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贊成把戒尺還給老師?為什麼?

分享分享


我不同意。

第一,把戒尺還給老師,用“還”這個字,帶有迴歸的意思,有支持舊式懲罰的含義。現代文明社會,教育要面向未來,面相世界,面向現代化,怎麼能迴歸舊式教育方法呢?我認為這是一種倒退。不符合現代文明的教育理念。

第二,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打學生呢?如果打能有效果,就不用教育了。教育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關鍵在於如何去解決,沒有方法就用戒尺打,更是無能的表現,也是教育失敗的體現。

第三,作為教師整體素質是高的,但是也是參差不齊的,你能保證教師在使用戒尺時,會把握有度嗎?傷害學生的事件會大大增加。教師的心理素質高低也不一樣,難免把今天不佳的情緒發洩在淘氣的學生身上。

第四,讓學生受到懲罰,有很多種方式,科學的方法可以讓學生面對所犯錯誤會自行慚愧。例如,可以減少原定的給予學生的獎勵等等。

第五,打學生會造成暴力傷害,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取心,滋生學生的暴力傾向。

第六,學生是個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弱者,需要成年人來呵護,而不是發現問題就用戒尺。

第七,我們應該探究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孩子出現問題,只是一個結果,真正的原因在家長身上或者老師身上,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拿著戒尺打孩子,而是需要反思自己,你想讓變成什麼樣,家長就努力做到什麼樣,而不是抱怨孩子。我們需要解決的是成年人的問題,而不是孩子的問題。

第八,如果真的把戒尺還給老師,孩子怎麼辦?家長和老師成了一夥,孩子犯錯總有被打的理由,估計很多學生會對學校和家庭喪失信心,抑鬱甚至自殺的孩子會增多。

第九,教師打人是違法行為。作為教師要法無授權不可為。

也不知道是誰提出這樣一個非人性的觀點,我作為教師堅決反對。


中考政治劉老師


作為兩孩父母,我們明確地持反對態度。

1、體罰是被淘汰的落後教育手段

作為一種懲罰學生的手段,世界各個國家,歷史上幾乎都有老師體罰學生的傳統,中國主要的體罰工具是“戒尺”,英國曾經允許教室使用鞭子和皮帶。當然,也有不使用工具的體罰形式,如罰站、罰跑步或做其他體力活動等等。

但是,隨著現代文明的進步,體罰作為一種落後的教育手段,已經被淘汰。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明確規定:“學校執行紀律的方式應符合兒童的尊嚴”;應確保兒童“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殘害,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處罰。”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教師法》的有關條款也規定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2、肉體或者精神的懲罰無法激發學生積極的動機

肉體或者精神的懲罰,對於被懲罰者來說,是一種痛苦的經歷,它可能會讓被懲罰者因恐懼,而不再犯某種錯誤,但是無法激發被懲罰者內心積極的動機,讓他們自動自發地積極向上。

而且,懲罰因為帶有侮辱人格的性質,還常常激發起被懲罰者的憤恨,引發更激烈的對抗,甚至,對於一些內心比較脆弱的孩子,懲罰還可能成為引發輕生等悲劇事件的導火索。

現在老師對學生的體罰已經不普遍,但是打罵孩子,在家庭中仍舊非常常見。我們可以參考父母體罰孩子的作用,來衡量老師體罰學生,是否會收到積極的效果。

就我們瞭解,對孩子施加暴力的父母,多半在孩子的教養上回遭遇嚴重的困難,孩子很可能脾氣暴躁、叛逆、自卑,甚至很多孩子會自暴自棄,極少數孩子還會對父母還以暴力,造成“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3、真正好的教育,應該以尊重人格為基礎

隨著文明的進步,對個體、人格的尊重,日益成為文明世界的共識。也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家和父母認知到,教育孩子,無論他是個小嬰兒,還是兒童、少年、青春期的孩子,都應該以尊重孩子的人格為基礎。這是人類文明的大趨勢,不能因為遇到部分孩子難以“管教”的情況,就放棄文明的方式,重拾簡單、粗暴的落後方法。

當然,部分孩子難以“管教”的情況確實存在,但負責任的方式是,承擔教育職責的成人,包括父母,也包括教師,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讓自己在當今時代,成為勝任的父母和教師。

歡迎訪問我們的頭條號“真心爸媽”,瀏覽更多育兒文章。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四歲半。出版有《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所有回答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


真心爸媽


作為老師,我只能這麼說吧:

想發你就發,想收你就收,教師的事情,就是教師自己做不了主!以前戒尺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成為了老師得必備法器,沒有戒尺的老師就像缺了什麼,不知道是誰收了,收的理由是什麼現在也不太清楚,終於我們習慣了沒有了戒尺的生活,現在又要發給我了。

先別說還不還,請問就是還了:

第一、誰會用?

戒尺有那幾項功能,操作尺度是多大,有沒有使用說明書,哪幾項常用,哪幾項慎用。用了會有什麼效果,你有沒有問問學生怎麼看!

第二、誰還敢用!

不用,我們還有那最近本得以德服人的理念,我們還在用最原始最質樸的愛在感化,在教育,一旦拿起來,我怕又被看成了屠夫!

第三、有沒有問問學生的意見。我們的接收者的想法很重要;有沒有問問家長的意見;

所以別在把它還給我們,燙手的東西抓不住。


沙棉羊


我是老師,也是家長。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不講什麼正確的教學方法,科學的教育觀念,這些個大道理大家都懂,不懂的也可以自己百度。我就以自身經驗用很土的話來說。

作為老師,我堅決反對把所謂的戒尺塞給老師。戒尺在作為老師的我的眼裡,那就是一個坑。第一:現在好不容易說減負,給學生、老師更多的課餘時間,要是把戒尺還給老師勢必又將是一股“提升學率”“抓教學質量”等等的浮誇之風,到時弄得老師人不人貴不貴不說,學生更是膽戰心驚來學校、忐忑不安回家去。第二:如果老師有了懲罰學生的權利,萬一失手出了事,這個責任誰來擔待?國家部門,社會,學校,教師還是家長自己?如果不是由老師來負責,那不是相當於給了老師生殺予奪的權利?如果是由老師來負責,那要這權利有什麼用?

作為家長,等我小孩開始讀小學後,我會把這把戒尺牢牢攥在手上的。從教八年,對現在的教育現狀無可奈何,但是我絕對會對我孩子的現在、將來負責。什麼“快樂教育”、“開心童年”......都一邊去,我只知道孩子現在學習好,高中以後才能進二本、一本、長大以後在社會上才有競爭力。不寫作業,關房間老老實實寫完才能出來;考試考得差,先寫個檢討,令其寫下軍令狀註明下次要達到什麼目標;要是天天玩手機電腦的,我把手機電腦都給丟了......全國13億,全球65億,不學好怎麼混?難道以後也學老子一樣當個千人欺萬人鄙的老師?

我想想都覺得怕......


鄉村老9


絕對贊成👍🏻👍🏻👍🏻

記得小時候我就是那個老被戒尺“問候”的孩子,不管是老師的還是父親的,早已忘記當時的自己被懲戒後是怎樣的一種內心獨白,但不得不說,戒尺對我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女兒進入中學後,那個無比敬畏的戒尺又走進了我們的話題,記得初一第一學期剛開學不久,有次女兒和我聊到了她的班主任老師,知識淵博、風趣幽默、善解人意的一位女老師,但最後女兒給老師評價是“又愛又怕”,原因是老師有一把戒尺,不管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提問沒有回答上來,還是調皮搗蛋欺負同學都會被老師用戒尺打手,我問她有沒有被老師的戒尺打過,她說有一次課堂提問她沒有回答上被老師打了兩下,記得我當時還對她說:不錯麼,沒有捱過戒尺的學生時代是不完美的,恭喜你完美了😂

我總覺得講臺的標準配置必須有戒尺,並不是說這就意味著老師可以隨意鞭打孩子,而是一種警示,把戒尺還給老師,把信任給老師,也希望擁有戒尺和信任的老師們,能夠把握好戒尺的“度”🙏🏻
(圖片是女兒假期和同學們一起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素心源


我是一個從戒尺到學生是皇帝的,從教30多年的老師,我反對戒尺還給我們,即使還也不敢用,剛從教時,學生不遵守校規,老師懲戒後一般不能回家給家長告狀,因為家長也有戒尺等著,而現在家長等的不是戒尺,而是大麻袋準備裝錢用。實際例子,,去年我班上發生2名學生打架,一個學生上樓梯劉某被下樓梯李某撞了,劉某手中的東西被撞掉,李某大搖大擺就走了,劉某就小聲罵了一句,結果李某就返回直接放倒劉某,使劉某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受傷了,我怎麼辦?只好通知雙方家長到校協商解決,可李某家長電話說在外打工,學生交給你學校,死活你學校自己看著辦,就是不回,我沒有辦法。過了2天我就再給李某家長電話,謊稱你不回來協商解決,劉某家長一氣之下打李某打了,但不嚴重,你忙,加之在外打工,,你看要不要回來。結果3個小時就到學校,一看劉某完好無損,就跟我大吵大鬧,說人民教師丟人,騙人,不稱職。我直接就把他們交到德育處解決去。臭老九們你敢用戒尺嗎,很多家長大麻袋都為你們準備好了的


笑風妒月


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很想說一下現在教育的尷尬處境:

現在的狀況是老師不敢管、不想管。自從體罰的教育手段被學校嚴厲禁止之後,很多老師就放棄了這種教育手段。因為現在的網絡很發達,學生受到一點點的懲處就會找家長上告學校,新聞媒體就會開始炒作。其實,作為教師,如果學生不是太過分了,教師也不會採取這種手段,何必呢,自己生氣上火,說不定還要受到處分處理,弄不好連工作都會丟。所以大部分的老師都會明哲保身,我多次說教,如果依然不行的話,那我只能放棄,為了大多數孩子的利益,把他放在角落裡,以不干擾正常上課為準則,至於成績和其他方面,只能是呵呵了。所以為什麼過去老師盡職盡責,認真批改作業,現在卻全部交給家長,輔導班到處都是,

一部分的原因不是老師的責任心差,而是社會的大環境不讓讓老師有太多的責任心。

其實,在教育上,獎勵和懲罰都是必要的教育手段,沒有孰好孰壞的分別,關鍵在於適度。

但是現在社會教育思想片面誇大了鼓勵教育的功用,把懲罰教育置於廢棄的地步。導致現在的孩子特別任性、不服管教。長大以後,很多家長想管也管不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把戒尺還給老師就可以了,而是整個社會對懲罰教育以及老師責任心的認可,允許他們在適度範圍內懲罰自己的孩子。這樣做,是要讓孩子建立社會的秩序感,

因為學校,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孩子健康正確的人格。

如果沒有家長和社會發自內心的認可支持,即使我們同意把戒尺還給老師,也不過是一個好看的空頭支票,問題依然會存在。

同意的請點贊,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談論!


何小元





湘浦凡夫


我是反對的!

1.時代早已變遷,不能再用過去的方法懲戒如今新時代的孩子!

記得古代私塾中,先生(老師)手裡拿著的戒尺,學生犯錯了,或者背不出詩文,先生就會拿戒尺狠狠地打學生的手心“啪啪”的,看著都疼!這種傳統的“懲戒方式”是老師嚴格要求學生的體現!

想必在70後、80後的記憶裡,也有人會受到老師教鞭的鞭打,那時的我們覺得司空見慣,覺得老師管理學生的手段略顯得簡單粗暴!對於一些“熊孩子”來說,教鞭的鞭打併不顯得什麼,但對於偶爾犯錯的人來說,比如默寫了一個單詞錯了,老師要鞭打一下,這時就顯得太過於武斷。

2.戒尺進課堂最難拿捏的是尺度!

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教師的教育懲戒權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多數教師都認為對違規學生施以恰當的懲戒是必要而且有效的,但實際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教師又大都不敢行使懲戒權。

3.你想打?我就想問問現在的孩子抗揍不?

因為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在繁重學習壓力的擠壓下,有的孩子呈現出了心理脆弱、情緒焦躁等不良現象。面對這樣的孩子,教師還怎麼敢再進行懲戒?學生心理改變,如今學生更脆弱!很多時候也曝出了這樣的新聞:因為老師的體罰或者吵罵,有孩子想不開離家出走或者自殺的,11月初,西安一箇中學,一名男生因為頭髮不合學校的規定被老師帶著剪短後,孩子想不開跳樓了!

我認為:懲戒不等於體罰,需要合法程序;懲戒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懲戒有必要事先經過社會家長的認同!

老師,教書育人,並不只是單靠著一把戒尺走天下,也不是離開了戒尺就不能行駛教育、管理的工作。


如意島會理財


我是教師,但我反對。

一是因為:戒尺的度很難把握

究竟應該打哪裡、打幾下、什麼時候打、什麼事情不打怎麼界定?同時戒尺如果不用,那麼又有什麼意思?

二是因為:即使給了教師,又有幾位老師敢用的?

遇到不同的家長,肯定會有不同的結果。現在教師不敢管,也只是一部分家長的行為讓教師害怕的嗎?到時候有戒尺了,打了兩下,那麼家長依舊不依不撓怎麼辦?

三是因為:即使沒有戒尺,該認真的還認真,該負責的依舊負責。

難道作為班主任、教師,沒有戒尺就不能教師學生了嗎?只要我們認真了,負責了,做到對得起自己良心就好的。

我認為歸根到底,並不是有沒有懲戒權,而是法律對學生、對教師、對教育的保護區分度不夠。

沒有區分開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不能光一味的保護學生,同時還需要讓他們知道哪些是不能做的。就像我之前寫的一個問答,美國一個學生因為在學校多次不守紀律,被警察帶走。

我是90後不成熟胖大叔,我在美麗的黃海之濱回答問題,願與您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