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懂得感恩?

李秋橙


對於這個問題,我以前寫作一篇文章《鄭淵潔的家庭教育課:我這樣對孩子進行孝順教育》,有深刻的介紹。


為了回答你的問題,我們簡短來說。


用一個故事來說明一些道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會依賴孩子以後的贍養,只想著等自己老了能夠養活自己,不給兒女添麻煩就好。


但這種想法還僅僅是侷限於物質上的需求,而我們同樣需要孩子在親情上能懂得感恩。

我們都不希望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最終成為“白眼狼”,連回家探望自己、生病時關照一下父母都不去做了,那我們將會多麼寒心。


有不少人因為害怕孩子以後對自己不聞不問,總是有意無意的給孩子施壓:媽媽睡不好都是為了照顧你,所以你要聽媽媽的話;我工作這麼辛苦不就是為了給你多賺點錢,讓你上個好學校;你以後會不會孝順媽媽、賺的錢給不給媽媽……


這是一種愚蠢的做法,即便孩子不明白那個深刻的道理——不要看一個人怎麼說,而要看一個人怎麼做。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當孩子“看到”父母所說的一切都只是說說而已時,孩子便明白了一切。


小時候看過一個動畫片:一個人在父母年老時便挑著擔子,把他們丟棄在了深山裡,領著兒子回來時,兒子非要把扁擔一同拿回來,父親不解,便問孩子:“這扁擔拿回來何用?”答曰:“等爹爹老時,我用它來盛你。”


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


也有些人會認為,我對孩子足夠多的付出、無微不至的關懷,孩子總會感恩、總該孝順我吧?


可惜,現實社會往往很殘酷。


給的多,往往要的更多。處於上流社會的李天一是,處於底層社會的楊麗娟也是。


案件回顧: 李天一:李雙江獨子,因與人鬥毆入獄(15歲),在出獄後的半年內,因涉嫌輪姦案被刑事拘留,判有期徒刑10年。 楊麗娟:16歲時開始迷戀劉德華,為了實現女兒的追星夢,家裡賣房子、父親賣腎,最後其父選擇跳海自殺。

我們給出的最終建議是什麼呢?


我們最終是要培養出一個自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不光能夠管好自己,並且在自立的過程中,他也學會了感恩,明白了父母的不易。


但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孩子終將獨立的事實,要做到從小培養,不能像擰水龍頭一樣,到18歲或某一天就什麼也不管了。


我是石頭聊家庭教育,歡迎來撩。


石頭聊家庭教育


分享育兒知識,關注:馨媽愛寶貝。

先分享下一個小故事吧:

鄰居家兩個女兒,一個大女兒,22歲,小時候從三年級到初二那幾年是在鄰居家的公婆那邊帶養的,一個小女兒12歲,一直是鄰居一手帶的。

前些日子聽說鄰居因為大女兒談戀愛婚姻問題不統一和鄰居就象仇人一樣,鄰居很是傷心,自己生的孩子一點都不和她親。

大女兒上班,早出晚歸也是辛苦,以前,大女兒會每天買些水果呀,零食呀,希罕的食物帶回來給家人吃。

大女兒和鄰居吵架後,鄰居就是熱臉貼著女兒冷臉,每天帶回來的食物都悄悄的拿回自己房間晚上悄悄地吃掉,剩下的東西,白天小女兒會去姐姐房間尋些吃的,小女兒和鄰居說;”姐姐買的都是好吃的希罕食物,媽媽買的都是大眾化的食物,姐姐都不給我們吃,媽媽,姐姐吃獨食。”

鄰居也發現有一段時間很反常,大女兒自己上班拿工資,雖然年輕人剛上班資質低工資低些,大女兒的工資都花在吃穿上,不時的還跟鄰居要上些零花錢,鄰居雖然知道女兒自己掙工資再給女兒錢是放縱女兒,總忍不住大女兒的 墨跡而心軟就多次不等的給大女兒零花錢。

可鄰居給了之後,大女兒買的東西一點都不給家人吃,下班回來看見她房間裡吃的東西變少了,大女兒還不住的罵罵咧咧的發脾氣:”誰吃我東西啦?誰讓你們進我房間動我東西的?東西是給你們吃的嗎?我買的東西憑什麼你們吃?”……

鄰居多次被大女兒這麼懟,鄰居也很生氣,終於有一次在大女兒的發脾氣下忍不住的和大女兒說:

”唉,寶貝,你吃我的,用我的,自己拿工資還和你媽伸手要錢,你買了東西還藏起來吃,這行為很不好,這是吃獨食行為,這樣下去會對你很不好,會變得自私,沒人情味,變得貪得無厭,這會害了你自己的……拿我錢買東西還不給家人吃,就吃了還被你罵,有你這樣的大女兒嗎?那我不如自己花錢買給自己吃,幹嗎給你錢還讓你罵?”……


鄰居說:

”只要你以後不管買回來什麼,我和家裡人都可以吃,不給吃我也要吃,不然你試試,吃了你還不能說廢話。拿了我的錢,還整天甩臉,真是沒大沒小的沒家教了。”

大女兒被鄰居一頓臭罵,收斂了很多,以後買的東西會少許的拿點給家人。看著女兒有些變化,鄰居也欣慰了許多。

有次大女兒下班早,鄰居說:寶貝,媽媽和你聊聊,知道什麼叫心疼嗎?

女兒說:”不知道?”

鄰居說:

”心疼就是我把我省下來的錢給你用,這猶如割我的肉,割身上的肉會心疼的很,是吧,為什麼我把肉割給你去買東西,因為你是我的女兒,我願意把身上的肉割給你,會很疼的,這就叫心疼。寶貝,你把自己錢買東西給我,如割你肉,你也會心疼的,你捨不得就沒有割肉心疼的感覺,寶貝,這下懂得做人先要對家人有付出才會有愛,懂嗎?你沒付出你對家人不會心疼的,愛是需要索取也要學著去付出,這樣你的人生才會越走越寬,處處自私,家裡人心疼你可以容忍你,可走上社會沒人會心疼你的,因為你只是你,和別人沒關係,誰會去心疼一個和自己不相關的人,你說呢?寶貝。”


從那以後,大女兒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開心,從容,回家面帶笑容,有吃的主動拿給家人吃,也不斤斤計較誰吃她東西了。一家人又回到開心的狀態了。

讓孩子懂得感恩: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尊老愛幼,引領孩子在愛的氛圍中耳濡目染傳承美德。

其次,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不管什麼時候,一定要主動負責任和擔當,不推卸責任,不逃避問題,該孩子承擔的責任要讓孩子去承擔,不能父母包下責任和擔當,孩子將來是爸爸或者是媽媽,只有從小學會承擔責任,長大以後才會擔起父母之責,引領家人走幸福之道。

其三,不能讓孩子養成吃獨食習慣,這是自私的行為,久了,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貪得無厭,後患無窮,甚至會走上邪路,沒有同理心和人情味。

其四,學會用心去愛人,對家人要有愛,不但要學會索取,也要學會付出,有付出才會收穫你想獲得的,世界很公平,自私的人只會索取,不付出,愛要公平,老想著佔人便宜,你一定會吃虧。

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正確地及時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愛,言傳身教,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家教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該講的道理及時講,行為引導,語言規範。古語有云;養不教父之過。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千萬不能不管不問,任其發展,愛孩子但不能溺愛,愛要適可而止,才是一心為孩子好,才能培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

分享育兒知識,印記孩子成長瞬間,歡迎點贊,轉發並留言,交流育兒問題,關注:馨媽愛寶貝。



馨媽愛寶貝


我有兩個女兒,從小我都是“放在手裡怕跌著,放在嘴裡怕化了”,可上心了。孩子們也很爭氣,上了大學,工作也很穩定,也都有了自己的家,三個外孫,一個外孫女,都很健康、快樂、可愛(๑• . •๑)!我老兩口子退休在家,沒事看看看孩子,幫幫他們,孩子們每天都打電話☎️,不是大的來就是小的來。吃的、喝的,從來不斷。其實呢,我們都有退休金,但孩子們的心情咱理解。教育孩子怎麼感恩?我覺得,1,真誠的對孩子。2,盡力孝敬父母。3,夫妻和睦。4搞好四鄰關係。這是我的感悟,不知對不對!謝謝!祝你好運( ^_^)/!


用戶54767852971


培養孩子懂得感恩得根據每個家庭的具體狀況來說起,畢竟每個家庭的組成和具體情況都不盡相同,以身作則是必要的,但是有不少都是留守兒童,老一輩都是溺愛孩子的,而孩子的父母平常又忙於工作,和老一輩交流溝通也相對比較少,所以以身作則就顯得有氣無力了,所以,這種情況就得2邊監督教育和溝通了。

一方面要常常打電話和孩子溝通,從聊天入手,通過小孩問老一輩的日常和身體情況,這樣間接會使小孩懂得關心長輩,然後教小孩平常要怎麼樣和爺爺奶奶相處,當然也要問小孩的情況,對小孩要顯得關心,不然就會覺得每次打電話都是說爺爺奶奶,都不問問我的情況……

父母那邊也是,要關心父母,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溝通,並監督父母要按照正常的教育方式,不能太溺愛,老人其實也是老小孩,也要經常監督和關心的,不然就會越走越偏,從而走向溺愛的誤區。想要把孩子教育成自己理想的樣子,又不付出耐心和精力,那是不可能的,畢竟你自己都不一定能教出你想要的樣子,更何況交給老一輩呢,畢竟他們不是專業教孩子的,專業教孩子的都會要求家長配合呢!

我老公大哥的2個小孩就是很好的例子了,他們是留守兒童,呆在山村裡,除了上學,近的玩伴也沒有,出到約1公里外才有比較多的小孩玩,但是平常爺爺奶奶都忙於幹農活,讓他們出去玩又不放心,所以只能叫他們呆在家裡,就像放牛一樣,只要乖乖呆在家就什麼都不管了。平常有好吃的自己從來不捨得吃一口,全部給小孩吃了,平常的肉也是極少吃,就算很多,他們都想留著第二餐給小孩吃,自己不吃……久而久之,2小孩就覺得那是自然而然的。有一次我煲好骨頭湯,叫他大兒子吃,然後我忙其他的,等吃飯的時候,一鍋骨頭湯就剩湯和光禿禿的骨頭了……這就是平常爺爺奶奶慣的,他們從來不會想到別人,只知道接受,何來的感恩。

平常大哥他們也很少打電話回來和爺爺奶奶溝通怎麼教養孩子,只是聽他們說孩子怎麼不聽話而已,然後就給電話小孩說要聽話什麼的……站在小孩的角度:聽話,聽什麼話,什麼叫聽話?鬼知道,所以就嗯,喔的回應著。

你好歹跟據爺爺奶奶所說的每一個問題給出相對的解決辦法啊,也可以一起針對每一個問題討論出解決辦法啊,父母拿不定主意你就要求他們照你說的做啊,不照做就不要抱怨,都是自己寵出來的。然後給父母做思想工作啊,談談其中的利害關係,對孩子有怎樣的影響,每個影響都說清楚說細一點,不然你就說對小孩以後不好,站在老人的角度:不好,什麼叫不好,怎麼不好了?你不說出來鬼知道啊!

跟小孩溝通也是要針對爺爺奶奶說的每一個問題來教育,並且適當的反問他,讓他自己也動腦想想,不然他掛電話就忘了。我每次聽到大哥2小孩說“1、我要打死奶奶”之類的話就反問他,打死奶奶,誰做飯給你吃,你吃什麼,你兇什麼兇,在外面被人欺負的時候怎麼沒見你兇得起來,受氣了就跑奶奶這裡撒,沒有奶奶你餓都餓死了,你還兇什麼;“2、你給我,不給我就打死你”,我會問,為什麼給你,是你買的嗎,你買過給奶奶嗎……等等,我每次反問他都說不出話來,而他奶奶面對這些情況的時候不是叫他不要鬧就是說要打他,然而,你叫他不鬧他就不鬧了嗎,又為什麼打我……他都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你做什麼都沒用,還感恩感謝,他壓根都不知道有這一回事……

總而言之,培養教育孩子需要針對問題對症下藥,更需要耐心,也需要自己花心思去想問題想方式方法的!


舒雅莉媽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自教,自教不如自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做父母對自己父母不好或者不孝順想讓孩子孝順你是不可能的。

父母做到感恩孩子就會受父母的影響也會感恩。現在孩子都比較少不能過分溺愛,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和大家都是平等的。

個人看法,如有疑問下方關注留言。


床墊廠家直銷訂製


家庭教育永遠是個大問題,只靠學校是教不來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1:平時別太溺愛孩子,讓他早點學會自主自立!

2:父母用實際行動給孩子做好一個榜樣!

3:多帶著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4:當孩子能自主完成一些事物時,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武漢小宇


家庭教育相對學校教育來說沒有那麼多系統理論,更重要的方式是通過家風的傳承和家長的言傳身教來實現的。培養孩子懂得感恩,不是每天喋喋不休的向他們灌輸長輩是如何的辛苦不易,更不是經常對他們提出將來要如何回報家人,如果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那麼用什麼方式更合適呢?我以為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孩子,在我們中國, ̄般的家庭至少是三世同堂,這樣經常就有讓孩子耳孺目染的機會,處於中間的我們,往往 ̄句話, ̄個眼神,-碗飯都能感染孩子,對老人的孝敬就是最好的教材。我們在孝敬老人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孩子的存在,要給他們以關愛,但不是溺愛。孩子λ學後我們可以有限地滿足其訴求,不能過度地慣他養成自私和貪慾。待孩子稍大以後也可以讓其動手做自己該做的事,或幫大人做點事,培養他們動手勞動的能力。在社交方面要讓孩子懂得感恩和回報,要讓他們學會說`謝謝,。家庭教育是個大課題,必須通過長期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實現的,正如 ̄句老話所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給孩子灌輸什麼他們將來就可能成長為什麼,孩子不懂得感恩,就是家長做的不到位,君不知子不教父之過嗎?


周天一景


我通過讓孩子參與家務來讓孩子懂得感恩父母的辛苦。

我摘菜做飯,會讓孩子幫我剝蒜或者摘豆角之類簡單的事情。做之前,和她說幫媽媽做點事情好不好。她做完,我會說謝謝,她會說不客氣。

吃飯時,儘量不讓她剩飯。實在吃不下就算了,但不能碗裡剩幾個米粒。吃完飯,讓她自己洗自己的小碗。(不鏽鋼的,不怕摔。)

每天回家自己洗汗巾和襪子。疊自己的衣服,歸類收納。每天起床,自己鋪好床。

這些事情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


春城花飛飛翡翠蜜蠟


想要孩子從小有感恩心,家長必須言傳身教,家長不但要說,還要做給孩子看,讓他從小就懂得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做,日復一日,孩子長大自然會跟家長一樣懂得感恩的。如果父母本身就不知感恩,不懂禮數,沒有道德,那麼他的孩子長大會跟父母一樣成為社會最頭疼的人...


林佔珍心中綠蔭


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品格的主體。

培養感恩的技巧

1.父母以身作則。要孩子感恩,父母有沒有做到。尊重長輩,常懷感恩的心。

2.知道別人的幫助不是理所應當。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和別人需要幫助時,讓孩子試著換位思考。

注意,想不通也不要怪孩子,慢慢會理解的。

3.參加一些義工活動,體會生活不易。引導孩子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