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姜昆为代表的主流相声与郭德纲德云社的“雅俗之争”?

电影基本法


首先,我们看一下雅和俗的解释,雅解释作高尚不粗俗,合乎规范,那么这样一个定义就非常的宽容了,并不是交响乐、歌剧才叫雅,任何符合人民精神生活需要并且不粗俗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雅,追溯相声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曾经相声确实有相当多的粗俗的段子和内容,以至于撂地演出的时候是不让女观众在场听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这样的东西无论是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得以摒弃,我相信,听相声的观众也不是多么低素质的人,没人是追求低俗去听相声的,小剧场里的相声互动性强,更贴近平民生活,确实多了一些通俗,但这绝不是低俗,为的是更多人有共鸣,毕竟更多的人还是生活在社会基层的平民百姓,听段相声找找开心,没什么不好。那我们再来看看俗怎么解释,最靠前的解释是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这不正是艺术最终的追求吗?让更多普通大众可以欣赏艺术,有什么不好?大诗人白居易为追求通俗易懂,甚至拿着诗稿找农民来探讨,问对方是否听得懂自己诗中的意思,难道这也是低俗?我们相信媒体,媒体宣传郭德纲,姜先生却说这是低俗,难道姜先生要站在所有媒体的对立面?郭德纲也上了春晚,姜先生难不成说央视也低俗?俗是为了让更多人欣赏,雅是为了艺术有底线,不要偷换概念贬低别人,中伤同行,姜先生主席已卸任,也是曾经为大家带来快乐的人,奈何不下功夫,到老只能靠站出来大义凛然来博取关注,深表同情,郭德纲如日中天,为那么多年轻人找到了爱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何况就是一个民间靠自己丰衣足食的艺人,怎么就得扛这么大罪过,受这么大埋怨呢?卖艺吃饭不偷不抢,还捎带手替曲协干了些曲协没本事干的事儿,知足吧,没郭德纲,好些个说相声的,已经不知道干嘛去了...






斗墨1


雅俗之争就歇歇吧。我们这些吃瓜群众都看累了,你们这些大咖还时不常的弄出高雅低俗来,有意思吗?

老百姓不图别的,就想听个相声,只要逗乐就行。你们这些大佬们怎么咬我们真不关心。不是你在高位你就代表雅,他在民间、老百姓中间就是俗了。

曲艺杂谈认为,作品中为了艺术效果出现一些“特写镜头”可以理解,只要不是大篇幅的搞就能够理解。

姜主席这么没完没了很没意思。照你那样说,你应该《红楼梦》拿出来狠批一通。作品里那么多低俗的描写你能接受的了?对了,还有老谋子获奖的电影《红高粱》,捎带上那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他们两个一个是导演,一个是作者。

说别的是假的,为自己讨伐异己找到一块遮羞布而已。拿出高雅低俗之说来争取一些同盟军,让他的孝子贤孙来跟随。雅俗之争其实就是用来讨伐老郭的一件武器,从而掩盖了党同伐异的目的。



人民网都为老郭发声了,这种媒体的高度还不如你一个曲艺家协会领导吗?行了,歇歇吧!老百姓只想看自己喜爱的相声,你们之间撕逼的事情就不要让我们这些低俗百姓掺乎了。


曲艺杂谈


现在的相声界有雅俗之争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平常心看待即可,不必较真。

为什么不必较真呢?

一,姜是曲协领导,既然在其位必须要工作。宣传政策,阳春白雪,提倡高大上,体制内有工资有福利,无后顾生存之忧,那是人家的工作。

二,德云社就不一样。私人团体,郭德纲自己要生存要生活要赚钱,你商演必须得接地气,群众喜欢看才能赚钱养家。你说的段子内容空洞无物,基本功不会表演的再差点谁看呀?卖不出票的小剧场解散的多了去啦,俗只要是通俗,就不必高雅。

三,相声前辈朱少文、马三立、刘宝瑞都是在社会低层表演的,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众就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很受欢迎。

市场决定现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雅俗之争可休矣!





音悦茶香下雨天


不如我们来看看郭老师自己怎么说!

在早期郭德纲于谦的相声作品中,郭老师曾这样介绍或者解释过相声这门艺术。

相声讲究的是,雅俗共赏!雅要雅得那么俗,俗要俗得那么雅!”
要说雅,昆曲最雅


清朝年间,那些文人举子都要捧着《康熙字典》才能读懂台上艺人所表达的的含义。可见这太“高雅”,也未免有些曲高鹤寡。

那什么是俗呢?于老师一上台就把裤子脱了

当然这只是郭老师台上开的一个玩笑而已。相声里所谓的“俗”,不是庸俗、媚俗,而是通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接地气!
能卖票不一定是好演员,不能卖票一定不是好演员!观众为你花一分钱都觉得冤,你还谈哪门子的艺术!

郭老师这段话,说得很贴切。作为一名资深相声迷,对于目前的相声界,最最喜爱的莫过于德云社的作品了。

观众喜爱的才是好的!德云社在2018年满世界如火如荼地巡回演出,国内某些“曲艺人士”还在“反三俗”,提倡所谓“高雅”!

不知郭老师对此,又作何感想呢?


只为相声


主流相声里只有这一个人还能看清楚主流的未来。请主流相声水军在头条里搜一下杨义。看杨义是怎么说的。别没事就蹭郭德纲热度了。



大愚138204689



碧伶居士


人都有天生的劣性,能以道德(即主流)约束,就是守法公民,在守法的前提下,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反之,如果没有道德(主流)的约束,人的劣性爆发,吃喝嫖赌,多吃多占,成为追求目标,最终沦落为罪犯,或者是自私自利之人。至于说接地气,能卖出票之类的话,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北京的天上人间,河南的皇家一号,哪一个不是人气爆满?而且光临者都是大官豪门,这不只是接地气,恐怕是接了“天气”吧,街角旮旯的洗头房,大小城市都有,如果按,存在即是合理,的说法,这些场所都不应该被取缔。


我的狗狗加披萨


世上本来没有相声,老百姓打发无聊,聚众聊天发展而来,后来是贫穷江湖艺人卖艺糊口的营生,所以词语句子通下达上,只要观众喜欢,多给赏钱,艺人也乐于表演,其中内容,既有市井的嘻笑怒骂,也有厅堂的高尚主流,总之,取悦于众。和东北“二人转”一样。

姜昆的是一直在体制内发展,所以思路和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是国内文艺被体制内帮派垄断,他是稳坐钓鱼台。后来在东北被赵本山公关,所以举荐“二人转”,没想到一下火了,自己相声逐渐没落,由于本山名声太大,他也无可奈何。

郭德纲的迅速发展,让相声江湖发生了变化,本来不是一个师父,派别不同,相互不来往,不买账,大家也都没什么好作品,都平平淡淡相安无事,但是自己做了曲协主席时期,自己不发展就算了,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其他门派发展,尤其郭德纲,现在是相声的半壁江山,这让姜昆坐不住了:说自己功劳吧?可自己没给郭德纲半点帮助,而且不是自己帮派的。说不是功劳吧,可自己是国内相声老大,他火了,显得自己无能。

所以,必须打压,而且以道德来打压,姜昆的娘娘腔表演至今我还记得,他却以这个为理由打压,可见心太小。


运动品牌专营


相声无疑是德云社郭德纲为代表的演员们振兴和引领的。曲艺协会几十年形同虚设。姜昆是曲协主席不懂传统相声,说的现代相声也是别人不笑自己笑,这本身就很可笑。相声节目本身没什么就是让人娱乐的,就是雅俗共赏的。天下俗人雅士这么多,哈哈一笑就达到目的了。所谓的雅俗共赏不是说的节目雅不雅或俗不俗,而是指受众。受众有雅有俗,共赏之。


草根老周五世


相声界自古以来就是紧密团结的一家人。但是自从郭德纲这个三姓家奴的九木禾中出现以后,处处碰瓷,然后相声圈内帮派林立,互相倾轧,小处说是破坏行业生态氛围,大了说是破坏社会主义和谐。加上那些三俗的作品实在给不了什么正确引导,建议政府派工作组进驻德云社整改整顿。请文化部和税务部门联合牵头组成相声反三俗专案小组配合武警公安即日起执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