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教师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教书?

手机用户2778429071


有一些教师,不能静下心来教书,这太正常不过了,正如有一些农民不能静下心来种田,有一些工人不能静下心来做工,有一些公务员不能静下心来工作一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怎么可能都一样呢?

现在的社会,人心浮躁,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其实各行各业都不多,教师也生在凡尘中,一样不能例外。

具体到教师不能静下心来的原因,无非也就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些教师,心生浮躁,眼看着别人年薪几十几百万,心有不甘,也就静不下心来,总是觉得怀才不遇,做教师屈才了。

其实,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怀才不遇,还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学识不高。对于这一类教师,应该正视现实,正视自己,别这山还望那山高,最终一事无成。

二是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太多。这种干扰有来自于体制内的各种检查、评估、验收,也有来自家长的无理要求和无理取闹。现在的学校,早就不是什么象牙之塔了,更不是什么净土了,早就被社会渗透浸染了,什么人都能对学校对老师指手画脚,已经见怪不怪了。

三是有些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太低。教师也是人,要生活,要养家糊口。而有些地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教师待遇太低,生活贫困,在遍地黄金的今天,你让这些老师如何静下心来教书呢?

四是个别这样的老师,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不安心的人,不管进入哪个行业,都这样,生这皮长这骨,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这种人不是教师队伍里特有的,各行各业都有。


教师妹子一枝花


对“老师不能静下心来教书”我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老师主观上不认真教书,心浮气躁,敷衍塞责;一种是老师客观上不能安安静静地教书,总有外力打扰老师。老师现在是焦点,随着多媒体的普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发酵,弄得舆论鼎沸,被拿到放大镜下来评判来指点,老师更是如此。那么老师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教书呢?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很多人当老师不是出于真正地热爱这个职业,要么是志愿填报失误、要么是迫于经济压力,总之有很多人是心不甘情不愿。当然任何人选择职业,首先想到的是借此谋生。教师也不例外,可是,等真的入了这个行,才发现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自己那些从事其他行业的同学们相比,真是差距太大了。就拿我们为例,每次高中同学聚会,都是哪些有钱的同学们出资,而他们无一例外没有当老师的,而我们几个当老师的往往是被照顾的对象,同学们会直言不讳地开玩笑说“你们当老师的挣不了几个钱,就别充大头鬼了”,遇到这个情况会感觉当老师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老师的薪资待遇不高(我想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比农民工强多了,其实未必呢)这是动摇老师军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总有一些老师对这个职业不那么全力以赴,在当教师的时候还兼职干别的,也有想着通过补课等方式增加收入的。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因为老师也要生活,有老人孩子要照顾,有人情来往要出份子钱。当然增加收入的前提应该是不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更不能强迫学生去补课。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

,影响老师的因素太多了。首先是对教师的污蔑和道德绑架,让老师不能静心。网上盛行的什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上课不讲、补课讲”“老师疯狂补课、年入几十万”等等言论,有失偏颇。教师这么大的群体,有个别的败类出现,那不是很正常的吗?哪个行业没有啊!但是唯独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却比较苛刻,总是一棍了打翻一船人,因为某些人而否定整个教师群体。更别说现在对教师的伤害了,什么优生杀死老师、家长打老师、因为孩子迟到被老师罚站家长把老师“请”到派出所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各种各样的杂事太多,影响老师安心教学。比如人们对老师的描述要么是园丁、蜡烛、火炬、奶牛、春蚕、钥匙、阶梯、灯塔,要么就是警察、保姆、法官、医生、护送员等,前者无一例外地拔高老师,突出老师的奉献精神;后者则是老师真实的忙碌的生存状况的写照。记得暑假期间,某地为了防止学生玩水溺亡,不是还让老师们去巡河吗?你看老师多万能,什么都能做。不只这些,老师还要应付各种检查,去完成各种各样和教学关系不大的事情,比如上级检查,需要什么资料,老师们就得去完成。
再次,评职称、晋级晋档伤透了很多老师的心,也打击老师的积极性。尤其是乡村和小县城的老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真是竞争激烈,要想评成,有各种条条框框,论文、课题姑且不说,这好歹可以去写,再不济花钱去买。可是哪些什么优秀、奖励证书,那可是普通老师能随随便便拿到的吗?经常是平时也没听见有什么评选活动,结果评职称的时候,某些人拿出了各种获奖证书,怎么来的,大家都懂的。

要说,哪个行业最轻松,我觉得没有。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辛苦劳累,老师也是如此,但是有些人就见不得老师喊累、喊穷,认为老师就应该是清贫的、甘于奉献的。老师说自己累也没有说别人不累啊,可有人动不动就说“再累还有农民工累吗?不想当就别当,相当老师的人多着呢!”既然这样,为什么师范类院校的录取分数不是最高的?为什么某地招聘教师考试,分数考得极低的人也能被录用?当然,作为老师,我们也不能愧对自己的职业,毕竟这份职业关乎到孩子的成长,关乎到学生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养成。工厂生产的产品可以废掉重做,老师育人失败则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老师们也应该强化师德、提升能力,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


现在,有人说老师也变成了高危行业,固然有点夸大其实,但是老师的受尊重的程度逐渐下降,这是事实。一个不尊重老师,一个不为老师安心教学营造良好环境的社会,是需要反思改进的。否则,将来不是“有一些”老师不能静下心来教学,而是“越来越多的老师”不能静下心来教学。真到了那一天,受伤的会是谁呢?


道道快谈


我是一名教师,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但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面对诸多压力。


1、来自社会媒体舆论的压力。社会舆论多对教师使用太多的道德绑架。教师职业道德把教师推到“灵魂工程师”、“红烛”的地步。一味要求教师奉献,却从不想着自身应该有的责任。平时教师职业道德还好,一旦出现如“体罚”,“违规”等事情被媒体暴光,社会舆论就把教师推到风口浪尖。好象整体教师师德堕落到底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担心。信息时代,信息再无差别传递。以前个别现象没有暴光,是信息渠道的问题。各行各业皆是如此。整体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还是非常优秀的。


2、来自学校、家长的工作压力。网络上传递着一种破坏力极大的声音,说“教师上课不讲,课下讲”其实细想,这句话从何而来,是可想而知的。想想这句话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就明白了。而实际上呢?学校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无论是中小学,还是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学校都会有教学规划。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成绩的学校很难获得地方的口碑!

家长也对教师有诸多期望。这份期望来自于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无可厚非。但若来自于胡讲蛮缠不讲理的家长,那就是教师与学校的灾难。懂的人都能明白。


3、来自本职工作以外的压力。教师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还有分担太多的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比如:一个正常教师有完成自己的课程之外,还有学期计划总结、工作计划总结、作业批改等。这都算本职工作。还要协助上级领导部门的派下来的各种检查、活动。再有教育局的督导检查。现在的各种督导检查仍然有极大的水分存在。都知道没有用,但是一来检查,全校动员,补充材料。级别越高越要重视,有些高级别的检查,甚至都会直接冲击正常的教学!


4、部分教师来自生活圈子太窄,难以成家的压力!教师的生活圈子小,无论男女教师,都只能通过他人介绍,才能找到其他领域的人,高的看不起,低了不想对付。再加上平时课业实在太忙,没有时间约会谈恋爱。几乎每所学校都会有几人甚至十几人的老大男、老大女。所有的教师几乎都是晚婚晚育。

5、来自收入太少养家的经济压力。教师整体收入较少。收入能多点的都是高级教师,老教师。但数量实在太少。名额限制也太严格。而绝大多数的一级教师,已经是学校教育的中流砥柱,但只拿着3500元左右的实际收入。付出与收入严格不符合。而这部分中年教师面对着人生中最大的生活压力。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收入实在难以养家。


诸多压力一同压身,想静下来教书,早已经是梦寐难求的事了!

各位条友,谈谈你身边教师的存在的问题吧!

我是世纪晨陽,点击关注我,看文章和问答有关教育的话题,欢迎大家关注与评论,我将及时与您交流。


世纪晨陽


教师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教书呢?凸显了很多问题。


其一、因为教师名誉高尚,地位却不高。我们我边随便碰到一个人,问关于教师,大多都会用带些光环的词句来讲,什么春蚕、蜡烛、园丁,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而背后呢,说老师呀,好穷酸咯,臭老九……


其二、经济在发展,教师也想改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奔向小康。教师呢,站上三尺讲台,从早到晚面对着祖国的花朵。领着固定的跟不上发展节奏的不能叫薪水的工资。他们也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又着实无奈。2018了,好像又传来了福音,又要涨了。


其三、教师不能静心,因为社会压力太大。看似平常的工作,社会却议论纷纷。教师群体较大,家长不理解,说教师无作为。学生不好管,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各类规章制度多,这严禁那不准。说句公道话,不尽职的毕竟是少数。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绝大多数教师是遵规守纪,尽职尽责的。

……

若得到社会认可,物质上有保障,精神上有寄托,相信教师静心教书,将不会再是社会问题。


杠子15汇智教育


告诉题主:一般老师都安心教书的;特能的老师不安心。



一般老师指,除了会教书,别的都不会;除了会哄孩子,别的也不会;除了会照搬书本,别的也不会。

所以,一般老师安心教书,绝不敢辞职。

特能老师指,除了教书,我会搞很多东西,有跨行业发展的契机;除了教书,我还会搞研究,层次比同行高;除了教书,我还会写书,能出成果。



这样的老师,经常飞来飞去,讲来说去。学生望其项背。这样的老师有话语权,有一定地位,有学识,有名声。他做好了他的事情。

你可以说,这样的老师不安心教书。可是,这样的老师比前面太安心的老师不是好很多吗?



有一片土壤,有一些种子,种子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有长不大畸形的。我们非常愿意都长成参天大树,可是,大家愿意给一片净土吗?


教育之象


现在的教师与几十年前的教师相比,工作目的是相同的,但现在的学校工作复杂度与几十年前相比,只能用千差万别来形容。

就拿我来说吧,我是一名高中班主任,平时最耗费精力的工作就是管理学生。而学生管理工作里最重要的是学生安全。学校最怕学生安全上出现问题,如果学生安全出现问题,上级会处分,家长会问责,学校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学生在校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经过班主任处理,学生晚上偷偷溜出公寓,班主任晚上要出去找人,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班主任要和他谈心,疏导。假如我的工作总量为10,管理学生方面消耗的工作量应该是7。

当然干扰教师工作的因素很多,我只是描述了我的情况,纯属个人观点。


晓琼老师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实话,这真不是一个尊重知识、尊师重道的年代,功利性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尽管孩子读书,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工作,学习不再那么纯粹。而在这样的社会价值取向中,老师确实很难对自己定位。

我找了两幅图,大家可以对比看看:

这应当是西方国家老师的表情。

这应当是中国老师的常态。

对比一下这两幅图,看眉毛的舒展程度,至少在情感层面,会发现中国的老师并没有多少成就感,对于工作的投入,往往是在各种压力下形成的被动投入。换句话说,尽管心情不好,也要把课上好。

如果能安安心心地上课,我想,很多老师还是满足的。但这个社会并没那么尊重老师,除了上课,还要做很多其他的工作。

有老师和我吐槽,说有不少非教学的工作都需要老师去做,比如学校的值日、各种材料的整理,甚至,还有说要帮学校起围墙的。这些,毕竟还是和学校管理相关,最受不了的是上级安排的各项非教学工作,比如以前有去做计划生育宣传的、破门的;有征地要老师去做工作的;有扶贫要老师去统计的……

且不说这些工作有没有补助,单是课程的耽误就不值得了,一方面没有补助,另一方面自己还要调课。

记得和一个领导聊天,他说:“老师是拿财政工资,政府的事就是老师的事。”这话,让我无言以对。

其实,老师不能好好教书,有很多因素,最根本的是社会的尊重程度。说实话,如果社会尊重,处处别人待你如贵宾,介绍来宾的时候,首先介绍老师而不是领导、老板,那么,就算工资不高,很多人也会安心做下去,脸上必然会出现灿烂的笑容。

但现在,既没有社会尊重,工资又不高,又不敢得罪学生和领导,战战兢兢,如何能安心教书?

好在,中央已经重视了这个问题,要争取要让老师这一职业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很好!这让老师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幽幽南山客


有吗?感觉没有这样的老师。

感觉你对老师有误解。老师是上课给你跳舞?还是上课给你说评书了?还是给你谈家常了?都没有


吧?那凭啥都是说老师静不下心来讲课。老师真的稀罕你一点小礼物,一点小红包啊?就一个杯子,就送一个包,还值得老师日思夜想啊?还千方百计的要好处,逗死人了,靠这些东西,还能发家致富不?就是说排座位,总觉得老师要变相收礼?最后一排总得有人座,都想坐第一排,那最后一排谁坐?让你家长安排,你也安排不了!

老师都是静心教书的,真没有浮躁的。浮躁的就不会选择老师这一职业,老师就是份干到死的工作,不开除,就不会辞职。你说,浮躁的人,他可能会去选择当老师吗?肯定不会。老师收礼吗?反正我们看到的,都是孩子自己做的小贺卡和小纸片,贵点的送一个小玻璃杯,不超过10元的。老师都很高兴啊,老师还能图你什么?图你送个几十万?别搞笑了,你会去送吗?有那么财大气粗的,孩子也不会送到公立学校。所以,老师真不稀罕你那点礼物,老师看重的是心意!


大家都是对老师有很深的误解。一般都是好老师,没有老师真的会贪图你什么礼物,真的不会。就是看新闻有黑老师的,你们就觉得老师这么坏?其实老师就是一份工作,水平和能力有限,尽心尽责就好。真不敢说教出来的都是清华北大的,用心就好。很遗憾,看到你们这样的骂老师的人,老师到底做了什么,让你们这样恨老师?你们就没遇到一个负责任的,上课认真的好老师吗?都是上课表演才艺,高兴了来段杂技的老师吗?我真不相信 。


风调雨顺212415470


今天教育的外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扭曲了教师们的价值取向。

主要是由清贫能清高度日变为没钱真过不下去。在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以前都相对贫富差距不大,人们的普遍心里都是钱不是第一位的。崇尚恪守朴实厚道,勤快节俭,尊重知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是真诚的,有温度的。可现在呢?你没有钱孩子的求学就业成家工作都解决不了,不会有任何人帮你,更不会因为你是教师就能豁免。你没有钱你的住房你的职称就将会是你毕生的奋斗,还不一定能最终拥有,你将求借无门。所以普通教师们面对的现状是清贫难度日,最终导致教师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竹影浅撷


不仅有一些老师不能静下来心做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很多其他职业的人不能静下心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这都是相通的,不仅仅是教师,所以说不要特意指出来,有教师不愿意做。

现在社会发展特别快,也特别浮躁,这山望着那山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正就是这些道理,每个人都明白,都看着自己的工作特别麻烦,但是休息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为什么?舒适度。

因为工作干的时间长了,他们就对于自己的工作特别熟悉,上手的时候特别自觉,特别随便,那么这种工作就变得慢慢的越来越舒服的同时另外一个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没有斗志了。

因为舒服了,所以说要想一下其他的路子,其他的路子无非就是能得到更多的一些收入和其他工作一样,比如说蹬三轮的马上看着跑快递号,那么就做一些快递的工作。

所以说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行业的人,只要是舒服到一定程度或者说不舒服到一定程度,他都要想着法子再多赚一点钱,这点钱对于自己肯定很重要,不然的话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舒服去做其他的事情。

还有不能静下来教书的人,可能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环境,比如说自己的salary和付出不相当,比如说自己仿佛一眼看到了30年后的自己。

其实就是这个道理,静下心与不静下心还是决定于自己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