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擁有10多萬精銳騎兵,為何最終敗給了河北的袁紹?


公孫瓚擁有10多萬精銳騎兵,為何最終敗給了河北的袁紹?


對於公孫瓚這個人物,很多人的印象並不是很深,因為這個人物出場的次數太少,最多就是劉備的陪襯。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公孫瓚曾經是北方的雄主,控制了遼寧、京津地區、河北北部等大片的土地。既然公孫瓚這麼強悍,為何最終會敗給盤踞河北的袁紹呢。其實,袁紹擊敗公孫瓚的經過非常艱辛,先後用了8年時間才平定了北方地區。


公孫瓚擁有10多萬精銳騎兵,為何最終敗給了河北的袁紹?


一、公孫瓚起步最早,而是實力強大

曹操、袁紹、袁術等軍閥都是官宦家庭出身,在這群公子哥還在洛陽城享樂的時候,年輕的公孫瓚已經前往幽州地區為官。漢朝的幽州地區情況十分複雜,基本上就是今天的遼寧、京津地區等地。當時,在北方地區,鮮卑族、烏桓族都虎視眈眈。公孫瓚率領幽州地區的軍隊,與北方遊牧部落反覆激戰,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由於公孫瓚的坐騎是一匹白馬,因此被北方遊牧部落稱為白馬將軍。對於這位白馬將軍,遊牧部落是又恨又怕。遊牧部落射箭的靶子上都寫著公孫瓚的名字,可是在戰場上,遊牧部落看到公孫瓚就害怕。就在公孫瓚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漢朝內部爆發了黃巾起義、董卓進京等一系列事件。利用鎮壓起義軍的機會,公孫瓚趁機收編了大量的青壯。


公孫瓚擁有10多萬精銳騎兵,為何最終敗給了河北的袁紹?


董卓進入京城以後,開始了倒行逆施的統治,而且廢立了皇帝,直接觸犯了很多貴族的利益。最終,東方的各路諸侯決定聯合進攻董卓,公孫瓚也是其中之一。討伐董卓的結果是大家都清楚的,聯軍相互內鬥,最終不歡而散。公孫瓚雖然實力很強,但並不是幽州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幽州的當家人是劉虞。劉虞的社會威望很高,而且是正經的漢室宗親,比劉備的血緣純正得多。劉虞成了公孫瓚崛起之路上的絆腳石,劉虞屬於文人出身,根本就不會打仗。只能向袁紹求救,當時的袁紹剛剛佔領冀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地區。從勢力來說,公孫瓚已經擁有超過10萬軍隊,其實相當一部分是騎兵,袁紹當時只有幾萬步兵。


公孫瓚擁有10多萬精銳騎兵,為何最終敗給了河北的袁紹?


二、公孫瓚一度處於優勢,但自己內部隱患很大

袁紹與公孫瓚的戰爭持續了很長時間,起初,袁紹的實力不如公孫瓚,一直處於守勢。雖然自己擊敗了公孫瓚的進攻,但根本不敢主動進攻。此時的公孫瓚集中精力對於那位老頑固劉虞,劉虞的兵力不必公孫瓚少,可是文人打仗太丟人了。劉虞被公孫瓚輕易擊敗,公孫瓚的性格確定暴露無遺,他殺掉了劉虞和全家老幼。劉虞在整個漢朝的威望都很高,公孫瓚殺劉虞的事件,激起了很多文人的反感。公孫瓚周圍始終沒有特別靠譜的謀士,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至於殺老幼婦孺,更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唾棄。其實,這已經不是公孫瓚第一次這麼做了,公孫瓚打仗從來不留戰俘,所有的戰俘都會被殺掉。在內部統治上也是一樣,對於自己的下屬經常輕易殺戮。


公孫瓚擁有10多萬精銳騎兵,為何最終敗給了河北的袁紹?


在東漢末期,幾乎所有的軍閥都不敢忽視地方豪強的力量,劉備、曹操、袁紹、孫權等人都很注意籠絡地方豪強。公孫瓚依仗自己的勢力,沒有籠絡幽州地區的地方豪強,而是大肆任用自己的親信。幽州地區的豪強們迫於公孫瓚的兵威,不敢公開反抗,不過一直在等待機會。公孫瓚在消滅劉虞、擊敗袁紹以後,有點居功自傲,開始了自己愜意的生活。隨著地位的提高,公孫瓚大肆修建宮殿,整日和妻妾們飲酒取樂。此時的袁紹則在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佔領了幷州和青州部分地區,此消彼長之下,公孫瓚逐步處於劣勢。公孫瓚的殘酷壓榨,引發了百姓們的反抗,在幽州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公孫瓚的軍隊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損失很大。


公孫瓚擁有10多萬精銳騎兵,為何最終敗給了河北的袁紹?


三、袁紹最終擊敗了強敵公孫瓚

就在公孫瓚內憂外患之際,袁紹向幽州地區發動了進攻,幽州地區的豪強們積極響應。豪強們為袁紹提供情報和後勤補給,袁紹的軍隊沒有費太大功夫就擊敗了公孫瓚的軍隊。公孫瓚直到自己不會有好下場,他殺掉了自己的所有妻妾,自己選擇了自焚。明朝末期的王夫之對公孫瓚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頑悍而樂殺者公孫瓚,而猶據土以自全。袁紹前後用了8年時間,最終消滅了頑強的公孫瓚。雖然與曹操相比,袁紹是一個失敗者。不過與公孫瓚相比,袁紹要強得多。袁紹對待自己的謀臣們很客氣,也沒有窮奢極欲的生活。可惜自己處理集團內部事務的能力不如曹操,落得滿盤皆輸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