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中后期不再有大兵团作战?

龙岩他爸爸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战争的实际参与人数,以及明代征兵制度的演变。

洪武、永乐年间,虽说也都是大兵团作战,但是实际上的人数并没有那么多。比如征安南之战,明军这边拢共也就二三十万人,但是可以号称五十万;而安南那边则更猛,敢号称自己有八百万。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原因,是因为在古代,号称和实际人数从来是两个概念——号称是吓唬人的,而实际人数不仅要刨除掉这些水分,还要考虑各种影响,比如有没有吃空饷,又比如实际参战人数等。

而之所以吃空饷、实际参战人数会有很大影响,是因为明朝前期和后期的募兵制度是不一样的——前期是卫所制,后期是募兵制。

所谓的卫所制,其实就是屯田制。就是这些军户,平时给国家种地屯粮,战时当兵打仗。朱元璋沾沾自喜地说:“

吾养百万兵,不费国家一钱也。”但是实际上,这种养兵方法会很快地造成兵员素质下降。终于在土木之变以后,明朝的征兵制度就改成了募兵制。

由于卫所制的军兵主要是以农民为主,所以战时能够动员出比较多的士兵。但是其中只有两到三成是实际打仗的,所以水分很大;而募兵制的士兵基本都是实打实的战斗员,因此兵员数字自然就会减少。



青言论史


明朝中后期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战争,我从宪宗开始算起

1、明宪宗时期,用人不明,朝政败坏,但这与基层无关,虽然基层官吏存在各种私心盘剥百姓,但社会底层老百人姓还能生存下去,只要还能保障生存权力,基本上不会起来造反。

2、明孝宗年轻有为继位后,开始驱逐奸佞,任用贤臣,朝政得恢复正常。

3、明武宗、任性,喜玩乐,恶政事,但是他不管事,朝事还有杨廷和等能臣在处理,所以朝政没有崩溃。

4、明世宗时期衷于修道与政治斗争,私心过重,所以世宗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奸臣祸国(严党),朝政败坏,后期贤臣得势,国家重新走上正轨。

5、明穆宗无为,然依旧有贤臣理政,国家社会平稳。

6、明神宗时期有名相辅政,但后期忙于与大臣斗争,朝政混乱,以至于高中低层官吏缺失,而商品经济又高度发达,百姓大多能怡然生活。

7、明熹宗时期,朝堂上党争不断,后阉党独裁,朝政败坏,再加上天灾,百姓生活日益困难,在陕北等重灾区开始爆发农民起义。

9、明毅宗时期,虽励精图治,然由于洪武定下的错误政策以及贰佰年来积累的种种问题,至使国家生产能力遭到毁灭性破坏,已是回天无力。


华夏通文馆


在古代大兵团作战,后勤保障是关键!一个战兵后面要多少辅兵俄支持?尤其是在交通工具落后的古代这个是头等大事。而且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和物力。毕竟是人就是要吃饭的,所谓的大兵团?耗费太大了!怎么办?这个是海量的消耗,明朝朝廷就是被大量出兵武力拖垮了政府财政。百万大军,听起来威风凛凛可是又有什么用?满清朝廷初期只有不到两万人马,可是,却在萨尔浒战胜了大明朝廷的六万围剿大军!此事有萨尔浒之战书事碑为证。由此可见战争并不是以多为胜,三国时,曹操的战胜袁绍的战争是如此。同样曹操在赤壁又被孙刘所败,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