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為什麼要跑?

澀人


泰國前總理英拉·那西瓦在2015年的1月23日遭到泰國國會彈劾,隨後便被罷免了總理的職務。事情的起因是,泰國國會指責英拉在其總理任期內盲目收購大米,造成了國家財政的嚴重流失。然而事情還遠遠不止於此,有人借“大米收購案”進一步指控她在總理任期內“瀆職”。儘管英拉一再堅持為自己申辯,但最終還是流亡國外,至今下落不明。

其實,讓英拉決定出逃的原因是她覺得自己遭到了政敵的迫害。在這場“大米收購案”中,英拉被泰國軍政府指責白白浪費了國家的財產,並導致國家財政週轉不靈。後來,這個指責被進一步放大成了濫用職權的“瀆職”指控。如果只是簡單的財政損失,尚且可以通過渠道彌補。但這個“瀆職”指控一旦成立,按照泰國的法律,英拉就要面臨最高可達10年的牢獄之災。


而所謂的“大米收購案”是指在英拉在2011年競選泰國總理時,曾經向泰國農民們承諾,自己在上臺後會以高於市價四、五成的價格收購泰農手中的大米,並轉而出售給中國等購米大國,用以補貼辛苦的泰國農民們。

可是收購大米耗費了泰國政府大量的財政資源,而被英拉抬高售價後的泰國大米又沒能及時地售出去,反而形成了庫存積壓。所以,英拉的政敵們和憤怒的農民們最終聯合起來反對她,導致英拉下臺。


根據後來協助英拉逃跑的警察供述,在泰國法院的判決下達之前,自覺凶多吉少的英拉選擇了連夜出逃。不過,泰國法院最終還是判決了英拉5年的監禁,但英拉此時已經通過柬埔寨逃往外國,所以最終沒有被逮捕。對此,泰國政府下達了相應的通緝令,並凍結了英拉在泰國的所有資產。由於這個通緝令至今沒有被取消,這就意味著英拉再也不可能回到泰國了。


歷史的荒野


英拉一定不願做第二個朴槿惠


匆匆墨客


一直說英拉是被逼跑的,想想也是,剛開始泰政府對外說,英拉將面臨十年牢獄之災和十億美元罰款,英拉沉著應對,"我會等待宣判的最終結果"。緊接著凍結了英拉的七個賬戶和部分資金,英拉不動聲色,民眾開始蛹動了。然後宣佈8月25日宣判。英拉跑了,手機沒帶,15歲的孩子沒帶,隻身跑到迪拜找哥哥去了,妹妹找哥淚花流。

英拉,一直以高顏值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性情儒雅,是從政的好料,政治家就該胸襟𥘵蕩,做事周到,說到做到,不失信於民,英拉就是這樣,把泰國民眾的利益,當做自己的奮鬥的目標,認真面對,絕不敷衍。

正因為如此,英拉擁有大把選票,對當權者構成威脅,畢竟,泰式民主存在很大弊端,軍人政權,霸道又不得民心,現任國王,缺少足夠信譽,和老國王有著天壤之別,英拉真正成為泰國的心頭之患,除之不成,逼走成了上上策。

英拉跑路,減輕了現政府壓力,防止了紅衫軍大規模示威遊行,英拉可以免牢獄之災,可以說"三贏"。



陳能先A


中國有句俗語叫作“好漢不吃眼前虧”,無論是英拉走了或是躲起來了都是正確的選擇,現在她正處在底谷,避一避風頭是明智的。因為現在的英拉已不在位,就像從天上掉在了地上。



留給她僅有的餘力只有躲避,只有如此方能逃過一劫。免受牢獄之災。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穿山甲66435652



英拉的出逃,實出無奈,作為代表泰國基層民意的泰黨,英拉政府一直堅持的是泰國農民的利益,是處在弱勢的底層泰國人的保護組織。反對派民主黨代表著泰國中上層的經濟利益,泰國一直處在軍隊干涉政府工作的弊病,通過軍事政變來推翻對方,是泰國的一貫作風。掌握軍隊的泰國軍人,成了名副其實的政客。


年輕美麗的英拉,一心為泰國民眾辦事,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泰國中上層利益,這就讓泰國當局不得不逼英拉下臺。而在英拉的執政過程中,首先與軍隊大佬發生了矛盾,身為泰軍中一手遮天的莫塔,雖然已經69歲,卻頻頻對英拉伸去橄欖枝,在英拉就認總理的第七個月,莫塔邀請英拉參加一個晚會,會後,莫塔以有事相商,直接挽留英拉去湄源別墅。英拉在一半威逼的形勢下,不答應已經不可能。上了莫塔的車,莫塔衛隊緊隨其後。


夜色中的湄源別墅,燈光之下,英拉麵對莫塔,不知所措,莫塔遞來一杯紅酒,英拉無法拒絕。喝下紅酒後的英拉,慢慢睡去,等英拉醒來時,發現自己一絲不掛地躺在莫塔身邊。遭到性侵的英拉立刻有一種被羞辱的憤怒,一個耳光打向莫塔。莫塔威脅說,如果不繼續他們的關係,英拉不但下臺,還將被監禁,與其兄下場相同。


面對軍霸,英拉只能避開,不再與莫塔來往,莫塔三番五次的私約,英拉不予理睬,而從此英拉的私人住宅也經常被三五成群的泰軍士兵監視,甚至影響到英拉的安全出行。在泰國皇室高層會議上,躲不開的英拉被莫塔在休息室強行汙辱,為了大局,英拉含淚隱忍了莫塔禽獸不如的行為。


一個女人,面對勾心鬥角的泰國政壇,終於無力再走下去,在泰國軍方和反動派的魔爪之下,這個堅強的女人也孤立無援地被逼上離鄉背井的絕路。


白這個顏色







第二,對於當前政治與法律模糊體現,為了國家安定,平民安危。不與當前政府一爭高低,沒有必要鬧的國內血腥飛雨,雞大不寧。2O1O年5月,他信(英拉哥哥)下臺,支持派"紅衫軍"示鹹遊行集會,軍方清場,一次就造成75人死之,2OOO多人受傷,日後,支持派與反對派將平靜的泰國撕裂。遊行示威成了家常便飯,政府停擺三天兩頭髮生,泰國經濟遭到嚴重摧殘,旅遊業一蹶不起,街頭更是鮮血淋漓,泰國處於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這些血的教訓,英拉不想重演。




第三,英拉讓步,政府軍的奪權目的己經達:到,英拉再留在國內讓人宰割,面臨牢獄之災。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第四,錯開鋒芒,減少雙方損失,保持冷靜,對國對民對雙方都有利。這就是英拉出走最明智的決定。


秋高氣爽菊花豔1


英拉為何要跑?說法有差異,有言是與泰國軍方協商的結果,有說英拉是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在與其哥哥走上同一道路,也有推測英拉的跑,是為了泰國的社會穩定和民生利益。

綜觀泰國政壇,不管誰執政,誰動了軍方的蛋糕,以民生利益為主,都會有“莫須有”的罪名,不得善終,英拉雖得民心,但敵不過軍方的勢力,外跑是唯一的良策,即符合軍方的利益,也不會引起國內動盪,合民意,同時也保全了英拉的人生自由,一舉多得。



夏天雪42


2017年8月23日,美貌與智慧並存,親民與愛國並舉的泰國總理英拉.西那瓦被迫離開泰國,離開家鄉,遠逃迪拜。那麼英拉為什麼要跑呢?

有書君認為英拉的出逃“迴避”,是為了泰國的國泰民安,同時實現了泰國現軍政府的目標;英拉出逃,當然也為了逃避牢獄之災。

一、英拉必須出逃,泰國才能國泰民安

英拉在泰國民眾心中就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女神。

一向以經商為樂的英拉,在泰國為泰黨民眾的再三推舉下,2011年8月參加了泰國第24屆總理選舉,並順利當選為泰國第28位總理,這也是泰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總理。

英拉從2011年至2014年3年執政中,關心社會底層勞工,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為社會大眾發聲,親民惠民政策一一出臺,以廣大民眾的利益為重,為他們奔走呼號,自然會觸動一部分黨政要員的利益,為他們所不容。

泰國皇家陸軍總司令巴育等以“大米瀆職案”彈頦英拉,2014年5月,英拉被解除總理職務,英拉罪名如果成立將要獲刑5年。

於是,泰國軍政府凍結英拉的賬戶和資金,在“大米瀆職案”宣判前,英拉在紅衫軍的幫助下,毫無徵兆的出逃,流亡海外。

如若英拉接受審判入獄,勢必會引起泰國國內的局勢動盪不安,英拉的支持者一定湧上街頭示威遊行。

引發流血傷亡事件,英拉的出逃避免了支持派“紅衫軍”與反對派“黃衫軍”的對壘,讓泰國局勢趨於平穩。

英拉心中為泰國民眾著想,為泰國的長治久安著想,不想讓民眾為她做無畏的犧牲,不想與軍政府對壘。

造成血腥事件,她親眼目睹過哥哥他信下臺之後,支持派“紅衫軍”和軍方對峙,造成75人流血犧牲。

兩千多人無辜受傷,泰國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整個泰國經濟頹廢,旅遊業慘淡,泰國的寧靜被打破。

為了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不再重蹈兄長的覆轍,為了泰國的國泰民安,英拉明智地選擇了“迴避”政府軍,無奈地出逃,背井離鄉,離開15歲需要母親照顧的兒子,離開相親相愛的需要妻子陪伴的丈夫,遠走他國,尋求避難。

二、英拉被逼出逃,是巴育軍政府的目標

所謂的“大米瀆職案”只不過是軍政府打擊英拉的一個幌子,一個全心全意為民眾謀福祉的英明領袖。

一不貪腐,二不以權謀私,三不違法亂紀,只有從她主政的經濟決策中找漏洞。

大米案導致國庫虧空,居然要求總理英拉個人賠償350億泰銖(約合70億元人民幣),而且面臨五年不能執政,顯然是一種政治清算。

如果英拉繼續留下關押,“紅衫軍”自然會群起而攻現巴育軍政府。

所以在2017年8月初,原來如影隨行的所謂保護者撤離,足見巴育政府是默許英拉離開泰國,只是這種默契是無法公開的。

英拉的離開其實無形中為巴育軍政府減了壓,也給了他們一個臺階下,要不然騎虎難下,兩虎相鬥,必有一傷。

所以逼迫英拉出逃,政權落到了軍政府手中,目標完成,至於英拉是否有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何妨?

三、英拉只能出逃,才能倖免牢獄之災

因為英拉選擇出逃避難,2017年9月泰國法院判決的五年牢獄之災,成了一紙空文。

她才不至於像韓國女總統朴槿惠那樣鋃鐺入獄之後,新政府會毫不留情的千方百計搞清算,蒐羅許多“莫須有”的罪證,讓獄中之人防不勝防,永無出頭之日。

倘若英拉坐以待斃,雖不至於被政府判死刑。

但面臨她的將是五年甚至更長的鐵窗生涯,失去人身自由,任由政敵宰割,倒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出逃避難,留得青山在。

將來如果巴育總理領導的軍政府出到紕漏,倒臺下野,為泰黨還有可能重新推舉他們的女神,參與新總理競選,重整旗鼓,捲土重來的機會還是有的。

英拉出逃,沒顧得上家庭,後來也沒有接家屬去海外,說明她對重回泰國是有所期待的。

綜上所述,英拉“必須”“被逼”“只能”出逃,這樣才能救民眾於水火,國泰民安。

才能實現現政府的奪權目標,才能免去牢獄之災,這無疑是一個三贏的格局,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有書君前不久從新聞中獲悉英拉已獲得英國長期簽證,可自由出入英國,不過每次不可超過半年。

從新聞中可以知道英拉是安全的,自由的,願好人一生平安!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國家的政治問題都是錯綜複雜的,尤其泰國這個三元格局的政體,更是複雜之複雜,要說清楚英拉為什麼要跑?還得把泰國的政治體制簡單說一下,以便更好的理解題主的問題。

泰國是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在歷史上是東南亞地區唯一沒有被殖民過的,它的民主化進程是在國王主導下進行的,所以產生了國王,軍政府和民選政府三位一體的政治局面,國王是國家最高統帥,軍隊負責安全,民選政府負責方方面面的具體事情,但軍隊聽命於國王,政府插手不了軍隊的事情,如果國泰民安,大家相安無事,一旦有點內亂,政府無法控制局面的情況下,這時軍隊就要出面了,或者說政事政變也可以,軍隊就要解散民選政府,成立臨時的軍政府,軍事政變有的是國王授權的,有的時候先政變,然後再向國王彙報,泰國畢竟是個民主國家,等到局事一平穩下來,就又會重新進行選舉,選舉後軍政府再把權力歸還民選政府。

在大選中,不同的政黨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往往形成二大派別,英拉所在的泰黨代表著農村的農民和城市底層人民的利益,而民主黨代表的是城市中上階層的利益,兩大利益集團天然地產生矛盾,這種矛盾是很難調解的,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無解的。

泰國的低層人士佔全國的三分之二,在人手一票的選舉中有絕對的優勢,從1932年實行君主立憲以來,政權大都掌據在泰黨手裡,政府一旦實行偏向底層的政策,觸及到中上階層的利益,就會遭到反對派的抵制和反對,集會,遊行,直至兩派發生流血事件。

英拉是泰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她的哥哥他信也曾在2000年至2006年擔任總理,後被政變趕下臺,一直流亡海外,2013年英拉政府出臺了一個《赦免法案》,準備赦免國內一些政治犯,在國會下議院都已通過,這下遭到了反對派的極力反對,他們認為這個法案就是針對他信的,一旦通過,他信就會回國,泰黨的力量就會更加強大,在以後的大選中,再也無法撼動他們,就開始集會,遊行,支持英拉的也集會,示威,雙方直到爆發流血衝突,國內大亂,直接影響到製造業,旅遊業這些國家經濟命脈,為了穩定大局,軍隊出面,接管了政府,英拉政府被推翻,雖然英拉下臺了,但政治影響力依然存在,如果英拉還在國內,今後大選英拉派的人很可能再次掌權,但也不能把英拉搞的太利害,以免引起更大規模的暴力衝突,最好的辦法就是逼英拉出走,只要減少英拉在國內的影響力就可以了,英拉在不同場合都表示不會出國,搞的反對派很為難。要逼英拉出國,就要想一個兩權其美好方法,即逼英拉出走,又不引起國內的動盪。

英拉在2011年至2014年擔任泰國總理期間,制定了一項惠及農民的大米補貼政策,這些補貼的資金的來源,就是增加中上層人士的稅收,以及國家的財政,這樣窮人得利了,富人卻遭殃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也緊張了,在這政策實施過程中,英拉雖然是清白的,但具體辦事的工作人員卻有許多貪汙現象,等到英拉下臺後,檢察院就以《大米瀆職罪》起訴她,她將面臨5至10的牢獄之災,還有高達70億人民幣的罰款,在法院即將宣判的2017年4月29日的前一天英拉被迫出逃了。

英拉的出逃和國內貪汙官員的出逃是不一樣的,貪汙官員的出逃,是東窗要事發了,為避免做牢,倉惶逃亡海外,這種出逃,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都要把你捉拿歸案,而英拉的出逃,是用做牢做籌碼,逼你走,走了大家就相安無事,最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就寫這麼多了,謝謝您的閱讀,有不到之處,還請指正。





雪上長留馬行處



泰國政治環境不穩定,三十六計去為上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