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唯一的的女兒愛新覺羅·東莪究竟嫁給誰了?

羽評郡主


作為對清初順利入主中原,奠定清王朝二百餘年基業而立下不朽社稷之功的多爾袞來說其一生無疑是充滿巨大傳奇與悲劇。

多爾袞少時即跟隨父親努爾哈赤、兄長皇太極征戰沙場,出生入死。特別是在皇太極盛年崩逝之後更是挑起了大清朝這一千鈞重擔。

設沒有多爾袞,清朝未必能夠順利踏破山海關,定鼎北京城!

多爾袞雖然在打仗、治國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在其自身婚姻感情這一方面卻是差強人意,抱憾終生。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事事難全”吧。

圍繞其死後的幾百年時間之內,對於其曾經的感情經歷,普通大眾也只不過將其與其兄嫂孝莊文皇后的特殊經歷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他本人亦給後世樹立了個寧為心愛之人而故意捨棄帝位,不愛江山更愛美人的痴情漢形象。

事實上,除了孝莊這位對其影響一生最重要的女人之外。正史記載多爾袞還先後迎娶了幾位福晉,但所有福晉都沒能為其留下兒子。反之只有其小妾,原朝鮮宗室女子李氏為他誕育一女,稱愛新覺羅-東莪。

(臺灣女畫家德珍所畫東莪圖)

對於多爾袞這唯一女兒的生平經歷,清史並沒有過多相關記載。

東莪生於清崇德三年,即公元1638年。

由於缺乏正式文獻記載,故關於東莪的幼時成長及日後的所嫁經歷時至今日仍充滿傳說與爭議。

相關正史論證

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滿族自後金努爾哈赤起便採取了“滿蒙聯姻”的和親政策,所以有不少蒙古女子嫁給滿族上自皇室下至普通宗室,而滿族亦有不少女子遠嫁塞外蒙古諸部。

需要說明的是東莪並沒有因為其父獲罪而被逐出宗室,而是後交於信郡王撫育。處在“滿蒙聯姻”的這一大時代背景之下,東莪像其她宗室女子一樣出嫁蒙古的可能性很大。

(今呼和浩特恪靖公主府)

在今天草原青城呼和浩特有一座名為恪靖的公主府,據記載這裡曾經是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居住過的地方。由此可以推斷東莪遠嫁塞外的可能性極高。

至於東莪究竟嫁到蒙古哪裡卻存有巨大爭議。

根據順治一朝皇家宗室下嫁蒙古女子的相關記載及東莪本人的年齡推斷,東莪可能嫁於的兩個地方為:一是順治十三年左右嫁於科爾沁圖謝圖親王巴雅斯護朗,其封號是郡君;另一個是順治十五年左右下嫁科爾沁臺吉鄂齊爾,沒有封號,僅保留原來格格稱呼。

至於真實的最終東莪嫁向目前根據相關的推理論證(主要參考東莪本人的身份及男方的家族背景及影響力),下嫁圖謝圖親王巴雅斯護朗的可能性更大。

野史傳聞

這種說法也是目前最為流行的一種說法。其大致內容是說多爾袞死後以謀反的罪名被順治皇帝開除宗室,東莪因受不了宗室族人的歧視與羞辱憤而離家出走,後嫁於一漢族普通讀書人終老而死。

這種說法最雖為流行,但也只是一種傳說,並未有相關真實史料佐證,所以不足為信。

綜上:關於東莪最終嫁與了誰,相關正史文獻並沒有確切記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其流落鄉野嫁與普通漢族讀書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其遠嫁蒙古的可能性則最大,至於最終嫁給了蒙古哪位親王或郡王則需要留待進一步歷史考證


小司馬說


多爾袞英明一世,但也是個悲劇,兩次爭皇位失敗,又沒留下子嗣,僅有一個女兒愛新覺羅·東莪,還是朝鮮來的側妃生的,側妃也就是地位低下的小妾了,為了續煙火抱了自己弟弟多鐸兒子多爾博為養子,自己死後還被順治削了爵位,鞭屍。

圖為多爾袞畫像。

1650年多爾袞死後,12歲的獨女愛新覺羅·東莪和7歲的養子多爾博由順治下旨交給信郡王多尼看管,這個多尼是多鐸的兒子,當年剛滿14歲封郡王,等於說東莪並沒有被逐出宗室,而是跟著堂哥多尼長大的,此後正史上再無愛新覺羅·東莪的記載。

《公主府志》記載,多爾袞的曾外孫女曾住過恪靖公主府,也可以從側面印證東莪嫁到了蒙古,圖為呼和浩特的恪靖公主府。

所以要找到愛新覺羅·東莪後來嫁給誰了,只能從史料裡推斷。滿清和蒙古姻親是一項國策,特別是在清朝入關後的初期,整個清朝也先後有500多位格格嫁到蒙古,對於未禍及自身又敏感的東莪,嫁到蒙古也是最好的歸宿。

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睿親王多爾袞被順治削爵後,乾隆時恢復了王爵,由多爾袞養子多爾博的後代淳穎襲睿親王,圖為淳穎畫像。

從《公主府志》記載,順治一朝下嫁蒙古的格格有4位身份不明,有2位在多爾袞出事前就嫁了,那就還剩下1656年嫁給科爾沁土謝圖親王,1658年嫁給臺吉鄂齊爾,這時東莪分別是18歲和20歲,年齡上都符合,不過這裡有個問題,鄂齊爾是當時孝惠章皇后的親弟弟,而東莪和鄂齊爾隔著輩,清室不可能讓一個長輩嫁給晚輩,還是正室;而土謝圖親王已經娶過格格了,東莪嫁過去是側室了,這個說得通,另外多尼也是娶的土謝圖親王的女兒,兩家存在姻親,所以東莪嫁給土謝圖親王的可能性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