨的反面人物。

那历史上真实的董卓董太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符合演义中的形象吗?

根据有书君掌握的资料来看。董卓这个人,并非一味残暴不仁。

他能成为一方豪强,并能坐据洛阳,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他善于收拢人心,用财帛和义气团结势力,奠定事业基础。

他有卓越的军事能力和强硬的政治手腕,能做一时雄主。

但功成名就的董卓,放纵了自己性格中的残暴不仁、肆意张扬的一面,使得他触犯众怒,与亲信部下吕布的矛盾也为司徒王允所用,最终让他暴尸街头,一番功业付之东流。

我们来看下董卓的出生环境、声名鹊起的手腕与当权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细品一下这位董太师的为人。

一、董卓是典型的官二代与富二代。

他出生在东汉凉州的一个地主豪强家里,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多财富,与周围的羌人部落多有来往。

在这样的家庭中,董卓自小养尊处优,又因多与好战勇猛的羌族人来往,因此,董卓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

二、董卓在势力崛起之初的手腕与能力。

1、董卓善于抓住机会,收拢人心。还在凉州时,他见羌人很畏服自己,便寻思如何来利用和控制他们,董卓丝毫不吝惜花费自己的家产,每当羌人豪帅来家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帅,以取得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和拥护。

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凭着他非凡的才干,拉拢、兼并其他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

为他今后势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董卓是个机智多变,有很强应变能力的将领。据史书记载,有一年,董卓率领的东汉军队被敌军围困,眼看着就要被打败,董卓想出一条妙计,将撤军必经之处的渡口,围起来做一个水坝,让敌人误以为东汉军队正在围网捕鱼,放松了警惕。

董卓等蓄水成功之后,就悄悄从水坝下面撤军,并放开水坝,敌人醒悟追过来时,他们的骑兵已被水拦住无法追击。

董卓能够在重重围困下脱身,说明他在军事能力和地理观察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三、董卓初步奠定势力,并抓住进京勤王的良机进驻洛阳后,利用其政治手腕,很快掌稳局势,但其残暴不仁、肆意放纵的一面也让他发挥得痛痛快快。

(一)雷霆手段,坐稳洛阳。

董卓另立刘协为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董卓派心腹大将吕布杀掉执金吾,接收全部京城防卫部队。

他控制着大量常规部队,并掌握了洛阳的直属部队,完全具备了左右朝政的军事基础。

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布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地方爪牙。

这样,董卓通过层层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经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

(二)施政肆意,残暴不仁。

董卓掌权后,对亲信违法不究,对普通老百姓严刑酷法。

为聚敛巨额财富,他下令重铸货币,直接导致通货膨胀,百姓苦不堪言,董卓自己却饮酒作乐,荒淫无度。

他经常派遣手下士兵四处劫掠,并当着官员们的面,挖取叛卒的眼睛,斩断他们的手脚,官员们瑟瑟发抖,敢怒不敢言。

迁都长安时,他还下令把洛阳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批建筑物全部焚火烧毁。帝都洛阳,瞬时之间变成一片废墟。

董卓如此残暴不仁,倒行逆施。汉廷君臣百姓皆忧愤在心,朝野上下,群起反抗。

而董卓此时,尚不知危险已近,依然肆意张扬,与亲信吕布也疏于亲近,让司徒王允的离间计得以成功,最终被吕布杀死。

纵观董卓的一生,勇猛残暴是他的一体两面,他的勇猛促进了他的军事成长,残暴让他失去人心。

他的手腕与野心也让他成为一时之雄,然过于肆意张扬也让他折戟沉沙。他苦心经营的一番事业,却只是昙花一现,可悲可叹。

人人欲其死,最后尸身旁只得一蔡邕流泪。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历史上的董卓和三国演义里面描写的是不一样的,并且基本上完全被罗贯中给黑化了。

董卓的父亲曾经担任县尉,他年轻的时候好打抱不平,性情豪放,和羌人部落关系比较好。

董卓年长后,在陇西郡府担任官吏,曾经大破匈奴。后来他战功卓著,连续升迁,官拜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

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袁绍合谋除掉宦官,遭到太后阻拦。两人便邀请董卓进京给太后压力,以便能够达成目的。

何进被太监杀害后,董卓便杀入长安城,另立了刘协为皇帝,史称汉献帝。

到这时,董卓希望能够象霍光一样,成为辅佐一代圣主的丞相。袁绍和曹操则希望能够改变汉朝政府的政治格局,消灭掉外戚和宦官干预朝政的乱象。

董卓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士族集团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抗。

袁绍曹操和孙坚等人组成了反对董卓的联军,在他们的联手进攻下,董卓接连战败,后胁迫皇帝迁都长安。

董卓原本是武人出身,看不起当朝的文官。文官们本来就属于士族集团的成员,看到中国不断的侮辱文人,就准备联手除掉董卓。

他们买通越骑校尉伍孚,让他身藏利刃,去刺杀董卓。结果刺杀没有成功,涉案大臣纷纷逃跑。这就是三国演义里曹操刺杀董卓的原型。

司徒王允花重金收买了董卓的义子吕布。

公元192年4月23日,李肃手持长戟刺伤董卓,吕布上前一刀杀死董卓。

董卓的死亡并不代表东汉朝局混乱的结束,而仅仅是一次开始。


新知传习阁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里,对于董卓有如下记载:

行侠仗义,武艺超群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他从小喜欢行侠仗义,曾经游历羌人聚居地区,与羌人所有的首领都相交结。后来返回家乡在田间务农,羌人首领中有人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中,杀掉耕牛置办酒席,与他们一起畅饮作乐。羌人首领们被董卓的真诚豪爽所感动,回去之后,收集各种牲畜一千多头赠送给他。



汉桓帝末年,朝廷征召六郡良家子弟充任羽林郎。董卓由于武艺高强,力大无比,能够携带双份弓箭骑在飞驰的马上左右发射,被任命为中郎将张奂的军司马。跟随张奂征讨并州立下战功,朝廷任命他为郎中,赠丝帛九千匹,董卓把这些赏赐全部分给了手下将士。

有勇有谋,全身而退

黄巾起义爆发之后,朝廷征招董卓,任命他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升任中郎将,率军讨伐黄巾军,因战败被免职抵罪。韩遂等人在凉州起兵,董卓又被任命为中郎将,统军西进抗击韩遂。在望垣硖北,董卓军被羌人万人包围,军粮断绝。

董卓假装要捕鱼,在回军路上需要渡过的河中筑坝截流,使数十里的水流静止不动,暗中率领军队从坝下通过后再决开堤坝。等着羌人军队听说消息后追来,河水已经很深,不能渡过了。

当时朝廷派出六支军队进兵陇西,五支军队大败而回,只有董卓一支全军而返,驻扎在扶风。朝廷任命他为前将军,封斄乡侯,后又征调他出任并州牧。

奉命进京,军权独揽

汉灵帝去世,汉少帝继位,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灭众宦官。



何太后不同意,何进于是征招董卓,让他率领军队到京师,并暗中命董卓为朝廷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窃取并仰仗皇帝的宠爱扰乱天下,从前赵阳发动晋阳的军队来驱逐君主身边作恶的人,臣下我集合将士来到洛阳,就是要讨伐张让这些人。” 何进此举的目的是想胁迫太后同意他的计划,董卓还没有到京城,何进已经事败身亡,中常侍段珪等人劫持少帝逃至小平津。董卓便率领将士到北芒山迎接少帝,保护少帝返回宫中。当时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被何进手下将士杀掉。
何进、何苗的部众没有归属,便都依附了董卓。董卓又指使吕布杀掉执金吾丁原,吞并了他的部队,所以京师的兵权只掌握在董卓一个人的手里。

废立扬威,凶残不仁

这时董卓以很长时间不下雨为借口,迫使少帝下令罢免司空刘弘,而由自己出任司空,不久升任太尉,又让少帝授予他符节及虎贲卫士。


董卓废黜少帝为弘农王,随即又杀掉弘农王和何太后,改立灵帝的小儿子陈留王刘协,这就是献帝。董卓升任相国,并让献帝封她的母亲为池阳君,并为母亲设置家令、家丞等官员。董卓率领精锐部队来到京师后,正赶上朝廷大乱,所以能够独断自主做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控制了朝廷的武库和军队,占有国家的珍宝,威震天下。

董卓生性残忍暴虐,于是用严刑酷法来威慑众人,睚眦必报,满朝官员人人都害怕自己不能保全性命。他曾经派遣军队到阳城,当时正好赶上二月初二,百姓都在设灶下拜祭神灵。军队的士兵冲上去,砍下所有男子的头颅,驾驶他们的车辆和牛,装载着妇女财物,把砍下的头颅拴系在车辕和车轴上,一辆挨一辆回到洛阳,并说是攻击盗贼所缴获的,士兵们高呼万岁。军队进入开阳门后烧掉带回来的头颅,把妇女们分给士兵做婢女侍妾。
董卓甚至还进入宫中,奸淫宫女和公主,他的凶残叛逆就是这样。

迁都洛阳,权倾朝野

河内太守王匡派遣泰山郡的军队,驻扎在河阳津准备进军洛阳讨伐董卓。董卓派出一支疑兵做出要从平阴渡河的态势,然后暗中派遣一支精锐部队从小平津北渡过黄河,绕到王匡的军队后面发动突然袭击,在河阳津北大败王匡军,王匡的军队几乎全军覆灭。


董卓因为山东群雄都想起兵来讨伐自己,惶恐不安。初平元年二月,他便胁迫献帝离开洛阳迁都长安,临走前焚烧洛阳皇宫,把洛阳地区皇帝、大臣的坟墓全都挖开,盗取里面的宝物。

董卓到了西京长安后,自任太师,给自己加称号尚父。 董卓又在郿县修筑城堡,城堡的墙和长安城的城墙一样高,里面储存了够吃三十年的粮食。声称如果大事成功,可以雄踞天下。如果不成功守在郿坞里,也足以终老。

弄权害民,人神共愤

董卓十分残暴,他曾经将投降的士卒几百人押到酒席间,当众割掉他们的舌头,还有砍掉双手双脚,挖出双眼的,但他镇定自若,泰然无视。

太尉张温素来与董卓关系不好,董卓对他怀恨在心,借着天气变化,让人诬告张温与袁术勾结,将张温鞭打至死。

董卓还派人严密监视天下百姓的言行,一旦发现有不轨言行,立刻严刑拷问,轻则刑罚重则处死。当时天下百姓人人自危,见面也不敢交头接耳,生怕被人听到受到惩罚。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初平三年四日,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董卓的将领吕布共同谋划诛杀董卓。这时,汉献帝的疾病刚刚痊愈,在未央殿大会群臣。吕布让同郡老乡骑都尉李肃等人,率领十余个亲兵穿上宫廷卫士的服饰,装作守门的卫士。

吕布按怀里藏着诛杀董卓的诏书,董卓刚到,李肃等人就上前用兵器刺杀董卓。董卓说:“吕布在哪?”吕布说:“皇帝诏书在此。”于是杀掉董卓,又诛灭他的三族。



董卓的主簿田景扑向董卓的尸体,吕布又把田景杀掉,一共杀了三个人。

董卓手下没人再敢乱动,董卓被除掉,长安的百姓都高兴的互相庆贺,那些讨好董卓的人都被抓进牢狱处死。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董卓这个人很有意思,你可以说他有勇有谋,可以说他乱臣贼子,可以说他昏庸无道,滥杀无辜。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他是那个乱世之中的一个枭雄。

董卓这个军阀一直活跃在西北地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也是董卓这个军阀的力量最大。

为什么说董卓的力量最大呢?

因为皇室里有事情的时候,是想借助董卓的兵力来解决的。那时候汉灵帝已死,朝中的大权落到了宦官和外戚派的手中。

因为宦官和外戚派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外戚派想借助董卓的力量,把宦官集团给灭掉。可以说能想出这种办法的人,脑袋里绝对是进了水的,这明明就是引狼入室呀。你不想想,董卓这样的人,若是被请到朝中来,那你还能把他给送出去吗?

结果董卓真的被他们请来了,董卓一看朝中这个烂摊子,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了,这样的皇室,还拥护它有什么用,不如自己来当个皇帝快活呀。

董卓来到朝中进行了大肆的屠杀,为了彰显自己的威名,董卓竟然有了新立皇帝的想法,这时候他想立一个傀儡皇帝,当做是他的枪,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当时汉灵帝立的皇帝是刘辩,刘辩也就是历史上的汉少帝。董卓想废了他,立只有几岁的刘协为皇帝,刘协也就是汉朝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

这件事董卓有征求当时的袁绍的意见,因为袁绍家的势力很大,他必须要争取文官集团的认可,但是,废立皇帝,这可是大事,袁绍当然不会答应他了。

董卓很生气,他要用杀戮来征服那些不服从他的人。

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备实力,董卓白天就让士兵大摇大摆的出城,然后晚上在让他们偷偷的溜到城中,第二天接着外出。一连几天都是这个样子,大家都觉得董卓的力量真的是太大了。

通过这个手段,他还真的唬住了很多人。

但是,曹操和孙坚(孙策的父亲)两个人不屈服董卓,他们开始率兵到都城攻打董卓去了。结果,曹操战败,差点把小命给丢在这一次战役之中。

孙坚就厉害了,不但把董卓给赶出了都城,而且还得到了传国玉玺。当时的孙坚是袁术的部下,后来,这个传国玉玺又跑到了袁术的手中。才有了后来的袁术当皇帝的事情。

董卓把都城里的所有宝贝洗劫一空,又回到了西边,他还挟持了汉献帝。

这期间董卓杀人无数,手段之惨烈,骇人听闻。不过,他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被自己的样子吕布给杀害了,并且被灭了族。

董卓暴殄天物,死有余辜,这样的乱臣贼子,留在世上,也只能是祸国殃民,不得不说吕布杀了他,也算是为民除了一害。


史学达人


一说起三国时期的谋士,估计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孔明以及司马懿。还有不少人表示,他们的主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人,才取得了后来的成就。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他手下的谋臣的智慧一点也不输孔明,但是却早早的就退下了三国的舞台,成了人们饭后的谈资,他就是董卓。

在曹操、刘备等一众人出场之前,董卓绝对是当时政治场上的明星。他一出场气势就非常足,当时他直接来了句"天子何在",几十号大臣竟然没有人敢应话。当时袁绍也在场,但是也不敢直接对上董卓,可见董卓的威压之盛。董卓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他曾经跟着别人做过马仔,也在太师的位置上逗留过,和美人貂蝉有过暧昧,献帝更是他手下的傀儡,这样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风光了。

董卓一出生,日子就非常富贵,受尽了身边人的宠爱,所以变得放纵任性,性格也比较凶狠。后来他当上了太师,生活非常奢侈,同时也非常残忍。他自己建造了一座城堡,命名为"万岁坞",可见他的野心以及霸气。他当时领军在行进途中,还经常大摆酒席,和众人一起享乐。那些投降的敌人,如果稍微有让他不如意的地方,他就要割掉人家的舌头,或者是剁掉人家的手脚。他甚至还曾经挖了别人的眼睛用锅来煮,和他同席的人经常吓得面无血色,但是他还以此为乐。董卓凶狠异常,随意屠戮人,不把人命当回事。

即便是如此,董卓手下还是有不少高人的,尤其是他的谋士李儒。李儒的智慧绝对不在孔明之下,也是当时董卓依赖的唯一谋臣。董卓给他的权力以及地位,不输于刘备给诸葛亮的。可以这么说,董卓之所以在三国前期的时候能那么横,背后绝对少不了李儒的帮忙。其实,李儒的选择也没有错,如果不是董卓太意气用事的话,可能成就大事的人还真是董卓。当时为了让董卓更加信任自己,李儒还选择了联姻的方式,结果连累了自己,最后想和董卓撇清关系都不行。

李儒此人虽然能算计,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董卓竟然是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吕布为了美人,竟然枪指自己的义父。书里面有记载,因为董卓生前做尽了坏事,所以人们都非常痛恨他,他死后尸体被扔在东市上暴晒,后来还被点了天灯。


读唐史


正史上的董卓和《三国演义》的差不多,三国演义在刻画董卓形象的时候,确实是比较符合史实的。当然董卓与吕布中了王允的离间计,那个是不符合史实的,其他的除了一些细节,基本吻合,那我们来看看董卓进京前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吧。

董卓的父亲叫董君雅,曾经做过颍川郡纶氏县尉,董君雅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董擢,字孟高,次子叫董卓,字仲颖,三子叫董旻,字叔颖。

董卓是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出生在颍川。董卓后来随父亲回到家乡,董卓年轻的时候行侠仗义,经常到羌人部落那边游玩,也就认识了很多羌人头的首领。有一次,几个羌人首领来看望董卓。

董卓把他们带回家,然后直接把家里的耕牛给宰了款待他们,羌人很感动,回头之后给董卓送来了上千头牲畜。董卓先是在陇西郡担任官吏,负责治安,当时匈奴人经常过来骚扰,凉州就征董卓为从事,率军大败匈奴,歼敌上千。

并州刺史段颎就把董卓推荐给了朝廷。汉桓帝时期,董卓被任命为羽林郎。董卓武艺高强,有臂力擅射,这一点跟吕布很相似。

公元166年,鲜卑联合羌人入侵,朝廷任命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负责平定幽州、并州,凉州三地的叛乱,而董卓担任张奂的军司马。公元167年,羌人进攻三辅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

董卓、尹端率军大败敌军,斩其首领,俘虏一万多人,董卓因功拜郎中,后来先后担任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后来董卓被司徒袁隗征召,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北中郎将卢植被免,董卓被任命为东中郎将,率军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县,攻打两个月不下,最后被免,冬,凉州北宫伯玉、韩遂、边章起兵攻打三辅。

公元185年,朝廷命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率军出征,董卓被任命中郎将,担任副将,后朝廷让司空张温代替皇甫嵩。张温召见董卓,董卓迟到还言语顶撞,张温参军孙坚建议张温杀死董卓,张温没同意。

张温六路人马,五路失败,只有董卓这一路未败,朝廷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后来还被封为前将军。后来的事情就是三国演义的情节了。


历史简单说


董卓,字仲颖,他原为东汉戍守边塞的一个低级军官,但为人狡黠,作战剽悍勇猛。在随军参加平定西北游牧民族叛乱的征战中,董卓屡立战功,后积功升迁至羽林郎,成为东汉末年镇守西北边疆的重将,并逐渐掌控了兵强马壮的西凉精锐,拥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本。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刘宏薨逝,大将军何进(汉灵帝内兄)拥立12岁的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何进为了铲除称霸宫中的宦官势力,暗中联络世家子、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袁绍,诛杀统领八校尉兵马的大宦官蹇硕。何进、袁绍等人密谋将宦官集团斩尽杀绝,为保万无一失,何进密召并州牧董卓率西凉铁骑入洛阳为援。

何进、袁绍等人欲杀绝宫中宦官的消息不慎走漏,宦官们惊慌失措,遂铤而走险,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将何进杀死,而袁绍又率军入宫将宦官屠戮一空,恰在此时,董卓率部入京,朝中已无人能制衡掌控凉州雄兵的大军阀董卓了。

董卓入洛后为部分党人平反昭雪,并为他们恢复名誉,但他骄横跋扈的军阀本性很快暴露无遗,开始擅权揽政,独霸朝堂。他废黜少帝刘辩,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的专横暴戾激起了东汉文武大臣和地方州牧的一致反对,一场大规模的内战正在酝酿,并一触即发。

董卓统兵入京后,袁绍逃奔冀州。东郡太守桥瑁假借东汉三公的名义,号召天下州郡兴兵讨伐祸乱朝纲的董卓,关东州郡纷起响应。

关东诸雄共推“四世三公”的高门子弟袁绍为盟主,分兵占据各战略要地,准备相机共击董卓。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无力抵挡关东诸侯的合力进攻,尤其是被骁勇善战的江东孙坚挫败,只得挟持汉献帝撤往长安。撤军西迁前,董卓先是纵兵大掠一番,接着纵火将已经有200年建城史、繁华富庶的洛阳城烧作一片残垣断壁。关东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却各怀鬼胎,彼此欺诈吞并,董卓溃退长安不久,这群乌合之众就迅速分崩离析了。

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后,大肆诛杀异己,无恶不作,引得天怒人怨。当时的东汉朝廷已经名存实亡,各地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借讨伐董卓而相互攻伐,抢夺地盘,一时间遍地兵燹,战乱不休。董卓左右的一部分亲信目睹董卓的倒行逆施导致天下大乱的不堪现实,也在私下商议除掉董卓这个乱源,以攫取兵权,争夺天下。这些人中的骨干分子有最获董卓信任与倚重的司徒王允和其义子、勇冠三军的中郎将吕布。

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出洛阳西迁长安后,为感谢王允“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的巨大功劳,以献帝的名义封其为侯,并赐其“食邑五千户”。王允坚辞不受。最后在公孙瑞的劝说下,他才勉强接受了两千户。

公元192年春,阴雨连绵不休,淅淅沥沥下了好几个月,一直对董卓阳奉阴违的王允自忖是天意暗示自己干掉董卓,于是和公孙瑞、杨瓒等人暗室密谋,并暗中和董卓的贴身保镖、都亭侯 、虎贲中郎将吕布取得了联系。

吕布,字奉先,五原人( 今内蒙巴彦淖尔)。吕布骑射皆精,膂力过人,剽悍无敌,原在骑都尉丁原麾下为将,两人关系亲密,情同父子。当初何进欲诛杀宦官时召丁原率部赴京为援,并攫升他为执金吾。何进被宦官杀死后,董卓乘机挑拨吕布与丁原的关系,撺掇吕布杀死了丁原,并带兵归附了董卓。董卓见吕布骁勇过人,且没有心机,非常喜欢并器重他,接连将他提升为骑都尉、中郎将,还封其为都亭侯,用为贴身保镖,两人形影不离,亲密无间。

一次,吕布因一件琐事不合董卓之意,触怒了董卓。董卓暴跳如雷,挥戟刺向吕布。幸亏吕布反应敏捷,方才幸免于难。由此,吕布怀恨在心。他向王允述说自己险些被董卓所杀的经过,王允 趁机将自己和公孙瑞、杨瓒等人的密谋和盘托出,并要吕布参与进来,作为内应。吕布感念董卓对他的恩遇以及父子之情,有些顾忌和犹豫。王允挑唆道:“他自姓董,你却姓吕,何来父子之情?他投戟刺你时,念及父子情分了吗”?吕布本来就是三心二意之人,见王允如此说,觉得有理,就答应配合他们谋刺乱臣贼子董卓。

当年四月,汉献帝刘协久病初愈,在未央宫里大会群臣。王允、吕布等人觉得这是个行刺董卓的好机会。

朝会当天,王允派李肃等十几名心腹装扮成禁军把守住宫门。董卓佩剑大咧咧地跨进宫门,李肃疾步向前,拔剑猛刺,刺伤了董卓的胳膊。董卓猝不及防,仆倒在地,慌乱中大叫:“奉先吾儿在哪” ?唤吕布相救。吕布应声喝道:“奉旨讨贼臣”。随即挥戟刺死了董卓。长安百姓听说董贼伏诛,“歌舞于道”,痛饮庆贺,并将董卓肥硕的尸体点了天灯。

王允、吕布谋刺了逆臣董卓,却无法掌控凉州军那帮骄兵悍将,更无力解除他们的武装。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以为董卓报仇为由,率十万人马攻入长安,擒杀了王允和他的几个亲信。吕布乘乱杀出重围。之后,李傕、郭汜为争权夺利又相互厮杀火并, 诸豪强也混战不休,杀得关中地区血流成河,“白骨蔽野” 。不久,李傕被曹操攻杀,郭汜死于内讧。董卓把持朝政期间以及被吕布刺死后,东汉朝廷威仪尽丧,皇帝成了任西凉军阀摆布的傀儡。董卓死后,关东各大割据势力乘机抢占地盘,扩大实力,群雄割据的乱局已经形成。社会从此进入大混乱时期,为后来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插图为网图】

【写作辛苦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从个性上看,董卓是一个讲义气的好哥们!从做人到品性上面都是。他就是一个带领哥们享尽荣华富贵的人。只是用到治国理政上面就变成了有义气没原则的护短君主,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

董卓本性豪爽,好行侠仗义。对亲朋好友都非常好,正是这种性格让他在当地很有威望,大家吵架了,请董卓来,一句话一个屁股,大家就都卖他面子,事情就过去了。这也是他被举荐作为凉州军阀的主因,他与当地的羌人相处得非常好,羌族人都服他这位好哥哥。

董卓对待亲朋好友兄弟姐妹非常好,就算他们犯了错那也是尽量的护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在董卓军中就没有不拥戴他的。即便他被杀了以后,也没有几个愿意背叛他的。但是正因为这种护短变成了一种纵容,比如,凉州军所到一处便烧杀抢掠,董卓深知这样做不对,本意也不想这么做,但是他又舍不得责备他们,最终导致民心尽失。

其次,由于护短,这又使得董卓作为领导人不称职。比如,凉州将领与非凉州将领发生冲突,他就会帮着亲信熟人。这又造成朝廷法令混乱没标准尺度,这又造成大量朝臣反对他。这也是后来十八路诸侯反董卓的主因。


优己


董卓就是一个西北老贼、老军阀,并且极端地飞扬跋扈,恶行累累。

【乱杀大臣】

董卓进洛阳把持朝纲之后,手握重兵,霸占天下珍宝,名声和气焰张一时,就得意洋洋地对群臣说:我这个人根本就不是人臣之相,总会有一天富贵到极点。这个老贼,可以说是看谁不顺眼就杀谁,当时的名士蔡邕,不想给他卖命,老贼怒道:我能灭你全家,你来还是不来?蔡邕只好屈服。有一次侍御史扰龙宗上殿请示问题,结果没有摘下佩剑,董卓立刻把他乱棒打死。

【焚烧洛阳】

董卓进京没两年,就弄得京城腥风血雨,后来强制迁都,死人无数,并且还放了一把大火,把洛阳烧了个一干二净。在迁都长安之后,老贼就问御史中丞皇甫嵩说:“义真,你害怕不害怕啊?”皇甫嵩答道:“明公你以德服人,大家才刚刚开始庆祝,有什么害怕的啊?如果滥杀无辜,天下的人都会怕你,何止我一个人啊?”

【自比周公】

董卓掌权之后志得意满,得意洋洋之间问蔡邕:我这个人和当年的周公旦是不是有一拼啊?蔡邕说:明公你威震天下,当然是功勋盖世,但是比起周公来,我看还差点,等关中地区平定下来后,我们驾车回洛阳,再提这件事情也不算晚。

【目光短浅】

董卓在距离长安城260里的眉县建立了一个城堡,坚固无比,里面盛满了粮食和珍宝,足够三十年之用,老贼经常说,能得天下就得天下,不能得天下,后半生就作一个寓翁也很不错啊!现在看起来,董卓真是目光短浅,一相情愿,老贼杀了那么多人,一旦失势,保准他活不到当晚。

后来王允和吕布共同诛杀了董卓。


作家王麟


董卓之人我们最普遍的了解是在《三国演义》中,都是对他负面的描述,典型的反面教材

1、他是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

董卓在十常侍之乱中保驾回宫后,依靠他的军队掌控了朝政,并且放纵他的士兵,在都城内打劫百姓,搜刮财务,奸淫妇女,滥杀无辜,老百姓深受其害。

2、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

董卓废黜了皇帝刘辩,扶持陈留王刘协为皇帝,之后赐酒毒死了刘辩,封自己为相国,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至此朝廷由他一人专权。他每天夜里进宫,奸淫宫女,晚上就在皇帝的龙榻上过夜。甚至解剖企图刺杀他的人。贪欲驱使下的董卓,野心膨胀,肆意妄为,引起官员们的强烈愤慨和反对。

3、他气量狭小、性情暴戾。

在作战时因为一些小事怀恨自己的上司张温,董卓掌权后诬陷他跟袁术勾结,把张温在街上活活拷打死了。

《三国演义》中对董卓的描述基本属实,但并不全面,在《三国志》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卓的另外一面。

1、豪爽豁达,广结英雄。

董卓年轻时就喜欢行侠仗义,曾经到西北少数民族地方,广结羌族首领为朋友。有一次羌族的首领途经董卓处来看他,他把正在耕田的牛宰了来招待客人,首领们被董卓的豁达和义气所感动,回去后回赠了各类牲畜上千头给他。

2、关心下属,管理有方。

董卓担任行军司马时,在攻打并州之战中立了功,朝廷给他加官并赏赐了细绢九千匹。董卓接受了官职,却把所得的九千匹细绢全都分给了手下的官兵,由此属下官兵都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

3、有勇有谋,全身而退。

西北韩遂造反,朝廷派了六路大军围剿,其他五路都连吃败仗损兵折将,只有董卓这一路全身而退,没有什么损失。董卓到现场后发现自己相比韩遂的军队兵微将寡,不能硬拼,于是用计故意让士兵捕鱼虾当做军粮以迷惑敌军,而暗地里堵住上游河水,然后趁机后撤,再挖开水坝,等到敌军赶到时,由于河水涨的太深不能渡过去了,因此董卓得以死里逃生,朝廷因为他保全军队的功绩封他为前将军。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一个大反派角色,而在比较接近史实的《三国志》中,董卓也是有一些优点的,这也正是现实社会中人的复杂性了。

(深入浅出说历史,历史与你很近。谢谢大家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