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的教育情況是怎樣的?

在和平年代時,士人讀書渠道大致可分三種:家學&私塾,太學,地方學校(學官)。

家學&私塾

首先說家學,這是某些家族掌握了某儒家經典書籍的專有解釋權,也就是史書上常說有“治經”的士人家族。

例如龍亢桓氏,家傳《歐陽尚書》,從東漢開國的桓榮,被光武帝劉秀指定為帝師,其歷代後人桓鬱、桓焉、桓典都繼承了家學,顯赫一時。

弘農楊氏楊寶也是家傳《歐陽尚書》,其子楊震也拜入桓鬱門下,兼併兩家所長,人稱“關西孔子”,到了楊秉這一代,還掌握了《京氏易》。

漢末最著名的汝南袁氏,則是從袁安開始發家,家傳《孟氏易》。其後人,袁京、袁敞都是接受了家學教育。

諸如此類,可見,各種經學已經逐漸被各個家族壟斷了。這些家族子弟從小就有機會接受家學教育,哪怕是個別人家庭貧窮,讀書也不是難事,例如潁川荀悅。

(荀)悅字仲豫,儉之子也。儉早卒。悅年十二,能說春秋。家貧無書,每之人間,所見篇牘,一覽多能誦記。性沈靜,美姿容,尤好著述。

這些壟斷教育工作的家族在地方上又可以開山授業,一來斂財,二來培養門生。這種就應該是“私塾”。

例如桓典,“以《尚書》教授潁川,門徒數百人。”

其他著名的例子還有:盧植、鄭玄拜入馬融門下;劉備、公孫瓚拜入盧植門下。

按鄭玄本傳,馬融的門生有400多人,馬融只教50多人,其餘的人就讓“高材生”(可能是盧植)去教新來的鄭玄。

(馬)融門徒四百餘人,升堂進者五十餘生。融素驕貴,玄在門下,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子傳授於玄。玄日夜尋誦,未嘗怠倦。

——鄭玄拜入馬融門下,三年沒見過馬融長什麼樣子。

劉備和劉德然是靠花錢+本地人的關係才拜入盧植門下。

公孫瓚則是靠著老丈人的關係去享受雒陽的鍍金之旅,按照《劉寬碑》的門生名單,公孫瓚還拜入劉寬門下。

劉德然沒有記載,劉備是不喜讀書,公孫瓚則是“略見書傳”,所以,讀私塾這種事,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太學

東漢帝國的最高學府:太學,位於京師雒陽城內,就是給官員子弟讀書用的,寒門子弟可能也可以進去,但是,畢竟是少數。

東漢時的教育情況是怎樣的?

漢洛陽城已毀,此為清國子監太學門

太學面對的學生範圍可以用範書《質帝紀》的一則詔書作為參考。

本初元年(146年),東漢政府頒佈的太學招生範圍如下:

1.地方上的士人,50-70歲。

2.大將軍下至六百石官員的兒子們。

夏四月庚辰(25日),令郡國舉明經,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詣太學。自大將軍至六百石,皆遣子受業,歲滿課試,以高第五人補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來稀,由此可見,太學學生主要組成就是各級高官、功臣子弟。

例如臧旻仕途起步是邊地武人,靠著平定會稽許昭叛亂的功勞,其子臧洪以功臣子弟,得以入太學。

地方上寒門子弟要熬到50歲才有機會去太學,想想看,寥寥無幾吧。

當然,這種對地方士人入太學的苛刻規則可能並不是絕對的,如果某人才學出眾,我印象中也應該有機會。

例如,江夏黃香就是以名氣才入得京師,但是本傳沒有明確寫入太學。

申屠蟠、鄭玄則肯定是在年輕時入的太學,其家族也沒有什麼顯赫的記載(父親擔任六百石官),除非本傳漏記其父親官位。

所以只能說:這份詔書可以反映出當時太學教育的大環境而已。高官子弟基本上是壟斷佔據了太學大部分位置。

東漢時的教育情況是怎樣的?

漢獻帝劉協遊戲形象

到了漢獻帝劉協時,曾在長安舉辦儒生考試,其中詔書中提到,外地來的儒生有年過六十,可見地方上的士人能去太學(或者說去京師考試),那個50歲起步的限制一直在發揮著作用。

詔曰:孔子嘆“學之不講”,不講則所識日忘。今耆儒年踰六十,去離本土,營求糧資,不得專業。結童入學,白首空歸,長委農野,永絕榮望,朕甚愍焉。其依科罷者,聽為太子舍人。

入太學後的太學生,還有拜入三公門下的潛規則。本來太學生大多是權貴子弟,又與三公的公族形成門生關係,日積月累,最終在東漢官場上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關係網,最終壟斷了舉薦制的選拔權。(這種事被陳蕃、黃琬所詬病,他們也曾嘗試改革,但是很快就被權貴打擊,失敗了。)

這種積弊最具體的體現就是:漢末袁紹在地方起兵反董,遍佈天下的袁氏門生紛紛響應。

——袁紹憑藉家族影響力,就能有領導地方對抗中央的實力!

我把太學的情況小結一下。

1.高官子弟,直接入太學。

2.地方士人,甚至需要幾代人,付出更多時間的努力,獲得足夠的學問、名望才有機會步入朝堂。

學官

這個“學官”描述也不準確。學官本意是在地方上設的,專門負責地方教育工作的官職。地方上的學校稱為學宮,相當於地方學校。

例如範書《魯丕傳》提到趙王劉商見本地爆發瘟疫,就想出移居到學宮裡的念頭。

——是用“學官”還是“學宮”好,我也是隨便挑一個,領會意思即可。

出身地方的寒門士人,社會地位低下,缺少人脈資源,是享受不到太學這種高等教育資源的,但是,社會地位順序是:士農工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可以在地方上的學校讀書。

以鄭玄本傳為例,他年輕時就是先從地方“學官”開始,後來才去的太學。

學官往下應該是到縣級的,高級官員應該是學官祭酒,這是《劉寬傳》反映的內容。

(劉寬)每行縣止息亭傳,輒引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經對講。

《續漢書禮儀志》則提到了縣下面的“道”也設有學官,我有點持懷疑態度。

東漢末年

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之一,教育業也遭受沉重打擊。

例如,鄭玄及其弟子崔琰,都曾因為戰亂而流浪,自己開荒種糧;步騭靠種瓜維持生計。

——這些是關東遭受戰亂的士人境遇。

在長安朝廷,漢獻帝劉協在初平四年(193年),先是舉辦了儒生考試,再去太學行禮,也就是說,長安朝廷也嘗試過復興教育,只可惜,次年的李郭之亂,直接將長安拖入戰火,化為廢墟。

等到建安元年(196年),漢廷定都許縣,在曹操、荀彧的主持下,《禰衡傳》說“是時許都新建,賢士大夫四方來集。”,

例如《魏略》記載了,河東樂詳前往許都,求師於公車司馬令謝該的事。

樂詳字文載。少好學,建安初,詳聞公車司馬令南郡謝該善《左氏傳》,乃從南陽步涉詣該,問疑難諸要。

其他割據軍閥在轄地趨於穩定之時,也有開辦地方官學的記載,例如:

荊州牧劉表

範書《劉表傳》: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慰賑贍,皆得資全。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撰立五經章句,謂之後定。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劉表年輕時就是太學生,師從王暢(王粲祖父)。

東漢時的教育情況是怎樣的?

劉表撰寫的周易

北海相孔融

稍復鳩集吏民為黃巾所誤者男女四萬餘人,更置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

河東太守杜畿

百姓勤農,家家豐實。(杜)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於是冬月修戎講武,又開學宮,親自執經教授,郡中化之。

河東郡和平穩定後,太守杜畿開辦學宮,親自擔任學官,前文的樂詳返回家鄉後,也得到杜畿的提拔。

漢末亂世從初平元年開始,至建安二十五年,這三十年時間裡,在史書中能找到關於文化教育的記載,確實很少。但是文化人才仍然很多,建安七子就是著名的例子。

隨著三國形成,各國內趨於穩定,教育業自然又恢復生機,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