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鹿鼎记》是金庸小说里写得最好的一部,你怎么看?

何事男儿不读书


我特别佩服甚至嫉妒编剧史航老师所说的一段话:说破狗熊(英雄)惊煞人!当金庸先生如唐三藏一样辞别了唐王李世民,带着郭靖、萧峰、令狐冲等人一路斩妖除魔,眼看着过了河就是西天雷音寺了,推门进去一看:原来那尊佛是从横店影视城来的,然后合了张影,回来就写下了《鹿鼎记》。这话太精彩了,我想很多人都会随着高晓松拿的那把扇子的节奏击节而歌。


此话一出,基本穷尽了解读金庸作品的所有可能,太绝了,任何想解读《鹿鼎记》的文章都显得苍白无力。

从此以后,我认为至少大陆范围之内,最懂金庸的不是六神磊磊,而是史航。

以下文字纯粹是自娱自乐。

二十几年前,许多和我一起喜欢研读武侠的小伙伴,经常为小说中谁更厉害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当大家看到《鹿鼎记》时,史无前例地达成一致:它不是出自金庸先生的手笔,而是和那些署名“金庸新”,“金庸巨”和“全庸”的作品一样,属于冒牌货!

因为它和金庸先生的其他小说完全不搭调,甚至可以确切的说,它连武侠都不算!

直到过了一段时间,有了我们圈内权威人士的认定,我才不情愿的把它当做金先生的作品来看待。

时过境迁,如今金庸先生已经过世,他的十四部武侠小说的名字早就编成了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没有人再怀疑《鹿鼎记》的出身问题了。对于金庸先生小说的各种解读也层出不穷,甚至有的人都可以以此为生。如果我还年轻,还在享受武侠小说中各种层出不穷的神功给我带来的快感,那打死我也不会同意《鹿鼎记》是金庸先生写的最好的一部小说这种观点,那时我总觉快马轻裘,快意恩仇的江湖才最合我的口味。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读书体验的不断累积,我感受到了“少年武松,中年林冲”中的意思。

现在的我觉得,《鹿鼎记》确实就是金庸先生写的最好的一部小说。它就是一部武侠版的《清明上河图》,逼真的描述了从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贩夫走卒,士农工商五行八作各个阶层各类人群的世间百态,而其他作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的描绘名山大川的恢弘壮丽的山水画。


《鹿鼎记》是一个没有“侠”的武侠小说,主角韦小宝肯定不是侠,他出身于妓院之中,懒惰油滑,贪财好色,从没有主动去干一件好事,而且,他还没有武功,最拿手的绝活是只能用来逃跑的“神行百变”,这能算侠吗?肯定不是。

郑克爽根正苗红,翩翩佳公子的形象最像也最可能成为一代大侠的人物,如果他出现在《书剑恩仇录》里,就是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式的人物。可是在《鹿鼎记》里,他是一个贪生怕死,是非不分,没有担当,没有抱负的软蛋。

书中唯一一位可以称之为侠的次要人物就是天地会的总舵主陈近南,他武功高强,谋略过人,对郑家忠心耿耿,一生致力于“反清复明”大业,最后却被奸人暗算,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情结局。

就这样,书中唯一的一个可以称为“侠”的英雄死去了,剩下的全是一帮蝇营狗苟之辈。


但,这才是真实的社会状态,上千年来人们生存状态,任是谁都无法改变,那些“侠”啊早就已经随着荆轲一同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不再回来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部作品也算为金庸先生的武侠生涯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田获三狐


《鹿鼎记》无疑是金庸小说中最好的一部。当然不仅是因为《鹿鼎记》是金庸小说的封笔之作,更因为《鹿鼎记》是金庸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代表着武侠小说的终点。在写作手法上《鹿鼎记》采用的是黑色幽默的方式,以荒诞不羁以及戏谑的手笔描绘了韦小宝这个人物以及在他身上发生的诸多奇遇。


其次通过韦小宝金庸先生颠覆了整个江湖秩序;在《鹿鼎记》世界中人物已经破除了脸谱化以及摆脱了侠的门面束缚后;对人性的刻画反而入木三分、让人叫绝。而且通过韦小宝这条主线,让我们窥探到了中国封建政权的运营机制,对官场的处世之道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绘,而后更讽刺了人制政权中的个体腐败和权力腐败。

比起武侠小说,《鹿鼎记》更像一部官场小说。

韦小宝无疑身上有着很强的小市民属性,这正是真实的反映了人性最基础和最天然的欲望,包括对权力、美色和金钱等;而韦小宝在官场中游刃有余则更具备讽刺意味,而后韦小宝的成功则寄托了人对于自我欲望的满足和实现,这尤其在阶层分明的封建社会中显得光怪陆离和魔幻突兀。

当然在《鹿鼎记》中金庸也给出了解决之道,就是封建集权下的天下大同和民族融合;在制度无法解决人的劣根性前提下,高度集权和明君圣主则给了悲观结局些许的可能性。




灌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武侠小王子李言


倪匡推崇鹿鼎是古今中外第一小说,我看过他写的品论后,总有一种感想,他籍以的观点总是从很现实的角度来分析,于是小宝可亲,康熙可爱,鹿鼎最佳。是不是真的这样?我有两个看法,一,鹿鼎的确是金庸最佳的现实小说,他成功的写出了中华民族‘国民性的悲剧’和中国古代历史‘家天下’的悲剧,特别在人性弱点的揭露上虽然没有笑傲的可怕可憎,但一样的深刻并由于和历史事件的相连能引起更多人的反响。二,倪匡的人性心理分析总是以个人的角度出发,不能更深层次的发掘,所以我觉得他往往失之偏颇。

鹿鼎是金庸的封笔之作,他借韦小宝的口说出‘老子不干了’,武侠小说界的金大侠从此金盆洗手而举世哗然,为什么?金庸自己说:“真的写不下去了”。我认为这可以是一个理由,因为金庸在后期的几部长篇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写作主题,对中国社会和人生进行无情的披露和积极的探讨,而单纯局限在武侠这个小范围内已是无法再能提升写作的要求,其实鹿鼎很多人认为已经不象是一部武侠小说,所以金庸可能意识到再这样写下去还只会是写出原来的老路子,便收笔不写,这也许只是文学创作上的想法。

深一层看,从金庸的人生经历,理想及所受的思想教育分析,或许能看出一些倪端。金庸出生书香门第,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学基础,读书时英语非常出色,并考上了重大外文系,后来又就读于东吴大学学国际法,48年去香港《大公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金庸曾想入外交部被拒,受同事梁羽生影响便于55年开写武侠小说,57年去电影公司工作,59年创办《明报》,72年停写小说,92年出售《明报》。金庸这些传奇的经历,对他写武侠小说肯定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看金庸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便可察觉,郭靖就是他事业奋斗的象征(金庸口才不好似足郭靖,但大智大勇藏于纳),到杨过写情,我猜想与他在电影界从业有关,张无忌是办报的开始(第一次有明教),乔峰的出现,英雄已然写尽,令狐冲就是自古读书人功成身退的写照,金庸后来真的这样去做了。韦小宝的塑造是绝无仅有的,这与金庸从政受挫而真正去看中国几千年弱点政治是有关连的。连韦小宝也终于厌烦了这种生活,金庸如何再能写下去,还是去过且自逍遥没人管的日子罢了。

说回鹿鼎。对这书的评价可谓争议最多,毁誉参半,但相信金庸这次的变新特别是主人公角色是成功的,韦小宝真的写活了,这个人确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韦小宝根本不是侠,又不会武(只会那套逃命步法,还要铁甲护身),油嘴滑舌,机灵百变,识得察颜观色,溜须拍马,简直是坏了武林的规矩,却让许多人喜欢,我自己也喜欢。倪匡为韦小宝的辩护已是一大箩筐,我不想再多说了,关键的问题是这本书的价值何在。





肖灿武侠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鹿鼎记》是很不错的,但《鹿鼎记》又是金庸笔下最不像武侠小说的一部武侠小说,关于这点,金庸自己也承认过。《鹿鼎记》的主角韦小宝几乎不懂武功,整部书就是韦小宝如何不学无术而又官运亨通的步步高升的过程,所以对于大多喜欢武侠小说的读者而言,代入感相当差。金庸虽然只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但一直追求写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小说,总体而言《射雕三部曲》故事性较强,都是描写主角从小到大因各种机缘学到越来越厉害神功的过程,读者代入感甚强!《笑傲江湖》和《连城诀》则在描写人性方面达到了高峰,气势磅礴、构思奇妙的则要首推《天龙八部》,就个人而言,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


大山哥李大维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情人眼里出《鹿鼎记》!


金庸小说里写得最好的一部,有人说是射雕三部曲中的一部,有人说是笑傲江湖,而在我眼里,却是《飞刀又见飞刀》。


苏小喵看世界




雪灵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金庸每一部武侠小说都风格不同,各有特点。相对来说,前期作品,逊色于后期作品,尤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射雕英雄传》,气势磅礴的《天龙八部》,不似武侠的《鹿鼎记》,寓意深刻的《笑傲江湖》,跨度数十年的《倚天屠龙记》,人性淋漓的《连城诀》,痴心绝对的《神雕侠侣》


红尘有你73733075


韦小宝非常符合大众潜意识中的需求!出来混当如韦爵爷!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这难道不是个人才智的体现吗?不要总说文化高就怎么怎么滴!一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人居然做到大清一等鹿鼎公!为啥别人都做不到而他做到了?说明还是有过人之处!韦小宝在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生,不正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的替身吗?


瀧峸厷


封笔之作,焉能有半点马虎之意。只是,鹿鼎记中大概存了众多男人的向往,小宝这个角色些许有文人对自己的幻想,所以大师也不好承认,只能自谦说这是自己最不满意的作品


搬运工龙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