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母亲不在了,兄弟姊妹之间就没有亲情了?

快乐公主79984791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家还在。父母在,兄弟姐妹血浓于水,兄弟姐妹亲情还在,友情还存,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成了亲戚。

就说说我家的事吧,我们兄弟姐妹七人,父母在世,兄弟姐妹走动热情,只要一有什么大事小事,两桌人坐不下。不管事再忙都能遇头,从不说出什么种种理由,家庭非常热闹,笑声不断。

可是父母去逝不久,家的场景就发生了变化,自顾自的思想比较严重,虽嘴上不说,行动上看得出来,正如我二妹妹所讲,父母都不在了,现在到那家好呀,到老大家,不到老二家,老二难道没有意见吗?所以嫁出去后,过年过节很少回来。就是家里有什么大事也很难全碰头。不要说兄弟姐妹走动了,真正是亲戚了。

回想过去,看看现在,心情无比伤感,兄弟姐妹血浓于水亲情何在。就不能常走动,真的就那么淡化了吗。网图。








有缘人153832681


上次我的大儿子从上海回来说年关没有去看望他86岁的姥爷,他要去看看就回上海了。于是我的大儿子小儿子一家四口,我和老公,我们家八口人去了七个(大儿媳没在家),还有我姐姐和她女儿及她的外孙子,去十个人,开了俩辆新车,从我们小镇买好了足够20个人吃俩餐的菜,又买了水果,面条,雪饼……到了以后我们大家都帮忙摘菜,修鱼……最后所有的菜全是我小儿子烧的,炒的,饭店的厨师又怎么样呢?没有我小儿子弄得好。吃完了饭,我大儿子,小儿子每人又给了我弟妻三百块钱,我姐给我弟妻500元钱,俩家现钱给了1100元钱,加上买菜的钱正好俩家花钱有2000元整我们总算是搁弟弟家吃了一回饭了。当时我们到了以后又打电话让我妹妹带着孩子也来一聚。

就这样一个午饭的时候,我弟媳也没开过笑脸。就在她看见了我的俩儿子一个人开一辆新车时,又每人给她三百元钱时才免强硬挤出点笑脸说:“俺小姐俩个儿子都买车了吗?”。

我们姐妹三个说了,如果哪天老爸也走了,谁还去那个曾经的家呢?


红蓼5084564509184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母亲九十岁那年去世,老妈在世时是跟着我生活的,我觉得很快乐,有妈就有家。每年的各种节不算,平时哥姐们会经常来我这看母亲,兄弟姐妹聚在一起那是常有的事,一四年我母亲去世后,和哥姐们只有上坟扫墓时才聚一起,聚少离多了感情自然不如从前,老妈去了,孩子都各自过自己的日子,没什么事都觉得没必要聚了,也不是忘了亲情,而是我们也老了,大哥大姐也是当奶奶爷爷的人了,我老妈去世后我有近两年抑郁,对什么都不上心,上次聚会还是去年的事,有父母的一定要好好照顾,父母不在了,该我们排号了,有父母在你就算七十岁,也是个有妈的小孩子。


Damo青羽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到!

母亲不在了,就散了的家,只能说原本这个家就是人心涣散,只是母亲在世一直维持平衡而已!

为什么兄弟姐妹多了的家庭很多还不如独生子女的家庭更有关爱?

其中就掺杂很多人性的成分了!

兄弟姐妹多了,必然有人被宠,有人被冷落,有男孩被看中,有女儿被欺负!

如果家长从一开始都是一碗水端平,用爱的教育灌输这些子女,自然不会兄弟姐妹之间勾心斗角!

很多老人不在就散了的家,就是矛盾存在已久,只是最终老人的辞世,让这些人终于不用再勉强维系在一个家庭之中。

身边很多这样的事情,在老人弥留之际就开始爆发,老人生病谁来照顾、医药费如何分摊、财产如何分配,这些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兄弟姐妹面前,很多人就各怀鬼胎!

所以对子女的教育要从小做起,要是大家都是一条心,都是孝顺的孩子,这些都不会存在,但是就怕有着那些自私的心,貌合神离的兄弟姐妹,那样最终只会成为仇人一般!


唯爱才是永恒


这是个很现实的话题,我来说说我真实的感受.父亲10月刚走.父亲是个很刚强的人.重病几年从来都没有叫苦叫痛.很乐观.在他不知自已病情前在家人的照顾下有着强烈的生存愿望.积极配合治疗心态乐观.总在说我活着对这个家有好处.我活着至少每年过年都可以有地方聚一聚、我不在了这个家就散了.他是个很䜭智的老人.看透生前事也看透生后事.亲情是要靠家风的凝聚力维持的.平常都是每年三十年才聚在一起.本来就亲情淡薄.一旦老人不在了亲情也就荡然无存了、有的家庭就不会是因为老人在世的时候一家人就很团结.常有走动.大家庭的观念很正.所以一旦老人不在了兄弟姐妹也能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真希望每个家庭一代一代的人都温辛团结友善健康平安幸福


大燕东南飞61706772


看各个家庭的修养和从小教养。我哥哥77岁了。我70岁。父亲去世62年,母亲去世40年。我们各自也有十分完整,美满,富裕的家庭。母亲去世后,兄嫂担任起长兄长嫂如父母的角色,直到如今还把我当小孩看,变天了打电话嘘寒问暖,我病了,嫂子在家为我做各种好吃的哥哥第一时间送來还是热的。我们两家相隔2公里路,每周哥哥都要來我家小坐,我俩的儿女加起來五人,至今往來互助十分亲热。也许我们这家是个例,但也打破了母亲不在,兄弟姐妹不亲的魔咒。


手机用户晓崑


这句话是相对而言的,但是也不无道理。对于这件事情,我深有体会。

妈妈姐妹四人,还有三个弟弟,姥姥活着的时候,一家人聚会就比较多,而且联系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聊聊姥姥的身体状况,给姥姥买点什么东西,一打电话就是一个小时。这样显得他们特别的亲。


姥姥去世以后,妈妈的姐妹相聚的机会就少了,同样,话题也就少了很多,加上家都相距的比较远,所以联系就比较少了,电话也不多了。

妈妈有句话说“有妈在,就有一个家,妈妈没了,家也就没有了”,每次听妈妈说这句话都感到很伤感。


我是焱垚


先讲一个身边的真事:我同事原来一家人相处挺好的。他母亲走后,父亲把保姆发展成老伴,受到兄弟姊妹的抵制,主要是担心父亲的房产被保姆骗走。父亲心里明白,就准备分割一下房产,几个兄弟姐妹总感觉分配不公,反目成仇,不相往来了。如果母亲在,这个家就在,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果父亲走了,母亲在,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母亲在世时,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母亲在哪,家就在哪。母亲是家的象征,家因为有母爱而存在,兄弟姊妹因为需要母爱的滋养而回家。而对成年的孩子来说,孝顺母亲、回馈母爱是责任,更是爱的召唤,尽管天各一方,兄弟姊妹总会回到老家相聚。

母亲若不在世,对未成年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灾难。而对成年的孩子,母爱的纽带断了,兄弟姊妹的亲情也就淡了。题主的问题,应该是倾向于后者。那么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

兄弟姊妹相距遥远,各有各的小家,从天南海北聚拢回家探亲,本来就不容易。对深处异乡的人来说,母亲若不在了,大费周折回老家,就失去了本来意义。兄弟姊妹相聚少了,自然亲情就被时间冲淡了。

情况二:

母亲若不在了,父亲多有续弦。虽然孩子们可以接受父亲续弦的事实,也希望父亲晚年有人陪伴,但母爱终究是断了。即使住的房子还是那栋老房子,但也不再是心目中的那个美好的家了,兄弟姊妹之间的亲情,也因此大打折扣。

情况三:

母亲去世后,父亲也接着去世,房子也卖了,老家彻底回不去了。还有的兄弟姊妹不顾及亲情,甚至因为家庭事务如家产房产分割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情何以堪?

如今,社会发展了,经济条件好了,交通、通讯发达了,兄弟姊妹相聚更便捷、更经济了。虽然母亲不在了,但母爱在传承,亲情依旧在。血浓于水,让兄弟姊妹常相聚,母爱亲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职场火锅


我爸妈和我两个叔约定,只要爷爷奶奶还在世,逢年过节都在一家里煮。

为什么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间也没了亲情,但不是没了,而是淡了。父母在的时候中间还有一道牵连在,父母不在了就只剩下那看不到、摸不着的血缘关系了,可那有什么样,各自持有各自的户口本,有各自的小家。

我姨妈嫁得近,十分钟的路,她每天送我表弟去上学后都回去我妈家一趟(我奶奶和我家住)。有一次我小叔带我奶奶去旅游,我姨妈就没回我家了,她说奶奶不在家,你妈又天一亮就出门了,我回去干嘛?

有父母在的时候,不管多忙,总要挤出时间来往;这父母不在了,忙就忙吧,有时候过节都不一定能聚一起,自然也就淡了。就比如你大哥隔三差五就和你聚一起,你二哥三、五个月都不一定见一次,你觉得你会和谁比较亲?



爱喝汽水的女人


对于这个,我感触颇深,虽然我没有兄弟姐妹,但是从我的大家庭来看,真的就是这样的。

自从奶奶去世后,家里过年的时候,就再也没有聚齐几兄弟,叔叔大伯,各自为战,给人的感觉,这压根就不是亲戚,奶奶在的时候,还能团结一下他们,奶奶走了,他们想在一起吃个饭?难。

就说大伯和小叔吧,大伯的儿子结婚,也就是我的堂兄,小叔没有来,大伯的女儿结婚,小叔没有来,大伯重病,小叔没有表示,并说了他该si,si了也是活该,我还能怎么说呢,他们的恩怨我一个小辈也掺就不了,只是没有奶奶过后,这两兄弟,真的就是一点亲情都没有了。

姑姑和三叔的矛盾也很大。有一段时间,三叔说不再和姑姑来往,因为姑姑管得太多了,好吧,期间的纠纷矛盾,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事情,都是奶奶去世后发生的,兄弟姐妹,各自为战,哪还有一条心啊。真的是让我无限感慨。

或许,这只是我们的家庭矛盾比较突出吧,其余的家庭应该好些。但我真的想讲,母亲,是维系整个家庭的桥梁,有和没有,真的是很不一样。父母在,是兄弟,父母不在,是亲戚,有的时候呢,连亲戚都做不成。

很少有这样的聚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