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一定要健脾吗?怎样做最好?

小敏2578042


中医五行:金,木,水,火,土。

对应人体五脏:肺,肾,肝,心,脾


主运化,具有运化水谷,运化水液,把人体吃进去的食物化为精微,并运送到各器官,多余的水就运送到肺,肾,转化为汗,尿液摆出体外。

主升清,把水谷精微营养吸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有“脾以升为健”之说。

主统血, 脾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 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属土,土生物,所以脾是本。

人们常说脾胃,脾胃,脾胃为“ 后天为本”、“气血生化之源”。

祛湿健脾,两者同时进行。

脾的运化功能好,才能及时把体能多余水,通过肺,肾排出体外。否则,堆积在体内,就成湿,湿重必寒,寒必病。

饮食健脾祛湿

🔽1.山药薏米芡实粥,体凉者少放或者不放薏米,放几粒红枣,枸杞。



🔽2. 土茯苓骨头汤



🔽3. 赤小豆(不是红豆)或扁豆粥



🔽4. 花旗参泡水喝



🔽5. 黄花菜瘦肉汤



运动健脾祛湿

养成运动的习惯,调动身体内在机能,运动出汗排出体内湿气

跑步,打球,爬山,瑜伽等



不建议吃药,是药三分毒。健脾从本源上驱除体内湿气,作为日常养生来对待。


她日记


脾胃能运化水谷,当这个运化功能下降,胃肠就容易生湿,有些人湿气重,身体会出现一些明显的身体反应,最常见的会出现头昏脑胀、浑身酸困、精神不济,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尤其到下雨天,天气潮湿的时候更加明显。

因为脾胃运化不好,消化功能差,湿阻气郁,也容易出现胸腹部胀闷不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大便会比较粘稠黏腻,比较难排出,小便会比较污浊,人体的皮肤没有光泽,皮肤油腻,容易长暗疮等疾病。

湿浊为病,常跟其他的病邪相兼,化生痰湿、湿热、寒湿等问题,除了直接影响胃肠,容易引起胃肠的疾病之外,比如湿浊下注停留在肾膀胱,会引起尿道炎、尿路结石、肾炎等疾病;湿浊留在肝胆部位,更容易引起肝炎、胆囊炎、肝胆结石等问题;痰湿入肺气管,容易引起咳嗽咳痰、气管炎,哮喘等问题。

所以湿浊问题,不能等闲视之,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排出湿浊也要有一定的技巧。

健脾是祛湿的最根本的方法,所谓土能克水,脾属土,湿属水,健脾胃能够帮助胃肠的运化,防止湿邪的来源,另外中医应用温阳利水发汗利尿等方法,也能够促使失去的排除。

健脾利水祛湿,日常有几个比较好的药品食品能够帮助我们,比如薏苡仁是祛湿的佳品,有利水消肿、健脾胃、利尿清热等功效;白扁豆也可入药,有健脾利水、祛湿止泻消肿等功效;体内寒湿的可以选择生姜,有温阳和胃、祛风散寒功效;经常肠胃不适,可以选择砂仁、陈皮等药物,有芳香化湿、醒脾和胃、降逆止呕等功效。

以上这些食材药材,都可以配合其他食物煮汤或者泡茶饮用,帮助体内排湿去湿。

更多中医养生文章内容,关注我头条号内。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中医养生郑芝环


祛湿一定要健脾吗?我想大家都会肯定的。脾运水湿,健脾自能胜湿。通常情况,是这样。但是,要说一定,就不对了!

很多湿症,用健脾之法,完全无效!湿祛不了,脾也不得健。

湿症,有很多类型,治疗的方法自然有多种。治疗上,必须审症!必须求因!湿从何来?是脾虚所致吗?湿邪进一步伤脾吗?

湿邪在哪里?在何脏?在何腑?在何经?在何络?

湿邪,一般都有夹寒,夹热。治法完全不同。

治湿,号称有十三法。其实还不只十三法。治法错误,决不中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治法,初期,当以祛湿为主,健脾辅之。选药是关键,是什么湿,用什么药。后期,以健脾为主,祛湿辅之。

后期,我将发文,详细论述湿症的治疗。长篇大论。感兴趣的朋友,请留意。


岳美中医学流派


湿气重其实是身体新陈代谢,循环的问题。中医调理主要是恢复气血循环,健脾养胃,脾胃好,运化好,自然没有湿气。现在人太忙,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做饭都没时间做,天天点外卖。更不要说锻炼这回事。刚开始都是,推荐食谱食材,现在是推荐食疗产品。市场上很多祛湿健脾的产品,可以当早餐吃,当下午茶,零食吃。自己家人和朋友都在用,很少去医院。超级方便。


阿卓76549009


祛湿是否要健脾我认为如果湿气不重未造成脾虚当然不用补,一般情况下湿气都是脾虚所致当脾阳很足是不会有湿气生成,因脾管输布也是血液循环系统有湿就会影响血液循环轻则影响不大重则导致脾虚肾虚或肝虚或肺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