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空军的高坠机率?

武器正能量


一直以来,关于印度的高坠机率经常被人们提起,而相比于自主研制军用飞机,印度似乎更倾向于花钱从其他国家采购先进战机,但是考虑到其他国家在使用他们的飞机时并不像印度一样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印度会频繁出现坠机事故的原因好像就怪不得战机本身的质量问题了。

事实上,凭借着“财大气粗”的底气,印度现在的空军实力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因为他们不仅拥有数百架实力可以与美国F-15E媲美的苏-30MKI战斗机,而且还拥有被称为世界最强的“海神”反潜巡逻机。

那么如果说此前印度发生坠机是由于战机服役时间太长的话,那么现在包括米格29K在内的新型战机也出现坠机事故的现实又该怎么解释呢?

所以,我们不妨用缺乏技术人才以及操作技术来归纳印度的高坠机率问题。在过去的40年中,印度的战机数量从1891架变成现在的890架,而缺少的这个巨大数量竟然大都是由于坠毁至无法使用而不是正常退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空军缺乏操作训练,而且由于其战机大都是从其他国家采购的,所以坠毁后的修复工作很难完成,坠机事件也就恶性循环了。

除此之外,其实从国外引进先进战机并不是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趋势,因为一个缺乏技术的国家完全可以通过仿制先进技术并且加上自身升级而获取更高的水平,但是数十年来,印度虽然采购了大量战机,却由于其缺乏仿制能力所以并没能将自身的技术水平提升,所以,这也是他们高频率坠机的原因之一。


利刃巨透社


印度空军频繁摔飞机那是世界有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先要从印度空军配备的飞机型号说起。阿三的军力,可谓汇集了陆地上最牛逼的飞机。他们有272架苏-30MKI战斗机,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安装了AL-31FP推力矢量发动机还安装了鸭翼,能够完成很多超高难度的空中机动动作,目前服役的飞机中只有美国的F-22A有这种能力。此外,印度还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P-8“海神”反潜巡逻机,还有“环球霸主”C17运输机等,苏30MKI目前是印度空军的绝对主力,装备数量近220架,未来总的装备量将达到270架。印度空军中还装备有约30架米格29K、60余架米格29UP/UPG、约50架幻影2000H,其它则是几百架或者等着退役或者等着坠毁的米格21战斗机。印度空军中除了苏30和米格29K之外,其他战机的机龄都相当老,坠机也不新鲜。但这些年,连较新式战机的坠毁率都不容乐观,老式战机的状况就更可怕了。而且装备归装备,技术是技术,印度飞行员的技术太挫了,驾驭不了这么好的飞机也是重要原因(这就很蛋疼了)。

上世纪70年代至今短短40年间,印度空军已经在常规训练中坠毁了1001架战机,而他们目前可以使用的战机总数也只有890架而已,相对于摔掉了一多半啊……而且对于印度空军的高坠机率,印度唯一的飞机制造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其实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哪怕是没什么大毛病的战斗机,在他家维修过之后一定会从天上掉下来,据说该公司的技工安装维修完一台飞机引擎后,经常手上还能剩下一大把螺丝没装上——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曾经组装米格-21两架、大修八架,其中八架坠毁;组装米格-21BISON一架、大修一架,其中一架坠毁;组装美洲豹三架、大修五架,其中六架坠毁;大修幻影-2000四架、全部坠毁;组装米格-27三架、大修三架,其中四架坠毁;大修米格-29三架,全部坠毁……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因此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头衔,被印度人亲切称之为巴基斯坦的好朋友,印度飞行员的最大杀手,寡妇制造者。有人甚至预言,别国的空军战机是退役完的,而印度空军的战机是摔完的。

个人总结:印度没有自主研发能力,飞机都是买的苏美及欧洲的,也基本没有仿制能力,只有组装能力,而且印度组装大修的飞机基本都摔完了,保障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印度自身的体制决定的,印度军改搞了十几年了都没改成啥样,印度是文官治军,三军分立,国防部有绝对军权,但是国防部都是文官,专业性不强,都是政客,对部队需求不了解,买来的飞机如何用他们不管,部队出了事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军内矛盾还是蛮多的。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印度敢摔,说明实战化训练是确实在搞的。


李三万的三万里


印度好飞饼,啊不!印度好飞官,是摔打出来的。

印度空军的高坠机率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就其客观原因来说,印度空军摧毁率最高的就包括了米格21、还有其他的米格系列战斗机,并且还有一定国产的直升机;印度自己设计制造的国产的“光辉”战斗机目前还没有坠毁。当然,印度引进的苏-30MKI战斗机快300架了,坠毁8架。对比俄罗斯自己,也不算高。但是,无法忽视的一点,印度在40多年的时间,成功拿到了坠毁1000+的战绩,为什么会这么高?倒是我们需要探究一些印度跟别人的不一样处。

印度坠机这么高,一直讨论都离不开一个HAL(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说一个最新的消息,那就是在2017年印度不是说要引进美国的F-16生产线吗?可是到后来,为什么没消息?来自美国的空军和厂商组成一个考察团在到访印度后,果断建议搁置这个提议。最主要是代表团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看到的粗放的管理模式,以及多数工人的技术水平低下,尤其是维修车间很多工人都穿着拖鞋在工作。这样的造战斗机,谁放心呢?

当然,还有一些不是HAL的锅,那就是飞行员的主观问题。在2014年坠毁的苏-30MKI战斗机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由于遇到了技术故障,飞行员计划重置武器系统,可由于操作失误意外关闭了飞控计算机的供电系统。而此时的高度并不足以让飞行员完成全套的重启飞控计算机的流程,因此只能跳伞看着飞机坠毁了。其他问题也有一些奇怪的,比如飞行员误判高度啊,或者飞行员拒绝登机啊,总之你在其他国家听不到的情况,在印度空军都能听得到。哦对,还有家属集体起诉HAL公司...

(但是有个迷思,光辉战斗机居然没有坠毁!)

当然,一个装备了美、俄、英、法多国战机的空军,日常能够保证能飞就行了,谁来保障你的妥善率啊,所以,只能摔了。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想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

军事天地


印度空军摔飞机是相当有名的,关于其原因,一般来说,与操作维护关系最大,但是印度的问题可能不止于,可能要更复杂一些。

印度拥有相当好的外部环境,在军备采购方面没有限制可言,结果印度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把自已弄成了万国造的装备体系,早期为英制,然后苏制,再法制,美制,也就是中国造了,这根本造成的问题的维护与使用上的复杂,这对于摔飞机的贡献率不低。

再有印度的计划与执行能力成问题,工作效率之低让人难以想象,而且其行事风格上却少可持续性,不切实际的地方太多。LCA/光辉战机的研制原本就是为代替米格21的,这个想法没错,目前的LCA在性能上完全达到代替米格21的性能要求,性能有不小的改善。

但是印度计划完美的,上世纪80年代被启动研发,到90年代初就可以量产装备,这样米格21的退役可以正常进行。实际却是另一回事,印度的研发能力不足以保证其按计划入役,实际晚了20多年。如果是其它国家,可以早已经意识到问题,提出弥补方案,可惜印度没有这样做,依然在等待。等于浪费了自废20年的装备更新期,理论状态应是接收200架的新轻型战斗机,实际却是一架没有。

后果就是米格21到了退役之时,无法退役。超期服役的战机不受摔,那才是怪事,目前印军摔掉的飞机基本为超期服役的型号,至于新型战机,其实摔机率并不高。

最终结论:印度自已坑了自已。


麦田军事观察


  印度空军的高坠机率的原因有很多,但印度空军的高坠机率让印度空军很擅长跳伞,导致生还率就大了不少。印巴这对儿孪生兄弟在三次大战中的空中对决相当激烈,而近几年虽说两支空中力量直接对抗的行动几乎没有,可两者的空中竞赛的紧张氛围一点也没减缓。神奇的是6月27日当天巴基斯坦空军一架歼-7PG教练型双座战斗机和印度苏-30MKI战机双双坠机,有趣的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刚下线的苏-30MKI在试飞时突发故障坠毁,然而巴空军的损失并不比印度小!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试飞员跳伞成功后被送去医治

  巴基斯坦国内的《黎明报》网络版报道称27号巴空军西北的白沙瓦空军基地的一架歼-7PG坠向地面,该机前后座两位飞行员非常不幸都离开了人世。这两名飞行员的军衔分别是巴空军的中校和中尉,可以说巴基斯坦费尽周折培养的“天之骄子”白白折损在了飞行训练的过程中,这并不是为了保卫国家消耗在战场上的。

  

  

  (围观的印度百姓很多,AL-31FP矢量发动机残骸比较明显

  同一天内,印度最大的国营航空制造企业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生产的苏-30MKI重型战机在西部的马拉哈斯特拉邦的纳西克航空工业园区刚起飞就摔得支离破碎,也就是该机两台涡扇发动机的残骸较为完整。印度试飞员非常幸运,两名飞行员使用的俄制K-36D弹射座椅成功跳伞自救。对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来说这个代价有点大,这种重型战机的造价早就从当初的4000万美元涨到了10200万美元。这架造价上亿美元的重型战机在交付印度空军前摔得稀巴烂,要知道一条生产线一年生产量也很难超过24架战机。

  

  (巴军损失的歼-7PG

  巴空军歼-7P/PG战斗机是除美制F-16C/D block50/52和JF-17“枭龙”战机外较为重要的机型。2001年中航成飞收到了符合巴空军自己技术要求的46架的歼-7PG订单,随后巴空军又追加了11架。这两批战机使用了意大利的“格利佛”7型火控雷达,该机可以挂载具备大离轴攻击能力(在全向攻击能力导弹出现前算很优秀了)美制AIM-9L导弹进行格斗。歼-7PG的低空稳定盘旋能力接近F-16A,这对于一款二代机来说十分优异了。另一方面成飞为其配备的TY-6C弹射座椅被巴军换成了英国的马丁贝克MK-16弹射座椅,这款飞机在去年摔了2架也使人质疑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苏-30MKI)

  

  (白沙瓦机场距离克什米尔时控线较近,印巴曾在附近进行过空中对峙

  

  (2008年以来苏-30MKI最少摔了三次啦,而米格29摔得更多

  

  

  (印度与俄罗斯苏霍伊商谈数年还是没能继续苏-57项目,印度在与俄方分道扬镳后甚至自己拿一张图展示其五代机的设计特点

  1998年印巴为争夺亚琴冰川爆发大型冲突,巴军的歼-7PG和苏-30MKI的始祖苏-30K发生了紧张的对峙。如今巴基斯坦不断加强JF-17“枭龙”的技术升级并且在第五代战机方面加强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合作,印度则在第五代机选型方面蹒跚学步。印度空军高层将领认为将更强更新状态的苏-30MKI只需要花费80亿美元就能节省俄制苏-57隐身战机的采购费用,现在来看印度空军的愿望可不容易实现呐!

(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战争史


印度坠机闻名于世,要说评一个坠机世界冠军那非印度莫属。印度每年的坠机数量可能达到了部分小国装备的飞机数量总和。那么印度为啥保持这么高的坠机率呢?原因是多方面,但主要原因就是一下几种。

一是,印度战机是名符其实的万国牌。印度在军备采购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条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没有针对印度实施军备封锁限制。印度可以从美国购买战机,也能从俄罗斯购买战机,还能从英国,法国购买战机。

良好的外部采购环境给印度提供了学习外国最新战机技术的机会,但同时也制约了自己战机的研发水平。印度光辉战机研制30,今年刚刚入役就遭到了印度空军方面大量抱怨。印度空军对于这款研制了30年的战机普遍不满意。这也造成了印度不得不继续大量外购战机。

大量外购战机,但是买不到核心技术,这也造成了印度在战机维护保养,使用等方面比较被动。万国牌战机的保养更加困难,训练也难有针对性的方案。

二是印度战机保障能力比较弱。印度没有自己完善的战机工业体系,也就没有自己的体系配套的保障体系。万国牌战机,带来了万国牌的保障队伍。各种保障力量之间难以统筹协调,制约了印度整体保障能力的提升。较低的保障水平,直接导致了印度战机不能以最好的状态飞行,这就为坠机埋下了隐患。

三是,印度训练水平比较低。印度虽然有着大国雄心,但飞行员训练水平却比较低。印度也邀请了美国,俄罗斯等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但由于没能形成自己的训练体系,整体训练水平也就难以提高到一个新层级。训练水平低下,飞行员素质也没法得到保障,这也是战机坠毁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印度战机坠毁高发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以上三个只是主要方面而已。


装备分析回归


印度,人口第二大国,军力世界第四,却连个子弹都造不出来,更别谈造一些先进武器了,万国牌的东西价格贵,保养难,技术又达不到,自然会发生坠机事件,想想看,连航母都下水过好几次了,舰底都快生锈了,这样的国家,发生军事事故也不奇怪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