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曹操俘虜,曹操是禮敬有加,可被孫權俘虜,為什麼孫權要殺掉?

須臾lighting


不可同日而語!關羽被曹操俘虜的時候,劉備還沒有一塊地盤,沒成氣候,說白了根本沒有前途可言,這個時候勸降還是有可能性的!

而孫權殺關羽的時候,劉備已有了爭雄的資本,孫權因為荊州問題一直對劉備的行為非常惱火,呂蒙等將領也很不甘心,隨時想要索取。當時關羽鎮守荊州奪取樊城,于禁投降,威望相當高孫權想和他聯姻,他反說“虎女焉能配犬子”徹底把孫權得罪了。曹操便利用外親內疏的空子籠絡孫權,兩面夾攻關羽,制關羽於死地,劉備不僅失去了襄樊重要基地,盟友變成敵人,而且喪失了荊州地盤被封閉於夔門以內。


種地的秀才


曹操俘虜關羽,只是曹操在北方統一過程中一場微不足道的小戰役,與孫權奪荊州殺關羽的政治意義不可同日而語。

公元199年,投降曹操的劉備反叛,殺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佔據徐州。公元200年,在官渡與袁紹對峙的曹操親率大軍南征劉備,大敗劉備、關羽,劉備逃跑,關羽被俘。



此時的關羽在曹操看來,是劉備手下唯二的大將,謀略武功均有具備,在此之前,曹操剛剛說過:天下英雄唯操與使君爾。至少在曹操眼中,英雄不是兵多將廣,地大糧足,而是雄心壯志,心懷天下。如果能招降關羽,那麼英雄劉備就失去左膀右臂,而招降一個人無非人心厚待、高官厚爵、金銀賞賜。

曹操手下眾多降將,對於招降人才可謂輕車熟路,對關羽禮敬有加,那是再正常不過。至於關羽如何忠義,如何誓死追隨劉備,那不是曹操能決定的。



而孫權殺關羽,背景完全不同。從孫權偷襲荊州開始,就註定孫劉聯盟的破裂,註定會引來劉備的強烈報復,孫權不能兩面作戰,實力也沒有強大到那個地步,孫權殺關羽更多的是給曹魏納的投名狀,與劉備決裂必然要結好曹魏,這是所有殺關羽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政治原因。

很多人認為孫權把關羽的首級送給曹操是為了嫁禍曹操,完全是錯誤的,事情發生了,劉備又不是傻子,不會調查嗎?天下人都知道是孫權殺的,你怎麼嫁禍曹操呢?這根本就是孫權向曹操納的投名狀,孫權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你看蜀吳之前是聯盟,現在我殺了劉備的大將,奪了劉備的城池,現在與劉備徹底決裂,我準備投靠曹丞相,這是關羽的首級,請笑納。



其實關羽在敗走麥城時,曾假意投降然後偷偷逃跑,而從孫權早已安排包圍圈而看,孫權壓根就沒有相信關羽會投降,從孫權的角度看,一個不投降的敵方將領,你不殺難道留著再放了?

孫權是政治人物,一個政治人物做事得從政治角度考慮,孫權殺關羽就是,奪荊州也是。至於什麼關羽辱罵孫權,不與孫權結親這些原因,看看就好。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操是大英雄,而且極愛人才,尤愛關羽。所以未殺關羽。

孫權也是大英雄,原本也敬重關羽,所以才想和關羽聯姻。卻不料,關羽競說"我虎女焉能嫁犬子"。如此被侮辱,孫權如何不惱恨關羽,逮住焉能不殺。

不過平實而論,敢殺關羽,足見孫權是相當有魄力的。

歡迎點評。


WM曉奇


關羽降曹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漢弱魏強,有資本勸降。加上曹操又十分看重人才,若為其用,如虎添翼,當然不殺了。一是彰顯關羽忠勇,二是體現曹操廣納賢才,以示天下有才者聚集左右。保魏發展。而孫權不一樣的是,看到蜀國發展正旺,今若不殺,放虎歸山,必為虎害?所以當殺。


壬寅午戌


實力不一樣!

關羽降曹的時候,劉備生死未卜,對曹魏集團沒什麼威脅,加上曹操愛惜人才!

關羽丟荊州的時候,劉備實力已經達到巔峰狀態,魏蜀吳已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如不殺關羽肯定養虎為患,況且江東在收復荊州的過程中周公瑾、魯子敬先後去世,為了三軍壯士也得斬殺關羽!


致遠文化


小編白痴嗎?沒看三國,不是孫權殺的,是呂蒙,下令攔都沒攔住


時間都去哪了83290075


曹操愛才有大志,欲統一天下,若非搶了關羽最愛的女人杜氏,關羽鐵定跟著曹操幹。孫權殺羽??腦殘唄。


口哨之帝


當初孫權想要和蜀聯姻,讓兒子娶關羽的女兒,可關羽說:“吾虎女安能嫁犬子”,孫仲謀被氣的不輕。


大漠和黃沙


老吳知道關老二不能為自己效力,這樣的人留有何用?難道養虎為患嗎?肯定梟首示眾!


行者68437


曹操愛人妻,手下戴綠帽子當然喜歡。孫權要關羽幹嘛?關羽父子兩個加起來都打不過馬忠,拿來何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