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輻射力!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經濟一起“飛”

歡迎點擊上方關注“新北方城市”↑↑↑

《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範圍包括陝西省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及商洛市部分地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部分地區,甘肅省天水市、平涼市部分地區和慶陽市區,面積10.71萬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3863萬人。

西安輻射力!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經濟一起“飛”

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首位城市,西安在這一區域發展中的“頭雁”效應毋庸置疑。陝西的機遇就是西安的機遇,而西安的發展,也必將推動陝西,乃至整個關中平原城市群的快速前進。

西安要建全新的國家中心城市形態

《規劃》明確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形態為“多軸線、多組團、多中心”,即在關中平原城市群“一圈一軸三帶”的總體格局下,形成由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打造“多軸線、多組團、多中心”的發展格局。

多軸線,即指南北方向貫穿大西安的古都文化傳承軸、科技創新軸、國際開放軸。

多組團,又稱“1155”組團,指西安東部新城、高新科學城等十大新城,紡織城創意片區、軍民融合創新谷片區等十大片區,以及5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50個左右的各類綜合體。

西安輻射力!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經濟一起“飛”

多中心,即以西安中心城區為主體,以文化旅遊、現代服務功能為主,重點發展文化旅遊、商貿、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建設未來西安城市形象的核心區;以灃東新城科技統籌板塊和灃西新城中心商貿服務區、國際文化中心為核心,打造以現代商貿、高新技術為主的新中心;以滻灞生態區歐亞論壇、絲路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港務區國際陸港、西安體育中心為中心,打造生態型現代服務東部新中心。

在此基礎上,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為:到2035年,綜合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功能顯著提升,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更加凸顯,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規劃》明確提出“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做強重要節點城市”“培育發展中小城市”等目標。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基礎較好、潛力較大,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戰略地位,近年來陝西在追趕超越中的作為,亦賦予了這一區域快速發展的後勁。

西安將成西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動機”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盧山冰認為,西安加速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既是落實國家戰略部署的需要,也是陝西自身發展的需要。國家中心城市在資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等資源要素方面的聚集效應,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效應和對周邊區域社會經濟的帶動效應,已經得到理論和實踐的雙重證明。在西北部地區急需一個“夠能量”的大都市,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龍頭”功能,承擔“舉旗”責任,在科技創新、商貿聚集、人才培養、人文交流上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帶動西北部地區實現跨越發展。

顯而易見,西安理應也必將成為西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動機”。

西安輻射力!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經濟一起“飛”

西安擁有雄厚的科教資源,特別是軍工科技資源優勢突出,裝備製造產業資源富集,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這些都是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豐富資源和獨特優勢。

在經濟實力方面,隨著近年來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創新驅動、對外開放、區域協調、軍民融合、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舉措不斷聚焦西安,西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多項指標創近年新高。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7469.85億元,同比增長7.7%,總量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進至第9位,實現歷史性跨越;全年簽約引進項目847個,投資規模達2.35萬億元,被評為“2017最受國際關注中國投資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29.5億元、增長10.5%;進出口總值2545.4億元、同比增長39.1%,增速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二;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01.6萬戶,成為全國第7個過百萬戶的副省級城市。

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和“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城市,在亞歐國際合作和人文交流上,有著與國際化大都市十分契合之處,承擔著國家文化復興的重要使命。特別是西安作為中國地理幾何中心城市,通往周邊省會城市的距離在3小時左右,這是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交通樞紐、商貿中心、物流中心最為必要的條件。

在不遠的將來,在帶動西北、引領西部經濟發展中,西安必將發揮“頭雁”效應,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一起“飛”!(記者 趙巖)

監製:孫文生

審核:林 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