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就心煩很想逃避,不能坦然的接受失敗,心理學上是如何解釋我現在這種狀態呢?

衛薇兒


身邊正好有這樣一個孩子,6歲,讀大班了,之前只覺得她話很少,也基本不跟大人提要求,很順從。但是今年開始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想學跳舞,家裡給她報名了,一開始挺開心,可是因為學舞蹈要拉筋,她不願意吃苦,於是,就經常在要去跳舞之前哭著不肯去,後來學圍棋也是一樣,哭著吼著不願意去,拿著手機不放手,說她老是玩手機,她可以理直氣壯的吼回來:我又沒有玩手機!那她手裡的是什麼?此外,現在只要大人說她,她就低著頭不說話,不理不睬。寫作業的時候,只要稍微不會做的題目,就不肯再動了。6歲看大,小時候稍微一遇到困難就逃避,也不能坦然接受失敗,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想必長大後情況也不容樂觀。

心理學上倒是有幾張解釋:一是習得性無助;二是自我防禦機制。第一種指的是因為長期失敗,於是不再認為自己有成功的那一天,就放棄了努力。第二種指的則是因為遇到困難,害怕失敗,為了逃避失敗,保持心理平衡,就選擇逃避,這樣就不用面對任務的失敗,內心說服自己沒有失敗。說白了,就是自欺欺人。

第三點想要講到的就是題主提到小時候父母對自己不當的教養方式,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不良現狀歸結到父母身上,但其實在我們那一代,哪有多少父母是懂得教育兒女的,大部分都是棍棒教育,但是,出現心理問題的畢竟是少數,除了大部分的普通人,還出現了很多的成功人士。所以,不要把自己的現狀歸結到父母身上,我們已經都是大人了,如果不肯為自己的現狀負責,又何談改進?


希樸羊


根據題主的描述,自己認為是小時候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了自己性格的形成,發展為只願意接受全或無的完美主義。實際上遇到困難就心煩想逃避,不能坦然接受失敗,是受到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有時你以為的並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伯格拉斯(Steven Berglas)和瓊斯(Edward E. Jones)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首次展現了自我妨礙這種現象的存在。他們將大學生隨機分入兩組,讓他們完成智力測驗,其中一組的問題難度根據被試的回答情況作調整,使其能答對大多數問題,另一組則大部分都是無法解決的難題。隨後,兩組被試都被告知,他們得到了“到目前為止最高的分數之一”。這種操作會使前一組被試的成功看起來是由自身決定的,後一組的成功則看起來是運氣造成的。

接下來,研究人員告訴被試,他們將接受第二組測驗,這一次計分將更嚴格(隱含的涵義是,不太可能再憑運氣取得成功),而在此之前,他們可以從兩種藥物中選擇一種服用,其中一種可以提高智力測驗的表現,另一種則會降低表現。結果顯示,第一次實驗中的運氣組的被試相比於“依靠自身能力”組,更傾向於選擇服用降低表現的藥物;換句話說,運氣組認為此前的成功來自於偶然因素,自己在接下來很有可能遭遇失敗,於是便選擇主動為自己接下來的表現製造障礙。

題主的問題也可能是這種自我妨礙在影響你的行為,因為內心對於成功的不肯定,對於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所以總是嘗試找一些外界的原因來作為自己失敗或者做不到的藉口。自我妨礙本質上是一種自我防禦的機制,目的就是不想讓人看到自己失敗,也不願意嘗試,害怕失敗的結果否定自己的能力。




心理諮詢師四四


人人都有你所描述的這種心理,這是老祖宗進化過程中給我們遺留下來的,因為這樣有利於個體生存。

但每個人的“程度不一樣”,如果已經影響到了你的成長、發展就必須去努力改變了!


原生家庭留著我們現在的影子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重大的,潛意識層面的大部分東西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你的性格特點,做人做事的方式與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我們首先要“接受”自己,在接受的基礎上力所能及的去改變。

心理治療的結果一定是把人“治好”嗎?不是,最好的治療是拉進一個人與他的人生真相的距離,假如這個人徹底擁抱了他的人生真相,那就是最好的人生境界了!

接受之後再去嘗試著改變,比如“心理訓練法”,制定一個計劃,逼迫自己面對某些事情,當然這需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你的方案。


心理相先生


每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有情緒上的變化問題存在,但是並不代表這種情緒問題就一定有負面的影響,適當的焦慮是可以成為推動一個人不斷前進的動力的。當然,不同的人在應對壓力的時候都會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有一些人在遇到困難就會想退縮,還有一些人只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會表現出迴避的行為,反而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再把事情解決了之後會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感。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在應對壓力的時候都可以解決的很好。對於某些人來說,在壓力當中可能無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從而導致了事情沒有辦法向自己預期的結果發展下去,在面對無法滿足自己成就感的同時,很多人就會出現迴避性的行為,也就是儘量不讓自己面對失敗的結果,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體現。只是這種自我保護是比較消極的,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之下,個體很容易就會養成一種害怕失敗而不敢去做事情的心態。如果當下的你是這種狀態的話,請你告訴自己,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認清自己的失敗,只有承認自己失敗了才有可能從失敗中站起來,汲取教訓,積累經驗,以免自己以後犯同樣的錯誤。同時,在這個多元的社會當中,每一個人都會經歷失敗,而且絕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是從失敗當中走過來的,所以,你並不是孤單一人,而是正在走向成功的正確道路上。


Miss張小豆


你的心理狀態是:在小時候,面對父母的強勢,你不敢當面反抗,不敢積極反抗,你採取了一種消極反抗的方式:拖延或逃避。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防禦機制,是無意識地尋求你心理上的平衡。

有些父母是強勢的、控制的、保護的,他們認為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是木偶,他們是背後的操縱者。

他們認為聽話的孩子,會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會是一個禮貌孝順的孩子,不會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不會是一個惹禍生事的孩子。

好孩子、好學生、好大學、高學歷、好工作,又生一個好孩子、又是好學生、好大學、高學歷、好工作,這樣的循環模式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種單一價值體系的複製輪迴。

僅僅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當高手雲集時,成績優異這個唯一的支撐崩塌,孩子會喪失自信心的支撐力量。踏入社會,不再是單一價值體系的評價,而是各個方面能力的綜合評價。

你意識到了這些,就不要再僅限於學校課堂的學習,而是要拓展你的興趣愛好,走入更廣闊的現實生活。你可能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不會彈琴不會跳舞不會游泳,不管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關鍵是有勇氣敢於去嘗試。

自信心的建立,不是內心有宏大的目標,奔著這個宏大的目標去實現。不是,自信心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建立起來的,比如保持房間整潔有序、生活規律有序、日常修理等等小事情,每做好一件小事情就有成就感的體驗。

完美主義者對己對人過於苛刻,標準過於高出常人,自己和他人都很累。你的標準放低,放到接近普通人的水準。寬己恕人同等重要,允許自己犯錯。


祝福你。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我們“青音約”的頭條號,閱讀並聆聽更多情感心理困惑解答!


青音約


你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楊湛德,很高興為你解答。你現在的狀態和你的認知以及曾經經歷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一方面你遇到困難就想逃避,這會意味著困難對你而言是非常具有打擊的。有可能你從小因為家庭教育的緣故,你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對你意味著一種核心的價值觀,一種自尊心的維繫。說白了,你只有成功你才會有價值,你失敗了就不會有任何價值。所以當你面對失敗的時候,你會想方設法逃避遠離,而不願意去接觸到失敗。
一方面失敗對你意味著無法成功,從而無法獲得父母的關注,所以你會極力地迴避失敗。因為你的成長是在父母的強勢下並要求你要好好學習的,所以如果你學習成績不好,你就無法獲得父母的關注和愛,這會讓你覺得很恐懼,以至於你無法接受你會失敗的事實。
一方面失敗對你而言會是滅頂之災的懲罰,也會讓你對於失敗很恐懼害怕。因為你父母很強勢,有可能在他們對你學習不好的時候,會很嚴厲要求很苛刻要求,甚至還會是懲罰,讓你面對失敗時會無法去承受失敗所帶來的一切後果,所以你就只能一味的遠離和迴避失敗。
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你面對失敗,你不知道怎麼去應對。因為父母都比較強勢,你自己生活中並沒有過多自己主見,更別說會有機會進行自己的嘗試,所以父母只是告訴你要怎麼學習好怎麼去成功,沒有告訴你怎麼去面對失敗,在你面對失敗的時候你更加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去應對,所以久而久之你只能選擇去逃離。
不管怎麼樣,最重要的是你面對失敗的時候的內心感受和想法是什麼,這才能幫助你去重新面對自己失敗的關鍵,只有有所針對的去解決,那才可以讓自己更好地面對失敗。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釋夢師楊湛德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這種狀態我非常能夠理解 完美主義者是因為他們總是發現不了自己的價值 即使別人覺得你已經很優秀了 但還是對自己不滿意 要記住 一個人只要活著就是有價值的 至於你的父母 可以多和他們溝通 向他們表達一下你的真實想法

每天對自己說一些鼓勵自己的話 你的大腦慢慢會接受 對樹立自信心也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